474
“是。”謝嘉本沉聲應道, “景瑜雖然一直都在避重就輕, 但確實是那片貝葉沒錯。”
“哼。”謝老夫人輕哼得一聲,凝望著愛子牌位的目光一動不動,“他倒是還有些小聰明。就希望當那個女人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 他還能保持這點小聰明,別像他爹一樣被人幾個笑臉幾句好話就哄得恨不得什麽好東西都給了她, 最後連性命都丟了!”
謝老夫人直到如今都還懷疑她的三兒的死,裏頭就有那對奸?夫淫?婦的手筆。
謝嘉本心下無奈, 卻不好跟他老母親掰扯裏麵的是非曲直。
實在是他母親年紀上來之後, 對這些陳年往事也越來越執拗。旁人但凡有所辯駁,在她這裏就一定得不到好臉麵。
尤其是在他三哥這件事上。
除了謝遠這個扶棺將他三哥送迴來的書童還能時時在她麵前得到幾分體麵之外,就連他這個親兒子都會因他與當今國君年輕時的交情而頗受冷眼。
謝老夫人這會兒終於偏頭掃了謝嘉本一眼, 心中哼哼, 卻還是再一次與他重申道:“你記得你答應我的,那個護身符就是景瑜的, 謝家任何人都不能搶!”
“包括你!”
謝嘉本連連應聲:“是是是, 娘你放心,我記著呢。”
謝老夫人再次從這個兒子這裏得到承諾,她終於點了點頭,卻仍舊轉迴目光望定自己愛子的牌位。
三兒,你放心, 你給景瑜的護身符必定能護他一輩子安安穩穩的。誰敢從他手裏搶,娘就是拚了這條老命不要,也必得咬下他們一口肉來!
謝嘉本看著他娘, 心裏到底歎了一口氣,但又無話可說。
謝老夫人被送迴上房的時候,隻閉眼坐了坐,便吩咐身邊的人道:“去叫謝遠來見我。”
謝遠來了又走。
當日晚,謝景瑜難得在家用晚膳。
謝遠指揮著仆人撤下碗筷,又親給謝景瑜送上茶盞。
謝景瑜托著茶盞,沒喝,仍由茶盞中升騰起的茶霧撲了他一臉。
“說吧,遠叔,什麽事?”
謝景瑜的話音中透著幾分慵懶,也帶著幾分飽食後的饜足,可細聽過去,又似乎有幾分高深莫測。
謝遠全不害怕,他反笑了笑,躬著的身體又往下低了低,“今日裏,老夫人叫了我過去,讓我告訴少爺些......少爺應該知道的事情。”
“哦?”謝景瑜抬起了語氣,很有些平常,“我這年紀該知道不該知道的事情,不都知道了嗎?”
他雖還是童子,但花街柳巷的流連過,哪怕沒有親身上陣,見的也都不少了,還有什麽是他不知道的?
謝遠沒說話,又往下壓了壓身體。
謝景瑜一合眼,終於低頭啜飲了一口茶水,“說吧。”
謝遠深彎著腰,低垂著頭,將這些年來他見過的、聽說過、做過包括猜測過的事情都與謝景瑜細說了一遍,無一遺漏。
謝景瑜了無興致地擱下杯盞,倚靠在座椅扶背上,昏昏欲睡。
在沒有得到謝景瑜的吩咐之前,謝遠不敢停。
終於在他說到近些年吳國朝局變遷的時候,謝景瑜懶懶地出聲,“夠了,遠叔。”
謝遠立時閉嘴,卻還躬著腰站在那裏。
謝景瑜沒看他,隻說道:“遠叔,你今日也忙了一天了,迴去早點歇著吧,我也累了。”
謝遠應了一聲,卻沒有真的立時退出去,而是親將謝景瑜伺候著送入內室,看著他躺下,又吩咐外間守夜的人注意,才托著燈盞退了出去。
正院的內室裏,就獨剩了謝景瑜一人。
像很多時候那樣。
淨涪沒有選擇到鄰近的佛廟掛單,而隻是尋了一個合適的地方露宿。此時天色已暗,他早完成了晚課,正拿著一部佛經在手慢慢地翻著。
五色鹿自也在他的身側。
原正是安靜平常的時候,識海世界裏的魔身卻忽然笑了一聲,抬眼看著吳國皇宮內宮,“女人,尤其是皇宮裏的女人,果然都非同一般。”
佛身猶自與本尊一道翻閱著手中佛經,聽得魔身這麽說話,也不抬頭去看,隻問道:“如何?”
