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元宮裏處置完融崖一案,皇帝心緒大好。等眾人都離開了,他帶著光祿卿雒淵概和春佗到禦花園裏散心。皇帝走了一會,覺得有些熱,把外邊披著的大氅脫掉了。
“陛下,您要珍重龍體,天兒還冷得很呢。”雒淵概說。
“不礙事的。這都仲春了,再過二十來天都要立夏了。我的身子骨強健的很哪。”逄圖攸笑著說:“這個案子,總算是定讞了。我看他們倆的樣子,應該也都沒有什麽怨言了吧。北陵郡王那邊怎麽樣?”
“陛下,北陵郡王那邊這幾日十分平靜,並無異樣。”
“你不要掉以輕心。我那個王兄與眾人不同。你別看他天天仙風道骨、優哉遊哉的樣子,其實心裏麵想的深的很。等廷尉和宗正卿他們擬好了定讞文書,你找人去給各宗室全都送一份,這樣呢,好讓北陵郡王詳細知悉事情的經過。要不然,以他的心思周密,必然會現漏洞。”
雒淵概恍然大悟,原來方才皇帝針對宗室貴戚們說的那些誡勉之語,命令宗正卿整理定讞案卷分送各宗室,其實還隱藏著這個目的,名義上是整頓宗室作風,實際是隻是為了讓北陵郡王知悉案情經過。這個手法堂堂正正,又渾然不覺。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皇帝的這個心思,用意之深、手段之不著痕跡,實在是高明之至。這個崇景皇帝,看來真的不是此前那個永誠親王時候的逄圖攸了。
雒淵概小心伺候著。皇帝忽然問道:“對了,分封郡王的宗室名錄,你擬的怎麽樣了?”
“臣已擬好了。”
“很好,今日晚間你遞上來,我先看一看。”
“喏。”
逄圖攸看著遠處,說:“一下子分封出去這麽多郡王,不予以鉗製,那是絕對不行的。前朝的教訓,那都是前車之鑒,曆曆在目啊。那個時候,皇帝和朝廷的窘境,你和我都是見識了的。說心裏話,先帝削藩,包括隆武後期,先帝打算全麵推行郡守製度,我在心底裏,其實是完全讚同的。”
雒淵概大驚失色。皇帝的這番心思,此前竟然一點都沒有透露出來過。當時,雒淵概、幾位郡王、其他宗室,之所以擁戴永誠親王而反對隆武大帝,就是因為隆武大帝一意削藩、對宗室親貴日益刻薄,而永誠親王逄圖攸力主保留郡國製度並優容厚待宗室。彼時的永誠親王逄圖攸還為此而和隆武大帝鬧翻。怎麽此時此刻,皇帝又說自己讚同隆武大帝削藩的主張了呢?如果這樣,那逄圖攸得位的權力基礎豈不是蕩然無存?如此說來,幾日前皇帝與幾位郡王擬定的恢複郡國製的國策是不是要推翻?可皇帝明明剛才又問到了分封郡王名錄一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雒淵概心裏又驚又亂又害怕,不敢多說一個字,默默地跟著往前走。
逄圖攸注意到了雒淵概驚慌失措的神情,失笑地說:“你不用奇怪。我如此說,並不是要改變既定的恢複郡國製的新國策。不過麽,不能恢複到前朝大郜時期異姓郡王的郡國製度,也不能恢複到北陵郡王和甘茲郡王他們想要的那種分封郡國完全獨立於朝廷的製度。”
雒淵概還是不明了皇帝的心思,停了下來,鞠躬道:“臣愚鈍。請陛下明示。”
“你是豪門世家出生,一直在聖都中樞,沒有在分封郡國裏待過,不大明白郡國製度的真正意味。你知道麽,北陵郡王和甘茲郡王在他們的郡國裏,和我在聖都裏毫無區別。為什麽呢?因為郡國裏的人、事、軍、財諸權,全都由郡王一人執掌,朝廷對他們根本無權過問。隻要他們不作亂,朝廷就不能對他們怎麽著。我雖然名義上是皇帝,可並不是一人獨尊,這天下,我是和這些郡王們一同分享的。”
