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皇宮。
“哈哈哈…!好!不愧為朕親自所封的古鄉侯,果然沒有辜負朕的希望!”
漢靈帝劉宏坐在大殿之上,看著手中的捷報,喜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著。
而已經成為十常侍之首的張讓,則在一旁低著頭,麵色陰晴不定。
這時,漢靈帝劉宏滿臉喜色的看著張讓說道:“張卿,來,你也看看這份捷報,看看朕的古鄉侯是如何的勇武!”
張讓聞言,假笑著接過捷報,其實這份捷報來之後,他便第一個看過了,不過他也不敢跟漢靈帝直說,隻得裝模作樣的看了起來。
等他裝模作樣的看完之後,皮笑肉不笑的對漢靈帝恭喜道:“恭喜陛下,得此良將!
如今天下大亂,蛾賊叢生,想來這必是天助陛下,遂出此良將,以助陛下安定天下。”
漢靈帝聞言,喜形於色,大笑道:“哈哈哈…!張卿所言極是!
天下能人輩出,卻無一人能夠為朕傳來捷報。
而這古鄉候無拳無勇,卻能打敗數十萬黃巾,可見必是上天助朕,以滅蛾賊!”
說到這裏,他停了一下,思考了一番之後,對張讓問道:“張卿覺得,古鄉侯立此功勞能得何職?”
“不可!”張讓阻止之語,未加思索便脫口而出。
“嗯?卿乃何意?”漢靈帝見他如此果斷阻止,有些疑惑的皺著眉頭問道。
此時,張讓也知道自己有些激動了,在整理了一番心緒之後,便有了主意。
隻見張讓整了整衣冠,麵帶正色的對漢靈帝說道:“陛下,如今天下未定,黃巾未滅,如果陛下現在便賞賜古鄉侯,怕其生怠慢之心。
不如讓其帶兵圍剿天下黃巾,等黃巾滅後,再行賞賜,不是更好?”
“這樣啊……”漢靈帝聞言思考了起來。
一會之後,漢靈帝迴過神來點點頭說道:“張卿所言有理,那李知畢竟年輕,如果此時讓他得了高官厚爵,怕是他當真會怠慢戰事。”
說到這裏,他皺著眉頭對張讓說道:“不過……,有功不賞,怕是天下人會覺得朕苛待功臣吧?”
張讓聞言,眼珠一轉,便有了主意,隨即笑眯眯的對劉宏說道:“陛下確實不能不賞。”
“嗯?!”漢靈帝聞言瞪了他
一眼,沒好氣的嗬斥道:“說不賞的是張卿,說賞的也是汝!卿家到底何意?!”
見漢靈帝生氣,張讓趕緊溫言安撫道:“陛下息怒,且容奴婢解釋。”
說著,張讓眯著眼睛,看向潁川的方向繼續說道:“陛下此時確實不可賞古鄉候。
不過…奴婢聽說古鄉侯數年之前已然成親,其妻乃是荀氏旁支。
如此身份,卻是有些配不上古鄉侯的爵位,不若陛下賜其妻為君,如此,豈不是和賞賜古鄉侯一般無二?”
漢靈帝聞言雙目一亮,急聲說道:“張卿大才!朕怎麽沒想到此處?!”
說到這裏,他又想了一下後,對張讓問道:“既然如此,那這也不能小氣,卿可知道李知是否還有其他妻妾?”
張讓聞言,知道漢靈帝這是找到了一種不用耗費錢財的賞賜方法,所以才如此的高興。
想到這些之後張讓畢恭畢敬的對漢靈帝迴稟道:“啟稟陛下,據奴婢所知,那故鄉候有一妻兩妾。”
若是李知在此,聽聞此言必定會大驚失措,沒想到他已經迴到了潁川,張讓對他還是了若指掌,這讓他如何不驚?!
不說李知,且此時漢靈帝。
漢靈帝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嗯,這李知倒是潔身自好,如此,來人!”
一旁的一個小內侍聞言,便立刻來到近前,恭聲道:“請陛下吩咐。”
漢靈帝思索了一下之後說道:“令文事台擬詔,古鄉侯李知立此大功,朕也不能薄待於他,封古鄉侯之夫人為陽翟縣君,封其二位妾室為古鄉君。”
“喏。”那小內侍聽到漢靈帝的吩咐之後,應了一聲,便匆匆而去。
張讓見那小內侍走出去之後,眼珠一轉,心中起了壞心思,悄悄的看了一眼漢靈帝,見他沒有注意自己,便偷偷的溜了出去。
等來到殿外之後,張讓喊住了那個小內侍,伏在他耳邊小聲說道:“此次你去宣詔之時,找一個醜陋大漢……”
張讓如此這般的對那小內侍交待了一番之後,便陰笑著迴到了大殿之中。
而此時,北方戰場。
“好好好!”盧植的帳內捧著戰報,大聲叫好。
而作為副將的關羽,在一旁見自家恩師如此高興,便好奇的問道:“可是有什麽捷報傳來?為何恩
師如此高興?”
