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兩串佛珠各串有三十二子。倘若單獨拿出來看的話, 這兩串佛珠三十二粒串珠俱各色深沉, 光內斂,質渾圓,隻粗粗一看, 也知其必非凡品。可當這兩串佛珠放在一起, 高下卻也很是明顯。


    淨涪的那串佛珠珠子個頭比可壽金剛的那串佛珠珠子小上半截不說, 單就材質而言, 就比不得。


    淨涪的佛珠子乃是他自千佛法會上得來的菩提子。雖然天靜寺的那株菩提樹頗有些來曆,但可壽金剛拿來串珠的佛珠子卻是出自極樂淨土, 更得可壽金剛千百年來盡心蘊養,直接就將淨涪的那串佛珠子比到塵埃裏。


    再有, 淨涪的那串佛珠子上隻有寥寥的三顆佛珠子上細筆雕刻了三小節經文,雖雕的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但經文殘缺太多, 便有真意刻入,也是不成篇章, 未有靈光煌煌。但可壽金剛的那串佛珠子卻又大不同, 三十二粒珠串子上整整刻錄了《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和一部......


    淨涪定睛看了幾眼, 手指撥了撥那一顆佛珠。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可壽金剛順著淨涪的目光看去, 正見淨涪動作,以為淨涪對這部與其他三經典並列的經典不解,便與他介紹道:“這《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乃是依無量壽經而作願生偈,讚歎極樂淨土之莊嚴,闡說修習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等五念門, 勸往生西方。經中又說修習五念門可得種種成就,......,速成就菩提。”


    淨涪凝神聽得一陣,撥動著佛珠的手指都是一頓。


    他是識貨的人,隻聽可壽金剛這麽簡單又概括地介紹過這部經文,也能夠看得出來這部經文對現今景浩界的衝擊。


    這衝擊不單單是衝著天靜寺去的,還是衝著妙音、妙潭等六分寺去的,更甚至,它還是衝著這整個景浩界去的。


    自佛門起,至道門、魔門,但凡有凡俗百姓生活的地方,都將是這浪衝擊前進的方向。


    它甚至所向披靡。


    自景浩界世界成形之初,自景浩界中凡俗百姓紮根之始,自景浩界中有人憑借靈根修行,超脫於凡俗之外以後,但凡心有向往之人,誰不渴望著自己也能有那麽一日?


    出入青冥,翻天覆地,超脫凡俗,享大自在,得受極樂,不必被困於凡胎,終身局限於一鎮之地,成為他人欺壓逼迫的對象......


    誰不渴望著自己能有這麽一日?


    在之前,他們是沒有辦法,誰讓他們沒有靈根,誰讓他們不能修行,命數如此,他們隻能認命。


    後來佛門在此地開山,無論內裏的實情如何,擺在世人麵前的,就是佛門無法破開道門、魔門的根本局限。能夠修持佛門法門,超脫凡俗的,依然隻能是身具靈根之人。


    他們隻能繼續認命。


    哪怕後來,同樣沒有靈根不過一介凡俗的可壽僧人破開了那道堅不可摧的桎梏,成功登臨極樂淨土,也隻能讓他們抬起頭來觀望一陣。可觀望之後,他們又一次低下了頭去。


    哪怕先有了第一個可壽,後又有第二個、第三個乃至第四個登臨極樂淨土的凡俗僧侶,也都於事無補。


    這景浩界裏萬萬年,像可壽僧人這樣的,也就隻有屈指可數的那幾個而已。其他的,卻仍舊是一代又一代的蹉跎。


    但現在情況又不同了。


    不論可壽金剛以後將麵對什麽,他又都會是個什麽態度,單隻他拿出這麽一部經典來,就已經為這景浩界無量量凡俗生靈指引了道路。


    這一部經典一出,有靜檀寺佛統再傳,再有恆真僧人行動,景浩界的凡俗百姓們哪怕一時還在觀望,此後也必將瘋狂。


    這股瘋狂一旦爆發,將是一股誰都無法阻止的洪流。


    左天行做不到,他也不能。


    誰都不能。


    麵對這一股洪流,聰明人唯一能夠做的,並不是螳臂當車,而是隨波逐流,更甚至是自己攀上浪頭,引領浪潮。


    而在這方麵上,他其實又比其他所有人都要來得有優勢。


    左天行,包括現如今陷於心魔宗裏的當前皇甫成,也都被道門、魔門本身的桎梏所局限,無法多做些什麽,隻能靜等。


    等到這一股瘋狂的浪潮潮頭唿嘯洶湧而過,等到那些瘋狂的凡俗百姓冷靜下來,他們才能重整旗鼓,收拾山河。


    但淨涪卻又不同。


    靜檀寺、天靜寺有他們指引凡俗僧人超脫的法門,妙音寺或者說淨涪,也有。


    在淨涪聽得可壽金剛與他介紹這一部《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的時候,他已經將這一部經典通讀過一遍了,心中也都有了定論。


