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
“……”看著臉上帶著驕傲之色的李知,曹操沉默了一會兒之後,突然問道:“不知行之賢弟可否教一下犬子?”
“額……”李知聞言,愣了一下之後問道:“在下不是聽說孟德兄已經請了數位大儒教令公子嗎?為什麽還要讓在下教導?”
“唉……”曹操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滿臉無奈的說道:“別提那幾位大儒了,那些人雖然確實有本事,但是他們的那些本事都體現在書本上。
如果讓他們談經論道,那他們確實是各種高手。
但是如果讓他們真正的去辦實事,那他們卻隻會高談闊論,根本就做不了實事!
昂兒經過他們的教導之後,現在也隻知道高談闊論,讓他去當個縣令都勉強,更不用說是繼承為兄的位置了。”
說到這裏之後,他滿臉真誠的看著李知說道:“為兄知道,行之賢弟在經史典故上沒有多少研究,但是卻精於實事、精於謀略。
而這也正是昂兒所缺少的,所以為兄想拜托行之賢弟教導一下他。”
曹操心中確實是這麽想的,他知道李知根本就沒有學過多少經史典籍,但是在經過了許多事情的曆練之後,李知卻有一套他的行事風格和謀略。
而這種謀略和行事風格為天下人所敬佩。
李知也是因為這些,才有了如今的這種成就,他知道,自己的長子最缺的就是李知的這種實際經驗,所以他才起了這個念頭。
“……”李知聽到曹操的話語,沉思了一會兒之後,也沒有拒拒絕,點了點頭說道:“這沒問題,但是……”
說到這裏之後,他略一猶豫便滿臉堅定的看著曹操說道:“教他本事沒問題,但是,先說好了,在下的教導手段可能有一些粗糙,會讓令公子吃些苦頭。
如果他受不了苦的話,那就不要送來了。
另外在教導的過程之中,不管在下做了什麽、說了什麽,孟德兄都不要插手。
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那就恕在下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對於教導人李知倒是不太在意,因為他已經教導過郭嘉的長子——郭奕。
效果還算不錯,他通過教導郭奕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並且他在教化天下的過程中,有閑暇的時候,他也會去學堂裏講幾節課。
可以說,他現在已經能稱得上是一個經驗滿滿的教師了。
但是,曹操的長子卻和其他人不同,他是要繼承曹操的事業,所以在教導的時候難免要教他一些帝王之道
而這些東西其實不是能學來的,隻能讓他慢慢體會。
然而,李知在讓他體會這些東西的時候,必然要用一些特殊的手段!
在這過程中,曹昂絕對會吃大苦頭!
他害怕曹操因為心疼長子而插手此事,所以才會將醜話說在前麵,免得到時候他們兩人臉上都不好看。
曹操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一擺手,滿臉堅定的說道:“既然為兄打算將此事托付給行政險地,那就任由行之賢弟施為!”
說到這裏之後,他臉色一變,滿臉冷酷的說道:“在教導的過程之中,不管行之賢弟用什麽手段,哪怕是用刀砍、用劍刺!隻要留昂兒一條性命,為兄便絕對不會插手!
昂兒作為為兄的長子,他想繼承為兄的這份基業,也就必須要做到最好!
如果他連這點苦頭都吃不了,那他也不配繼承為兄的基業!”
李知到底還是被現代人的思維所限製著。
在他看來,如果他在教導的過程之中手段粗魯的話,恐怕學生的家長——曹操會生氣。
但是他卻沒想到,現在是漢朝!
漢朝的時候,求學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更何況曹操是想讓曹昂學習李知謀生的真本事——智謀之道!
在曹操看來。李知願意教已經是天大的恩德!
如果曹昂連區區的委屈和痛苦都接受不了的話,那不用李知動手,迴去之後曹操就會親手打斷他的腿!
曹操覺得,能學的找李知的本事已經是天大的機會,如果還不知道珍惜的話,那要腿有什麽用?!
還不如直接打斷腿,讓他去當富家翁,曹操的基業他還是別去惦記了!
李知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才突然反應過來,這時候求學的人都是非常的卑微。
有很多人在付出了許多之後都學不到多少東西,但是他們卻仍然甘之如飴。
因為在他們看來能學到一點是一點,受點委屈?那算不了什麽!
可以說在漢朝的時候,是尊師的巔峰時期,在那時候因為文化都被世家所壟斷,所以每一個傳播文化的老師都被人高高的捧了起來,幾乎成為了神人!
如李知這種已經功成名就並且以謀略而聞名天下的人。
隻要他透露出口風,說是願意收徒弟,那即便是世家之人敵視他,但是仍然會派出不少的家族精英子弟去拜師求學!
因為在這年月,知識已經被賦予了神聖的屬性,誰掌
握了知識誰就掌握了一切,所以知識能讓兩個本來是仇敵的人變成好朋友!
