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先生在一旁看見小姑娘摸小少年的頭,著實覺得有趣,本想輕輕笑一聲,可又覺得少年沒麵子,還是強忍住了。
待顏雨安摸完知秋的頭後,她又恭敬地走到文先生身邊,問道要一起吃些飯菜嗎。後者搖了搖頭,說已經吃過了,於是大小姐便讓文先生去書鋪挑些書便是,還說照顧不周,請諒解。
知秋看到如此知書達理的大小姐,還真是有些吃驚。
果真,這對人好不好,確實得看對什麽人呐,反正他知秋不在此列。
哪有人天生就這麽惡的?也許就是我知秋好,不願意與顏雨安計較,不然能讓她摸我頭?
文先生當然不知道知秋心裏想法,他揮了揮手,讓知秋與顏雨安吃飯便是,自己隨便逛逛。
而這時候知秋不知道是否趁著有些酒氣,他嚷嚷著要幫文先生推薦幾本書。不過才說完,就被顏雨安用手敲了一下腦袋,知秋正繼續想說啥,卻被前者狠狠地盯了眼,隨即少年便低了低頭,不再說話。
文先生看到後,笑了笑,說道:“知秋,你先吃完飯吧,待飯後,進來書鋪向我推薦也行。”
知秋點了點頭,隻是吃飯的速度快了些。
等到文先生進去後,顏雨安盯著眼前這個滿身酒氣的少年講:“小知秋,這文先生是有大學問的,連我爹都說他的學問很高很高,至於有多高我不知道,反正就是讀過許多書,你就學過一段時間寫字和詩句,還是我爹強迫你學的,你能有什麽書推薦的?我看你是酒喝多了吧,怎麽想著跟文先生推薦書,你能讀過幾本?”少女邊說還一邊比劃著。
知秋心裏歎了口氣,哪有這麽瞧不起的人,算了,這才是正常的大小姐,什麽睜大眼睛裝天真之類的,也隻能讓我飽飽眼福。他也不搭話,就這麽一直低頭吃飯。
文先生進書鋪後,像往常一樣直接來到了書鋪最裏邊的地方,而這裏是放最新一批書的地方。
由於元慶帝國尚武,其文人數量其實不多,那種實際上研究學問的更是稀有,因此寫書的讀書人很少見,所以出書數量並不多,這也是文先生為何隔段時間才來書鋪的原因。
文先生從不讀古文,沒有人知道為何。
雖說文人地位實際上一直不高,但是每年依舊許多讀書人想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人人都想通過科舉一躍成為執政者。比起參軍入伍,顯然當個文人,混吃混喝,至少不會掉腦袋。可是說來也矛盾,首輔也是文人,並且也是從考科舉這樣一步步爬上來,按理說他應該大力扶持文人,可是他這幾年並沒有改革製度,每年科舉的名額該有多少還是多少,按照州裏的人口分名額。
即使在先帝死後,首輔也沒有違背他意願,依舊按照之前先帝的統治方式,重武輕文,給予武將的待遇依舊厚重。
這也是那位統領武官的上柱國,一直沒有與首輔翻臉的原因。
雖說近年來文官比例增多,可始終元慶的武官比文官也多得多,而且在邊疆,布政使有時候連話語權都沒有,隻有都指揮使一直獨斷行事,任性而為,所以常常因為發布的政令,導致邊疆地區有時候治安紊亂,民不聊生。去年,十多個布政使聯名向朝廷上書,說請求要削弱地方上都指揮使權力,不然地方根本不好管理。
尤其是去年有位老頭直接從最西南處,一路上坐在棺材上,讓人給抬了整整一個月到京。當時到京城後,灰頭土臉,臉皮幹癟,瞧著便是連個人樣都沒。
那位老頭就這麽一路進了皇宮,連禁衛軍都沒敢攔他。
因為都知道,那位姓榮的老頭子,便是連先帝都拿他沒辦法的主。那個老頭子脾氣臭,但治理百官,處理政務的本事確實極強,據秘聞講,要不是先帝在身體最不好的那段日子,那位榮老頭子還對著先帝破口大罵,指不定內閣首輔的位置也許就得易主了,當時的先帝被氣得吐血,直接讓老頭子永世不得在京任職,將他發配至最西南的邊疆任布政使。
滿京城都知道這事兒,因為榮老頭子是在那年冬天的一個朝會破口大罵的...
