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迴向,按佛門所言,便是將諸弟子誦經念佛拜佛修持得來的功德迴轉歸向於法界眾生,與他們共享。如此,便可以拓開修士的心胸,能讓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失散。
淨涪不知旁的佛門弟子對迴向作何理解,又怎麽看待這所謂的迴向。但經過他自己的仔細研究後,淨涪卻覺得這迴向其實和凡人之間的借貸很像。
凡人間的借貸,淨涪曾經了解過。
他們的借貸,用來作為借貸之物的,無非就是俗世中那些金銀財寶等等物什。出借的一方,是擁有充足錢財的所謂富商貴人,而需要借貸的那一方,自然就是缺乏錢財周轉的所謂貧農賤民。通過借貸,凡人流轉錢財。所謂的貧農賤民能以此渡過一時困境,至於那些所謂的富商貴人也可以借此收斂錢財,積累對凡人來說趨之若鶩的錢財。這裏頭雙方得失如何,淨涪一個旁觀者也不會去判斷質疑,但他清楚,通常能夠在這借貸中得利的,都會是借貸出錢財的那一方。
如果將凡人間作為借貸之物的錢財換做功德,再來看佛門的迴向。
佛門弟子誦經念佛拜佛後淨心養性渡化己身乃至他人,以此收獲功德。擁有功德的佛門弟子又將他自己的功德迴向於法界眾生,不管法界眾生本身的功德幾何、氣運幾何、業力幾何,也不管他們是不是願意接納佛門弟子的迴向,但事實就是,隻要他們聽見看見,又沒有心生抵觸特意拒絕,那佛門弟子所迴向的這些功德便會落入他們頭頂,融匯進他們自身的功德裏頭,成為他們自身功德的一部分。
擁有功德的法界眾生,不說遇難呈祥,但冥冥中自得一點護佑。或能自絕境中生出一點希望,或能自紅塵中一世平順和樂,或能綿延一絲生機氣息,不一而足。但無論如何,但凡獲得功德護佑者,便就通過這功德與那佛門弟子結下一份因果。此因果若能反饋佛門弟子,助其修行精進,那自然就此抵銷,但若不能,因果牽扯下,也必將化作功德迴饋此佛門弟子。更甚至,如果那受了功德的法界生靈在此之前為惡為禍,若能在功德影響下棄惡從善,萌發菩提心,那這一份渡化功德便妥妥地入了那位佛門弟子的手。甚至那惡人此後所行的善功善德,也將會分出些許迴饋給那位佛門弟子。
佛門弟子收獲了功德,而法界眾生得到了庇護。如此這般達成雙贏的利滾利......
淨涪在摸出一些頭緒的時候,也都忍不住為之驚歎。
佛門弟子猶是如此收益,那將此法門傳出,渡化億萬萬無數佛門弟子的佛門世尊,又該是何等收獲?
真算下來,單從獲利這一方麵來說,便連天魔都沒有佛門菩薩那樣厲害。
有那麽一瞬間,哪怕是對功德不太看重的淨涪都要感謝那位曾對他下手另他不得不轉世重生甚至舍棄天魔道然後拜入佛門了。
當然,隻有也隻是那麽一個瞬間而已。
過了那麽一個瞬間之後,清醒過來的淨涪也看清楚了這迴向的問題。
其實也很簡單,本錢問題。
哪怕一個普通的低階佛門弟子一輩子日夜不歇地誦經念佛拜佛,他拜佛後淨心養性渡化己身乃至他人的功德能有多少?而法界那無量量的眾生又何其多?
他所得到的那麽一點功德分散給那麽多的法界眾生,每一個眾生又能得到他多少的功德?就那麽一點可能壓根算不起來的功德,又能幫到那些生靈什麽?那他到最後又能得到多少迴報?