    識海世界裏,佛身自佛光中顯化出身形。


    他結跏趺坐在金蓮虛影上,正色道:‘靜檀寺、天靜寺都是一脈,走的是信、誠。哪怕現在指引著凡俗僧人修行,也始終沒有脫出這兩個字去。可壽和恆真他們的動作也不過就是將早前模糊掉的關鍵點清晰明確地指引出來而已。’


    ‘但我們沒有法門,走的是悟。悟通了,悟透了,窺破了,明證了,那便是成了。’


    魔身一直沉默,並沒有出言反駁。


    是的,他們其實很清楚。哪怕被外間一切有心人視作妙音寺根本法典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並不是他們的修行法門。


    他們的修行沒有法門,或者說,此世任何修行法門都可以成為他們的法門,隻要他們能夠悟了,那一切都隨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正珍貴之處,是指引他們窺破迷障。


    該如何悟,該如何破,該如何證,還該是每一個想要去悟、想要去破、想要去證的人自己決定選擇。


    他們這一脈,無定法,一切隻在心傳。


    佛身如是說,魔身如是悟,淨涪本尊如是想。一時,三身歸念,淨涪本尊眉心印堂處便有一點靈光亮起。


    它仿佛是亙古存在,又似乎隻在這一刻出現,但不論如何,當它被世人觀照的時候,它的通透清淨便再也不能被人遺忘。


    可壽金剛看著淨涪眉心印堂處,一時瞠目結舌,竟忘了自己原想要說什麽,做什麽。


    直到他迴神,他卻是什麽都沒說,隻雙手合十,彎身與淨涪行了一禮,口唱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淨涪本尊此時卻沒有關注他,他兩手一鬆,原本被他拿在手上的木魚和木魚槌子頓時便跌落下去。


    可壽金剛見此,一甩衣袖,當即便有一道微風轉過,卷夾著那一套木魚悄然無聲地落向一側。隨後,可壽金剛往後退出好長一段距離,更收斂了自身氣機,免得影響了淨涪。


    自淨涪本尊眉心印堂處閃現靈光的那一刻起,原本隱於無邊暗土世界本源裏,沒打算顯化出身形來的魔身也出現在了無邊暗土世界裏。


    他坐在暗黑皇座上,頭微抬,目光自可壽金剛身上一掃而過,便定在了淨涪身上,一刻不離。


    有了魔身護法,淨涪本尊和佛身再不理外事,他們齊齊結跏趺坐,眼瞼微垂,心神空明清淨。


    於無思無想似靜似動之間,表情平靜安然的淨涪頭頂忽有金色佛光光柱衝天而起。佛光之外,又有一層清淨智慧光相隨。


    雙色佛光自淨涪頭頂起,滌蕩四方虛空,十界俱靜。


    雙色佛光之外,還有一座堂皇金璨的九層佛塔載沉載浮。這一座九層佛塔中,更傳出陣陣響亮規律又虔誠的誦經聲。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隻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光縱橫,經聲無量,鍾聲沉沉,一時竟惹得各方大能齊齊矚目。


    九重雲霄裏,才剛離去不久的左天行再次出現在雲霄寶座上。他俯首望著下方那一道磅礴無匹的雙色光柱,親眼目睹那一座九層寶塔上又有一座寶塔點亮,不免眸光暗沉,眼神複雜。


    “又踏上一個台階......這距離他前一次突破才多長點時間?”


    “難道他真的就是這麽適合佛門?適合妙音寺?”


    “我就真的......差了?”


    九重雲霄去不多遠,鎮守在景浩界天地胎膜前的天劍宗劍修看見下方動靜,不過一個挑眉,便收迴了目光,仍自閉目入定。


    距景浩界世界不知多遠的他化自在天外天上的天魔童子卻沒這位劍修那般泰然,他本來微閉著的眼睛猛地睜開,目光垂落在下方閉目趺坐的淨涪身上,麵色不動,搭在膝上的雙手卻是猛地一個用力,握得十指發白。


    他定定地看了淨涪許久,才又轉過目光去,望定下方還在閉關療傷順道鞏固境界的皇甫成,磨了磨牙,卻沒有再做什麽。


    ‘簡直糟糕透了!’


    這個時候,天魔童子已經不指望皇甫成能夠在景浩界裏給淨涪和左天行製造什麽麻煩了,甚至這個時候,他什麽都沒有再想了。


    可那一種糟糕至極的感覺卻始終壓在他心頭,沉甸甸的,壓得他差點一口氣沒喘過來,直悶得頭腦發昏。


    他鬆了鬆手,又在緊握了起來,借助著雙手緊握的力度讓自己冷靜。


    冷靜!我需要冷靜!


    作者有話要說:  嗯,更新。


    另,謝謝三位親的地雷,謝謝支持哈。


    莫言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08-14 01:33:10


    西北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08-14 17:42:33


    不想上班的好覺悟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08-14 19:42:57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出魔入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柳明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柳明暗並收藏重生之出魔入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