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


    諸侯聯軍離開洛陽三日之後。


    李知的正在書房之內處理公務,就聽到門麵的楊英來報道:“啟稟主公,屬下有要事相報。”


    李知聞言,伸了個懶腰,將手中的毛筆放到一旁,懶洋洋的說道:“進來吧。”


    “吱呀……”


    楊英聞言,推門而進之後,對著李知行了一禮,說道:“啟稟主公,屬下收到消息,昨日諸侯聯軍在通往洛陽的路途中被董卓伏擊了!”


    “什麽?!”李知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滿臉驚詫的問道:“孟德兄乃是兵道大家,治軍頗為謹慎,而且他們又是白日行軍,為何會被埋伏?可有詳細的消息?”


    楊英在聽到李知的問詢,點了點頭之後,說道:“諸侯聯軍之所以被伏擊,乃是因為,他們沒想到敵人竟然藏在地下!”


    “地下?!”李知聽到此言之後,心中非常的震驚。


    要知道,想要伏擊曹操的十數萬大軍,最少需要三五萬人!


    而能藏得住三五萬人的地方可不多!


    況且,又是在地下,這肯定要挖非常大的坑。


    而且,還要帶坑上麵做些掩飾,光這些,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


    而在挖坑的時候,為了不讓人發覺,也隻能選擇夜晚去施工。


    如此大的工程,就算是數萬人同時動手,最少也需要三四天!


    也就是說,董卓在還沒撤出洛陽之時,就已經猜到李知會放諸侯聯軍通行,並且埋伏好了軍隊,等待著諸侯聯軍!


    想到這裏之後,李知摸著自己的下巴喃喃自語道:“這計謀可不像是董卓的手筆,反而像是李儒的手段!


    如此說來,李儒和董卓和好了?


    這不可能啊!當初的離間之計可是讓他們兩人險些機直接決裂!哪能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就和好?!


    這其中一定有什麽我不知道的事情發生!”


    說到這裏,李知略一停頓,對著楊英吩咐道:“伯雄,你去將文和先生傳來。”


    “喏”楊英應了一聲之後,便匆匆而去。


    過了不一會兒,賈詡不緊不慢的推門而進,對著李知行了一禮之後,問道:“屬下見過主公,不知主公尋屬下前來所為何事?”


    李知聞言,也沒有客氣,直接問道:“你可知董卓、李儒複合之事?”


    賈詡在聽到李知的問言之後,點了點頭,說道:“屬下確實知道。”


    李知聞言,眉頭一皺,滿臉不悅的喝問道:“如此重要的消息,你為何不告訴本侯?!”


    李知在說這話的時候,眼中閃過一絲怒色。


    如此重要的情報,賈詡竟然知而不報,這是瀆職!


    “……”賈詡有些無語的看了李知一眼之後,無奈的說道:“主公,昨日下午,屬下來報的時候,你不是說你有要事要做,讓屬下將情報放在你的書桌上嗎?


    怎麽?主公你沒看到那情報?”


    “額……”李知在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滿臉的尷尬。


    昨天下午的時候,他處理公務處理的實在有些不耐煩了。


    所以,在賈詡找他的時候,他便隨便找了個理由應付賈詡。


    卻沒想到,昨日賈詡找他,竟然有如此重要的事情要報。


    知道是自己誤會了,其錯在自己之後,李知也不掩飾,直接對著賈詡道歉道:“此事乃本侯之過也,請文和先生見諒!”


    說完之後,李知站起身,對著賈詡微微的行了一禮。


    賈詡見此,輕輕的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讚賞之意,說道:“主公不必如此,請起身吧。”


    他之所以真心誠意的跟隨李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李知這知錯就改的性格。


    李知從來不會因為尷尬、丟臉而掩飾自己的錯誤,在知道自己的錯誤之後,不管是什麽場合,他都會立刻道歉。


    也正是因為李知如此性格,他麾下的文士、武將皆都非常的放得開,隻要占著理,他們敢和李知對噴!