“陛下聖明燭照,非臣所能見識。”
“更可怖的是,這些分封出去的宗室郡王,比那些異姓郡王更不可信。”逄圖攸搖著頭說。
“哦?”這是雒淵概沒有思考過的問題。
逄圖攸披上大氅,在一塊向陽的大石上坐了下來,看著遠處高聳入雲的乾元宮的飛簷說:“試問天底下誰不想去坐乾元宮裏那個禦座?地位越尊崇,離那禦座越近,心裏對那個禦座的執念就越不能遏製。這些宗親一旦分封出去做了郡王,離皇位,可就隻有一步之遙了。他們血統又正,位分又高,對皇位的寄望比那些異姓郡王更熾、更旺。如果不加鉗製,諸王必定會興兵作亂。我想啊,不用等到三四代之後,我在位期間,估計這些宗室分封出去的郡王就等不及嘍。”
“陛下,這……過慮了吧?”雒淵概大著膽子說。
“哼!”逄圖攸用手指了指雒淵概,笑著說道:“過慮?你呀!這些宗室擁立我繼了大位,個個都以為自己有擁立的大功,理應受到巨大的封賞。我就是分封他們做郡王,給他們的郡國擴展疆土,他們又豈會心生感激?尤其是北陵和甘茲,他們本來就是位分最尊的開國功勳郡王,我就是再給他們並進去更多疆土,他們心裏又豈能泛得起一丁點波瀾?對於他們來說,坐在郡王的王位上,心裏想的,就是乾元宮那個位置了。”
崇景皇帝的長處就是深知人心,在做永誠親王的時候,就是用這深知人心、設身處地的寬仁,把那些宗室們搓攏地服服帖帖。當時,雒淵概和那些宗親們隻是覺得永誠親王寬厚,甚至有些婦人之仁,但現在想來,那何嚐不是永誠親王深思熟慮之後、有意為之的策略呢?
但關於皇帝剛才說的宗室比異姓郡王更不可靠的判斷,雒淵概卻不能完全接受,於是說道:“可是這些宗親總比那些外姓的郡守要可靠一些吧?”
逄圖攸舒出一口氣,接著說:“這個麽,我說不好。我沒有和那些郡守們廝守過,自己也沒有做過郡守,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但郡守製,起碼有兩點是可取的。第一呢,就是任命權歸朝廷,權操於上,一道聖旨,郡守就免掉了,這比那些世襲罔替的郡王,操控起來就方便多了。第二呢,施行郡守製的那些地方,稅賦交上來的也多,進貢的東西也好,這是那些郡國所萬萬不能比的。但你說的也很對,他們畢竟都是外人。而且,這些郡守原來的時候都是名臣名將,是真刀真槍從死人堆裏滾出來的,個個都是全掛子的本事,放他們在一個郡裏大權獨攬,他們要是犯上作亂,比那些富貴堆裏長起來的宗室分封郡王們,可是難對付多了。所以,我對那些郡守呢,總歸也是覺得不甚放心。”
“陛下聖明。那該如何是好呢?”雒淵概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今日所見之皇帝,可能才是逄圖攸的真實樣子,此前的永誠親王大約隻是逄圖攸可以扮演的一個角色而已。雒淵概打疊起全部的精神,傾聽著皇帝的政見。此前二三十年,雒淵概從未聽到過逄圖攸認真議論過任何政事。在此前的雒淵概看來,逄圖攸,就是跟著時任衛尉卿的逄圖俐的附庸,就是在隆武大帝的優容之下縱情聲色的永誠親王。可自從逄圖攸繼位之後,雒淵概越來越覺得,自己可能大錯特錯了。雒淵概覺得,皇帝的本心藏的太深了,深到根本無法探究,就連自己這個時時刻刻常伴左右的核心智囊,都未曾探究到萬分之一。這讓雒淵概無比畏懼,是一種從心底裏出來的不可戰勝的畏懼,比對隆武大帝那種威儀隆盛的畏懼更甚、更不可化解。
逄圖攸臉上泛著光彩,笑著說:“我想了個法子。把這兩個製度結合起來。”
“陛下的意思,還是施行郡國郡守共存共治麽?臣愚昧,那豈不是和先帝剛建國時的國策一樣了麽?”