而淨涪的研究結果之所以能有那麽明顯,和光明佛塔裏的那些幽魂厲鬼與淨涪的關係密切相關。他們本來就是被淨涪從白骨玲瓏塔中救贖出來的,又日夜受光明佛塔裏鎮壓著的舍利子渡化,每日裏誦讀淨涪傳下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經,與淨涪因果極深不說,塔裏更有無形功德匯聚。如今淨涪意念所動,又受淨涪誦經抄經迴向的那點功德牽引,更兼之光明佛塔裏的那些幽魂厲鬼數目雖多,但和法界眾生比起來,卻又九牛一毛地稱不上。
如此這般種種原因推動下,所以淨涪短短兩三年間的迴向效果自然而然的就顯化出來,為淨涪所見。但光明佛塔是淨涪的本命靈器的一半,塔內種種變化盡皆和淨涪日後修持有關,為淨涪呈現迴向效果自然是可以,可在外界想要見到這樣明顯的效果,那就簡直是妄想。
所以迴向雖然能夠達成佛門修士利滾利的雙贏狀態,但它的速度太慢,成效更少。麵對這種情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數十年數百年乃至數千年如一日地淨心修持的。因此當年慧真的做法,淨涪很能夠理解。
換了他,他也做不來。
但對於淨涪來說,他不需要功德推動他的修行,隻需要他能夠理解所謂的迴向,能夠毫無芥蒂地發下迴向心即可。當他能夠做到這一點,最後困住他的這一個瓶頸,便再不會成為他前進的阻礙。
果然他先前猜得沒錯,最後阻攔著他的,就是這迴向心。
淨涪感受著悄然消失的瓶頸,心底平靜無波,腦海裏也是無喜無怒,隻是心念一轉,召喚遠在無邊暗土世界裏的魔身。
淨涪本尊行將突破,作為淨涪修為乃至本源一部分的魔身如何能夠獨身在外?
無邊暗土裏,無時無刻不在將自己的氣息侵染到暗土本源裏去的淨涪魔身心頭有感,長笑一聲,毫不遲疑地停下手上的動作。
他身周磅礴詭譎的氣息全數迴攏,又在頃刻間全部迴到魔身的身體。
魔身往後一坐,一座暗黑的皇座不知什麽時候悄然無聲地出現在他的身後,穩穩地托著魔身的身體。魔身看也不看這無邊暗土裏不住咆哮悲泣的魔氣,闔上雙眼昏然睡去。一座幽幽暗暗的灰黑色寶塔自魔身頭頂化出,正是當日淨涪留在這裏的那座幽寂暗塔。
魔身意識升起,裹夾著幽寂暗塔破空而去。
隨著魔身的意識快速遠去,魔身陡然化作一團黝黑詭譎的魔氣,漂浮在暗黑皇座之上。
暗黑皇座忽然升起一道暗光,皇座內部的暗土世界本源勾連暗土世界,將皇座上的那一團魔氣牢牢護持,不受任何存在驚擾。
淨涪本尊在識海中顯出身形,先是看了一眼剛剛迴歸的魔身,然後又看了一眼早已在識海中等候的佛身。三身並不多言,隻是對視一眼,便以三才之位立定識海,然後三身齊齊閉上眼睛。
三身歸一,淨涪正式開始突破。
其實也根本不需要他多做什麽,隻是念誦了一首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心與念齊動,氣共神俱清。這一首迴向偈,便不僅僅隻是空念的一句偈語而已。
但見自淨涪本尊身形身上蕩起層層清澈漣漪。漣漪以一種不快不慢但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淨涪的這一個識海擴散。漣漪所過之處,淨涪的本尊、魔身和佛身生出一種共鳴。
共鳴之中,端坐在佛龕前方蒲團上的淨涪頭頂陡然顯出一片金黃色的功德光雲。說是光雲,但看它那稀薄朦朧的形態,稱霧或許才妥當。
這一團功德雲霧,便是淨涪自拜入佛門以來誦經念佛修持所得的功德。別看它隻成霧狀,不如雲狀凝實厚重,但淨涪拜入佛門也不過才十餘年,有這一片功德光霧已經算是淨涪修持極認真努力的成果了。當然,這裏頭絕大部分功德還是來源於淨涪的傳經。
他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經傳於此世,哪怕目前僅僅隻得那一小段經文,但也是一樁莫大功德。
也就是淨涪了,如果換了旁人來,他能拿出來作為迴向的功德怕是連個影子也顯不出來。