如果李知現在告訴天下世家,他會將自己的一生所學傳授出去。
那恐怕天下所有的世家都會瘋狂,會派出自己最精銳的子弟去向李知求學!
雖然在學完之後,他們轉過頭便會對付李知,但是在求學的過程之中,不管李知提什麽過分的要求,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
所以他害怕對曹昂有些粗魯會惹怒曹操之事,實在是杞人憂天了。
在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李知也就沒了顧慮,點了點頭應承下了此事,說道:“既然如此,那等此事過後,就請孟德兄將領公子帶來洛陽。
在下會細心的教導他,必然會將一生所學盡數傳授,絕不藏私。”
曹操聽到理智的話語之後,眼中一亮,隨後便整理了一下衣冠,對著李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說道:“多謝行之賢弟。”
他知道李知在和親朋好友說話的時候,從來都不妄言。
既然他說他不會藏私,那就絕對會傾囊相授!
而正是因為了解這一點,所以曹操才如此的鄭重和激動。
因為他可是知道李知的本事,曹昂不要說是將李知的全部本事都學去,隻要學到一半,不!隻要三成,那就足以繼承他的基業。
李知見曹操對他行禮,也沒有推辭,而是在整了整衣冠之後,雙手背後,站在原地生受了曹操的這一禮。
因為這一禮是曹操替曹昂敬的,李知作為曹昂未來的師傅,受得起這一禮!
李知知道,他如此作為,曹操不僅不會生氣反而會高興,因為這代表著李知已經承認了曹昂這個徒弟。
果然正如李知所料,曹操在見李知完全承受了這一禮之後,滿臉興奮地站起了身,笑嗬嗬的說道:“多謝行之賢弟,如此一來你我就更加親近了。”
李知聞言,愣了一下之後,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道:“我說孟德兄為什麽如此的鄭重其事,原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李知在聽到曹操說他們二人的關係更加親近了之後,立刻就知道,曹操讓曹昂拜他為師,並不僅僅是為了讓曹昂學他的本事,而是為了製約他和保護他。
等李知教化完天下之後,必然會立地成聖!
到時候,如果李知在曹操那裏沒有一個合適的身份,恐怕很難立足!
而曹昂老師這個角色正好適合李知。
如此一來,曹操既能利用李知的名望,又能讓其他人沒法攻訐李知,可謂是一舉兩得。
“……”看著臉上帶著驕傲之色的李知,曹操沉默了一會兒之後,突然問道:“不知行之賢弟可否教一下犬子?”
“額……”李知聞言,愣了一下之後問道:“在下不是聽說孟德兄已經請了數位大儒教令公子嗎?為什麽還要讓在下教導?”
“唉……”曹操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滿臉無奈的說道:“別提那幾位大儒了,那些人雖然確實有本事,但是他們的那些本事都體現在書本上。
如果讓他們談經論道,那他們確實是各種高手。
但是如果讓他們真正的去辦實事,那他們卻隻會高談闊論,根本就做不了實事!
昂兒經過他們的教導之後,現在也隻知道高談闊論,讓他去當個縣令都勉強,更不用說是繼承為兄的位置了。”
說到這裏之後,他滿臉真誠的看著李知說道:“為兄知道,行之賢弟在經史典故上沒有多少研究,但是卻精於實事、精於謀略。
而這也正是昂兒所缺少的,所以為兄想拜托行之賢弟教導一下他。”
曹操心中確實是這麽想的,他知道李知根本就沒有學過多少經史典籍,但是在經過了許多事情的曆練之後,李知卻有一套他的行事風格和謀略。
而這種謀略和行事風格為天下人所敬佩。
李知也是因為這些,才有了如今的這種成就,他知道,自己的長子最缺的就是李知的這種實際經驗,所以他才起了這個念頭。
“……”李知聽到曹操的話語,沉思了一會兒之後,也沒有拒拒絕,點了點頭說道:“這沒問題,但是……”
說到這裏之後,他略一猶豫便滿臉堅定的看著曹操說道:“教他本事沒問題,但是,先說好了,在下的教導手段可能有一些粗糙,會讓令公子吃些苦頭。
如果他受不了苦的話,那就不要送來了。
另外在教導的過程之中,不管在下做了什麽、說了什麽,孟德兄都不要插手。
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那就恕在下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對於教導人李知倒是不太在意,因為他已經教導過郭嘉的長子——郭奕。
效果還算不錯,他通過教導郭奕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並且他在教化天下的過程中,有閑暇的時候,他也會去學堂裏講幾節課。
可以說,他現在已經能稱得上是一個經驗滿滿的教師了。
但是,曹操的長子卻和其他人不同,他是要繼承曹操的事業,所以在教導的時候難免要教他一些帝王之道
而這些東西其實不是能學來的,隻能讓他慢慢體會。
然而,李知在讓他體會這些東西的時候,必然要用一些特殊的手段!
