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


    三日之後,董卓府邸。


    此時的董卓並不像往常一樣飲酒作樂,反而滿臉愁苦的在大廳之中走來走去,看起來像是有什麽事情拿不定主意。


    在他走了許久之後,才定住了腳步,看著一旁的李儒,問道:“你真的確定,那李行之隻帶了一萬兵馬去圍困衛家?”


    李儒聞言之後,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啟稟主公,屬下已經確認過,李知就隻帶了一萬兵馬。”


    說完,李儒目光炯炯的盯著董卓,他想看董卓會做出什麽選擇。


    如果董卓能夠忍耐得住心中的**,不去圍攻李知,他就會全力幫助董卓登上帝位。


    如果董卓忍耐不住,他也不會背叛董卓,但是他隻會為董卓維持現在的地位,不會再讓他更進一步。


    因為如果連區區**都忍耐不住,那更進一步,隻會害了董卓。


    聽到李儒的確切迴答之後,董卓更加的煩躁了。


    他現在非常的想利用此次機會除去李知。


    但是,他又害怕李知有什麽後手。


    在當初圍剿黃巾的時候,李知那從出不窮的後手,實在是令人頭皮麻,誰知道這一次李知是不是又在釣魚。


    想到此處,董卓又有些不敢輕舉妄動。


    因為董卓知道,他的機會隻有一次,如果不能做到一擊必殺,那他恐怕就完了。


    雖然他在洛陽城中的勢力也非常的厲害,但是跟李知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


    他手下的十萬兵馬都是一些烏合之眾,根本就不堪大用,真正的精銳,也就是他帶領著那幾萬羌人。


    現在,李知光在洛陽城中就有十數萬精銳兵馬。


    而且,他還知道,李知在二賢莊之中還預留了七八萬的精銳士卒。


    一旦他不能把李知一擊致命,等李知迴過神之後,一定會反擊。


    到時候,他將麵對的是近二十萬精銳士卒的攻擊。


    而且,這二十萬精銳士卒,還有李知這個智計百出的統帥。


    到時候,自己除了敗亡之外別無他途。


    但是,讓他放棄這次機會,他又有些不甘心,隻要利用這次機會除去李知之後,這洛陽城就是他說了算了。


    想了許久之後,董卓對著一旁的李儒問道:“文優,你覺得我們可不可以假借他人之名去襲擊李知?


    到時候,就算是失敗了,我們也可以一推了之。”


    聞聽此言之後,李儒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是可以,不過,如果我們失敗了,那我們隻能乞求李知是個傻子,查不到我們身上。”


    聽到李儒的迴答之後,董卓也知道隻是有些不妥。


    畢竟以李知的精明來說,如果真的現了有人襲擊他,他怎麽可能會不仔細調查?


    一旦他仔細調查,依照他的聰明,他一定會把事情弄得明明白白。


    到時候,自己可就暴露了,既然如此,如此還不如大大方方的,指揮著自己的麾下去,襲擊李知呢。


    “唉……”董卓歎了一口氣之後,擺了擺手:“罷了,老夫就不去襲擊他了!”


    說完之後,董卓又惋惜的說道:“隻是有些可惜了此次的良機!


    如果我們能夠一舉把李行之


    拿下,那時候,洛陽可就是我們說了算了,實在是可惜了!”


    說完之後,他走到了幾案的一旁,抓起一個酒壇,咕咚咚的灌了起來,想以壇中的烈酒,壓下心中的不爽。


    “唿……”李儒見董卓放棄了去圍剿李知的想法,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在李儒看來,董卓戰勝了心中的**,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所以,他心中暗暗誓道:“主公既然如此成器,那我一定會助其登上皇位。”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董卓之所以放下了心中的**,並不是他衡量過得失之後的決定。


    而是因為他害怕李知,害怕李知有什麽後手,所以才放棄了圍剿李知。


    然而,正是這陰差陽錯,令李儒的信心大增。


    他見董卓滿臉不痛快的狂飲著酒,便上前安慰道:“主公不必太在意,隻要主公日後好好的經營勢力,未必沒有機會取而代之。


    而且,這一次我們即便是不能圍剿李知,也能好好的挫一挫他的銳氣,讓他實力大損!”


    “哦?”聽到李儒的話語之後,董卓停下了飲酒,滿臉興奮的看著他,問道:“你有什麽好主意,快快說來!”