    幸虧今天李知麵對的是賈詡,賈詡此人不願意太出眾,所以他才會在被李知冤枉了之後,麵色平靜的為李知解釋。


    要是換了其他人,在被誤會之後,他們敢指著頭李知的頭皮噴他個半死。


    這也是李知刻意營造的氛圍。


    因為隻有這樣,他麾下的文臣武將才不會麵對他的時候太緊張。


    李知又沒想稱王稱霸,也沒必要維持自己的威嚴。


    所以,他想將自己的麾下經營成一家人的模樣,讓自己的麾下皆都有歸屬感。


    李知在和賈詡道了歉之後,便立刻站起了身,在自己的書桌上胡亂的翻著。


    翻了半天之後,他總算是找到了一份機密的文件。


    隨後,李知便打開文件,仔細的閱讀了起來。


    過了半晌之後,李知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道:“世間之事當真奇妙,世間皆傳:“虎父犬子”!


    沒想到,今日本侯竟然見到了犬父虎女!”


    “沒錯!”賈詡在聽到李知的評價之後,也滿臉讚同的點了點頭,說道:“董卓之女確實是世間少有的奇女子!


    她在知道自己的丈夫和董卓不睦之後,竟然直接抱著自己的孩子來到了董卓的府邸,以她和她的孩兒為質,讓董卓相信李儒之忠心!


    如此作為,著實令人佩服!”


    “嗬嗬……”李知在聽到這裏之後,忍俊不禁的笑道:“不知道董卓在聽到他女兒的這番話語之後,是應該為自己生了一個巾幗不讓的須眉的女兒而感的高興,還是應該悲歎女生果然向外?”


    賈詡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笑嗬嗬的搖了搖頭,說道:“話不能這麽說!


    董卓之女之所以這麽做,有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董卓的基業著想。


    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董卓之所以有現在的成就,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李儒!


    如果不是因為李儒為其出謀劃策,董卓現在也不過就是一個西涼的郡守罷了,哪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浪!”


    “倒也是!”李知在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讚同的點了點頭,說道:“要不是李儒,董卓確實不能成事。”


    說到這裏,李知一拍額頭,自嘲道:“光顧著閑聊了,全然忘了正事!”


    說完,他把目光轉向了楊英,問道:“伯雄,孟德兄在被埋伏之後可曾打退伏軍?”


    楊英在聽到李知的問詢之後,點了點頭,說道:“正如主公所說,諸侯聯軍在被董卓伏擊之後,雖然一時之間吃了大虧,但是,等諸侯聯軍反應過來,就立刻將那些伏兵全部擊退了。”


    李知聞言,皺著眉頭問道:“諸侯聯軍的損失大嗎?”


    如果諸侯聯軍的損失太大,那李知就考慮要給諸侯聯軍補充軍隊了。


    因為他需要諸侯聯軍重創董卓!


    楊英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點了點頭,說道:“損失確實很大!


    本來十五六萬人的諸侯聯軍,在經過這場伏擊之後,隻剩下了十一二萬。


    而這十一二萬人中,還有一兩萬人受了傷。


    也就是說,他們現在也僅剩下十萬人而已!


    而他們麵前這有一個易守難攻的潼關,潼關之上聚集了七八萬大軍。


    諸侯聯軍想憑借這十萬人攻破潼關難如登天!”


    李知在聽到楊英的這番話語之後,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他想讓曹操重創董卓,但是,如今曹操連潼關都不一定攻得破,如何進攻長安?


    而且,就算曹操能勉強攻破潼關又能如何?


    到時候,曹操一定會損失慘重,就憑他剩下的那幾萬人,再進攻,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現在的董卓,可不會像是在洛陽之時那樣,在丟了虎牢關之後便逃之夭夭。


    現在的董卓已經退無可退!


    他在丟了潼關之後,一定會瘋狂的征兵,然後死守長安!


