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


    曹操在聽到孔融的話語之後,苦笑著搖了搖頭,很是無奈的說道“文舉公有所不知,驃騎將軍之所以不出來與我等會合,也是被逼無奈。


    那卑鄙無恥的董卓,逼迫著陛下寫下了一封詔書,讓驃騎將軍不得妄動。


    驃騎將軍乃是忠臣,豈能有違陛下之命?


    所以,無可奈何之下,驃騎將軍隻能枯坐於洛陽城中,眼睜睜的看著董卓在城中橫行霸道。”


    “哦?”孔融在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滿臉不信的問道“據老夫所知,驃騎將軍可不是如此迂腐之人吧?


    在往日的時候,他可是不止一次的違背過陛下之命。


    並且,老夫聽說,在董卓換帝的時候,驃騎將軍安坐於朝堂之上,不為所動,更沒有相救之舉。


    如此人物,豈會被區區一道詔書給束縛?”


    說到這裏,他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曹操,問道“孟德賢侄,你莫不是在誆騙老夫吧?”


    孔融來此之前,有無數的老友拜托他,將李行之的情況問個明白。


    他們覺得,如果李行之乃是大漢忠臣,那大漢就當真有救了!


    就憑李行之手下的那些兵馬,和他自己的本事,就能將董卓誅除。


    如果李行之乃是與董卓一般無二的逆臣,那他們便會趁早做打算,想辦法將李行之一舉誅除!


    因為李行之的存在太危險了,一個手握實權的驃騎將軍一旦反叛,那恐怕就是大漢的末日!


    李知和董卓不同,董卓的根基不穩,即便是占據了洛陽,也不過是一時之盛。


    而李知不同了,李知在洛陽之中已經經營了數年之久,整個洛陽已經被他打造成一個鐵桶。


    不僅是洛陽,天下也有李知的無數暗子。


    而且,在二賢莊之中,還有數萬兵馬和無數的糧草、百姓,都被李知掌控著。


    一旦李知反叛,那將是天崩地裂,大漢恐怕真的就沒救了!


    所以,如孔融這般的漢室忠臣才會如此的著急。


    曹操在聽到孔融的話語之後,趕忙為李知辯解道“文舉公明鑒,驃騎將軍確實不會在意那道詔書。


    因為那道詔書,是陛下在董卓的逼迫下所寫出來的。


    驃騎將軍在收到詔書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想帶兵攻入皇宮,救出陛下。


    但是,董卓此人太過於卑鄙,他在驃騎將軍悄悄的攻入皇宮的時候,將陛下作為人質,把驃騎將軍逼退了出來。


    並且,董卓還用陛下的性命來威脅驃騎將軍,讓驃騎將軍不可妄動。


    因為


    顧及陛下的性命,所以,在被逼無奈之下,驃騎將軍隻能按兵不動,任由董卓胡作非為!”


    曹操在說完這番話之後,攤了攤手,一臉都無可奈何。


    這番話在曹操出城之前,李知就已經對他交代好了。


    李知知道,前來討董的人,一定會詢問他的打算,所以他才會早早準備好了說辭。


    這不,被李知猜中了,孔融作為出頭鳥,被眾人推了出來,詢問李知之事。


    “什麽?!”孔融在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大吃一驚,滿臉不可置信的問道“驃騎將軍試圖營救過陛下,但是卻失敗了?!”


    雖然孔融不精通武事,但是,他對於李知的本事卻是十分的認同。


    他認為,天下之人沒有人能在武事上比李知厲害。


    李知的厲害,不僅僅是體現在討伐黃巾之事上,在政鬥和謀劃上也同樣厲害。


    在洛陽城中,數次與各方勢力交鋒之時,李知從來都沒有落入下風,此,便是明證!


    所以,在聽到李知失敗之後,他十分的吃驚。


    看著孔融滿臉的驚訝之色,曹操無奈的點了點頭,苦笑著說道“沒錯,驃騎將軍確實把一切都算計好了!


    就連陛下的床榻底下,他都打通了一條地道,就等著一舉將陛下救出來。


    然而,造化弄人……


    誰能想到,那董卓竟然會夜宿皇宮?!