“這手段,這能耐,若給她時運和機會,她未必就不能執掌君權。”
佛身仍自不敢興趣,本尊倒是抬眼往吳國皇宮內宮看了一看。
吳國的內宮雖也布設了些許簡單的禁製,可這些禁製也就擋一擋那些凡俗百姓,於他們這些修行人,尤其是如淨涪這等人,是無論如何都阻不得的。
淨涪一眼,便已望盡吳國內宮各宮各殿。他沒理會旁人,直接便鎖定了目標。
此時吳國的國君就在貴妃的毓秀宮,兩人也沒像昨日那般被翻紅浪,而是各捧了一盞香茗,挨坐在一處說話。
淨涪本尊隻聽得一句話頭,便知道這兩人都是些什麽心思,他興致缺缺地收迴視線,倒問魔身道:‘你很閑?’
魔身看得他一眼,反問道:‘你見我很閑?!’
淨涪本尊既不點頭也不搖頭,隻問道:‘你不閑,你這般關注他們這些人作甚?不如學學他,再靜心修行修行。’
魔身一時怨氣大起:‘我關注他們為的是誰?不還是為了我們?不還是為了盡快拿到那謝景瑜手中的貝葉?!你們兩個全放手了,我不看著能行?!’
淨涪本尊全然不為所動,他語氣仍舊平淡:‘謝景瑜總會將貝葉送到我們麵前,也總會跟我們提出他的要求,我們等著結果就行了。何用如此時刻關注他周圍的動靜?’
淨涪本尊看著魔身,‘是你想看好戲,還是想趁機打消了佛身的念想?’
淨涪本尊提到佛身,佛身也便從佛經中抬起頭來,望向了魔身。
‘謝景瑜看著挺順眼的,你不願意?’
不願意什麽?
不願意讓他成為佛身的追隨者?
不說他們難得看一個人順眼,單說佛身自己,也是難得起了意要將這個人引入佛門,他真要阻攔?
魔身很隨意地一合眼,將身體後仰,放任自己倒在暗黑皇座的扶背上,‘閑著沒事,想要看戲,不行?’
‘哦,’佛身很隨意地應了一聲,又低頭將自己埋入了佛經的經義裏,隻留給了魔身一句話,‘那你隨意。’
魔身還真就隨意了。
他雖然沒有再往吳國的皇宮內宮中看得一眼,但也總分出了一絲心思留意那邊的情況,想看看那邊到底都會是個什麽樣的發展。
他是真想知道,這心思各異的國君和貴妃,到底誰勝誰負。
而此時,那一對身份高貴的男女還在依偎在一起說話。
他們說的,也正是他與謝景瑜的事情。
謝景^昨日裏在街頭見他,許是覺得這是一份機緣,不願錯過,迴家便作了畫,待他父親謝嘉本飲宴歸來就直接將畫交了上去。
謝嘉本很重視謝景^這個兒子,拿了畫也不隨意擱置,當場就拉開看了。
也是巧合,謝嘉本這日飲宴的宴會上,有人得意洋洋地拉出了淨涪的畫像,還與席上眾人普及了一番淨涪的事跡,這才有了謝家的那些事情。
謝家,哪怕現下當家的是謝嘉本這個和吳國當今國君有舊交情的近臣,但畢竟十餘年的時間過去,又有一個總讓國君如鯁在喉的謝景瑜在,也不會是讓當今國君能夠完全放心的家族。埋有暗子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當謝嘉本一動,吳國當今的國君那裏就有了消息。
但誰都知道,既然那位淨涪比丘已經和謝景瑜見了麵,那麽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強搶。
既然強搶不得,又實在眼饞,那就隻能來軟的了。
吳國當今的國君也知道他與謝家謝景瑜之間不僅毫無往來,還間隔著大仇,不說謝家會不會讓謝景瑜出現在他麵前,就算會,他也難以從謝景瑜這裏討得了好。
吳國國君雖然高居皇座,手握君權,張目俯瞰的都是江山大地,不太將謝景瑜這個被謝家閑置無視的廢子放在眼內,但並不意味著他真就相信謝景瑜會蠢到對當年的事情一無所察。
謝景瑜可是當年謝家蘭芝謝嘉睿的獨苗苗。
有這根源在,他再廢能廢得到哪裏去?