“不。不是共存、共治。是共存,但分治。”皇帝攤開兩個手,然後合在一起,道,“我的意思是,將郡國製和郡守製,合二為一。每一個郡既有郡王,又有朝廷任命的郡守,這就是共存。”皇帝舉起左手道:“祭祀、軍事之權,歸郡王執掌;”舉起右手道,“行政、財政之權,歸郡守執掌。這就是分治。”逄圖攸兩隻手晃動著說:“郡王、郡守互不統轄,都對朝廷負責。如此,郡王有位有兵卻無權無財;郡守有權有財卻無位無兵。而且,郡王、郡守共處一郡,必然矛盾叢生。如此,朝廷就可以居中協調,左右逢源,予取予求。”
崇景皇帝一番話,讓雒淵概醍醐灌頂了。雒淵概一撩前襟,跪了下來,說道:“陛下高瞻遠矚。聖明無過陛下。陛下,聖明啊!聖明啊,陛下!臣心悅誠服,心悅誠服。陛下,臣敢斷言,郡王郡守共存分治之法一經施行,用不了十年,崇景盛世必然來臨。臣為天下臣民幸。臣為天下蒼生賀。臣為陛下,賀!”這是雒淵概自心底說的話。雒淵概沒有想到,逄圖攸此前一直聲色犬馬、醉臥花叢,對政體這些深邃的考慮是從何而來的?雒淵概自詡是極有天賦之人,日日思索權術之道、理政之法,但逄圖攸關於政體設計這般睿智的政治措置,雒淵概自己是萬萬無法想得到的。雒淵概對皇帝的敬畏更進了一層,同時,雒淵概也被皇帝無與倫比的聖明激地雄心萬丈了。
逄圖攸扶起雒淵概,滿臉興奮地說:“哈哈哈哈。你起來吧。還是我方才說的,很多事情你並沒有經曆過,因此體悟就不深。我天天與那些郡王們在一起,他們的心思啊,我最知道。你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麽。”皇帝差一點就順口說出來,即便是他自己,也是繼位之後,坐到乾元宮正殿禦座之上之後,在乾元宮東闕裏深夜輾轉難眠、萬重高壓之下,才想破的這些道理。逄圖攸原本還不是很明確,這個“新郡國製”是不是真的可行,但看到心機頗深的雒淵概真心誠意地恭維頌聖,他終於完全的自信了。
逄圖攸站起來,環顧了一下四周,心情很好地說:“聖都裏啊,地氣還是太寒,這都仲春,快到立夏了,禦花園裏可還是沒有什麽可看的。”
雒淵概心裏也很興奮,憧憬著大刀闊斧的新政和指日可待的盛世,那將是在他的籌謀和推動下開展的新政,也將是他協助皇帝開創的盛世。雒淵概笑著,迴道:“陛下,大喪期間,宮裏不能擺花。但育林苑裏有溫泉水暖著地氣,珍卉很多,陛下移步,到育林苑裏賞賞花吧。”
“育林苑就不去了。我去看看那些琉川舞姬吧。”
“陛下,啊…可是,那秘藥,臣還沒有配好……臣有罪……”
“無妨。我今日心裏痛快。案子辦的漂亮,政事也有了頭緒,我心裏鬆快。今日就是去看看她們,讓她們給我跳跳舞就行了。琉川舞姬麽,人家的看家本事還是‘舞’喲。哈哈哈。也不要聲張,其他人都不用跟著,也不用宣協律都尉去侍奉,讓他們好生待在太廟裏吧,先帝的大喪要緊。讓太廟裏大喪上的樂工過來侍奉,不光是不吉利,這要是讓外人知道了,還不知道會傳出什麽好話來呢。就你和春佗,帶一隊南宮衛士隨行就夠了。反正啊,都是在宮裏,出不了什麽事。”皇帝的心情看上去好極了。春佗和雒淵概明白,皇帝這是不想大張旗鼓,免得聲張出去,為人所非議。
“陛下,您要珍重龍體,天兒還冷得很呢。”雒淵概說。
“不礙事的。這都仲春了,再過二十來天都要立夏了。我的身子骨強健的很哪。”逄圖攸笑著說:“這個案子,總算是定讞了。我看他們倆的樣子,應該也都沒有什麽怨言了吧。北陵郡王那邊怎麽樣?”
