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
卻說那張讓見漢靈帝正要把他拿下,大喊了一聲:“陛下且慢!請容奴婢解釋,若奴婢所言不對,願受千刀萬剮之刑!”
“好!”漢靈帝死死的盯著張讓,咬牙切齒的說了一聲好,便不再言語。
張讓見此,也不心虛,直愣愣的看著漢靈帝,開口說道:“陛下可知我大漢韓信?”
“廢話!”漢靈帝冷喝了一聲,沒好氣的說道:“朕當然知道韓信,我大漢三傑朕如何會不知道?!怎麽?莫非你在嘲笑朕見識淺薄?”
張讓沒理會漢靈帝的話,繼續問道“那陛下可知韓信為何而死?”
“這…”漢靈帝當真是被張讓問住了,因為這牽扯到自己的祖先,他有些不便開口。
“陛下!”張讓也沒有讓漢靈帝難做,接著開口道:“須知功高震主,韓信便死於此!”
“哼!”漢靈帝冷哼了一聲:“這些朕當然知道!但是,這和你這奴才今日屢次冒犯於朕有何關係?”
漢靈帝話音剛落,張讓便不依不饒的問道:“那奴婢再問陛下這韓信可有才華?”
聞聽此言,漢靈帝麵無表情的看著張讓:“韓信乃是大才之人,你這奴才,今日顧左右而言他,是想為自己脫罪嗎?!”
張讓聞言,搖搖頭,滿臉悲切的說道:“陛下啊…如今這古鄉候李知豈不是正如漢初之時的韓信一般?”
“無稽之談!”漢靈帝不屑的說道:“那韓信乃是居高自傲,所以才引來殺身之禍。
而李卿卻從未向朕要過一兵一卒,更未要過官爵,剿滅天下黃巾還是用他自己的麾下,如此忠誠之臣,如何能與韓信一般?”
聽漢靈帝如此誇獎李知,張讓涕淚橫流。
“陛下!李知乃是大才之人,又屢屢立下戰功,如今更是要把天下黃巾一舉剿滅。
這對天下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於陛下來說卻未必如此!”
“哦?”聞聽此言,漢靈帝來了興趣,不知這張讓為何如此說,便好奇的問道:“天下黃巾被剿滅,對於朕,為何便是壞事?”
見漢靈帝的怒氣稍微緩和了一些,張讓趕緊說道:“陛下且想,黃巾禍害天下,令百姓民不聊生。
陛下派出的各路兵馬皆是大敗而歸,而這李知對黃巾屢戰屢勝,從未有過敗績。
如此以來,天下人豈不是皆知李知之名,而不知陛下也!望陛下三思!”
說完之後,張讓便行了一個五體投地的拜天大禮,久久不敢起身。
“嗯?”聽完張讓的解釋之後,漢靈帝猛然怔住,心中思索著張讓之言。
漢靈帝越想越覺得張讓所言十分有理,自己麾下的士卒從未有過大勝捷報傳來,而李知卻屢傳捷報,如此豈不顯得自己麾下無能至極?
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自己這個皇帝?到時,怕真如張讓所說,天下隻知李知,而不知朕也!
想完這些之後漢靈帝定定神,對著張讓虛扶道:“張卿起來吧。”
聽到漢靈帝之語,張讓心中一喜,他太了解劉宏了,既然陛下此時沒有反駁自己,那便是在心中也同意了自己的說法。
想到這裏,張讓趕忙起身,心中恨恨的想道:“李行之!這次可是咱家勝了!”
等張讓起身之後,漢靈帝皺著眉頭問道:“張卿可有何計策,既能剿滅黃巾,又能讓這李知不再立功?”
“此事…且容奴婢想想…”張讓雖然心中早有腹稿
,但是他深知易得之物往往不懂得珍惜的道理,所以便吊起了漢靈帝的胃口。
過了一會兒,就在漢靈帝快要不耐煩的時候,張讓開口道:“陛下,何不讓這李知並入董卓麾下,讓董卓為主帥討伐黃巾?”
“董卓?”漢靈帝聽到這個名字眉頭一皺他對董卓的印象十分的不佳,滿是懷疑的問道:“這董卓有何功績?他能剿滅黃巾嗎?”
“這…”張讓被漢靈帝問住了,他還真不知道這董卓有何功績,隻是看在那些錢財的份上,所以才推薦他罷了。
此時,張讓也不敢大包大攬的為董卓保證,畢竟,萬一到時候那董卓當真敗了,那自己豈不是也有莫大的罪過?
