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迴程的馬車之中。


    卻說,李知見徐晃答應之後,心中亦是長出了一口氣,他本來還在為命誰為護衛首領為難。


    楊英武藝雖然還算不錯,但是他並不精通統兵之道,而且楊英還要護衛他的安全,沒有多少時間去統帥護衛隊。


    如今徐晃的正好,對於這位曆史上五子良將之一的本事,他還是十分的信任。


    正在李知想事情的時候,在一旁的郭嘉對他開口道:“兄長,此次迴程,路過陽翟之時,我等是否前去拜訪荀氏?”


    李知聞言點了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個錦囊。


    “為兄此次離開洛陽,受文若兄所托,為其捎了一封家書,另外,為兄與荀氏還有婚約。


    為兄此時也算是功成名就,是時候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大人(古時尊稱)了。”


    說實話李知對自己未來的妻子,還是挺好奇的。


    這次他不僅是去拜見老丈人,還想見見自己未來的妻子。


    對於這時候,成親之前不能相見的規矩,李知作為一個未來的人,從來就不在意這些。


    現在他大小也是個侯爵,也有資格去打破這些小規矩。


    車隊緩緩行駛,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左右,就聽楊英在車外說道:“主公,我等到了陽翟縣了。”


    “哦?到了?”李知聞言精神一振,吩咐道:“去荀氏府邸。”


    “喏。”楊英應了一聲後,車隊又緩緩前行。


    等李知車隊來到荀氏門口後,


    楊英翻身下馬,對李知馬車輕聲說道:“主公,到了。”


    聽到楊英的稟報,正在閉目養神的李知立刻睜開了眼睛,對另外兩人道:“兩位賢弟,隨為兄去拜訪一下荀氏如何?”


    郭嘉猶豫了一會兒後,便點頭答應了,而徐晃卻為難的說道:“某家一個粗人,怕給兄長丟人,再者,某還要照料家母,便不去了。”


    李知聞言,也不強迫,點了點頭便和郭嘉


    下了馬車。


    待二人下了馬車,來到荀府門口,李知仔細觀察著麵前的府邸。


    隻見其不算太大,亦算不得雄偉,但是隻站在門口,便感到一股文華厚重之氣撲麵而來。


    他頗為欣賞的看著眼前的府邸,但也沒忘了正事,對郭德吩咐道:“去把我的拜帖投上。”


    “喏。”


    郭德應了一


    聲,便匆匆走向前去。


    他走到荀府門前敲了敲門,沒過一會兒,從側門走出一個人來,看打扮像是府中仆人。


    那人出來後,先是看了李知等人一眼,然後向郭德詢問道:“不知兄台來此有何事情?”


    郭德取出李知的拜帖,雙手呈於那人麵前。


    “大漢古鄉候,三絕公子李知,前來拜訪,此乃我家主人拜帖。”


    那仆人們也不敢怠慢,亦是雙手接過拜帖,而後對李知等人行了一禮。


    “公子請稍待,小人這就去通報。”


    那仆人看到李知點頭之後,便匆匆的向荀府之內走去。


    李知他們又等了一會兒,隻聽“吱呀”一聲,荀府大門大開,從裏麵走出一個儒雅老者。


    李知見此,趕緊上前拜見。


    “晚輩李知李行之,見過長者,敢問長者尊姓大名。”


    那儒雅老者微微點頭,虛扶他了一下。


    “古鄉候不必多禮,老夫乃是荀氏家主荀爽,見過古鄉候。”


    李知聞言,有些受寵若驚。


    “晚輩不過是一後生小子,如何敢勞慈明公親迎?卻是折煞晚輩了!”


    說完之後,他趕緊上前,深深的行了一禮。


    荀爽見他行事有理有度,頗為讚賞的點了點頭。


    “賢侄乃是大漢古鄉候,如何當不得老夫親迎?


    罷了,賢侄且先起身,有事我等進府在言。”


    說完,荀爽便在前麵帶路,往府中走去。


    等到眾人進到府中正廳,各自坐下之後,待仆人端上茶點荀爽作為主家,便先開口問道:“賢侄來老夫府上,可有何事?”


    “有勞慈明公過問,晚輩來此,一者是受文若兄所托,帶一封家書於慈明公。


    二者,晚輩與荀氏有婚約在身,然…晚輩卻從未來荀府拜訪,卻是晚輩有些失禮了。


    今日前來,晚輩便是想拜訪一下老大人。”


    說完,李知便把荀交於他裝著書信的錦囊,雙手遞給了荀爽。


    荀爽接過錦囊,看了一眼,也沒有打開錦囊,便放入衣袖之中。


    之後,荀爽麵無表情的看著李知,撫須說道:“有勞賢侄了,賢侄泰山就在家中,老夫便不留賢


    侄了,來人!送賢侄去恆康兄院中。”


    說著,他便端起了茶盞,顯然是有送客之意。


    李知看荀爽如此著急的端茶送客,雖然不知道荀爽為什麽突然變了顏色,但他作為晚輩也不便多加詢問。


    李知無奈,隻得起身,對荀爽行禮道:“如此晚輩便不打擾慈明公了,告辭。”


    “嗯。”荀爽點了點頭,隨後,對一旁的仆人說道:“領古鄉候去蝶戀別院。”


    “喏。”仆人應了一聲後,對李知引手道:“古鄉候請隨小人來。”


    見此,李知對荀爽告別道:“如此,晚輩告辭。”


    看荀爽微微點頭之後,李知便跟著仆人,向自己未來泰山的別院走去。


    待到走出正廳,一直跟在他身後的郭嘉長處一口氣。


    “唿……可算是出來。”


    李知見他一副逃出生天的表情,好奇的問道


    “賢弟這是怎麽了,怎麽如此懼怕慈明公?


    為兄觀慈明公,雖然少言寡語,但還算和藹,有何可怕之處?”


    “和藹?!”


    郭嘉如同見鬼一般看著李知,滿臉的不可置信。


    “兄長是從何處看出慈明公和藹?


    嘉在荀氏求學之時,除了當時的老師,就屬慈明公和兄長那泰山老大人,荀健荀恆康老先生,最為嚴厲。


    兩位老師為我等上課也是最多,那時,嘉的手好過,天天如同豬蹄一般!”


    李知聞言,鄙視的看了他一眼。


    “必然是賢弟求學之時太過頑皮!不然為何別人沒挨打,就賢弟挨打?


    如若為兄作為賢弟之師,就賢弟這副懶散的樣子,莫說手給你打腫,便是腿也給你打折了!”


    說著,李知故作嫌棄的離他遠了一點,像是怕沾上什麽髒東西。


    郭嘉雖然知道李知是在開玩笑,但還是氣得臉色通紅。


    “兄長!!!”


    “哈哈哈哈……”


    就在李知打趣郭嘉之時,三人卻是已經走到了荀健老先生的別院門口。


    那領路的仆人,迴身對李知兩人拱手道:“兩位公子請稍待,小人前去稟報老爺。”


    待二人點頭之後,仆人便往小院之中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老師在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崖邊釣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崖邊釣魚並收藏三國之老師在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