卻說淨涪的這一身功德雲霧顯出,三身有感,心神俱是一動,同時於此識海在再一次念誦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功德雲霧化出一部分,循著冥冥中的感應,和著其他佛門弟子迴向的功德一起,落入極樂世界、東方淨琉璃佛國和靈山之中,化入這三方佛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又有一部分功德雲霧散出,循著因果感應,一部分散入景浩界天地。一部分飛入北淮國,落在北淮國國君和貴妃頭頂,又以兩人為結點,循著血緣分散一小部分與他人。再有一部分飛入沛縣雲莊,落在沈安茹和程次凜頭頂,同樣以兩人為結點,循著血緣四散。另又有一部分飛向清恆、清篤等人頭頂,落入他們自身的功德光之中,化作他們的功德光的一部分。最後剩餘的那一部分,便化入冥冥茫茫的地府,散向地府中掙紮的死魂。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最後的這一部分功德,散入天地中。每每此間天地有人聽聞淨涪事跡,心生向往乃至虔誠信仰修行,自得這一份功德降臨,護持左右。
待到那一片功德雲霧散盡,淨涪心頭又有一點感應生出,三身齊齊合十,誦道:“南無阿彌陀佛。”
聲音落地,淨涪本尊頭頂升起一片清澈明淨如同湖中秋水的亮光,佛身頭頂炸起一團金色佛光,魔身頭頂冒出一片黑色魔氣。除了淨涪本尊頭頂的那一片幹淨明澈的亮光中空無一物外,那佛光和魔氣之中,又各有一顆舍利與魔珠成形。
正是淨涪這十信修持中所欠缺的最後一顆舍利,也是淨涪自創魔身這最後欠缺的那一顆魔珠。
隨著舍利與魔珠成形,淨涪本尊頭頂那一片亮光倒卷而迴,沉入淨涪本尊的身形中,而留下來的舍利和魔珠各自落入佛身魔身手上,又被佛身和魔身各自送入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之中。
最後一顆舍利和魔珠成形,各自歸位,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諸般完滿,頓時有莫大的變化生出。
自那一顆舍利飛入那光明佛塔中唯一的一層暗塔之後,先是暗塔裏鎮壓著的那顆舍利子表麵佛光璀璨,自暗塔上空滌蕩而下,如同大日一樣普照四方。但凡觸及這佛光的厲鬼,那一刻齊齊一靜,他們的憎恨怨毒乃至所有的負麵情緒齊齊剝落,飛向幽寂暗塔的上方,快速地填充那一層不過虛影一樣的寶塔,將那一層暗塔堆砌成形。而他們那猙獰扭曲的恐怖麵容,則褪去所有的情緒,即便異常平白空洞,但也總比那早先的猙獰麵孔好看。更何況隨著那舍利子的金色佛光日夜不停地灑落,他們虛幻破碎的身體漸漸地開始凝實補足。
隨著光明佛塔裏的那最後一層寶塔被淨涪的舍利子鎮壓,幽寂暗塔的最後一層寶塔也開始補足成形,直至最後的一塊磚塊砌上,那一顆一直虛虛懸浮在幽寂暗塔頂上虛空的魔珠劃過一道完美的弧線,落入那一層新砌成的暗塔,隱入那暗塔裏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消失不見。
如此這般之後,變化猶未停止。
幽寂暗塔那最後一層暗塔成形,魔珠隱入暗塔,雙塔完滿的那一刻起,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齊齊一震。
光明佛塔頂上鎮壓的那一顆舍利子再度爆發一片佛光,佛光自塔頂灑落,一層層串聯諸層佛塔裏的那一顆舍利子。像是有一個人,在以一點佛光點亮這些舍利子一樣,整座光明佛塔徹底點亮。
光明佛塔裏的光芒璀璨到奪目,卻偏偏能讓人清楚地看見這座光明佛塔裏的每一塊磚石,每一個雕欄,甚至是寶塔裏頭那沐浴在光芒裏的那些幽魂臉上眼中的表情神態。
端的稱得上神異。
光明佛塔如此變化,幽寂暗塔也不甘示弱。幾乎是和光明佛塔那爆發佛光的同時,幽寂暗塔塔頂也是閃過一道幽幽寂寂的暗光。暗光詭異閃過暗塔,一跳一跳的將每一層暗塔裏的那顆魔珠串聯起來。和光明佛塔不同,在這一座幽寂暗塔裏,就像是有一個人,在用一片魔氣吞噬了這幽寂暗塔裏僅剩的那一縷光芒,整座幽寂暗塔徹底被黑暗吞噬。
這一座幽寂暗塔連一點光芒都沒有,黑得可怖,但淨涪看著這一座暗塔,望入這一片黑暗裏,卻依舊能夠清楚地看見這座幽寂暗塔裏的一磚一木,甚至是暗塔裏頭那一顆魔珠每一次轉動的軌跡。
絲毫不落於佛塔之後。
然而淨涪也是心知,如果說佛塔和魔塔這樣的變化神異無匹,那還不如說是自這一刻起,淨涪的本命靈器才算是真的成形。
而如此這般變化過後,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真真正正的完滿,也完完整整地落入淨涪的掌控之中。