隨即,張讓心念一轉,便有了主意,對著漢靈帝說道:“陛下既然懷疑這董卓的能力,那就不用他便是。
盧公此時不正在巨鹿嗎,莫不如讓盧公為帥,董卓和李知皆都並入盧公麾下,陛下以為如何?”
“盧植?”漢靈帝略一思索後,滿意的點了點頭,他雖然討厭盧植,但是對盧植的忠心和能力還是十分的相信。
隨後,漢靈帝對著一旁的一個小內侍說道:“就如此吧,傳朕聖諭,命盧卿為帥,統率天下兵馬,與黃巾決一死戰!此戰關乎大漢興衰,許勝不許敗!”
“喏!”那小內侍應了一聲之後,便匆匆的下去擬詔去了。
廣宗城外,李知大營之中。
“報……”
“進來!”
“啟稟主公,大營之外來了一隊人馬,說是為陛下傳詔。”
“終於來了!”
李知精神一震,猛然起身,對著一旁正在商議戰事的眾人說道:“陛下遣使來傳詔,想必我等的援軍不日可至,我等快去接詔吧!”
說完,李知便匆匆的朝帳外走去。
等李知來到大營之外,看到那傳詔之人後,眼睛一眯,隨後他掛著滿臉的假笑迎上前去。
“竟然是張公親至,張公乃是十常侍之首,不在京中伺候陛下,舟車勞頓來此傳詔,當真是折煞本候了!”
雖然李知滿臉笑容,但是其話語卻是陰陽怪氣,讓人聽完之後頗為刺耳。
張讓聞言,也不氣惱,翹著蘭花指,笑眯眯的說道:“哎呦…三絕公子當真客氣了,咱家不過是個奴婢,空閑的很,哪比的上三絕公子這等屢戰屢勝的神將。”
當然話語倒是頗為客氣,但是其眼光之中的敵視之意卻是顯露無疑。
而此時盧植等人也紛紛的出了大帳,見到張讓,盧植冷哼一聲:“哼!莫要多說廢話!速速宣詔吧!”
“恭喜盧公。”張讓先是向盧植道了一聲喜。
正當在盧公不明所以的時候,張讓打開詔書,大聲宣讀道:
“詔曰:
天下蛾賊四起,民不聊生,此皆朕之過也!
今有忠義之臣,厲兵秣馬誅殺黃巾,為我大漢除此禍害,朕心甚慰。
近日,朕聞張角被擒,欣喜若狂,然天下黃巾仍有數百萬之巨,朕心中有憂慮至極。
今聞古鄉候李卿之策,拍案叫絕,甚為讚同。
朕本想命天下兵馬聚集巨鹿,一舉殲滅天下黃巾,然,京中防務慎重,不得分兵。
遂命朱卿、董卿攜麾下十數萬兵馬援助卿等。
此戰以盧卿為帥,其餘人等皆都歸於盧卿麾下,不得怠慢!
此戰許勝不
許敗!朕在京中遙祝諸君旗開得勝!
爾其欽哉。”
等張讓念完詔書之後,看了李知一眼,見李知麵無表情,便把目光轉向盧植,笑嘻嘻的對著盧植說道:“盧公,請接詔吧。”
盧植此時緊皺的眉頭,不知陛下為何出此昏招。
此次剿滅黃巾之首功乃是李知,通過這幾次的戰役也能看出李知的謀略甚佳。
此次與天下黃巾交戰,本應該是以李知為主,畢竟數遍天下眾將,也就李知能夠對黃巾屢戰屢勝。
而此時陛下卻不讓李知這個常勝將軍掛帥,反而讓自己掛帥,這讓盧植百思不得其解。
隨後,盧植把目光轉向了李知,想看看他是如何反應。
李知聽完詔書之後一愣,心中亦有些憤憤不平,畢竟論功績沒人能比得過自己,如今卻是……
不過,當李知看到站在那裏笑眯眯的張讓之時,瞬間便想明白了,這裏邊一定有張讓的手筆。
李知不想讓張讓看笑話,平複了一下思緒,對著看向自己的盧植微微的點了點頭。
盧植見此,也不再推辭,走上前去接過詔書,朝著洛陽城的方向恭聲說道:“老臣盧植,領詔謝恩,必不負聖命!”
