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猜中了申紹芳的心理,卻沒想過是自己裝逼裝過了,引起了申紹芳的反感。
王興聽申紹芳用孟子之言攻擊自己的行止,又想起了後世金大俠的《射雕英雄傳》中黃蓉對付一燈大師弟子朱子柳的幾句詩,此時吟來,不正應景嗎?
王興微微一笑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
這幾句詩都是在說孟子之言也有不可信的地方,潛意也就是迴擊申紹芳:孟子的話你也信?
申紹芳是真材實料的進士出身,自然懂得這幾句的意思,雖覺有些強辭奪理,卻終究無法反駁。
“主人,有點過了。”薛義提醒道。
王興得薛義提醒,心裏一驚:“是啊,在未來大舅子麵前逞什麽能啊?要是表現過了,引起他的反感可就事與願違了。”
想到這裏,王興站起來,衝申紹芳躬身一輯,說道:“師兄,小弟識見淺陋,說的都是歪理,還請師兄勿怪。”
申紹芳在王興吟完詩後,震驚之餘一直在沉思:“這個王興的言語有點離經叛道,也有點匪夷所思,竟敢質疑亞聖所言!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說明此人已經精研《孟子》,並且從一個怪異的視角思考問題,這說明此人真是大才,我不如多矣!王興不願為官,確實不是才學不足,而是真有超然脫俗的見識。怪不得爺爺這麽大年紀了,還要收他為徒孫。說是代子收徒,其實不過是怕妹妹和王興有了輩份之差罷了。”
想到這裏,他不免有些自責:“自己這是怎麽了?怎麽連自己妹妹的清譽都不顧了?難道真是不願意妹妹許人嗎?是不是嫉妒心在作怪?”
又見王興站起身來謙遜,才知他不光才學高,心胸也寬闊,懂得照顧自己的麵子。嗯,得妹婿如此,夫複何求?
申紹芳至此,才算真正容納了這個師弟,這個未來的妹婿。
他也站起身來,心悅誠服地說道:“任之,好才學,好心胸!說實話,為兄一開始並不服氣,還有點小嫉妒,犯了文人相輕的毛病。現在麽,為兄已經完全服氣了,自愧不如啊!”
“師兄,此言可要折煞小弟了。”
“哈哈,這迴怎麽懂得謙虛了?不說‘各領風騷數百年了’?”
“小弟狂妄,實在該打!”
申紹芳跟王興對視一眼,兩人同時哈哈大笑,至此方才芥蒂盡去,親近之感頓生。
……
申紹芳迴到主院,把考較王興的事情對父親一說,讚道:“任之才思之敏捷,世所罕見。”
申用懋笑道:“芳兒,這迴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你祖父的眼光和見識那是絕對沒錯的。”
申紹芳說道:“兒子知錯了。父親,我看任之要是考取功名,當不在話下,最起碼才學在我之上,您可以放心了。”
“芳兒,你沒見你祖父信中之言嗎?興兒入世之心不堅,隻想悠遊山林,做個逍遙翁。你祖父的意思讓我在京中想辦法,打消他的避世之心。”
“那我去告訴他,不中進士,休想娶我妹妹。”申紹芳說道。
“不可,此法要是行得通,你祖父早就用了。凡才高之人必氣傲,隻可暗激,不可硬逼。”申用懋搖頭說道。
“那怎麽辦?這小子要是這麽消極,可就太遺憾了。”申紹芳一皺眉說道。
“不急,這兩天人來人往地太忙,為父不及細思,等壽誕一過,再設法不遲。”
……
“三節兩壽”是官場通行的官員收禮的大日子。
所謂“三節兩壽”,就是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兩壽”是官員本人及夫人的生日。
“千裏做官隻為財。”有明一代,官員俸祿極低,依靠俸祿根本無法維持日常生計,地方大員還要雇請師爺、幕僚,這些開支都是官員自己承擔。所以,在地方上為官,依靠的正當收入一是“火耗”,二就是“三節兩壽”。而京官無“火耗”收入,隻能依靠地方官的饋贈,“冰敬”、“炭敬”就由此而來,此外最光明正大的收入,就是“三節兩壽”了。
申用懋家有良田萬畝,家資豪富,要說根本看不上“三節兩壽”收的禮,但這是官場慣例,他也不能獨身事外。破壞官場規則,隻會被人說成“假清高”、“假道學”。
從七月十九這天開始,王興就跟著申紹芳代師迎客。
先一天來送禮的,大多是外地人,主要是地方官派來的代表,當然,因為申用懋掌管兵部職方司,有些總兵、遊擊、將軍也悄悄地派了人來。
王興算是見識了官場的黑暗,那些地方大員送來的禮,沒有下三百兩的,尤其是武將,送的禮更重,僅遼東總兵李如柏就送來了黃金三百兩。
正日子還沒到,申用懋收禮折銀已超過萬兩。
這些重禮倒沒讓王興震驚,因為前世看過了太多這樣的事,有的官員年節收禮哪個不是幾十萬、上百萬?當然那是rmb,老師作為職方司郎中,相當於後世的正司局級,在目前尚書、侍郎領導班子配備不全的情況下,他這郎中地位實際還要高一些,收萬把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幾百萬,還算多嗎?