“陛下,北陵郡王那邊這幾日十分平靜,並無異樣。”
“你不要掉以輕心。我那個王兄與眾人不同。你別看他天天仙風道骨、優哉遊哉的樣子,其實心裏麵想的深的很。等廷尉和宗正卿他們擬好了定讞文書,你找人去給各宗室全都送一份,這樣呢,好讓北陵郡王詳細知悉事情的經過。要不然,以他的心思周密,必然會現漏洞。”
雒淵概恍然大悟,原來方才皇帝針對宗室貴戚們說的那些誡勉之語,命令宗正卿整理定讞案卷分送各宗室,其實還隱藏著這個目的,名義上是整頓宗室作風,實際是隻是為了讓北陵郡王知悉案情經過。這個手法堂堂正正,又渾然不覺。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皇帝的這個心思,用意之深、手段之不著痕跡,實在是高明之至。這個崇景皇帝,看來真的不是此前那個永誠親王時候的逄圖攸了。
雒淵概小心伺候著。皇帝忽然問道:“對了,分封郡王的宗室名錄,你擬的怎麽樣了?”
“臣已擬好了。”
“很好,今日晚間你遞上來,我先看一看。”
“喏。”
逄圖攸看著遠處,說:“一下子分封出去這麽多郡王,不予以鉗製,那是絕對不行的。前朝的教訓,那都是前車之鑒,曆曆在目啊。那個時候,皇帝和朝廷的窘境,你和我都是見識了的。說心裏話,先帝削藩,包括隆武後期,先帝打算全麵推行郡守製度,我在心底裏,其實是完全讚同的。”
雒淵概大驚失色。皇帝的這番心思,此前竟然一點都沒有透露出來過。當時,雒淵概、幾位郡王、其他宗室,之所以擁戴永誠親王而反對隆武大帝,就是因為隆武大帝一意削藩、對宗室親貴日益刻薄,而永誠親王逄圖攸力主保留郡國製度並優容厚待宗室。彼時的永誠親王逄圖攸還為此而和隆武大帝鬧翻。怎麽此時此刻,皇帝又說自己讚同隆武大帝削藩的主張了呢?如果這樣,那逄圖攸得位的權力基礎豈不是蕩然無存?如此說來,幾日前皇帝與幾位郡王擬定的恢複郡國製的國策是不是要推翻?可皇帝明明剛才又問到了分封郡王名錄一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雒淵概心裏又驚又亂又害怕,不敢多說一個字,默默地跟著往前走。
逄圖攸注意到了雒淵概驚慌失措的神情,失笑地說:“你不用奇怪。我如此說,並不是要改變既定的恢複郡國製的新國策。不過麽,不能恢複到前朝大郜時期異姓郡王的郡國製度,也不能恢複到北陵郡王和甘茲郡王他們想要的那種分封郡國完全獨立於朝廷的製度。”
雒淵概還是不明了皇帝的心思,停了下來,鞠躬道:“臣愚鈍。請陛下明示。”
“你是豪門世家出生,一直在聖都中樞,沒有在分封郡國裏待過,不大明白郡國製度的真正意味。你知道麽,北陵郡王和甘茲郡王在他們的郡國裏,和我在聖都裏毫無區別。為什麽呢?因為郡國裏的人、事、軍、財諸權,全都由郡王一人執掌,朝廷對他們根本無權過問。隻要他們不作亂,朝廷就不能對他們怎麽著。我雖然名義上是皇帝,可並不是一人獨尊,這天下,我是和這些郡王們一同分享的。”
“陛下聖明燭照,非臣所能見識。”
“更可怖的是,這些分封出去的宗室郡王,比那些異姓郡王更不可信。”逄圖攸搖著頭說。
“哦?”這是雒淵概沒有思考過的問題。