盧植哈哈大笑著把戰報遞給關羽,邊笑邊說道:“汝且看看,汝那兄長倒是好本事!”
關羽一聽事關李知之事,不敢怠慢,便立刻接過戰報看了起來,而一旁的戲誌才也好奇的湊到他的跟前,眼睛瞟向戰報。
他們看完戰報之後,臉上皆都帶著驚喜之色,紛紛大聲讚道:“行之兄長好本事!當真是大快人心!”
盧植聞言,欣慰的點了點頭:“當初在洛陽之時,老夫便看行之賢侄是個人才,想把他留下為官,可惜他誌不在此。
而如今天下大亂,蛾賊四起,行之賢侄卻是沒有置身於事外,反而召集鄉勇,平定黃巾,此乃國之義士也!
待平定此處黃巾,迴洛陽之後老夫必定向陛下推舉行之賢侄,讓其在京中為官,以為天下謀福。
如此大才,不為我大漢所用確實可惜了,這次老夫不再由著他的性子,哪怕是綁也要把他綁到洛陽為官!”
說到這裏,盧植有些恨鐵不成鋼,他覺得李知哪裏都好,就是性格懶散,不願為官這一點,卻是令人大為惱怒。
如果李知隻是一個庸庸碌碌之人,那他也懶得理會,不過,如今看來,李知乃是不世出的天才,如此人物豈能讓他荒廢於鄉野之中?
盧植心中下了決定,這次不管如何,隻要李知進京,便把他留在洛陽,若敢反駁便打斷他的腿!看他如何迴去!
就在盧植想著如何狠狠整治李知的時候,一旁的關羽開口打斷了他的思緒。
“恩師請放心,待黃巾平定之後,兄長必然會入京為官。”
“哦?”盧植聞言驚訝的看了關羽一眼,隨即疑惑的問道:“吾徒何以如此肯定?”
關羽對盧植行禮賠罪道:“恩師見諒,弟子上次去參加兄長婚禮之時,兄長便對弟子說起此事。
當時兄長言及:此時不是為官之時,待到他日,為兄必然入京為官,賢弟且稍安勿躁。”
說到這裏,關羽停頓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語言,然後繼續說道:“從此言看來,兄長不是不想為官,而是不到時候。
如今,兄長已然功成名就,又立了如此大的功勞,想必此次入京,會留在京中為官。”
“嗯,此言有理。”盧植撫須點頭麵上帶著欣慰之色讚道:“行之賢侄允文允武,不為官實在可惜……”
“哈哈哈…!好!不愧為朕親自所封的古鄉侯,果然沒有辜負朕的希望!”
漢靈帝劉宏坐在大殿之上,看著手中的捷報,喜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著。
而已經成為十常侍之首的張讓,則在一旁低著頭,麵色陰晴不定。
這時,漢靈帝劉宏滿臉喜色的看著張讓說道:“張卿,來,你也看看這份捷報,看看朕的古鄉侯是如何的勇武!”
張讓聞言,假笑著接過捷報,其實這份捷報來之後,他便第一個看過了,不過他也不敢跟漢靈帝直說,隻得裝模作樣的看了起來。
等他裝模作樣的看完之後,皮笑肉不笑的對漢靈帝恭喜道:“恭喜陛下,得此良將!
如今天下大亂,蛾賊叢生,想來這必是天助陛下,遂出此良將,以助陛下安定天下。”
漢靈帝聞言,喜形於色,大笑道:“哈哈哈…!張卿所言極是!
天下能人輩出,卻無一人能夠為朕傳來捷報。
而這古鄉候無拳無勇,卻能打敗數十萬黃巾,可見必是上天助朕,以滅蛾賊!”
說到這裏,他停了一下,思考了一番之後,對張讓問道:“張卿覺得,古鄉侯立此功勞能得何職?”
“不可!”張讓阻止之語,未加思索便脫口而出。
“嗯?卿乃何意?”漢靈帝見他如此果斷阻止,有些疑惑的皺著眉頭問道。
此時,張讓也知道自己有些激動了,在整理了一番心緒之後,便有了主意。
隻見張讓整了整衣冠,麵帶正色的對漢靈帝說道:“陛下,如今天下未定,黃巾未滅,如果陛下現在便賞賜古鄉侯,怕其生怠慢之心。
不如讓其帶兵圍剿天下黃巾,等黃巾滅後,再行賞賜,不是更好?”
“這樣啊……”漢靈帝聞言思考了起來。
一會之後,漢靈帝迴過神來點點頭說道:“張卿所言有理,那李知畢竟年輕,如果此時讓他得了高官厚爵,怕是他當真會怠慢戰事。”
說到這裏,他皺著眉頭對張讓說道:“不過……,有功不賞,怕是天下人會覺得朕苛待功臣吧?”
張讓聞言,眼珠一轉,便有了主意,隨即笑眯眯的對劉宏說道:“陛下確實不能不賞。”
“嗯?!”漢靈帝聞言瞪了他
一眼,沒好氣的嗬斥道:“說不賞的是張卿,說賞的也是汝!卿家到底何意?!”