他是很難從謝景瑜那裏討到好,但不要緊,他身邊有人可以就行了。而且這個人,還願意為他付出一切。
吳國國君看著懷中柔媚婉轉的美人,手握著保養得當的柔胰,“母後今年的八十大壽壽宴安排,我看過了各位皇兒遞上來的奏折,真還是皇兒的最用心。”
美人抬袖掩唇,眼中流波婉轉,“母後素來疼愛他,他也向來孝順,兼之這迴又是母後八十大壽,用心些才是應該。”
她軟軟地蹭了蹭身後男人的胸膛,眼波再轉,帶上了幾分好奇,“昌郎快與我說說,那孩子他都想怎麽準備著的,也讓我知道知道。”
吳國國君孫昌一時好笑,問道:“你這個做娘親的,竟也不知道嗎?”
美人眼中流出醋意和薄怨,“可不是?那孩子說,這是他為娘娘特意準備的八十大壽安排,該得讓娘娘高興才是。愣不讓我插手。”
“是。”謝嘉本沉聲應道, “景瑜雖然一直都在避重就輕, 但確實是那片貝葉沒錯。”
“哼。”謝老夫人輕哼得一聲,凝望著愛子牌位的目光一動不動,“他倒是還有些小聰明。就希望當那個女人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 他還能保持這點小聰明,別像他爹一樣被人幾個笑臉幾句好話就哄得恨不得什麽好東西都給了她, 最後連性命都丟了!”
謝老夫人直到如今都還懷疑她的三兒的死,裏頭就有那對奸?夫淫?婦的手筆。
謝嘉本心下無奈, 卻不好跟他老母親掰扯裏麵的是非曲直。
實在是他母親年紀上來之後, 對這些陳年往事也越來越執拗。旁人但凡有所辯駁,在她這裏就一定得不到好臉麵。
尤其是在他三哥這件事上。
除了謝遠這個扶棺將他三哥送迴來的書童還能時時在她麵前得到幾分體麵之外,就連他這個親兒子都會因他與當今國君年輕時的交情而頗受冷眼。
謝老夫人這會兒終於偏頭掃了謝嘉本一眼, 心中哼哼, 卻還是再一次與他重申道:“你記得你答應我的,那個護身符就是景瑜的, 謝家任何人都不能搶!”
“包括你!”
謝嘉本連連應聲:“是是是, 娘你放心,我記著呢。”
謝老夫人再次從這個兒子這裏得到承諾,她終於點了點頭,卻仍舊轉迴目光望定自己愛子的牌位。
三兒,你放心, 你給景瑜的護身符必定能護他一輩子安安穩穩的。誰敢從他手裏搶,娘就是拚了這條老命不要,也必得咬下他們一口肉來!