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齊齊完滿,佛身和魔身身上一陣激蕩,道道金色與暗色的漣漪自他們頭頂落下,震蕩周身。而漣漪每蕩過一圈,他們的身形就凝實一分。
直到漣漪平息,佛身和魔身各自分立在淨涪本尊左右。看他們的形體,已經和淨涪本尊一般無二。如果不是這裏隻得淨涪一人,如果這裏不是淨涪的識海,出得外麵,叫旁人看見,怕是要被驚住。
三個,三個麵容身材一模一樣的淨涪。除去衣裳發飾之外,唯一能拿來分辨他們的,唯有他們各自不同的神采和氣度。
留著三千青絲的魔身偏肆意,偏詭譎;頭頂完滿長著肉髻的佛身偏莊重,偏端正;而腦門光溜點著戒疤的淨涪本尊則沉靜內斂,幽深莫測。
識海中,淨涪本尊不過一個念動,原本自由獨立的魔身佛身紛紛一笑,齊齊化作魔氣佛光沒入淨涪頭頂。
淨涪睜開眼睛,不複往日平常時候的黑白雙瞳,而是一金一黑的異色雙瞳,他的眉心印堂處,也同時浮出一隻用金色佛光勾勒而成的眼睛。三隻眼睛齊齊盯著身前佛龕那一尊佛陀,看得一會兒,淨涪手指輕輕一動。
指尖有金色的佛光流轉,不過輕輕滑動間,便勾連了虛空中的元氣。
淨涪的手指抬了抬,卻始終沒有點出。
他如今的修為,單從實力來說,堪比道門魔門的化神境。
至於往後的修為境界,又能堪比道門魔門哪一重修為,淨涪目前不知,也無法詢問。如果他想知道,那隻能妄自測度,未到那重境界,到底不能確認。
這些都不是問題,但問題是他突破之後,在十顆舍利子完滿的那一刻,他竟真的感受到了西天極樂淨土世界的所在。隻要他願意,牽動那一縷聯係,他真的能夠登臨極樂淨土。
不過是十信完滿而已,不過堪比化神境而已,他居然就能登臨極樂淨土,實現飛升?
剛剛察知這個事實的那一刻,淨涪沒有心動,隻覺得荒謬。
作為一個曾經的魔門聖君,作為曾經翻閱過魔門諸多典籍知道魔門諸多前輩大能大多熬不過天劫為了飛升在天劫下灰飛煙滅的修士,淨涪隻覺得荒謬。
如果飛升那麽容易,那那些死在天劫中的魔門大能不是冤得很?
但事實擺放在眼前,淨涪也切身體會過那一種聯係,再如何,他也不能睜著眼睛否認這個事實。
既然是事實,在它的麵前,淨涪也隻能沉默。
難道,真的就是功德和業力?
淨涪擰著眉頭想了好一會兒,才將這件事放下,去看自他從定中出來,睜開眼睛後便看見的那一座九層寶塔。
隨著魔身和佛身暫時融入本尊,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也在這時重歸一體,成就如今淨涪所能看見的這一座九層寶塔。
這座九層寶塔分內外表裏兩座,一內一外,一表一裏。
外塔是一座有著無量量佛光普照的光明寶塔。寶塔中有無數幽魂端坐塔裏,齊聲誦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經。誦經聲中,絲絲縷縷的佛光自他們身上冒出,和這塔裏每一層的那一顆舍利子灑落的佛光融匯。融匯的佛光照耀他們周身,不斷為他們凝聚穩固身形的同時,也在為這一座寶塔添磚加瓦,加固塔身。
內塔則是一座隱在陰影裏的幽寂暗塔。暗塔中空無一物,唯有一片黑得讓人心悸的黑暗。無邊的靜,無邊的暗。但即便隻有死一樣的靜,深淵一樣的暗,這一座寶塔也和外塔一樣,每時每刻都在以這樣的靜和暗熔煉鍛造自身,不斷增進自身威能。
淨涪仔細打量了這座九層寶塔一眼,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最後一眨眼睛,眉心那一處金色佛光隱去,而他的那一雙眼睛已經恢複成了平日黑白分明的模樣。
隨著佛身和魔身脫出淨涪本尊,完整的九層寶塔也重新散開,化作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分別落在佛身和魔身之手。
魔身眯著眼睛看了佛身一眼,轉頭對淨涪本尊點了點頭,整個人裹夾著幽寂暗塔像他迴來時的那樣消失在識海,又迴到了九層暗土世界裏,繼續煉化暗土世界本源。
佛身也隻看了魔身留在識海裏的那一點本源一眼,便也跟淨涪本尊一示意,重新化作一道金色佛光。
對於佛身和魔身之間的分歧,淨涪本尊看見了,但也沒太在意。
他們三身本為一體,一興俱興,一損俱損,他們誰都清楚,哪怕折騰出些許事情來,也不會傷了根本,折了本源。
這是他們的底線。
淨涪出得關來,再看一看時間,竟已是數年時間過去,又快到了竹海靈會開始的時間。
淨涪也不由得感歎了一句,他出關得正是時候。
竹海靈會啊......