逄圖攸披上大氅,在一塊向陽的大石上坐了下來,看著遠處高聳入雲的乾元宮的飛簷說:“試問天底下誰不想去坐乾元宮裏那個禦座?地位越尊崇,離那禦座越近,心裏對那個禦座的執念就越不能遏製。這些宗親一旦分封出去做了郡王,離皇位,可就隻有一步之遙了。他們血統又正,位分又高,對皇位的寄望比那些異姓郡王更熾、更旺。如果不加鉗製,諸王必定會興兵作亂。我想啊,不用等到三四代之後,我在位期間,估計這些宗室分封出去的郡王就等不及嘍。”
“陛下,這……過慮了吧?”雒淵概大著膽子說。
“哼!”逄圖攸用手指了指雒淵概,笑著說道:“過慮?你呀!這些宗室擁立我繼了大位,個個都以為自己有擁立的大功,理應受到巨大的封賞。我就是分封他們做郡王,給他們的郡國擴展疆土,他們又豈會心生感激?尤其是北陵和甘茲,他們本來就是位分最尊的開國功勳郡王,我就是再給他們並進去更多疆土,他們心裏又豈能泛得起一丁點波瀾?對於他們來說,坐在郡王的王位上,心裏想的,就是乾元宮那個位置了。”
崇景皇帝的長處就是深知人心,在做永誠親王的時候,就是用這深知人心、設身處地的寬仁,把那些宗室們搓攏地服服帖帖。當時,雒淵概和那些宗親們隻是覺得永誠親王寬厚,甚至有些婦人之仁,但現在想來,那何嚐不是永誠親王深思熟慮之後、有意為之的策略呢?
但關於皇帝剛才說的宗室比異姓郡王更不可靠的判斷,雒淵概卻不能完全接受,於是說道:“可是這些宗親總比那些外姓的郡守要可靠一些吧?”
逄圖攸舒出一口氣,接著說:“這個麽,我說不好。我沒有和那些郡守們廝守過,自己也沒有做過郡守,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但郡守製,起碼有兩點是可取的。第一呢,就是任命權歸朝廷,權操於上,一道聖旨,郡守就免掉了,這比那些世襲罔替的郡王,操控起來就方便多了。第二呢,施行郡守製的那些地方,稅賦交上來的也多,進貢的東西也好,這是那些郡國所萬萬不能比的。但你說的也很對,他們畢竟都是外人。而且,這些郡守原來的時候都是名臣名將,是真刀真槍從死人堆裏滾出來的,個個都是全掛子的本事,放他們在一個郡裏大權獨攬,他們要是犯上作亂,比那些富貴堆裏長起來的宗室分封郡王們,可是難對付多了。所以,我對那些郡守呢,總歸也是覺得不甚放心。”
“陛下聖明。那該如何是好呢?”雒淵概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今日所見之皇帝,可能才是逄圖攸的真實樣子,此前的永誠親王大約隻是逄圖攸可以扮演的一個角色而已。雒淵概打疊起全部的精神,傾聽著皇帝的政見。此前二三十年,雒淵概從未聽到過逄圖攸認真議論過任何政事。在此前的雒淵概看來,逄圖攸,就是跟著時任衛尉卿的逄圖俐的附庸,就是在隆武大帝的優容之下縱情聲色的永誠親王。可自從逄圖攸繼位之後,雒淵概越來越覺得,自己可能大錯特錯了。雒淵概覺得,皇帝的本心藏的太深了,深到根本無法探究,就連自己這個時時刻刻常伴左右的核心智囊,都未曾探究到萬分之一。這讓雒淵概無比畏懼,是一種從心底裏出來的不可戰勝的畏懼,比對隆武大帝那種威儀隆盛的畏懼更甚、更不可化解。
逄圖攸臉上泛著光彩,笑著說:“我想了個法子。把這兩個製度結合起來。”
“陛下的意思,還是施行郡國郡守共存共治麽?臣愚昧,那豈不是和先帝剛建國時的國策一樣了麽?”