在這過程中,曹昂絕對會吃大苦頭!
他害怕曹操因為心疼長子而插手此事,所以才會將醜話說在前麵,免得到時候他們兩人臉上都不好看。
曹操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一擺手,滿臉堅定的說道:“既然為兄打算將此事托付給行政險地,那就任由行之賢弟施為!”
說到這裏之後,他臉色一變,滿臉冷酷的說道:“在教導的過程之中,不管行之賢弟用什麽手段,哪怕是用刀砍、用劍刺!隻要留昂兒一條性命,為兄便絕對不會插手!
昂兒作為為兄的長子,他想繼承為兄的這份基業,也就必須要做到最好!
如果他連這點苦頭都吃不了,那他也不配繼承為兄的基業!”
李知到底還是被現代人的思維所限製著。
在他看來,如果他在教導的過程之中手段粗魯的話,恐怕學生的家長——曹操會生氣。
但是他卻沒想到,現在是漢朝!
漢朝的時候,求學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更何況曹操是想讓曹昂學習李知謀生的真本事——智謀之道!
在曹操看來。李知願意教已經是天大的恩德!
如果曹昂連區區的委屈和痛苦都接受不了的話,那不用李知動手,迴去之後曹操就會親手打斷他的腿!
曹操覺得,能學的找李知的本事已經是天大的機會,如果還不知道珍惜的話,那要腿有什麽用?!
還不如直接打斷腿,讓他去當富家翁,曹操的基業他還是別去惦記了!
李知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才突然反應過來,這時候求學的人都是非常的卑微。
有很多人在付出了許多之後都學不到多少東西,但是他們卻仍然甘之如飴。
因為在他們看來能學到一點是一點,受點委屈?那算不了什麽!
可以說在漢朝的時候,是尊師的巔峰時期,在那時候因為文化都被世家所壟斷,所以每一個傳播文化的老師都被人高高的捧了起來,幾乎成為了神人!
如李知這種已經功成名就並且以謀略而聞名天下的人。
隻要他透露出口風,說是願意收徒弟,那即便是世家之人敵視他,但是仍然會派出不少的家族精英子弟去拜師求學!
因為在這年月,知識已經被賦予了神聖的屬性,誰掌
握了知識誰就掌握了一切,所以知識能讓兩個本來是仇敵的人變成好朋友!
如果李知現在告訴天下世家,他會將自己的一生所學傳授出去。
那恐怕天下所有的世家都會瘋狂,會派出自己最精銳的子弟去向李知求學!
雖然在學完之後,他們轉過頭便會對付李知,但是在求學的過程之中,不管李知提什麽過分的要求,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
所以他害怕對曹昂有些粗魯會惹怒曹操之事,實在是杞人憂天了。
在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李知也就沒了顧慮,點了點頭應承下了此事,說道:“既然如此,那等此事過後,就請孟德兄將領公子帶來洛陽。
在下會細心的教導他,必然會將一生所學盡數傳授,絕不藏私。”
曹操聽到理智的話語之後,眼中一亮,隨後便整理了一下衣冠,對著李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說道:“多謝行之賢弟。”
他知道李知在和親朋好友說話的時候,從來都不妄言。
既然他說他不會藏私,那就絕對會傾囊相授!
而正是因為了解這一點,所以曹操才如此的鄭重和激動。
因為他可是知道李知的本事,曹昂不要說是將李知的全部本事都學去,隻要學到一半,不!隻要三成,那就足以繼承他的基業。
李知見曹操對他行禮,也沒有推辭,而是在整了整衣冠之後,雙手背後,站在原地生受了曹操的這一禮。
因為這一禮是曹操替曹昂敬的,李知作為曹昂未來的師傅,受得起這一禮!
李知知道,他如此作為,曹操不僅不會生氣反而會高興,因為這代表著李知已經承認了曹昂這個徒弟。
果然正如李知所料,曹操在見李知完全承受了這一禮之後,滿臉興奮地站起了身,笑嗬嗬的說道:“多謝行之賢弟,如此一來你我就更加親近了。”
李知聞言,愣了一下之後,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道:“我說孟德兄為什麽如此的鄭重其事,原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李知在聽到曹操說他們二人的關係更加親近了之後,立刻就知道,曹操讓曹昂拜他為師,並不僅僅是為了讓曹昂學他的本事,而是為了製約他和保護他。
等李知教化完天下之後,必然會立地成聖!
到時候,如果李知在曹操那裏沒有一個合適的身份,恐怕很難立足!
而曹昂老師這個角色正好適合李知。
如此一來,曹操既能利用李知的名望,又能讓其他人沒法攻訐李知,可謂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