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顯禪師坐在蒲團上埋頭給淨涪盤算著,卻冷不丁聽見清篤禪師問他:“這個時候下山,不好吧?”
他幾乎是下意識地就反問迴去:“不好?為什麽不好?哪裏不好?”
清篤禪師摸了摸長須,搖頭晃腦道:“當然不好!”
清顯禪師斜了他一眼。
清篤禪師笑著給他解釋道:“淨涪他才剛跟著我們來了天靜寺,參加完千佛法會,結果一迴寺裏,就被我們分派了任務下山,別人不知,還以為淨涪他在這裏做了什麽出格的事情,忤逆了我們呢。”
清顯禪師怒得眉毛都是一跳一跳的,聲音更是僵硬得像石頭,出口就砸得人生疼生疼。
“師兄你說的什麽話!淨涪在這裏如何,可不單單我們師兄弟二人在看著,諸位師兄弟可也都是在的,哪有什麽閑話能夠輕易地攀扯得上他?!”
“我說笑的,說笑的,師弟別生氣,別生氣......”清篤禪師連連告饒,等到清顯禪師怒火稍歇,才又鄭重地道,“可我覺得,淨涪還是應該迴寺待一陣時間休整一二再說。”
清顯禪師聽著清篤禪師的語氣,也壓住了火氣,聽著清篤禪師說話。
“師弟啊,”清篤禪師歎著氣,“依你看,這次的法會,誰的所得最多?誰的收獲最大?”
清顯禪師聽著清篤禪師的問話,在腦海中自個扒拉了一會,赫然發現,居然是淨涪這個小沙彌。
在法會之前,淨涪不過是妙音寺藏經閣一個天資卓絕的小沙彌。他的聲名也隻在妙音寺中流傳,哪怕是在竹海靈會之後,也僅僅能稱得上鵲起而已。但在他得蒙世尊親授真經,即將參加千佛法會的消息傳出後,他整個人又被套上了一個嶄新嶄新的耀眼光環。
他可是有史以來,第一位能夠參加千佛法會的分寺沙彌!他可是打自景浩界佛門開辟以來,第一位能夠得到世尊青睞的小沙彌!
憑借著竹海靈會和千佛法會,淨涪這小弟子的地位赫然超然於六寺眾沙彌之上。即便真經未全,在這次千佛法會之後,他也必將鎮壓景浩界所有沙彌,成為景浩界沙彌第一人!
不,不僅僅是沙彌第一人,隻要他願意,他甚至能和他們這些經年修持的老僧相提並論。
再說實力,淨涪在法會上聞法突破,接連凝結兩顆舍利子,再加上早先他已經凝結的六顆舍利子,他可就成功凝結八顆舍利子。放眼整個佛門,又有哪個沙彌能在他這個年紀擁有如斯驚人實力?
甚至在清顯禪師看來,這些都還不是淨涪最大的所得!據他猜測,淨涪在這法會上最大的收獲,必當是窺破迷障,照見前路。往後,他的眼前,他的前路,必定是一片光明。可以說,隻要淨涪一直往前走,不動搖,不岔路,他甚至能夠走到他們仰望的位置。
這點眼力,清顯禪師自問還是有的。
清篤禪師覷了一眼沉默的清顯禪師,又道:“前後變化太大,淨涪年紀還小,他需要時間適應,也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調整。”
現下外界正沸沸揚揚,對淨涪好奇得緊。這時候將淨涪放出去,外界豈不更得翻滾起來?別的還好,但淨涪如今年歲不大,心性再是沉靜,被這一股熱鬧一帶,或許心就野了。心野了,想要收迴來就比較難。
再說......
“淨涪手中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隻得最後一段,”清篤禪師提醒,“等過得一些時候,淨涪時間空暇下來,便也該開始去收集其他部分了。”
聽著清篤禪師這般提醒,清顯禪師如何還轉不過彎來?
他坐在原地,放下心中所有盤算,靜默片刻,忽然又道:“隻怕淨涪他自己也有計較。”
淨涪那個孩子雖然沉默,但心中明白,向來頗有溝壑。
清篤禪師笑彎了嘴角,眼睛眯起,長眉一陣陣的抖動,身體也跟著一下下的顫動起來,“師弟你終於反應過來了嗎?”
清顯禪師明顯一愣,騰地站起身來,拂袖而去。
“師弟不及師兄心思通透,心中頗多煩憂,便不打擾師兄了,告辭!”