“不。不是共存、共治。是共存,但分治。”皇帝攤開兩個手,然後合在一起,道,“我的意思是,將郡國製和郡守製,合二為一。每一個郡既有郡王,又有朝廷任命的郡守,這就是共存。”皇帝舉起左手道:“祭祀、軍事之權,歸郡王執掌;”舉起右手道,“行政、財政之權,歸郡守執掌。這就是分治。”逄圖攸兩隻手晃動著說:“郡王、郡守互不統轄,都對朝廷負責。如此,郡王有位有兵卻無權無財;郡守有權有財卻無位無兵。而且,郡王、郡守共處一郡,必然矛盾叢生。如此,朝廷就可以居中協調,左右逢源,予取予求。”
崇景皇帝一番話,讓雒淵概醍醐灌頂了。雒淵概一撩前襟,跪了下來,說道:“陛下高瞻遠矚。聖明無過陛下。陛下,聖明啊!聖明啊,陛下!臣心悅誠服,心悅誠服。陛下,臣敢斷言,郡王郡守共存分治之法一經施行,用不了十年,崇景盛世必然來臨。臣為天下臣民幸。臣為天下蒼生賀。臣為陛下,賀!”這是雒淵概自心底說的話。雒淵概沒有想到,逄圖攸此前一直聲色犬馬、醉臥花叢,對政體這些深邃的考慮是從何而來的?雒淵概自詡是極有天賦之人,日日思索權術之道、理政之法,但逄圖攸關於政體設計這般睿智的政治措置,雒淵概自己是萬萬無法想得到的。雒淵概對皇帝的敬畏更進了一層,同時,雒淵概也被皇帝無與倫比的聖明激地雄心萬丈了。
逄圖攸扶起雒淵概,滿臉興奮地說:“哈哈哈哈。你起來吧。還是我方才說的,很多事情你並沒有經曆過,因此體悟就不深。我天天與那些郡王們在一起,他們的心思啊,我最知道。你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麽。”皇帝差一點就順口說出來,即便是他自己,也是繼位之後,坐到乾元宮正殿禦座之上之後,在乾元宮東闕裏深夜輾轉難眠、萬重高壓之下,才想破的這些道理。逄圖攸原本還不是很明確,這個“新郡國製”是不是真的可行,但看到心機頗深的雒淵概真心誠意地恭維頌聖,他終於完全的自信了。
逄圖攸站起來,環顧了一下四周,心情很好地說:“聖都裏啊,地氣還是太寒,這都仲春,快到立夏了,禦花園裏可還是沒有什麽可看的。”
雒淵概心裏也很興奮,憧憬著大刀闊斧的新政和指日可待的盛世,那將是在他的籌謀和推動下開展的新政,也將是他協助皇帝開創的盛世。雒淵概笑著,迴道:“陛下,大喪期間,宮裏不能擺花。但育林苑裏有溫泉水暖著地氣,珍卉很多,陛下移步,到育林苑裏賞賞花吧。”
“育林苑就不去了。我去看看那些琉川舞姬吧。”
“陛下,啊…可是,那秘藥,臣還沒有配好……臣有罪……”
“無妨。我今日心裏痛快。案子辦的漂亮,政事也有了頭緒,我心裏鬆快。今日就是去看看她們,讓她們給我跳跳舞就行了。琉川舞姬麽,人家的看家本事還是‘舞’喲。哈哈哈。也不要聲張,其他人都不用跟著,也不用宣協律都尉去侍奉,讓他們好生待在太廟裏吧,先帝的大喪要緊。讓太廟裏大喪上的樂工過來侍奉,不光是不吉利,這要是讓外人知道了,還不知道會傳出什麽好話來呢。就你和春佗,帶一隊南宮衛士隨行就夠了。反正啊,都是在宮裏,出不了什麽事。”皇帝的心情看上去好極了。春佗和雒淵概明白,皇帝這是不想大張旗鼓,免得聲張出去,為人所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