去年的時候,老頭子坐在棺材上麵進京的時候,點明要讓皇帝見他,而皇帝也不想寒了老頭子的心,一見麵便連連答應說要將都指揮使的虎符分他一半,榮鴻禎才肯離去。
據說,他離京那一日,皇帝連歎了好幾口氣。
朝中皆傳言,皇帝一開始便怕被這個元老罵的狗血淋頭,不過還好,老頭子也沒罵新皇帝,隻是簡單說了說自己訴求,也沒有任何其他的言語了。
而當榮鴻禎離京的第一日開始,小書房便下達了命令:接到聖旨的即刻起,取消都涼州都指揮使王順,對於軍隊一半的指揮權,並且將虎符一分為二,另一份交予布政使榮鴻禎,榮鴻禎有權調動一半都涼州的兵力。
自此,榮鴻禎便是一封密信都沒有傳過京城的小書房裏。
可這隻是一個縮影,尤其是地方文人執政的無奈。
中央的處境相對好些,因為有首輔在。
而文先生之所以每隔個幾周或幾個月來書鋪裏逛一圈,便是因為會有新書到了。而書中各種類型都有,談情說愛的人狐相戀,舞刀弄槍的江湖打鬥,某位讀書人對於聖賢的思想注解。
不過,卻幾乎沒有屬於讀書人自己的書。
所以文先生都會隔一段時間去看,他希望看到那一本屬於讀書人自己的書,不過他來姑蘇州三年了,一本都沒有。
即使是這樣,文先生還是要來,因為,他始終不相信自己錯了,即使那天姬正一講到“君子矜而不爭”後,他有一絲絲的動搖,不過在連續思考了幾天後,文先生依舊覺得自己還是對的,所以,他要等。
等一本書,等一本讀書人的道義。
當文先生把這段時間新書粗略看了一遍後,搖了搖頭,正準備要出去,卻瞥到了中間桌子上幾個字:兵來將擋。
他停下了腳步,走近了看看,將近過了幾分鍾,他又搖了搖頭。
字粗看不錯,剛勁有力,入木三分。的確是心中有大氣之人才能書寫,不過細看便是線條不夠柔和,過度強調了剛,卻未有柔的成分在裏麵。
因此,隻能說字裏有剛,卻未到達剛柔並濟的境界,勉強能達到六七分水平。
文先生出來後,看到還在使勁吃飯的知秋,便打趣道:“你怎麽還在吃飯,我還等著你給我推薦書呢。”
大小姐聽後,連忙一把奪過知秋的飯碗,看著知秋滿嘴的油膩,便又敲了一下知秋腦袋,用眼神示意文先生在一旁呢,讓他動作小點。
知秋倒是不解風情,嘴裏還嚼著飯菜,不過卻轉過頭對著文先生傻笑,揮揮手示意等等自己。
文先生看哈哈大笑,說不急不急,天還不算太晚。
等到知秋把最後一口飯菜吃完後,他狠狠地打了一個飽嗝,又惹得顏雨安一陣白眼。
這小知秋確實是個飯桶。
知秋清了清嗓子說道:“文先生,前段時間,有位年輕漢子到我店裏來買書。”
“糾正一下,不是你的店裏,是我的店裏!”顏雨安打斷了他。
知秋嘿嘿笑了兩聲,也不與她爭辯,繼續說道:“對對對,是大小姐的店裏。然後那個漢子也是有趣,一上來就問我有沒有那種書?我這麽機靈聰慧的一個少年,當然知道他要哪種書,所以我便拉著他來了一堆布滿了灰塵的書裏邊。”
顏雨安似乎是聽不下去知秋這番言語了,眼睛冷冷地瞥了一下知秋,並且讓他說重點。
知秋點了點頭,繼續道:“至於怎樣賣書,賣了多少銀子我就不談了,我隻想說,我賣了一本很好的書給他!”