    到時候,曹操很可能會和董卓僵持起來!


    而一旦他們僵持,那曹操絕對會向李知索要糧草。


    李知如果不給,那不僅會讓曹操反感,而且還會得到一個“不忠”的名頭!


    而如果一旦給了……


    要知道,戰爭本來就是一個吞噬糧草的巨獸,不管你有多少糧草他都能吃得下!


    所以,一旦曹操和等著僵持起來,那很可能就會僵持一兩年!


    到時候,拖也能將李知拖垮!


    李知雖然有不少的糧草,但他準備的這些糧草,皆都是為了開啟民智之時所用,他可不想將這些糧草耗費在這裏。


    所以,他現在得幫曹操以最小的代價攻破潼關!


    想明白之後,李知對著賈詡問道:“文和先生,你可有辦法讓曹操在短時間之內攻破潼關?”


    賈詡像是早就知道李知要問這個問題一般。


    他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立刻迴答道:“主公不是早就準備好了攻破潼關的辦法嗎?”


    “早就準備好了?”李知在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滿臉不解的問道:“此言何意?”


    賈詡頗為意外的看了李知一眼,說道:“當初,主公在被刺殺之前,不是已經派郭嘉去正在修建的潼關處挖了一條地道嗎?”


    “額……”李知在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愣了一下,問道:“你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賈詡聞言,滿臉納悶的迴答道:“主公,當初郭嘉帶人去挖地道的時候,所攜帶的人都是情報部門的人。


    而現在,屬下接管了情報部門,當然知道此事了!”


    “你看本侯這腦子!”李知一拍腦門兒,自嘲道:“事情過了這麽久,本侯都有些忘了。”


    說完之後,李知臉色一正,看著賈詡說道:“本侯當初之所以讓賢弟去挖那條地道,是為了有備無患。


    而現在本侯不想讓這條地道如此早的便曝光。


    須知,這條地道一旦曝光,便相當於廢了!


    不知文和先生還有其他計策嗎?”


    賈詡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撚著頜下的胡須思索了一會兒後,說道:“如果在曹操剛被伏擊的時候,屬下在他的身旁,那屬下一定會建議他分出一部分兵馬,換上敵人的衣服,跟隨敵人的潰兵,退到潼關之內。


    到時候,曹操便可以和潼關之內的兵馬裏應外合,將潼關一舉擊破!


    畢竟,敵人在撤退的時候,也不太可能會數點人數,這個計謀有很大的可能會成功!


    可惜,因為事出突然,曹操並沒有想到此策,便錯失了此次的良機!”


    李知的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翻了個白眼說道:“文和先生,已經過去之事你就不要再提了!


    本侯問你的事現在有什麽辦法能讓諸侯聯軍在不損失太大的情況下攻破潼關!”


    賈詡聞言,不緊不慢的說道:“除了這個計策之外,屬下倒是還有一個陰招兒。”


    “哦?”李知在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精神一振,一引手,說道:“願聞其詳。”


    賈詡在看了李知一眼之後,麵色平靜的說道:“首先,先將一些駐馬牛羊宰殺,然後放在那裏腐爛。


    等腐爛的差不多了之後,用諸侯聯軍之中的拋石機,將這些腐爛的屍體拋入潼關之內。


    而後,再將一些腐爛的動物屍體摻雜著一些毒藥,放入周圍的水源之中。


    如此往複十數次之後,潼關之內一定會爆發瘟疫!


    就算是不能爆發瘟疫,也能讓潼關之內的人中毒!


    其次,如今乃是秋季,秋季多風,找一些點燃之後能冒出毒煙的毒草。


    然後,在潼關的上風口點燃,讓毒煙飄入潼關之中。


    屆時,加上前麵的腐屍和毒藥,一定能讓潼關之內的士卒損失頗重!


    等將這些做完之後,諸侯聯軍便可以輕而易舉的將潼關拿下!”