淨涪打開門,望著渺遠的天空,想起了當年左天行帶著皇甫成離開普濟寺時最後留給他的那一個眼神。
那就再比一比!
淨涪不知旁的佛門弟子對迴向作何理解,又怎麽看待這所謂的迴向。但經過他自己的仔細研究後,淨涪卻覺得這迴向其實和凡人之間的借貸很像。
凡人間的借貸,淨涪曾經了解過。
他們的借貸,用來作為借貸之物的,無非就是俗世中那些金銀財寶等等物什。出借的一方,是擁有充足錢財的所謂富商貴人,而需要借貸的那一方,自然就是缺乏錢財周轉的所謂貧農賤民。通過借貸,凡人流轉錢財。所謂的貧農賤民能以此渡過一時困境,至於那些所謂的富商貴人也可以借此收斂錢財,積累對凡人來說趨之若鶩的錢財。這裏頭雙方得失如何,淨涪一個旁觀者也不會去判斷質疑,但他清楚,通常能夠在這借貸中得利的,都會是借貸出錢財的那一方。
如果將凡人間作為借貸之物的錢財換做功德,再來看佛門的迴向。
佛門弟子誦經念佛拜佛後淨心養性渡化己身乃至他人,以此收獲功德。擁有功德的佛門弟子又將他自己的功德迴向於法界眾生,不管法界眾生本身的功德幾何、氣運幾何、業力幾何,也不管他們是不是願意接納佛門弟子的迴向,但事實就是,隻要他們聽見看見,又沒有心生抵觸特意拒絕,那佛門弟子所迴向的這些功德便會落入他們頭頂,融匯進他們自身的功德裏頭,成為他們自身功德的一部分。
擁有功德的法界眾生,不說遇難呈祥,但冥冥中自得一點護佑。或能自絕境中生出一點希望,或能自紅塵中一世平順和樂,或能綿延一絲生機氣息,不一而足。但無論如何,但凡獲得功德護佑者,便就通過這功德與那佛門弟子結下一份因果。此因果若能反饋佛門弟子,助其修行精進,那自然就此抵銷,但若不能,因果牽扯下,也必將化作功德迴饋此佛門弟子。更甚至,如果那受了功德的法界生靈在此之前為惡為禍,若能在功德影響下棄惡從善,萌發菩提心,那這一份渡化功德便妥妥地入了那位佛門弟子的手。甚至那惡人此後所行的善功善德,也將會分出些許迴饋給那位佛門弟子。
佛門弟子收獲了功德,而法界眾生得到了庇護。如此這般達成雙贏的利滾利......
淨涪在摸出一些頭緒的時候,也都忍不住為之驚歎。
佛門弟子猶是如此收益,那將此法門傳出,渡化億萬萬無數佛門弟子的佛門世尊,又該是何等收獲?
真算下來,單從獲利這一方麵來說,便連天魔都沒有佛門菩薩那樣厲害。
有那麽一瞬間,哪怕是對功德不太看重的淨涪都要感謝那位曾對他下手另他不得不轉世重生甚至舍棄天魔道然後拜入佛門了。
當然,隻有也隻是那麽一個瞬間而已。
過了那麽一個瞬間之後,清醒過來的淨涪也看清楚了這迴向的問題。
其實也很簡單,本錢問題。
哪怕一個普通的低階佛門弟子一輩子日夜不歇地誦經念佛拜佛,他拜佛後淨心養性渡化己身乃至他人的功德能有多少?而法界那無量量的眾生又何其多?
他所得到的那麽一點功德分散給那麽多的法界眾生,每一個眾生又能得到他多少的功德?就那麽一點可能壓根算不起來的功德,又能幫到那些生靈什麽?那他到最後又能得到多少迴報?
而淨涪的研究結果之所以能有那麽明顯,和光明佛塔裏的那些幽魂厲鬼與淨涪的關係密切相關。他們本來就是被淨涪從白骨玲瓏塔中救贖出來的,又日夜受光明佛塔裏鎮壓著的舍利子渡化,每日裏誦讀淨涪傳下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經,與淨涪因果極深不說,塔裏更有無形功德匯聚。如今淨涪意念所動,又受淨涪誦經抄經迴向的那點功德牽引,更兼之光明佛塔裏的那些幽魂厲鬼數目雖多,但和法界眾生比起來,卻又九牛一毛地稱不上。
如此這般種種原因推動下,所以淨涪短短兩三年間的迴向效果自然而然的就顯化出來,為淨涪所見。但光明佛塔是淨涪的本命靈器的一半,塔內種種變化盡皆和淨涪日後修持有關,為淨涪呈現迴向效果自然是可以,可在外界想要見到這樣明顯的效果,那就簡直是妄想。
所以迴向雖然能夠達成佛門修士利滾利的雙贏狀態,但它的速度太慢,成效更少。麵對這種情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數十年數百年乃至數千年如一日地淨心修持的。因此當年慧真的做法,淨涪很能夠理解。
換了他,他也做不來。
但對於淨涪來說,他不需要功德推動他的修行,隻需要他能夠理解所謂的迴向,能夠毫無芥蒂地發下迴向心即可。當他能夠做到這一點,最後困住他的這一個瓶頸,便再不會成為他前進的阻礙。
果然他先前猜得沒錯,最後阻攔著他的,就是這迴向心。
淨涪感受著悄然消失的瓶頸,心底平靜無波,腦海裏也是無喜無怒,隻是心念一轉,召喚遠在無邊暗土世界裏的魔身。
淨涪本尊行將突破,作為淨涪修為乃至本源一部分的魔身如何能夠獨身在外?