文先生和顏雨安都望著他,事實上連大小姐當時都不知道小知秋賣的哪本書給年輕漢子,因為是拿布口袋包著的。
“那本書沒有名字,但是依稀記得應該是位讀書人寫的,通篇講的是南陳曆史,可這文字卻不是如此一般迂腐,按理說如果是哪位朝廷執筆者寫的,肯定是高歌讚揚南陳,並不會講一點南陳的不是,不過這本書卻是帶有思考性地批判了南陳曆史,其中講好的壞的都有,都說的有理有據。”知秋慢慢道來。
文先生眼睛略微地睜大了一絲眼睛,顏雨安卻眯了眯眼睛。
大小姐心想道這小知秋怎麽知道那本書內容?賣書的那陣日子知秋可沒有在我爹那裏認字。不過她隻是想了想,卻沒有揭穿她。
這種時刻,還是得給小知秋留麵子。
這是她娘親在她很小的時候給她說的:在外,得給男人麵子,尤其是在他撒謊的時候。
文先生略微頓了頓,隨即問道:“知秋,那位年輕漢子住哪裏呢?我想去看看那本書。”
知秋搖了搖頭,說自己並不認識那個漢子,這幾個月隻見過他一麵,當時老掌櫃還和他聊的很起勁。
文先生略顯失望地點了點頭,說自己有些困了,要迴家。知秋也沒有多說,與顏雨安一起送先生到門邊,當知秋又看見門口的那把大黑傘的時候,吞了吞口水。他的動作被文先生看在眼裏,不過後者並沒有聲張。
依舊一人一大黑傘,文先生在街上走著,月光拉長了他的身影,隻是看不清他的表情。
待顏雨安摸完知秋的頭後,她又恭敬地走到文先生身邊,問道要一起吃些飯菜嗎。後者搖了搖頭,說已經吃過了,於是大小姐便讓文先生去書鋪挑些書便是,還說照顧不周,請諒解。
知秋看到如此知書達理的大小姐,還真是有些吃驚。
果真,這對人好不好,確實得看對什麽人呐,反正他知秋不在此列。
哪有人天生就這麽惡的?也許就是我知秋好,不願意與顏雨安計較,不然能讓她摸我頭?
文先生當然不知道知秋心裏想法,他揮了揮手,讓知秋與顏雨安吃飯便是,自己隨便逛逛。
而這時候知秋不知道是否趁著有些酒氣,他嚷嚷著要幫文先生推薦幾本書。不過才說完,就被顏雨安用手敲了一下腦袋,知秋正繼續想說啥,卻被前者狠狠地盯了眼,隨即少年便低了低頭,不再說話。
文先生看到後,笑了笑,說道:“知秋,你先吃完飯吧,待飯後,進來書鋪向我推薦也行。”
知秋點了點頭,隻是吃飯的速度快了些。
等到文先生進去後,顏雨安盯著眼前這個滿身酒氣的少年講:“小知秋,這文先生是有大學問的,連我爹都說他的學問很高很高,至於有多高我不知道,反正就是讀過許多書,你就學過一段時間寫字和詩句,還是我爹強迫你學的,你能有什麽書推薦的?我看你是酒喝多了吧,怎麽想著跟文先生推薦書,你能讀過幾本?”少女邊說還一邊比劃著。
知秋心裏歎了口氣,哪有這麽瞧不起的人,算了,這才是正常的大小姐,什麽睜大眼睛裝天真之類的,也隻能讓我飽飽眼福。他也不搭話,就這麽一直低頭吃飯。
文先生進書鋪後,像往常一樣直接來到了書鋪最裏邊的地方,而這裏是放最新一批書的地方。
由於元慶帝國尚武,其文人數量其實不多,那種實際上研究學問的更是稀有,因此寫書的讀書人很少見,所以出書數量並不多,這也是文先生為何隔段時間才來書鋪的原因。
文先生從不讀古文,沒有人知道為何。
