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


    郭嘉之所以說出這一番話,語是為了給曹操打掩護。


    他覺得,曹操有些太張揚了,雖然他的那番話語說的確實沒錯。


    但是作為一個表麵上還是漢室之臣來說,他說的這番話語,萬一要是傳出去,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到時候,那些忠於漢室的臣子,必定會瘋狂的針對曹操。


    所以郭嘉才會趕忙轉移了話題。


    曹操在聽到郭嘉的話語,愣了一下之後,立刻就明白了郭嘉的良苦用心。


    隨後,他一拍額頭,滿臉尷尬的說道:“是某家失言了,恕罪恕罪。”


    “無妨”已經徹底對皇室的心的荀彧,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擺了擺手,平靜的說道:“如今皇室失德,天下也不是劉姓的了。


    如果孟德兄能爭得天下,把這個天下便姓曹,沒什麽可遮掩的!”


    正所謂愛有多深,恨便有多深!


    原來死忠於皇室的荀彧,在經過種種的事情之後,徹底的對皇室死心,並且恨上了皇室。


    他才不在乎曹操的話語呢,不要說是一個劉辯了,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恨不得殺盡天下劉姓之人。


    所以,曹操的那番話在他聽來,不僅沒有感到不舒服,反而讓他覺得非常的痛快。


    “嗬嗬……”曹操聽到痊愈的話語之後,幹笑了兩聲,心中想道:“文若啊,看來你確實是對皇室死了心。


    如此正好,某家便能正大光明的招攬你了!”


    想罷,曹操輕咳了一聲,對著荀彧問道:“文若,某家這裏有一個難題解不開,還望文若指教。”


    “來了!”荀彧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心中暗道:“君擇臣,臣亦擇君。


    孟德兄這是想要考驗我等啊。”


    明白了曹操的心思之後,荀彧也沒有什麽忐忑之感。


    因為他自覺自己的本事足以解決任何事情。


    所以,他便麵色平靜的對著曹操說道:“孟德兄盡管問便是。”


    “好!”曹操聽到荀彧的話語之後,滿意的點了點頭,問道:“文若,奉孝給某家出了一個招賢之策,


    但是招賢令已經出去有九天了,卻隻有帶兩個不入流的人物來投靠某家,你覺得這是何原因?”


    說完之後,他又仔細的將招賢令這是對在場的眾人敘述了一遍。


    “此策甚善!”荀彧和荀攸聽到這個計策之後,拍手叫好!


    他們都是聰明人,他們知道,天下世家很少有人會來投靠曹操,所以曹操的這個辦法確實能解決一時之危。


    但是在拍手叫好之後,他們二人卻同時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因為他們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什麽那些想做官想瘋了的吏民之才,會不來投靠曹操。


    按照他們所想,那些吏民之才,在知道有招賢令這麽個東西之後,一定會像是瘋了一般湧入曹操的麾下。


    因為一旦他們成了官,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那也脫離了“民”的身份,成了“士”的階層。


    一旦成了“士”,他們不僅能提高自己的身份,還能惠及自己的子孫。


    這對那些有些文化。但是卻又沒有什麽根基的人,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既然如此,那,那些人為什麽不來呢?


    和荀氏叔侄不同,賈詡在聽完曹操的敘述之後,用眼角的餘光看了郭嘉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鄙夷之色。


    因為賈詡可是知道這個計策出自於李知之手。


    而李知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當初李知在招賢的時候要求太高。


    而那些符合要求的世家之人又不願意理會李知,所以李知的那個招賢令才會成為了笑話。


    賈詡沒想到郭嘉竟然將招賢令的要求降低了。


    雖然如此確實能招攬不少的人才,但是那些人才皆都是小才。


    而且,那些人也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很難統禦。


    雖然賈詡不是出自於世家,但是他卻有自己的傲氣。


    他有些瞧不起那些吏民之才,所以他在聽到郭嘉想把那些吏民之才收為己用的時候,才會流露出一抹鄙夷之色。


    不過,這不關他的事,所以他立刻便收起了自己的神色,眼觀鼻、鼻關心的沉默起來。


    荀氏叔侄思索了許久之後,也沒想出是什麽原因。


    所以,荀彧在苦笑了一聲之後,對著曹操試探問道:“孟德兄,你布招賢令的時候,是否將所有的治下之地都布了?”


    “當然”曹操點了點頭之後,說道:“某家不僅在自己的治下過招賢令,就算是行之賢弟那裏,某家也拜托他了無數的招賢令。”


    “這……”荀彧和荀攸兩叔侄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對視了一眼,皆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納悶。


    既然曹操布了這麽多的招賢令,那不可能沒有人來投靠他啊!


    就算是曹操的出身不好,但是他最少也是一州州牧,為什麽沒人來投靠他?


    實在是想不通的荀彧,思索了一會兒之後,皺著眉頭問道:“孟德兄,你最近可有做過什麽傷民心之事?”


    曹操聽到荀彧的話語之後,知道荀彧是在


    懷疑自己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所以才導致沒人來投靠自己。


    所以,他翻了個白眼兒之後,沒好氣的說道:“文若,你難道還不了解某家嗎?某家能做什麽傷民心之事?!


    某家剛接手徐州,連徐州之內的事物都沒有整理清楚,哪有時間去禍害平民?


    而且,就算是某家傷了治下之民的心,那行之賢弟那裏呢?


    某家能不能隔著這數百裏地,傷到行之賢弟治下之民的心吧?


    再有,袁術將自己的治下弄的天怒人怨都有許多的人才去投靠他,為什麽到了某家這裏就行不通了?!”


    說到這裏之後,曹操滿心的委屈和不忿。


    他自覺自己也算是一個治世之能臣,絕對不會讓自己的治下平民受太多的苦楚。


    而且他又受到了李知的影響,對於治下的平民更加的看重,更不可能做出傷害平民之事。


    所以,他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麽沒人來投靠他?


    “……”荀彧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知道曹操說的沒錯,就算是曹操將治下搞得天怒人怨,也有很多心懷不軌的人才來投靠他。


    但是,現在不管是心懷不軌還是心地正直的人,都沒有一個人前來,這實在是太反常了!


    “咳咳!”就在大廳之中陷入了沉默之後,賈詡清咳了兩聲,將眾人的目光吸引過來。


    曹操見此,眼中一亮,急切的問道:“文和先生可有什麽高見?”


    “高見沒有,隻是一些猜測罷了。”賈詡謙虛了一句之後,摸著自己的山羊胡,平靜的說道:“依在下來看,之所以沒有人來投靠曹公,原因在袁紹那裏。”


    “袁紹?!”荀彧在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眼中一亮,一拍手,驚唿道:“在下怎麽就沒有想到呢!”


    說完之後,他把目光轉向了曹操,苦笑道:“孟德兄,你現在知道,某家說文和先生勝在下十倍不是虛言了吧?”


    “額……”曹操聽到荀彧的話語之後,滿頭霧水的問道:“文若你在說什麽?為什麽某家聽不懂?


    某家招才之事和袁紹有什麽關係?”


    “咳咳……”一旁的郭嘉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輕咳了兩聲,說道:“嘉明白文和先生的意思了。


    現今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主公和袁紹有矛盾。


    而且看如果僅從表麵上來看的話,主公和袁紹之間必有一戰。


    而天下人皆都知道,主公的實力不如袁紹。


    那些吏民之才恐怕是害怕跟隨主公之後受到牽連,所以才不敢動身來投靠主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老師在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崖邊釣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崖邊釣魚並收藏三國之老師在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