謝嘉本看著他娘, 心裏到底歎了一口氣,但又無話可說。
謝老夫人被送迴上房的時候,隻閉眼坐了坐,便吩咐身邊的人道:“去叫謝遠來見我。”
謝遠來了又走。
當日晚,謝景瑜難得在家用晚膳。
謝遠指揮著仆人撤下碗筷,又親給謝景瑜送上茶盞。
謝景瑜托著茶盞,沒喝,仍由茶盞中升騰起的茶霧撲了他一臉。
“說吧,遠叔,什麽事?”
謝景瑜的話音中透著幾分慵懶,也帶著幾分飽食後的饜足,可細聽過去,又似乎有幾分高深莫測。
謝遠全不害怕,他反笑了笑,躬著的身體又往下低了低,“今日裏,老夫人叫了我過去,讓我告訴少爺些......少爺應該知道的事情。”
“哦?”謝景瑜抬起了語氣,很有些平常,“我這年紀該知道不該知道的事情,不都知道了嗎?”
他雖還是童子,但花街柳巷的流連過,哪怕沒有親身上陣,見的也都不少了,還有什麽是他不知道的?
謝遠沒說話,又往下壓了壓身體。
謝景瑜一合眼,終於低頭啜飲了一口茶水,“說吧。”
謝遠深彎著腰,低垂著頭,將這些年來他見過的、聽說過、做過包括猜測過的事情都與謝景瑜細說了一遍,無一遺漏。
謝景瑜了無興致地擱下杯盞,倚靠在座椅扶背上,昏昏欲睡。
在沒有得到謝景瑜的吩咐之前,謝遠不敢停。
終於在他說到近些年吳國朝局變遷的時候,謝景瑜懶懶地出聲,“夠了,遠叔。”
謝遠立時閉嘴,卻還躬著腰站在那裏。
謝景瑜沒看他,隻說道:“遠叔,你今日也忙了一天了,迴去早點歇著吧,我也累了。”
謝遠應了一聲,卻沒有真的立時退出去,而是親將謝景瑜伺候著送入內室,看著他躺下,又吩咐外間守夜的人注意,才托著燈盞退了出去。
正院的內室裏,就獨剩了謝景瑜一人。
像很多時候那樣。
淨涪沒有選擇到鄰近的佛廟掛單,而隻是尋了一個合適的地方露宿。此時天色已暗,他早完成了晚課,正拿著一部佛經在手慢慢地翻著。
五色鹿自也在他的身側。
原正是安靜平常的時候,識海世界裏的魔身卻忽然笑了一聲,抬眼看著吳國皇宮內宮,“女人,尤其是皇宮裏的女人,果然都非同一般。”
佛身猶自與本尊一道翻閱著手中佛經,聽得魔身這麽說話,也不抬頭去看,隻問道:“如何?”
“這手段,這能耐,若給她時運和機會,她未必就不能執掌君權。”
佛身仍自不敢興趣,本尊倒是抬眼往吳國皇宮內宮看了一看。
吳國的內宮雖也布設了些許簡單的禁製,可這些禁製也就擋一擋那些凡俗百姓,於他們這些修行人,尤其是如淨涪這等人,是無論如何都阻不得的。
淨涪一眼,便已望盡吳國內宮各宮各殿。他沒理會旁人,直接便鎖定了目標。
此時吳國的國君就在貴妃的毓秀宮,兩人也沒像昨日那般被翻紅浪,而是各捧了一盞香茗,挨坐在一處說話。
淨涪本尊隻聽得一句話頭,便知道這兩人都是些什麽心思,他興致缺缺地收迴視線,倒問魔身道:‘你很閑?’
魔身看得他一眼,反問道:‘你見我很閑?!’
淨涪本尊既不點頭也不搖頭,隻問道:‘你不閑,你這般關注他們這些人作甚?不如學學他,再靜心修行修行。’
魔身一時怨氣大起:‘我關注他們為的是誰?不還是為了我們?不還是為了盡快拿到那謝景瑜手中的貝葉?!你們兩個全放手了,我不看著能行?!’