雖說文人地位實際上一直不高,但是每年依舊許多讀書人想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人人都想通過科舉一躍成為執政者。比起參軍入伍,顯然當個文人,混吃混喝,至少不會掉腦袋。可是說來也矛盾,首輔也是文人,並且也是從考科舉這樣一步步爬上來,按理說他應該大力扶持文人,可是他這幾年並沒有改革製度,每年科舉的名額該有多少還是多少,按照州裏的人口分名額。
即使在先帝死後,首輔也沒有違背他意願,依舊按照之前先帝的統治方式,重武輕文,給予武將的待遇依舊厚重。
這也是那位統領武官的上柱國,一直沒有與首輔翻臉的原因。
雖說近年來文官比例增多,可始終元慶的武官比文官也多得多,而且在邊疆,布政使有時候連話語權都沒有,隻有都指揮使一直獨斷行事,任性而為,所以常常因為發布的政令,導致邊疆地區有時候治安紊亂,民不聊生。去年,十多個布政使聯名向朝廷上書,說請求要削弱地方上都指揮使權力,不然地方根本不好管理。
尤其是去年有位老頭直接從最西南處,一路上坐在棺材上,讓人給抬了整整一個月到京。當時到京城後,灰頭土臉,臉皮幹癟,瞧著便是連個人樣都沒。
那位老頭就這麽一路進了皇宮,連禁衛軍都沒敢攔他。
因為都知道,那位姓榮的老頭子,便是連先帝都拿他沒辦法的主。那個老頭子脾氣臭,但治理百官,處理政務的本事確實極強,據秘聞講,要不是先帝在身體最不好的那段日子,那位榮老頭子還對著先帝破口大罵,指不定內閣首輔的位置也許就得易主了,當時的先帝被氣得吐血,直接讓老頭子永世不得在京任職,將他發配至最西南的邊疆任布政使。
滿京城都知道這事兒,因為榮老頭子是在那年冬天的一個朝會破口大罵的...
去年的時候,老頭子坐在棺材上麵進京的時候,點明要讓皇帝見他,而皇帝也不想寒了老頭子的心,一見麵便連連答應說要將都指揮使的虎符分他一半,榮鴻禎才肯離去。
據說,他離京那一日,皇帝連歎了好幾口氣。
朝中皆傳言,皇帝一開始便怕被這個元老罵的狗血淋頭,不過還好,老頭子也沒罵新皇帝,隻是簡單說了說自己訴求,也沒有任何其他的言語了。
而當榮鴻禎離京的第一日開始,小書房便下達了命令:接到聖旨的即刻起,取消都涼州都指揮使王順,對於軍隊一半的指揮權,並且將虎符一分為二,另一份交予布政使榮鴻禎,榮鴻禎有權調動一半都涼州的兵力。
自此,榮鴻禎便是一封密信都沒有傳過京城的小書房裏。
可這隻是一個縮影,尤其是地方文人執政的無奈。
中央的處境相對好些,因為有首輔在。
而文先生之所以每隔個幾周或幾個月來書鋪裏逛一圈,便是因為會有新書到了。而書中各種類型都有,談情說愛的人狐相戀,舞刀弄槍的江湖打鬥,某位讀書人對於聖賢的思想注解。
不過,卻幾乎沒有屬於讀書人自己的書。
所以文先生都會隔一段時間去看,他希望看到那一本屬於讀書人自己的書,不過他來姑蘇州三年了,一本都沒有。
即使是這樣,文先生還是要來,因為,他始終不相信自己錯了,即使那天姬正一講到“君子矜而不爭”後,他有一絲絲的動搖,不過在連續思考了幾天後,文先生依舊覺得自己還是對的,所以,他要等。