當盧植接到詔書之後,張讓便不再理會與他,走到李知的身邊,陰笑著低聲說道:“三絕公子,此次卻是咱家勝了!”
說完,便哈哈大笑,揚長而去,其狀的甚為可恨…
青州,黃巾大營之中。
“什麽?!”管亥一把抓住報信之人的衣襟,怒聲問道:“此言當真?!大賢良師當真被那古鄉候所擒?!”
那報信之人哆哆嗦嗦的迴答的:“啟…啟稟渠帥,小的不敢撒謊,正是如此。”
管亥聞言,猛然把此人推到一邊,對著帳外大聲喊道:“來人!擊鼓聚將!”
“咚咚咚……”
與此同時,冀州、豫州、幽州,等地的黃巾渠帥也在說著相同的話語。
“擊鼓聚將!所隨本帥去營救大賢良師……!”
涼州。
李儒匆匆的來到董卓的府邸,向正在飲酒作樂的董卓稟報道:“主公,京中傳信,陛下已經同意主公出征巨鹿,不過並不是主公領軍掛帥,而是盧植麾下。”
“嗯?”董卓牛眼一瞪,不悅的說道:“不是說要讓灑家掛帥嗎?怎的如今卻出爾反爾?這皇帝老兒當真可惡!”
李儒見此,趕忙勸道:“主公,此次雖然不是主公掛帥,但是此次主公人馬最多,到時功勞必定也是最大,不做主帥也無甚大礙。”
董卓聞言,思索了一番之後,點點頭,對著李儒不耐煩的說道:“既如此,那你就去整合軍隊吧,莫要打擾老夫飲酒作樂。”
“喏!”李儒領命,匆匆而去…
京中。
朱接到漢靈帝的詔書之後,對著外麵大聲喊道:“傳本將軍令!速速集合部隊,前去巨鹿救援盧公!”
幽州。
正在與一小股黃巾對峙的劉備,聽到此消息之後,思索了一番後,對著一旁的張飛吩咐道:“翼德,速去整軍,我等前去巨鹿援助恩師!”
一聽到有戰事來臨,張飛興高采烈的大聲迴應道:“大哥放心!我這就去辦!”
說完,便急不可耐地小跑了出去…
至此,黃巾與大漢之軍的最後征戰的大局緩緩拉開……
卻說那張讓見漢靈帝正要把他拿下,大喊了一聲:“陛下且慢!請容奴婢解釋,若奴婢所言不對,願受千刀萬剮之刑!”
“好!”漢靈帝死死的盯著張讓,咬牙切齒的說了一聲好,便不再言語。
張讓見此,也不心虛,直愣愣的看著漢靈帝,開口說道:“陛下可知我大漢韓信?”
“廢話!”漢靈帝冷喝了一聲,沒好氣的說道:“朕當然知道韓信,我大漢三傑朕如何會不知道?!怎麽?莫非你在嘲笑朕見識淺薄?”
張讓沒理會漢靈帝的話,繼續問道“那陛下可知韓信為何而死?”
“這…”漢靈帝當真是被張讓問住了,因為這牽扯到自己的祖先,他有些不便開口。
“陛下!”張讓也沒有讓漢靈帝難做,接著開口道:“須知功高震主,韓信便死於此!”
“哼!”漢靈帝冷哼了一聲:“這些朕當然知道!但是,這和你這奴才今日屢次冒犯於朕有何關係?”
漢靈帝話音剛落,張讓便不依不饒的問道:“那奴婢再問陛下這韓信可有才華?”
聞聽此言,漢靈帝麵無表情的看著張讓:“韓信乃是大才之人,你這奴才,今日顧左右而言他,是想為自己脫罪嗎?!”
張讓聞言,搖搖頭,滿臉悲切的說道:“陛下啊…如今這古鄉候李知豈不是正如漢初之時的韓信一般?”
“無稽之談!”漢靈帝不屑的說道:“那韓信乃是居高自傲,所以才引來殺身之禍。
而李卿卻從未向朕要過一兵一卒,更未要過官爵,剿滅天下黃巾還是用他自己的麾下,如此忠誠之臣,如何能與韓信一般?”
聽漢靈帝如此誇獎李知,張讓涕淚橫流。
“陛下!李知乃是大才之人,又屢屢立下戰功,如今更是要把天下黃巾一舉剿滅。
這對天下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於陛下來說卻未必如此!”
“哦?”聞聽此言,漢靈帝來了興趣,不知這張讓為何如此說,便好奇的問道:“天下黃巾被剿滅,對於朕,為何便是壞事?”