“哈哈哈......”
看著惱羞成怒的師弟,清篤禪師整個人笑得近乎瘋癲,眼淚都要出來了。
唉,多少年沒有見過這麽可愛的師弟了?好像是打自他們升輩當長老以後?
這邊師兄弟兩人雖說是不歡而散,但到底氣氛和諧,不比清見禪師和清恆禪師那邊,雖客氣地相對而坐,氣氛卻稍顯剛硬。
清恆禪師是被清見禪師特意留下來的。如不然,他早就和其他禪師和尚一樣,已經迴到自己的法堂裏去了。但清恆禪師雖然坐在清見禪師下首,卻一直沉默以對,一聲不吭,幾乎就和現下佛堂裏的佛陀一模一樣了。
清見禪師坐了一會,眼見清恆禪師還是閉目端坐,縱不入定,也愣是沒個聲響。
他歎了口氣,終於打破沉默。
“師弟,你可願再收一個弟子?”
清恆禪師靜靜端坐蒲團,眼皮子一動不動,還是牢牢地黏合著。
“師弟,恆真雖然現下僅僅是一個凡俗僧人,但你我都知道情況究竟如何......”清見禪師停頓了一下,終於問道,“這是一個大緣法,你真的就不願意收下他?”
清恆禪師沒睜眼,隻道:“師兄,他與我無緣。”
“念起即因緣生,念滅則因緣消。”清見禪師也沒生氣,“他也必定知道,師弟你是整個天靜寺最適合的那一個。”
如非清見禪師的弟子關乎天靜寺衣缽傳承,而恆真僧人現下不過是一個即將開悟的凡俗僧人,即便開悟修持後也必定會離開天靜寺返迴凡俗界,清見禪師也不介意將恆真僧人收錄在自個名下。但事實是,他不能。所以退一步,整個天靜寺中,主持清見的嫡親師弟,佛門第一人的清恆禪師,就是恆真僧人的最佳選擇。
拜入清恆禪師名下,甚至不需要傳承清恆禪師的衣缽,必定能使恆真僧人用最短的時間在天靜寺內站穩腳跟。
最妙的是,因為不需要傳承清恆禪師的衣缽,所以不會和清恆禪師有太多的牽扯,又不需要在這天靜寺中固守,正正適合恆真僧人。而且借一個名頭給恆真僧人,為他在此間行事大開方便之門,也能為清恆禪師和他結緣,日後也好相見。
清見禪師想得妥當,卻不料先就在清恆禪師這裏遭到了拒絕。
“我不適合。”清恆禪師還是沒睜眼,“我有弟子了。”
清見禪師真是忍不住皺眉頭了:“你為的是淨涪?”
清恆禪師搖頭:“真的是不適合。”
清恆禪師不像清見禪師,他看得更明白。就算恆真僧人此時還不過是一個尚未開悟的普通凡俗僧人,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哪怕現下尚且蒙昧,那個人也不會願意憑白在自己頭上壓上一個師父。日後登臨佛國,兩人再次相見之時,想來也必定是兩廂尷尬。他又何必?
不是清恆禪師對自己極有信心,而是這根本就是事實。哪怕是在清恆禪師自身修持尚未徹底功成的當下,隻要清恆禪師願意,也能立時登臨西天佛國,成就羅漢果位。
清見禪師眼見著清恆禪師這般模樣,也知道說服不了他,隻得歎了一口氣,詢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清恆禪師終於撩開眼皮子看了清見禪師一眼,戳穿道:“師兄不是已經有了計較了嗎?”
清見禪師確實也有備用方案。
如果清恆禪師不同意的話,清見禪師準備給恆真僧人一個藏經閣弟子的身份,讓他能夠自由出入藏經閣,翻閱閣中藏經。
至於日後恆真僧人若再另有所需,那就等再過些時日,給他另換一個長老令牌。
隻要有長老令牌在手,恆真僧人想幹什麽,這寺裏也都是能隨他所願的。這樣,他也就能夠跟那位祖師交代了。
“那就讓他在寺中掛單了?”