淨涪本尊全然不為所動,他語氣仍舊平淡:‘謝景瑜總會將貝葉送到我們麵前,也總會跟我們提出他的要求,我們等著結果就行了。何用如此時刻關注他周圍的動靜?’
淨涪本尊看著魔身,‘是你想看好戲,還是想趁機打消了佛身的念想?’
淨涪本尊提到佛身,佛身也便從佛經中抬起頭來,望向了魔身。
‘謝景瑜看著挺順眼的,你不願意?’
不願意什麽?
不願意讓他成為佛身的追隨者?
不說他們難得看一個人順眼,單說佛身自己,也是難得起了意要將這個人引入佛門,他真要阻攔?
魔身很隨意地一合眼,將身體後仰,放任自己倒在暗黑皇座的扶背上,‘閑著沒事,想要看戲,不行?’
‘哦,’佛身很隨意地應了一聲,又低頭將自己埋入了佛經的經義裏,隻留給了魔身一句話,‘那你隨意。’
魔身還真就隨意了。
他雖然沒有再往吳國的皇宮內宮中看得一眼,但也總分出了一絲心思留意那邊的情況,想看看那邊到底都會是個什麽樣的發展。
他是真想知道,這心思各異的國君和貴妃,到底誰勝誰負。
而此時,那一對身份高貴的男女還在依偎在一起說話。
他們說的,也正是他與謝景瑜的事情。
謝景^昨日裏在街頭見他,許是覺得這是一份機緣,不願錯過,迴家便作了畫,待他父親謝嘉本飲宴歸來就直接將畫交了上去。
謝嘉本很重視謝景^這個兒子,拿了畫也不隨意擱置,當場就拉開看了。
也是巧合,謝嘉本這日飲宴的宴會上,有人得意洋洋地拉出了淨涪的畫像,還與席上眾人普及了一番淨涪的事跡,這才有了謝家的那些事情。
謝家,哪怕現下當家的是謝嘉本這個和吳國當今國君有舊交情的近臣,但畢竟十餘年的時間過去,又有一個總讓國君如鯁在喉的謝景瑜在,也不會是讓當今國君能夠完全放心的家族。埋有暗子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當謝嘉本一動,吳國當今的國君那裏就有了消息。
但誰都知道,既然那位淨涪比丘已經和謝景瑜見了麵,那麽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強搶。
既然強搶不得,又實在眼饞,那就隻能來軟的了。
吳國當今的國君也知道他與謝家謝景瑜之間不僅毫無往來,還間隔著大仇,不說謝家會不會讓謝景瑜出現在他麵前,就算會,他也難以從謝景瑜這裏討得了好。
吳國國君雖然高居皇座,手握君權,張目俯瞰的都是江山大地,不太將謝景瑜這個被謝家閑置無視的廢子放在眼內,但並不意味著他真就相信謝景瑜會蠢到對當年的事情一無所察。
謝景瑜可是當年謝家蘭芝謝嘉睿的獨苗苗。
有這根源在,他再廢能廢得到哪裏去?
他是很難從謝景瑜那裏討到好,但不要緊,他身邊有人可以就行了。而且這個人,還願意為他付出一切。
吳國國君看著懷中柔媚婉轉的美人,手握著保養得當的柔胰,“母後今年的八十大壽壽宴安排,我看過了各位皇兒遞上來的奏折,真還是皇兒的最用心。”
美人抬袖掩唇,眼中流波婉轉,“母後素來疼愛他,他也向來孝順,兼之這迴又是母後八十大壽,用心些才是應該。”
她軟軟地蹭了蹭身後男人的胸膛,眼波再轉,帶上了幾分好奇,“昌郎快與我說說,那孩子他都想怎麽準備著的,也讓我知道知道。”
吳國國君孫昌一時好笑,問道:“你這個做娘親的,竟也不知道嗎?”
美人眼中流出醋意和薄怨,“可不是?那孩子說,這是他為娘娘特意準備的八十大壽安排,該得讓娘娘高興才是。愣不讓我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