見漢靈帝的怒氣稍微緩和了一些,張讓趕緊說道:“陛下且想,黃巾禍害天下,令百姓民不聊生。
陛下派出的各路兵馬皆是大敗而歸,而這李知對黃巾屢戰屢勝,從未有過敗績。
如此以來,天下人豈不是皆知李知之名,而不知陛下也!望陛下三思!”
說完之後,張讓便行了一個五體投地的拜天大禮,久久不敢起身。
“嗯?”聽完張讓的解釋之後,漢靈帝猛然怔住,心中思索著張讓之言。
漢靈帝越想越覺得張讓所言十分有理,自己麾下的士卒從未有過大勝捷報傳來,而李知卻屢傳捷報,如此豈不顯得自己麾下無能至極?
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自己這個皇帝?到時,怕真如張讓所說,天下隻知李知,而不知朕也!
想完這些之後漢靈帝定定神,對著張讓虛扶道:“張卿起來吧。”
聽到漢靈帝之語,張讓心中一喜,他太了解劉宏了,既然陛下此時沒有反駁自己,那便是在心中也同意了自己的說法。
想到這裏,張讓趕忙起身,心中恨恨的想道:“李行之!這次可是咱家勝了!”
等張讓起身之後,漢靈帝皺著眉頭問道:“張卿可有何計策,既能剿滅黃巾,又能讓這李知不再立功?”
“此事…且容奴婢想想…”張讓雖然心中早有腹稿
,但是他深知易得之物往往不懂得珍惜的道理,所以便吊起了漢靈帝的胃口。
過了一會兒,就在漢靈帝快要不耐煩的時候,張讓開口道:“陛下,何不讓這李知並入董卓麾下,讓董卓為主帥討伐黃巾?”
“董卓?”漢靈帝聽到這個名字眉頭一皺他對董卓的印象十分的不佳,滿是懷疑的問道:“這董卓有何功績?他能剿滅黃巾嗎?”
“這…”張讓被漢靈帝問住了,他還真不知道這董卓有何功績,隻是看在那些錢財的份上,所以才推薦他罷了。
此時,張讓也不敢大包大攬的為董卓保證,畢竟,萬一到時候那董卓當真敗了,那自己豈不是也有莫大的罪過?
隨即,張讓心念一轉,便有了主意,對著漢靈帝說道:“陛下既然懷疑這董卓的能力,那就不用他便是。
盧公此時不正在巨鹿嗎,莫不如讓盧公為帥,董卓和李知皆都並入盧公麾下,陛下以為如何?”
“盧植?”漢靈帝略一思索後,滿意的點了點頭,他雖然討厭盧植,但是對盧植的忠心和能力還是十分的相信。
隨後,漢靈帝對著一旁的一個小內侍說道:“就如此吧,傳朕聖諭,命盧卿為帥,統率天下兵馬,與黃巾決一死戰!此戰關乎大漢興衰,許勝不許敗!”
“喏!”那小內侍應了一聲之後,便匆匆的下去擬詔去了。
廣宗城外,李知大營之中。
“報……”
“進來!”
“啟稟主公,大營之外來了一隊人馬,說是為陛下傳詔。”
“終於來了!”
李知精神一震,猛然起身,對著一旁正在商議戰事的眾人說道:“陛下遣使來傳詔,想必我等的援軍不日可至,我等快去接詔吧!”
說完,李知便匆匆的朝帳外走去。
等李知來到大營之外,看到那傳詔之人後,眼睛一眯,隨後他掛著滿臉的假笑迎上前去。
“竟然是張公親至,張公乃是十常侍之首,不在京中伺候陛下,舟車勞頓來此傳詔,當真是折煞本候了!”
雖然李知滿臉笑容,但是其話語卻是陰陽怪氣,讓人聽完之後頗為刺耳。
張讓聞言,也不氣惱,翹著蘭花指,笑眯眯的說道:“哎呦…三絕公子當真客氣了,咱家不過是個奴婢,空閑的很,哪比的上三絕公子這等屢戰屢勝的神將。”
當然話語倒是頗為客氣,但是其眼光之中的敵視之意卻是顯露無疑。
而此時盧植等人也紛紛的出了大帳,見到張讓,盧植冷哼一聲:“哼!莫要多說廢話!速速宣詔吧!”