無邊暗土裏,無時無刻不在將自己的氣息侵染到暗土本源裏去的淨涪魔身心頭有感,長笑一聲,毫不遲疑地停下手上的動作。
他身周磅礴詭譎的氣息全數迴攏,又在頃刻間全部迴到魔身的身體。
魔身往後一坐,一座暗黑的皇座不知什麽時候悄然無聲地出現在他的身後,穩穩地托著魔身的身體。魔身看也不看這無邊暗土裏不住咆哮悲泣的魔氣,闔上雙眼昏然睡去。一座幽幽暗暗的灰黑色寶塔自魔身頭頂化出,正是當日淨涪留在這裏的那座幽寂暗塔。
魔身意識升起,裹夾著幽寂暗塔破空而去。
隨著魔身的意識快速遠去,魔身陡然化作一團黝黑詭譎的魔氣,漂浮在暗黑皇座之上。
暗黑皇座忽然升起一道暗光,皇座內部的暗土世界本源勾連暗土世界,將皇座上的那一團魔氣牢牢護持,不受任何存在驚擾。
淨涪本尊在識海中顯出身形,先是看了一眼剛剛迴歸的魔身,然後又看了一眼早已在識海中等候的佛身。三身並不多言,隻是對視一眼,便以三才之位立定識海,然後三身齊齊閉上眼睛。
三身歸一,淨涪正式開始突破。
其實也根本不需要他多做什麽,隻是念誦了一首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心與念齊動,氣共神俱清。這一首迴向偈,便不僅僅隻是空念的一句偈語而已。
但見自淨涪本尊身形身上蕩起層層清澈漣漪。漣漪以一種不快不慢但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淨涪的這一個識海擴散。漣漪所過之處,淨涪的本尊、魔身和佛身生出一種共鳴。
共鳴之中,端坐在佛龕前方蒲團上的淨涪頭頂陡然顯出一片金黃色的功德光雲。說是光雲,但看它那稀薄朦朧的形態,稱霧或許才妥當。
這一團功德雲霧,便是淨涪自拜入佛門以來誦經念佛修持所得的功德。別看它隻成霧狀,不如雲狀凝實厚重,但淨涪拜入佛門也不過才十餘年,有這一片功德光霧已經算是淨涪修持極認真努力的成果了。當然,這裏頭絕大部分功德還是來源於淨涪的傳經。
他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經傳於此世,哪怕目前僅僅隻得那一小段經文,但也是一樁莫大功德。
也就是淨涪了,如果換了旁人來,他能拿出來作為迴向的功德怕是連個影子也顯不出來。
卻說淨涪的這一身功德雲霧顯出,三身有感,心神俱是一動,同時於此識海在再一次念誦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功德雲霧化出一部分,循著冥冥中的感應,和著其他佛門弟子迴向的功德一起,落入極樂世界、東方淨琉璃佛國和靈山之中,化入這三方佛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又有一部分功德雲霧散出,循著因果感應,一部分散入景浩界天地。一部分飛入北淮國,落在北淮國國君和貴妃頭頂,又以兩人為結點,循著血緣分散一小部分與他人。再有一部分飛入沛縣雲莊,落在沈安茹和程次凜頭頂,同樣以兩人為結點,循著血緣四散。另又有一部分飛向清恆、清篤等人頭頂,落入他們自身的功德光之中,化作他們的功德光的一部分。最後剩餘的那一部分,便化入冥冥茫茫的地府,散向地府中掙紮的死魂。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最後的這一部分功德,散入天地中。每每此間天地有人聽聞淨涪事跡,心生向往乃至虔誠信仰修行,自得這一份功德降臨,護持左右。
待到那一片功德雲霧散盡,淨涪心頭又有一點感應生出,三身齊齊合十,誦道:“南無阿彌陀佛。”
聲音落地,淨涪本尊頭頂升起一片清澈明淨如同湖中秋水的亮光,佛身頭頂炸起一團金色佛光,魔身頭頂冒出一片黑色魔氣。除了淨涪本尊頭頂的那一片幹淨明澈的亮光中空無一物外,那佛光和魔氣之中,又各有一顆舍利與魔珠成形。