    也正因為如此,董卓才會迅速的反應過來,挾持了陛下,讓驃騎將軍無功而返。”


    “!!!”孔融在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用驚恐的目光盯著他,滿臉不可置信的問道“那…那董卓竟然敢夜宿皇宮?!!”


    由不得孔融不震驚,皇宮乃是天下的中心,除了皇帝和皇子之外,不能有任何的雄性進入其中,不然就是大不敬之罪!


    沒想到,董卓竟然如此猖狂,堂而皇之的住進了皇宮之中,這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孔融也不是簡單之人,他在震驚過後,便立刻恢複了冷靜的心態。


    隨後,他想了一會兒之後,看著曹操冷靜的問道“孟德賢侄,你所說的,驃騎將軍進攻皇宮之事,是什麽時候發生的?”


    在問完之後,他目光炯炯的盯著曹操的雙眸,怕他撒謊。


    曹操在聽到孔融的問詢之後,愣了一下,隨後便用滿臉複雜的看著孔融。


    他沒想到,孔融真的會問出這個問題。


    在還沒有出洛陽城的時候,李知已經把一切可能被問到的問題的答案,都對曹操說了一遍。


    在那時,曹操還覺得李知有些杞


    人憂天,雖然記住了這些答案,但是他卻不認為這些答案能用得上。


    但是,現實就是這麽打臉,一切皆如李知所猜測的那樣。


    孔融在聽到李知攻打皇宮這個消息之後,立刻便問出了這個問題。


    在猶豫了一會兒之後,曹操便將李知交給他的答案說了出來“此事發生在一月以前。”


    孔融在聽到曹操的迴答之後,臉上的懷疑之色更加濃厚了,因為他看到了曹操臉上的猶豫之色。


    隨即,他立刻問道“按理說,驃騎將軍進攻皇宮如此大的事情,不可能沒有一丁點的風聲透露出來。


    但是,為什麽老夫等人卻從來沒有聽到過此事?”


    說完之後,他用懷疑的雙目看著曹操,等待著曹操的迴答。


    曹操聞言,臉上的複雜之色更加的濃重了,因為孔融的這些問題,全都被李知給猜中了。


    李知就像一個未卜先知之人一般,將孔融所要問的問題全部都猜了出來,然後一一的填上了答案,告訴了曹操。


    而作為答題之人的曹操,此時對於李知佩服的那叫一個五體投地,如果李知在此,恐怕曹操會當場納頭就拜。


    “咳!”看著曹操臉色陰沉不定,並且沉默不語,孔融幹咳了一聲之後,滿臉懷疑的看著他問道“孟德賢侄,老夫問你話,你為何不答?”


    聽到孔融的話語之後,曹操立刻便迴過了神,平複了一下心中的複雜情緒之後,對著孔融迴答道“文舉公見諒,剛才小侄是在想其他的事情。”


    說到這裏,他清了清嗓子,把李知就交代好的答案說了出來“驃騎將軍攻打皇宮之事,之所以沒有透露出風聲,乃是因為驃騎將軍和董卓兩人皆都閉口不言,所以你等才不知道此事。”


    “為何?”在聽到曹操的答案之後,孔融愣了一下,滿臉不解的問道“他們二人為什麽不把此事透露出來?


    難道其中有什麽內情?”


    “唉……”曹操故作惆悵的歎了一口氣之後,解釋道“董卓之所以不透露此事,乃是因為,他怕天下人知道此事之後,以驃騎將軍做榜樣,與他作對。


    所以,他才守口如瓶,並且封鎖了這個消息。”


    “原來如此”孔融在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後,了然的點了點頭。


    曹操的解釋都是合情合理,也沒有讓人懷疑的地方,所以他便信了此言。


    隨後,他繼續問道“那驃騎將軍為什麽不將此事宣揚出來?


    既然董卓害怕天下人以驃騎將軍做榜樣,那他為什麽不反其道而行之,將此事宣揚出去,讓天下的仁人誌士,皆都以他為榜樣,反抗董卓?”


    “唉……”曹操在聽到孔融的話語之後,又歎了一口氣,滿臉無奈的說道“……”


    (本章完)


    (教育123文學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老師在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崖邊釣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崖邊釣魚並收藏三國之老師在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