    “……”李知在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冷汗“刷”的便下來了!


    他看了賈詡一眼之後,心中暗暗歎道:“不愧是在曆史上有名的毒士,手段就是厲害!這不就是簡陋版的生化武器嗎?


    這計謀是想將潼關之內的士卒趕盡殺絕啊!”


    “嗬嗬……”想罷,李知幹笑了兩聲之後,小心翼翼的說道:“文和先生,此策是否有些太過狠辣了?”


    賈詡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頗為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說道:“狠辣?沒有啊!


    屬下這是在學習當初主公對付黃巾之法。


    當初主公不是也用毒藥來毒害黃巾嗎?”


    “咳咳……”李知在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臉色一紅,尷尬的咳嗽了兩聲,說道:“以往之事就不要再提了,不要再提了……


    本侯現在已經改邪歸正了,不想再做這種有傷天理之事了。”


    說完之後,李知被賈詡頗為怪異的目光看得很不自在。


    所以,他便把目光轉向了窗外,有些不好意思麵對賈詡。


    賈詡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李知的意思。


    隨後,他對著李知問道:“主公可是怕用了此計之後,名聲有損?”


    被賈詡猜中心思的李知,無奈的歎了一口氣,說道:“文和先生,你也知道本侯的誌向,本侯既然有誌教化天下,那本侯的名聲就不能太難聽。


    此次的戰役和以前的討伐黃巾不同。


    黃巾再怎麽說也是逆賊,不管本侯用什麽手段殺了他們,天下人也不會太過於反感。


    而董卓的大軍卻不同,從本質上說,董卓的這些軍隊還算是大漢之軍。


    一旦本侯做的太過,必然會受到許多人的指責!


    而且,這個計策太過於很辣,不利於本侯的名聲。


    所以……”


    說到這裏,李知有些不好意思的聳了聳肩。


    李知也知道,自己的這番話語就相當於當了表子還立牌坊。


    不過事實就是如此,如果他的名聲太差,那對於他的開啟民智之舉十分的不利!


    所以,他隻能放棄這個看起來非常誘人的計劃。


    賈詡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滿不在意的說道:“這有什麽!隻要不讓天下人知道這個計策出自主公之手不就好了嗎?”


    “額……”李知在聽到賈詡的話語之後,眨了眨眼,問道:“可是,本候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將這個計策告訴孟德兄?”


    賈詡在聽到李知的問詢之後,麵無表情的看了他一眼,說道:“主公不是在諸侯聯軍之中安插了不少的人手嗎?


    讓這些人將這個計策稟報給曹操!


    到時候,就讓那稟報之人告訴曹操,此策乃是他無意間想出來的不就好了嗎?”


    “這……”李知聽到此言之後,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之後,他略顯猶豫的問道:“本侯安插在諸侯聯軍之中的人馬,皆都是一些大字不識幾個的士卒。


    就算是其中幾個出類拔萃的,也隻是識字罷了。


    他們突然之間想出了這絕妙的計策,別人會相信嗎?


    孟德兄乃是人傑,他豈能看不出其中的蹊蹺?!”


    賈詡在聽到李知的擔心之後,自信滿滿的說道:“就算是他看出來了又能如何?!


    屬下專門研究過曹操此人,發現他竟然想做英雄,而不是梟雄!


    而英雄從來都是舍己為人!


    所以,他在聽到這個計策之後,立刻就會猜到,有人怕自己的名聲受損,所以才會讓別人將這個計策交給他,讓他去實行。


    而曹操因為英雄心思使然,他才不管這個計策出自哪裏,他一定會因為大義而舍棄自己的名聲!”


    李知在聽到賈詡的解釋之後,沉默了半晌,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給文和先生了。


    本侯隻有一點要求,那就是務必保證諸侯聯軍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攻破潼關!”


    “喏!”賈詡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鄭重其事的行了一禮,應下了此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老師在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崖邊釣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崖邊釣魚並收藏三國之老師在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