見漢靈帝生氣,張讓趕緊溫言安撫道:“陛下息怒,且容奴婢解釋。”
說著,張讓眯著眼睛,看向潁川的方向繼續說道:“陛下此時確實不可賞古鄉候。
不過…奴婢聽說古鄉侯數年之前已然成親,其妻乃是荀氏旁支。
如此身份,卻是有些配不上古鄉侯的爵位,不若陛下賜其妻為君,如此,豈不是和賞賜古鄉侯一般無二?”
漢靈帝聞言雙目一亮,急聲說道:“張卿大才!朕怎麽沒想到此處?!”
說到這裏,他又想了一下後,對張讓問道:“既然如此,那這也不能小氣,卿可知道李知是否還有其他妻妾?”
張讓聞言,知道漢靈帝這是找到了一種不用耗費錢財的賞賜方法,所以才如此的高興。
想到這些之後張讓畢恭畢敬的對漢靈帝迴稟道:“啟稟陛下,據奴婢所知,那故鄉候有一妻兩妾。”
若是李知在此,聽聞此言必定會大驚失措,沒想到他已經迴到了潁川,張讓對他還是了若指掌,這讓他如何不驚?!
不說李知,且此時漢靈帝。
漢靈帝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嗯,這李知倒是潔身自好,如此,來人!”
一旁的一個小內侍聞言,便立刻來到近前,恭聲道:“請陛下吩咐。”
漢靈帝思索了一下之後說道:“令文事台擬詔,古鄉侯李知立此大功,朕也不能薄待於他,封古鄉侯之夫人為陽翟縣君,封其二位妾室為古鄉君。”
“喏。”那小內侍聽到漢靈帝的吩咐之後,應了一聲,便匆匆而去。
張讓見那小內侍走出去之後,眼珠一轉,心中起了壞心思,悄悄的看了一眼漢靈帝,見他沒有注意自己,便偷偷的溜了出去。
等來到殿外之後,張讓喊住了那個小內侍,伏在他耳邊小聲說道:“此次你去宣詔之時,找一個醜陋大漢……”
張讓如此這般的對那小內侍交待了一番之後,便陰笑著迴到了大殿之中。
而此時,北方戰場。
“好好好!”盧植的帳內捧著戰報,大聲叫好。
而作為副將的關羽,在一旁見自家恩師如此高興,便好奇的問道:“可是有什麽捷報傳來?為何恩
師如此高興?”
盧植哈哈大笑著把戰報遞給關羽,邊笑邊說道:“汝且看看,汝那兄長倒是好本事!”
關羽一聽事關李知之事,不敢怠慢,便立刻接過戰報看了起來,而一旁的戲誌才也好奇的湊到他的跟前,眼睛瞟向戰報。
他們看完戰報之後,臉上皆都帶著驚喜之色,紛紛大聲讚道:“行之兄長好本事!當真是大快人心!”
盧植聞言,欣慰的點了點頭:“當初在洛陽之時,老夫便看行之賢侄是個人才,想把他留下為官,可惜他誌不在此。
而如今天下大亂,蛾賊四起,行之賢侄卻是沒有置身於事外,反而召集鄉勇,平定黃巾,此乃國之義士也!
待平定此處黃巾,迴洛陽之後老夫必定向陛下推舉行之賢侄,讓其在京中為官,以為天下謀福。
如此大才,不為我大漢所用確實可惜了,這次老夫不再由著他的性子,哪怕是綁也要把他綁到洛陽為官!”
說到這裏,盧植有些恨鐵不成鋼,他覺得李知哪裏都好,就是性格懶散,不願為官這一點,卻是令人大為惱怒。
如果李知隻是一個庸庸碌碌之人,那他也懶得理會,不過,如今看來,李知乃是不世出的天才,如此人物豈能讓他荒廢於鄉野之中?
盧植心中下了決定,這次不管如何,隻要李知進京,便把他留在洛陽,若敢反駁便打斷他的腿!看他如何迴去!
就在盧植想著如何狠狠整治李知的時候,一旁的關羽開口打斷了他的思緒。
“恩師請放心,待黃巾平定之後,兄長必然會入京為官。”
“哦?”盧植聞言驚訝的看了關羽一眼,隨即疑惑的問道:“吾徒何以如此肯定?”
關羽對盧植行禮賠罪道:“恩師見諒,弟子上次去參加兄長婚禮之時,兄長便對弟子說起此事。
當時兄長言及:此時不是為官之時,待到他日,為兄必然入京為官,賢弟且稍安勿躁。”
說到這裏,關羽停頓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語言,然後繼續說道:“從此言看來,兄長不是不想為官,而是不到時候。
如今,兄長已然功成名就,又立了如此大的功勞,想必此次入京,會留在京中為官。”
“嗯,此言有理。”盧植撫須點頭麵上帶著欣慰之色讚道:“行之賢侄允文允武,不為官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