清恆禪師再無二話。
清見禪師左右權衡一陣,也終於拿定了主意。
“那就讓他在寺中掛單。”
雖然從來未有過凡俗僧人在天靜寺祖寺掛單的先例,但想來這寺中上下長老,不會有哪一個想不通出言反對。
既然這事已經有了決斷,清恆禪師便不打算多坐,正要告辭。可他才剛剛動了動身體,便見清見禪師已經換了一個模樣,再無先前那副嚴肅公正的模樣。
他打趣一樣地問道:“師弟,你實話與我說,你不收恆真僧人這個弟子,真不是為了你的那個小弟子?”
那位祖師下凡,定然不是僅僅想著體驗一番凡俗僧人的生活,背後必定有所謀算。而此時淨涪這個小沙彌崛起,日後怕就要扛起妙音寺的大旗了。無論他們雙方願不願意,無論他們各自善意或是惡意,都必定會有碰撞的時候。
那位恆真僧人背後本就站著那位祖師,而淨涪這小沙彌呢?他又有什麽?
他確實得世尊親授真經,但那又如何?世尊位高威重,這些個小事,如何能夠叨擾世尊出麵料理?
就算妙音寺那邊能夠傾力支持他,可那位祖師又豈會將一個小小的分寺放在眼裏?
到時候,唯一能夠給他加持砝碼的,也就隻得清恆禪師了。
清恆禪師站起身來,看了清見禪師一眼,認真又鄭重地道:“他是我弟子。”
雖然清恆禪師曾親口對淨涪說過,他們之間緣法已盡。但名錄上的記載一直未曾消去,那便證明他們師徒緣法猶在。
淨涪還是清恆禪師的弟子。
清見禪師看著清恆禪師離去的背影,悠悠然歎了一口氣。
是啊,名錄上的記載猶在,淨涪那小沙彌就還是師弟的弟子。
有師弟在,淨涪還是勉強能夠站在那位祖師的對麵。還是能夠和他爭上一爭的。
或許此時的天靜寺上下有許多猜到恆真僧人來曆的法師都和清見禪師一般想法。但事實上,淨涪沙彌本人不是這般想的。
放眼整個景浩界,能站在他對麵被他視作對手的,自始自終隻得左天行一人而已。
占據他身體,來曆不明,背後似乎站著天魔道大能的暫時還讓他摸不清看不透皇甫成,在他眼裏也不過就是一枚棋子。更何況是此時被他摸清看透了的恆真僧人?
恆真,一塊路上石頭而已。
他幾乎是下意識地就反問迴去:“不好?為什麽不好?哪裏不好?”
清篤禪師摸了摸長須,搖頭晃腦道:“當然不好!”
清顯禪師斜了他一眼。
清篤禪師笑著給他解釋道:“淨涪他才剛跟著我們來了天靜寺,參加完千佛法會,結果一迴寺裏,就被我們分派了任務下山,別人不知,還以為淨涪他在這裏做了什麽出格的事情,忤逆了我們呢。”
清顯禪師怒得眉毛都是一跳一跳的,聲音更是僵硬得像石頭,出口就砸得人生疼生疼。
“師兄你說的什麽話!淨涪在這裏如何,可不單單我們師兄弟二人在看著,諸位師兄弟可也都是在的,哪有什麽閑話能夠輕易地攀扯得上他?!”
“我說笑的,說笑的,師弟別生氣,別生氣......”清篤禪師連連告饒,等到清顯禪師怒火稍歇,才又鄭重地道,“可我覺得,淨涪還是應該迴寺待一陣時間休整一二再說。”
清顯禪師聽著清篤禪師的語氣,也壓住了火氣,聽著清篤禪師說話。
“師弟啊,”清篤禪師歎著氣,“依你看,這次的法會,誰的所得最多?誰的收獲最大?”
清顯禪師聽著清篤禪師的問話,在腦海中自個扒拉了一會,赫然發現,居然是淨涪這個小沙彌。
在法會之前,淨涪不過是妙音寺藏經閣一個天資卓絕的小沙彌。他的聲名也隻在妙音寺中流傳,哪怕是在竹海靈會之後,也僅僅能稱得上鵲起而已。但在他得蒙世尊親授真經,即將參加千佛法會的消息傳出後,他整個人又被套上了一個嶄新嶄新的耀眼光環。
他可是有史以來,第一位能夠參加千佛法會的分寺沙彌!他可是打自景浩界佛門開辟以來,第一位能夠得到世尊青睞的小沙彌!
