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


    馬蹄聲由遠而近,漸漸來到他等麵前


    卻是關羽帶著他所操練的那些侍衛來了。


    關羽來到近前,翻身下馬,拱手對李知稟報道


    “兄長使人尋某前來,所謂何事?”


    事情緊急,李知便也沒與他客氣


    “賢弟速讓護衛圍住會場,千萬莫讓來看熱鬧的百姓,驚擾了諸位貴客。”


    “賢侄莫急,這些人是……”


    盧植看著這些整齊劃一,頗有些軍伍之氣的侍衛,神色有些莫名,在此時插言問李知


    要知道,訓練護衛和訓練軍隊,完全不是一迴事兒,而在洛陽城邊訓練了一些軍隊,不管是多是少皆是大事。


    李知麵色不變,心中卻是大驚,他也想到了此處,思考著如何迴答盧植。


    定了定神想了一會兒對盧植道


    “我這賢弟,頗有武力,欲投軍報國”


    李知指著關羽胡亂扯謊


    “然而,其不懂兵法,亦不知帶兵之道。”


    李知此時卻是越扯越順暢


    “為免日後,我這賢弟在軍隊中吃虧,晚輩便把家中家仆交於他訓練,讓他邊練邊學,以增經驗。”


    “嗯”


    盧植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走到關羽麵前,使勁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關羽傲然而立,不為所動。


    “好生健碩的猛士,卻是天生為將之人”


    盧植看後心中極為滿意,對李知的話也信了個**成,便也就不追究他私自練兵之事。


    看到盧植對關羽十分欣賞,李知趕緊為他介紹


    “此乃關羽關長生,天生神力,武藝非凡,乃天生猛將也”


    做完又對右轉向頭對關羽介紹。


    “此乃盧植盧子幹,盧公的乃是兵道大家,賢弟還不快快行禮,日後若有疑問,可向盧公請教。”


    關羽一聽他便是盧植,也是神情一震。


    盧植的大名他當然聽過,他雖然性情高傲,但是對真有本事的人,卻十分的佩服。


    “晚輩關羽關長生見過盧公。”


    關羽對盧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盧植單手虛扶


    “不必多禮,快快起來吧。”


    關羽起身後便立於一旁沉默不語


    李知見他見過禮便不說話了,卻是大急。


    心想:“如此好的機會,你玩什麽沉默是金?怎的不知道珍惜?”


    便朝盧植開口道:“盧公見諒,我這賢弟,平日便是如此少言寡語,非是其怠慢盧公。”


    盧植瞥了他一眼,便不再理他,而看向關羽的目光,卻是充滿了欣賞。


    他就喜歡這種,平日裏看著沉默寡言


    ,但是行起事來,卻雷厲風行之人。


    “長生賢侄日後若有暇,可來老夫府邸,老夫雖然稱不得兵道大家,但是教賢侄一些為將之道還是可以的”


    不待關羽反應,李知卻是大喜,趕緊扯了扯關羽的衣袖


    “賢弟還不快拜見恩師!”


    關羽問言卻是愣了,李知使勁的對關羽眨眼,又使勁的扯了扯他的衣袖,悄悄地指了指盧植,意思不言而喻。


    關羽這會兒也反應過來了,趕緊快步向前,與盧植行了一個大禮


    “學生關羽關長生拜見恩師”


    “唉~~”


    盧植驚詫了一聲,卻是被他們兩個人搞懵了,老夫何曾說過要收他為徒?