“恭喜盧公。”張讓先是向盧植道了一聲喜。
正當在盧公不明所以的時候,張讓打開詔書,大聲宣讀道:
“詔曰:
天下蛾賊四起,民不聊生,此皆朕之過也!
今有忠義之臣,厲兵秣馬誅殺黃巾,為我大漢除此禍害,朕心甚慰。
近日,朕聞張角被擒,欣喜若狂,然天下黃巾仍有數百萬之巨,朕心中有憂慮至極。
今聞古鄉候李卿之策,拍案叫絕,甚為讚同。
朕本想命天下兵馬聚集巨鹿,一舉殲滅天下黃巾,然,京中防務慎重,不得分兵。
遂命朱卿、董卿攜麾下十數萬兵馬援助卿等。
此戰以盧卿為帥,其餘人等皆都歸於盧卿麾下,不得怠慢!
此戰許勝不
許敗!朕在京中遙祝諸君旗開得勝!
爾其欽哉。”
等張讓念完詔書之後,看了李知一眼,見李知麵無表情,便把目光轉向盧植,笑嘻嘻的對著盧植說道:“盧公,請接詔吧。”
盧植此時緊皺的眉頭,不知陛下為何出此昏招。
此次剿滅黃巾之首功乃是李知,通過這幾次的戰役也能看出李知的謀略甚佳。
此次與天下黃巾交戰,本應該是以李知為主,畢竟數遍天下眾將,也就李知能夠對黃巾屢戰屢勝。
而此時陛下卻不讓李知這個常勝將軍掛帥,反而讓自己掛帥,這讓盧植百思不得其解。
隨後,盧植把目光轉向了李知,想看看他是如何反應。
李知聽完詔書之後一愣,心中亦有些憤憤不平,畢竟論功績沒人能比得過自己,如今卻是……
不過,當李知看到站在那裏笑眯眯的張讓之時,瞬間便想明白了,這裏邊一定有張讓的手筆。
李知不想讓張讓看笑話,平複了一下思緒,對著看向自己的盧植微微的點了點頭。
盧植見此,也不再推辭,走上前去接過詔書,朝著洛陽城的方向恭聲說道:“老臣盧植,領詔謝恩,必不負聖命!”
當盧植接到詔書之後,張讓便不再理會與他,走到李知的身邊,陰笑著低聲說道:“三絕公子,此次卻是咱家勝了!”
說完,便哈哈大笑,揚長而去,其狀的甚為可恨…
青州,黃巾大營之中。
“什麽?!”管亥一把抓住報信之人的衣襟,怒聲問道:“此言當真?!大賢良師當真被那古鄉候所擒?!”
那報信之人哆哆嗦嗦的迴答的:“啟…啟稟渠帥,小的不敢撒謊,正是如此。”
管亥聞言,猛然把此人推到一邊,對著帳外大聲喊道:“來人!擊鼓聚將!”
“咚咚咚……”
與此同時,冀州、豫州、幽州,等地的黃巾渠帥也在說著相同的話語。
“擊鼓聚將!所隨本帥去營救大賢良師……!”
涼州。
李儒匆匆的來到董卓的府邸,向正在飲酒作樂的董卓稟報道:“主公,京中傳信,陛下已經同意主公出征巨鹿,不過並不是主公領軍掛帥,而是盧植麾下。”
“嗯?”董卓牛眼一瞪,不悅的說道:“不是說要讓灑家掛帥嗎?怎的如今卻出爾反爾?這皇帝老兒當真可惡!”
李儒見此,趕忙勸道:“主公,此次雖然不是主公掛帥,但是此次主公人馬最多,到時功勞必定也是最大,不做主帥也無甚大礙。”
董卓聞言,思索了一番之後,點點頭,對著李儒不耐煩的說道:“既如此,那你就去整合軍隊吧,莫要打擾老夫飲酒作樂。”
“喏!”李儒領命,匆匆而去…
京中。
朱接到漢靈帝的詔書之後,對著外麵大聲喊道:“傳本將軍令!速速集合部隊,前去巨鹿救援盧公!”
幽州。
正在與一小股黃巾對峙的劉備,聽到此消息之後,思索了一番後,對著一旁的張飛吩咐道:“翼德,速去整軍,我等前去巨鹿援助恩師!”
一聽到有戰事來臨,張飛興高采烈的大聲迴應道:“大哥放心!我這就去辦!”
說完,便急不可耐地小跑了出去…
至此,黃巾與大漢之軍的最後征戰的大局緩緩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