憑借著竹海靈會和千佛法會,淨涪這小弟子的地位赫然超然於六寺眾沙彌之上。即便真經未全,在這次千佛法會之後,他也必將鎮壓景浩界所有沙彌,成為景浩界沙彌第一人!
不,不僅僅是沙彌第一人,隻要他願意,他甚至能和他們這些經年修持的老僧相提並論。
再說實力,淨涪在法會上聞法突破,接連凝結兩顆舍利子,再加上早先他已經凝結的六顆舍利子,他可就成功凝結八顆舍利子。放眼整個佛門,又有哪個沙彌能在他這個年紀擁有如斯驚人實力?
甚至在清顯禪師看來,這些都還不是淨涪最大的所得!據他猜測,淨涪在這法會上最大的收獲,必當是窺破迷障,照見前路。往後,他的眼前,他的前路,必定是一片光明。可以說,隻要淨涪一直往前走,不動搖,不岔路,他甚至能夠走到他們仰望的位置。
這點眼力,清顯禪師自問還是有的。
清篤禪師覷了一眼沉默的清顯禪師,又道:“前後變化太大,淨涪年紀還小,他需要時間適應,也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調整。”
現下外界正沸沸揚揚,對淨涪好奇得緊。這時候將淨涪放出去,外界豈不更得翻滾起來?別的還好,但淨涪如今年歲不大,心性再是沉靜,被這一股熱鬧一帶,或許心就野了。心野了,想要收迴來就比較難。
再說......
“淨涪手中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隻得最後一段,”清篤禪師提醒,“等過得一些時候,淨涪時間空暇下來,便也該開始去收集其他部分了。”
聽著清篤禪師這般提醒,清顯禪師如何還轉不過彎來?
他坐在原地,放下心中所有盤算,靜默片刻,忽然又道:“隻怕淨涪他自己也有計較。”
淨涪那個孩子雖然沉默,但心中明白,向來頗有溝壑。
清篤禪師笑彎了嘴角,眼睛眯起,長眉一陣陣的抖動,身體也跟著一下下的顫動起來,“師弟你終於反應過來了嗎?”
清顯禪師明顯一愣,騰地站起身來,拂袖而去。
“師弟不及師兄心思通透,心中頗多煩憂,便不打擾師兄了,告辭!”
“哈哈哈......”
看著惱羞成怒的師弟,清篤禪師整個人笑得近乎瘋癲,眼淚都要出來了。
唉,多少年沒有見過這麽可愛的師弟了?好像是打自他們升輩當長老以後?
這邊師兄弟兩人雖說是不歡而散,但到底氣氛和諧,不比清見禪師和清恆禪師那邊,雖客氣地相對而坐,氣氛卻稍顯剛硬。
清恆禪師是被清見禪師特意留下來的。如不然,他早就和其他禪師和尚一樣,已經迴到自己的法堂裏去了。但清恆禪師雖然坐在清見禪師下首,卻一直沉默以對,一聲不吭,幾乎就和現下佛堂裏的佛陀一模一樣了。
清見禪師坐了一會,眼見清恆禪師還是閉目端坐,縱不入定,也愣是沒個聲響。
他歎了口氣,終於打破沉默。
“師弟,你可願再收一個弟子?”
清恆禪師靜靜端坐蒲團,眼皮子一動不動,還是牢牢地黏合著。
“師弟,恆真雖然現下僅僅是一個凡俗僧人,但你我都知道情況究竟如何......”清見禪師停頓了一下,終於問道,“這是一個大緣法,你真的就不願意收下他?”
清恆禪師沒睜眼,隻道:“師兄,他與我無緣。”
“念起即因緣生,念滅則因緣消。”清見禪師也沒生氣,“他也必定知道,師弟你是整個天靜寺最適合的那一個。”
如非清見禪師的弟子關乎天靜寺衣缽傳承,而恆真僧人現下不過是一個即將開悟的凡俗僧人,即便開悟修持後也必定會離開天靜寺返迴凡俗界,清見禪師也不介意將恆真僧人收錄在自個名下。但事實是,他不能。所以退一步,整個天靜寺中,主持清見的嫡親師弟,佛門第一人的清恆禪師,就是恆真僧人的最佳選擇。
拜入清恆禪師名下,甚至不需要傳承清恆禪師的衣缽,必定能使恆真僧人用最短的時間在天靜寺內站穩腳跟。
最妙的是,因為不需要傳承清恆禪師的衣缽,所以不會和清恆禪師有太多的牽扯,又不需要在這天靜寺中固守,正正適合恆真僧人。而且借一個名頭給恆真僧人,為他在此間行事大開方便之門,也能為清恆禪師和他結緣,日後也好相見。
清見禪師想得妥當,卻不料先就在清恆禪師這裏遭到了拒絕。
“我不適合。”清恆禪師還是沒睜眼,“我有弟子了。”
清見禪師真是忍不住皺眉頭了:“你為的是淨涪?”