正是淨涪這十信修持中所欠缺的最後一顆舍利,也是淨涪自創魔身這最後欠缺的那一顆魔珠。
隨著舍利與魔珠成形,淨涪本尊頭頂那一片亮光倒卷而迴,沉入淨涪本尊的身形中,而留下來的舍利和魔珠各自落入佛身魔身手上,又被佛身和魔身各自送入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之中。
最後一顆舍利和魔珠成形,各自歸位,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諸般完滿,頓時有莫大的變化生出。
自那一顆舍利飛入那光明佛塔中唯一的一層暗塔之後,先是暗塔裏鎮壓著的那顆舍利子表麵佛光璀璨,自暗塔上空滌蕩而下,如同大日一樣普照四方。但凡觸及這佛光的厲鬼,那一刻齊齊一靜,他們的憎恨怨毒乃至所有的負麵情緒齊齊剝落,飛向幽寂暗塔的上方,快速地填充那一層不過虛影一樣的寶塔,將那一層暗塔堆砌成形。而他們那猙獰扭曲的恐怖麵容,則褪去所有的情緒,即便異常平白空洞,但也總比那早先的猙獰麵孔好看。更何況隨著那舍利子的金色佛光日夜不停地灑落,他們虛幻破碎的身體漸漸地開始凝實補足。
隨著光明佛塔裏的那最後一層寶塔被淨涪的舍利子鎮壓,幽寂暗塔的最後一層寶塔也開始補足成形,直至最後的一塊磚塊砌上,那一顆一直虛虛懸浮在幽寂暗塔頂上虛空的魔珠劃過一道完美的弧線,落入那一層新砌成的暗塔,隱入那暗塔裏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消失不見。
如此這般之後,變化猶未停止。
幽寂暗塔那最後一層暗塔成形,魔珠隱入暗塔,雙塔完滿的那一刻起,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齊齊一震。
光明佛塔頂上鎮壓的那一顆舍利子再度爆發一片佛光,佛光自塔頂灑落,一層層串聯諸層佛塔裏的那一顆舍利子。像是有一個人,在以一點佛光點亮這些舍利子一樣,整座光明佛塔徹底點亮。
光明佛塔裏的光芒璀璨到奪目,卻偏偏能讓人清楚地看見這座光明佛塔裏的每一塊磚石,每一個雕欄,甚至是寶塔裏頭那沐浴在光芒裏的那些幽魂臉上眼中的表情神態。
端的稱得上神異。
光明佛塔如此變化,幽寂暗塔也不甘示弱。幾乎是和光明佛塔那爆發佛光的同時,幽寂暗塔塔頂也是閃過一道幽幽寂寂的暗光。暗光詭異閃過暗塔,一跳一跳的將每一層暗塔裏的那顆魔珠串聯起來。和光明佛塔不同,在這一座幽寂暗塔裏,就像是有一個人,在用一片魔氣吞噬了這幽寂暗塔裏僅剩的那一縷光芒,整座幽寂暗塔徹底被黑暗吞噬。
這一座幽寂暗塔連一點光芒都沒有,黑得可怖,但淨涪看著這一座暗塔,望入這一片黑暗裏,卻依舊能夠清楚地看見這座幽寂暗塔裏的一磚一木,甚至是暗塔裏頭那一顆魔珠每一次轉動的軌跡。
絲毫不落於佛塔之後。
然而淨涪也是心知,如果說佛塔和魔塔這樣的變化神異無匹,那還不如說是自這一刻起,淨涪的本命靈器才算是真的成形。
而如此這般變化過後,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真真正正的完滿,也完完整整地落入淨涪的掌控之中。
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齊齊完滿,佛身和魔身身上一陣激蕩,道道金色與暗色的漣漪自他們頭頂落下,震蕩周身。而漣漪每蕩過一圈,他們的身形就凝實一分。
直到漣漪平息,佛身和魔身各自分立在淨涪本尊左右。看他們的形體,已經和淨涪本尊一般無二。如果不是這裏隻得淨涪一人,如果這裏不是淨涪的識海,出得外麵,叫旁人看見,怕是要被驚住。
三個,三個麵容身材一模一樣的淨涪。除去衣裳發飾之外,唯一能拿來分辨他們的,唯有他們各自不同的神采和氣度。
留著三千青絲的魔身偏肆意,偏詭譎;頭頂完滿長著肉髻的佛身偏莊重,偏端正;而腦門光溜點著戒疤的淨涪本尊則沉靜內斂,幽深莫測。