    隨即他像是明白了什麽,戲謔的看向了李知


    “賢侄這是在用話拿老夫?不過…賢侄這兄長當的卻是稱職。”


    盧植搖了搖頭歎了一聲的,最後又把目光看向關羽,越看越是喜愛,便也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


    “罷了,看在賢侄為自己兄弟良苦用心上,老夫便收下長生了。”


    李知關羽聞言大喜,同時向盧植行了一禮。


    “恭喜子幹兄收得高徒。”


    陽球此時在一旁插言道


    “不過此時卻不是收徒之時,待他日行拜師之禮如何,此次大會卻是要開始了。”


    眾人聞言看向四周,可不正是如此席位之上皆有人,密密麻麻的約四五百人。


    不僅如此,會場周圍亦是圍繞著一些看熱鬧的百姓,有數千之人之多。


    看到此處李知卻是大急,趕緊對關羽說道


    “賢弟趕緊去把護衛分散於會場周圍,切莫讓看熱鬧的人驚擾了席上貴客”


    “喏”


    關羽聞言應了一聲便立馬去辦了


    “兩位前輩也請上台吧”


    兩人皆稱善,於是便緩步向台上行去。


    等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李知便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到台前,先是對眾人行了一禮。


    大聲道:“諸位請肅靜”


    待到席上嘈雜之聲漸漸的平複下來


    “知今日辦此大會,為的是選出酒中尊者與洛陽第一才子。”


    說到這裏李知對台上四位老者拱了拱手。


    “能請到四位長者作為評判,在下不勝榮幸。”


    “今日評價選陽第一才子,分為琴棋書畫詩詞歌賦。”


    “琴棋書畫乃由蔡公評選”


    “詩詞歌賦便由宋公評選”


    “至於酒尊之稱,那便不用說了,我等之人,酒量宏大者可上前一試。”


    “這酒尊之名,便由盧公和陽公評選”


    他說到這兒,對著一旁高高聳起的酒壇,指了一指。


    “諸位便是飲此酒,以博酒尊之名”


    “未免喝酒誤事我等先選才子,再評酒尊”


    就在這時,袁術起身大聲道


    “區區不到百壇酒,我等數百人如何能夠?”


    “莫不是爾錢財不夠,買不得夠眾人所飲之酒?”


    “若當真如此,某借你一些便是,何必弄得如此寒磣?”


    說完他便哈哈大笑了起來。


    李知聞言,不為所動,臉上帶著戲謔的笑意。


    “公路兄嫌酒不夠?”


    “不若如此,我等評酒尊之前,公路兄先飲一壇。


    若公路兄醉了,日後便給在下賠罪。


    若公路兄不醉,在下向公路兄賠罪,再向公路兄借錢買酒如何?”


    “便如此說定了!”


    袁術聞言大喜,怕他後悔,便一口定下來。


    因為上次之事,李知令他丟了大人,這次他便想報複迴來,如今可算讓他得到了機會。


    這時和袁紹一起的曹操卻是扶臉無奈,心想:行之賢弟又在坑袁術了。


    他喝過李知的酒,莫要說一壇,便是半壇他也喝不了。


    袁紹見曹操的表情有些奇怪,便也有些好奇。


    “孟德為何如此表情?”


    曹操聞言,爬在袁紹的耳邊對他如此這般的說了一通。


    聽完之後袁紹亦是忍俊不禁,笑著搖了搖頭,便不再管此事了。


    李知此刻心中卻是在偷笑


    “嘿嘿嘿嘿…


    就你袁術那喝一壇普通濁酒,便不知道自己姓什麽的酒量。


    如今再喝我這些最低度數都有三十度多的酒……


    而且我這一壇酒可有二十餘斤


    二十餘斤超過三十多度的酒……


    喝完,你袁術莫說不醉,不死都算你命大!”


    想到這裏李知愉悅的笑了


    隨後他整理了一下心情,不想這些亂七八糟,走到台前。


    “我等評選才子,先評琴棋書畫,琴之一道,哪位俊才願意參選?”


    話音剛落


    “某願參選”


    “在下”


    “群亦擅長琴道”


    聽到這些亂哄哄的迴答,他打開折扇虛掩了一下


    “諸位不必著急,哪位仁兄想要參選,站起身來便可。”


    話音剛落,約有二三十人便站起身來。


    見此,李知點了點頭對郭德吩咐道:“……”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老師在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崖邊釣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崖邊釣魚並收藏三國之老師在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