清恆禪師搖頭:“真的是不適合。”
清恆禪師不像清見禪師,他看得更明白。就算恆真僧人此時還不過是一個尚未開悟的普通凡俗僧人,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哪怕現下尚且蒙昧,那個人也不會願意憑白在自己頭上壓上一個師父。日後登臨佛國,兩人再次相見之時,想來也必定是兩廂尷尬。他又何必?
不是清恆禪師對自己極有信心,而是這根本就是事實。哪怕是在清恆禪師自身修持尚未徹底功成的當下,隻要清恆禪師願意,也能立時登臨西天佛國,成就羅漢果位。
清見禪師眼見著清恆禪師這般模樣,也知道說服不了他,隻得歎了一口氣,詢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清恆禪師終於撩開眼皮子看了清見禪師一眼,戳穿道:“師兄不是已經有了計較了嗎?”
清見禪師確實也有備用方案。
如果清恆禪師不同意的話,清見禪師準備給恆真僧人一個藏經閣弟子的身份,讓他能夠自由出入藏經閣,翻閱閣中藏經。
至於日後恆真僧人若再另有所需,那就等再過些時日,給他另換一個長老令牌。
隻要有長老令牌在手,恆真僧人想幹什麽,這寺裏也都是能隨他所願的。這樣,他也就能夠跟那位祖師交代了。
“那就讓他在寺中掛單了?”
清恆禪師再無二話。
清見禪師左右權衡一陣,也終於拿定了主意。
“那就讓他在寺中掛單。”
雖然從來未有過凡俗僧人在天靜寺祖寺掛單的先例,但想來這寺中上下長老,不會有哪一個想不通出言反對。
既然這事已經有了決斷,清恆禪師便不打算多坐,正要告辭。可他才剛剛動了動身體,便見清見禪師已經換了一個模樣,再無先前那副嚴肅公正的模樣。
他打趣一樣地問道:“師弟,你實話與我說,你不收恆真僧人這個弟子,真不是為了你的那個小弟子?”
那位祖師下凡,定然不是僅僅想著體驗一番凡俗僧人的生活,背後必定有所謀算。而此時淨涪這個小沙彌崛起,日後怕就要扛起妙音寺的大旗了。無論他們雙方願不願意,無論他們各自善意或是惡意,都必定會有碰撞的時候。
那位恆真僧人背後本就站著那位祖師,而淨涪這小沙彌呢?他又有什麽?
他確實得世尊親授真經,但那又如何?世尊位高威重,這些個小事,如何能夠叨擾世尊出麵料理?
就算妙音寺那邊能夠傾力支持他,可那位祖師又豈會將一個小小的分寺放在眼裏?
到時候,唯一能夠給他加持砝碼的,也就隻得清恆禪師了。
清恆禪師站起身來,看了清見禪師一眼,認真又鄭重地道:“他是我弟子。”
雖然清恆禪師曾親口對淨涪說過,他們之間緣法已盡。但名錄上的記載一直未曾消去,那便證明他們師徒緣法猶在。
淨涪還是清恆禪師的弟子。
清見禪師看著清恆禪師離去的背影,悠悠然歎了一口氣。
是啊,名錄上的記載猶在,淨涪那小沙彌就還是師弟的弟子。
有師弟在,淨涪還是勉強能夠站在那位祖師的對麵。還是能夠和他爭上一爭的。
或許此時的天靜寺上下有許多猜到恆真僧人來曆的法師都和清見禪師一般想法。但事實上,淨涪沙彌本人不是這般想的。
放眼整個景浩界,能站在他對麵被他視作對手的,自始自終隻得左天行一人而已。
占據他身體,來曆不明,背後似乎站著天魔道大能的暫時還讓他摸不清看不透皇甫成,在他眼裏也不過就是一枚棋子。更何況是此時被他摸清看透了的恆真僧人?
恆真,一塊路上石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