    說完之後,他把酒壇扔到了一旁,急切的來到了李儒的身旁,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李儒。


    李儒見此,微微一笑之後,滿臉的智珠在握:“現在洛陽城中的許多世家皆跟主公一樣,都在左右不定。


    他們既想圍剿李行之,又怕失敗之後收到李知的反擊。


    此時,隻要給他們一些信心,他們就會瘋狂的朝李知湧入。”


    說到這裏,李儒停頓了一下,看了看一旁的董卓之後,說道:“隻要主公散布假消息,說主公您要帶領十萬大軍圍剿李知,那其他的世家必然會聞風而動。”


    說到此處,李儒一臉的不屑:“那些世家就像是跟在猛獸身後吃腐食的野狗一般。


    一旦主公打算去圍剿李知,他們一定會跟在主公的背後撿便宜。


    到時候,隻要主公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便好。”


    聽到李儒說完他的計謀,董卓摸著自己胡子拉碴的下巴,思索了一會兒之後,說道:“既然灑家出兵,那些世家就會跟隨灑家一起出兵。


    那我們為什麽不利用此次的機會,徹底的把李知剿滅?”


    “不可!”李儒苦笑了一聲之後,斷然拒絕道:“剛才屬下所說的隻是一個假說,並不是說我們真的有派出十萬大軍圍剿李知。


    我們手中這十萬大軍的出身太過於繁雜了,其中必然有李知的暗探在內。


    如果我們真的要圍剿李知,他定然會收到消息。


    衛家距離洛陽隻有幾十裏路,如果急行軍的話,一個時辰便能到達。


    如果我們真的動員十萬大軍圍困李知,隻要他能抵擋住我們一個時辰,他的援軍就會到達,到時候,敗的可就是我們了。


    而以李知的能耐來說,用一萬大軍抵擋十數萬大軍一個時辰,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了。”


    董卓聞言,不甘心的說道:“不是還有世家嗎?


    隻要世家之人全部動員起來,零零散散的怎麽也有十萬人。


    到時候,我們可就是二十萬大軍,這二十萬大軍怎麽也能把李知圍困至死吧?”


    說完


    之後,他的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彩。


    在說完這一番話之後,董卓內心的**又蠢蠢欲動起來。


    在他看來二十萬大軍圍困一萬大軍,一定能夠戰而勝之,一個時辰足以解決李知!


    “主公!”見董卓滿臉意動,李儒心中大急,喊了一聲之後,急切的勸道:“戰爭並不是人多就一定會勝。


    雖然主公傾巢而出,再加上世家之人確實有二十萬大軍。


    但是世家之人的那十萬大軍根本就是烏合之眾。


    他們原來隻是一些奴仆,一些奴仆能有多少戰力?


    這十萬大軍恐怕還不如一萬普通士卒,這些大軍不僅不會給我們帶來幫助,反而會拖累我們。


    不僅如此,李知此行可是帶了五千騎兵去的。


    如果真到了危機時刻,他完全可以靠著五千騎兵突圍而出。


    而且,主公還記得,當初您跟何進對賭之時,那兩員大將嗎?


    此時,那兩員大戰可是跟隨了李知。


    這次出征,李知可是帶著他們呢,一旦見勢不妙,這兩員大將完全可以帶著李知,從萬軍之中突圍出去!


    一旦李知突圍出去,他一定會到洛陽從之中召集兵馬。


    到時候我們的兵馬都在洛陽城之外,隻要他封閉城門我們便成了無根之木,想要對付我們可就容易多了!


    屬下懇請主公千萬不要做出此事。不然的話,主公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這一番話,李儒說的又快又急,說到最後,他對著董卓心深深的行了一個大禮。


    在聽到李儒的這番話之後,董卓愣住了,他心中的**,也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一想到自己貿然出兵,被李知擋在洛陽之外的那一幕,他就打了一個寒磣。


    他知道,一旦李知把他逐出洛陽之後,自己就便必敗無疑。


    因為他在涼州的勢力,已經被他放棄了,他所有的勢力都在這洛陽城中,如果真的被逐出洛陽,那他一切都完了。


    想明白之後,董卓一把扶住了李儒,滿臉感激的說道:“幸虧有文優在此,否則,老夫必然會陷入絕境之中。”


    李儒見董卓相信了他的話,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他就怕董卓在**的引誘之下做了傻事。


    隨後,他看著滿臉感激的董卓說道:“主公不必如此,此乃屬下份內之事。”


    聽到李儒的謙虛之言,董卓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疑神疑鬼的問道:“文優,你說,李知這一次的目標,有沒有可能根本就不是那些世家,而是老夫?”


    越說,董卓越覺得有可能:“他就是想利用此次的事件,把老夫引出城,然後圍而誅之!”


    聽到董卓的話語之後,李儒眼中異彩一閃而逝。


    他當然知道,李知此次的目的,絕對不是董卓。


    但是,他怕董卓再出什麽幺蛾子,所以便想嚇唬一下董卓。


    “聽主公這麽一說,屬下倒覺得此事大有可能!”


    董卓聞言,臉色一變,一拍大腿,麵色難看的說道:“我就說嘛!區區一個衛家,怎麽值得李行之親自出馬?!


    嘿!這李行之可真陰險!


    要不是有文優在此,老夫恐怕都會中了他的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老師在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崖邊釣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崖邊釣魚並收藏三國之老師在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