識海中,淨涪本尊不過一個念動,原本自由獨立的魔身佛身紛紛一笑,齊齊化作魔氣佛光沒入淨涪頭頂。
淨涪睜開眼睛,不複往日平常時候的黑白雙瞳,而是一金一黑的異色雙瞳,他的眉心印堂處,也同時浮出一隻用金色佛光勾勒而成的眼睛。三隻眼睛齊齊盯著身前佛龕那一尊佛陀,看得一會兒,淨涪手指輕輕一動。
指尖有金色的佛光流轉,不過輕輕滑動間,便勾連了虛空中的元氣。
淨涪的手指抬了抬,卻始終沒有點出。
他如今的修為,單從實力來說,堪比道門魔門的化神境。
至於往後的修為境界,又能堪比道門魔門哪一重修為,淨涪目前不知,也無法詢問。如果他想知道,那隻能妄自測度,未到那重境界,到底不能確認。
這些都不是問題,但問題是他突破之後,在十顆舍利子完滿的那一刻,他竟真的感受到了西天極樂淨土世界的所在。隻要他願意,牽動那一縷聯係,他真的能夠登臨極樂淨土。
不過是十信完滿而已,不過堪比化神境而已,他居然就能登臨極樂淨土,實現飛升?
剛剛察知這個事實的那一刻,淨涪沒有心動,隻覺得荒謬。
作為一個曾經的魔門聖君,作為曾經翻閱過魔門諸多典籍知道魔門諸多前輩大能大多熬不過天劫為了飛升在天劫下灰飛煙滅的修士,淨涪隻覺得荒謬。
如果飛升那麽容易,那那些死在天劫中的魔門大能不是冤得很?
但事實擺放在眼前,淨涪也切身體會過那一種聯係,再如何,他也不能睜著眼睛否認這個事實。
既然是事實,在它的麵前,淨涪也隻能沉默。
難道,真的就是功德和業力?
淨涪擰著眉頭想了好一會兒,才將這件事放下,去看自他從定中出來,睜開眼睛後便看見的那一座九層寶塔。
隨著魔身和佛身暫時融入本尊,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也在這時重歸一體,成就如今淨涪所能看見的這一座九層寶塔。
這座九層寶塔分內外表裏兩座,一內一外,一表一裏。
外塔是一座有著無量量佛光普照的光明寶塔。寶塔中有無數幽魂端坐塔裏,齊聲誦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經。誦經聲中,絲絲縷縷的佛光自他們身上冒出,和這塔裏每一層的那一顆舍利子灑落的佛光融匯。融匯的佛光照耀他們周身,不斷為他們凝聚穩固身形的同時,也在為這一座寶塔添磚加瓦,加固塔身。
內塔則是一座隱在陰影裏的幽寂暗塔。暗塔中空無一物,唯有一片黑得讓人心悸的黑暗。無邊的靜,無邊的暗。但即便隻有死一樣的靜,深淵一樣的暗,這一座寶塔也和外塔一樣,每時每刻都在以這樣的靜和暗熔煉鍛造自身,不斷增進自身威能。
淨涪仔細打量了這座九層寶塔一眼,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最後一眨眼睛,眉心那一處金色佛光隱去,而他的那一雙眼睛已經恢複成了平日黑白分明的模樣。
隨著佛身和魔身脫出淨涪本尊,完整的九層寶塔也重新散開,化作光明佛塔和幽寂暗塔分別落在佛身和魔身之手。
魔身眯著眼睛看了佛身一眼,轉頭對淨涪本尊點了點頭,整個人裹夾著幽寂暗塔像他迴來時的那樣消失在識海,又迴到了九層暗土世界裏,繼續煉化暗土世界本源。
佛身也隻看了魔身留在識海裏的那一點本源一眼,便也跟淨涪本尊一示意,重新化作一道金色佛光。
對於佛身和魔身之間的分歧,淨涪本尊看見了,但也沒太在意。
他們三身本為一體,一興俱興,一損俱損,他們誰都清楚,哪怕折騰出些許事情來,也不會傷了根本,折了本源。
這是他們的底線。
淨涪出得關來,再看一看時間,竟已是數年時間過去,又快到了竹海靈會開始的時間。
淨涪也不由得感歎了一句,他出關得正是時候。
竹海靈會啊......
淨涪打開門,望著渺遠的天空,想起了當年左天行帶著皇甫成離開普濟寺時最後留給他的那一個眼神。
那就再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