等一本書,等一本讀書人的道義。
當文先生把這段時間新書粗略看了一遍後,搖了搖頭,正準備要出去,卻瞥到了中間桌子上幾個字:兵來將擋。
他停下了腳步,走近了看看,將近過了幾分鍾,他又搖了搖頭。
字粗看不錯,剛勁有力,入木三分。的確是心中有大氣之人才能書寫,不過細看便是線條不夠柔和,過度強調了剛,卻未有柔的成分在裏麵。
因此,隻能說字裏有剛,卻未到達剛柔並濟的境界,勉強能達到六七分水平。
文先生出來後,看到還在使勁吃飯的知秋,便打趣道:“你怎麽還在吃飯,我還等著你給我推薦書呢。”
大小姐聽後,連忙一把奪過知秋的飯碗,看著知秋滿嘴的油膩,便又敲了一下知秋腦袋,用眼神示意文先生在一旁呢,讓他動作小點。
知秋倒是不解風情,嘴裏還嚼著飯菜,不過卻轉過頭對著文先生傻笑,揮揮手示意等等自己。
文先生看哈哈大笑,說不急不急,天還不算太晚。
等到知秋把最後一口飯菜吃完後,他狠狠地打了一個飽嗝,又惹得顏雨安一陣白眼。
這小知秋確實是個飯桶。
知秋清了清嗓子說道:“文先生,前段時間,有位年輕漢子到我店裏來買書。”
“糾正一下,不是你的店裏,是我的店裏!”顏雨安打斷了他。
知秋嘿嘿笑了兩聲,也不與她爭辯,繼續說道:“對對對,是大小姐的店裏。然後那個漢子也是有趣,一上來就問我有沒有那種書?我這麽機靈聰慧的一個少年,當然知道他要哪種書,所以我便拉著他來了一堆布滿了灰塵的書裏邊。”
顏雨安似乎是聽不下去知秋這番言語了,眼睛冷冷地瞥了一下知秋,並且讓他說重點。
知秋點了點頭,繼續道:“至於怎樣賣書,賣了多少銀子我就不談了,我隻想說,我賣了一本很好的書給他!”
文先生和顏雨安都望著他,事實上連大小姐當時都不知道小知秋賣的哪本書給年輕漢子,因為是拿布口袋包著的。
“那本書沒有名字,但是依稀記得應該是位讀書人寫的,通篇講的是南陳曆史,可這文字卻不是如此一般迂腐,按理說如果是哪位朝廷執筆者寫的,肯定是高歌讚揚南陳,並不會講一點南陳的不是,不過這本書卻是帶有思考性地批判了南陳曆史,其中講好的壞的都有,都說的有理有據。”知秋慢慢道來。
文先生眼睛略微地睜大了一絲眼睛,顏雨安卻眯了眯眼睛。
大小姐心想道這小知秋怎麽知道那本書內容?賣書的那陣日子知秋可沒有在我爹那裏認字。不過她隻是想了想,卻沒有揭穿她。
這種時刻,還是得給小知秋留麵子。
這是她娘親在她很小的時候給她說的:在外,得給男人麵子,尤其是在他撒謊的時候。
文先生略微頓了頓,隨即問道:“知秋,那位年輕漢子住哪裏呢?我想去看看那本書。”
知秋搖了搖頭,說自己並不認識那個漢子,這幾個月隻見過他一麵,當時老掌櫃還和他聊的很起勁。
文先生略顯失望地點了點頭,說自己有些困了,要迴家。知秋也沒有多說,與顏雨安一起送先生到門邊,當知秋又看見門口的那把大黑傘的時候,吞了吞口水。他的動作被文先生看在眼裏,不過後者並沒有聲張。
依舊一人一大黑傘,文先生在街上走著,月光拉長了他的身影,隻是看不清他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