最讓他震驚的是一個人的到來。
當日晚,華燈初上,有一個人身著便服,在三個隨從的陪伴下來到申府。申紹芳一見那人,立即讓申誠去稟知父親親自來接,自己則趕緊迎上前去,王興自然緊緊跟隨。
就聽申紹芳上前拱手見禮,低聲道:“不知廠公駕到,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廠公?王興一愣,莫非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這麽晚了,他來幹什麽?給老師祝壽?似乎不大合理啊。
來人確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陳矩,他尖著嗓子說道:“咱家來給令尊大人祝壽。”
說完一揮手,旁邊一個小太監奉上一個銀封,申紹芳接過銀封,道了謝,交給一旁的申忠,然後在前領路,引著陳矩向正房走去。
王興沒有跟去,仍留在大門內,準備迎接客人。
王興聽申紹芳用孟子之言攻擊自己的行止,又想起了後世金大俠的《射雕英雄傳》中黃蓉對付一燈大師弟子朱子柳的幾句詩,此時吟來,不正應景嗎?
王興微微一笑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
這幾句詩都是在說孟子之言也有不可信的地方,潛意也就是迴擊申紹芳:孟子的話你也信?
申紹芳是真材實料的進士出身,自然懂得這幾句的意思,雖覺有些強辭奪理,卻終究無法反駁。
“主人,有點過了。”薛義提醒道。
王興得薛義提醒,心裏一驚:“是啊,在未來大舅子麵前逞什麽能啊?要是表現過了,引起他的反感可就事與願違了。”
想到這裏,王興站起來,衝申紹芳躬身一輯,說道:“師兄,小弟識見淺陋,說的都是歪理,還請師兄勿怪。”
申紹芳在王興吟完詩後,震驚之餘一直在沉思:“這個王興的言語有點離經叛道,也有點匪夷所思,竟敢質疑亞聖所言!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說明此人已經精研《孟子》,並且從一個怪異的視角思考問題,這說明此人真是大才,我不如多矣!王興不願為官,確實不是才學不足,而是真有超然脫俗的見識。怪不得爺爺這麽大年紀了,還要收他為徒孫。說是代子收徒,其實不過是怕妹妹和王興有了輩份之差罷了。”
想到這裏,他不免有些自責:“自己這是怎麽了?怎麽連自己妹妹的清譽都不顧了?難道真是不願意妹妹許人嗎?是不是嫉妒心在作怪?”
又見王興站起身來謙遜,才知他不光才學高,心胸也寬闊,懂得照顧自己的麵子。嗯,得妹婿如此,夫複何求?
申紹芳至此,才算真正容納了這個師弟,這個未來的妹婿。
他也站起身來,心悅誠服地說道:“任之,好才學,好心胸!說實話,為兄一開始並不服氣,還有點小嫉妒,犯了文人相輕的毛病。現在麽,為兄已經完全服氣了,自愧不如啊!”
“師兄,此言可要折煞小弟了。”
“哈哈,這迴怎麽懂得謙虛了?不說‘各領風騷數百年了’?”
“小弟狂妄,實在該打!”
申紹芳跟王興對視一眼,兩人同時哈哈大笑,至此方才芥蒂盡去,親近之感頓生。
……
申紹芳迴到主院,把考較王興的事情對父親一說,讚道:“任之才思之敏捷,世所罕見。”
申用懋笑道:“芳兒,這迴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你祖父的眼光和見識那是絕對沒錯的。”
申紹芳說道:“兒子知錯了。父親,我看任之要是考取功名,當不在話下,最起碼才學在我之上,您可以放心了。”
“芳兒,你沒見你祖父信中之言嗎?興兒入世之心不堅,隻想悠遊山林,做個逍遙翁。你祖父的意思讓我在京中想辦法,打消他的避世之心。”
“那我去告訴他,不中進士,休想娶我妹妹。”申紹芳說道。
“不可,此法要是行得通,你祖父早就用了。凡才高之人必氣傲,隻可暗激,不可硬逼。”申用懋搖頭說道。
“那怎麽辦?這小子要是這麽消極,可就太遺憾了。”申紹芳一皺眉說道。
“不急,這兩天人來人往地太忙,為父不及細思,等壽誕一過,再設法不遲。”
……
“三節兩壽”是官場通行的官員收禮的大日子。
所謂“三節兩壽”,就是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兩壽”是官員本人及夫人的生日。
“千裏做官隻為財。”有明一代,官員俸祿極低,依靠俸祿根本無法維持日常生計,地方大員還要雇請師爺、幕僚,這些開支都是官員自己承擔。所以,在地方上為官,依靠的正當收入一是“火耗”,二就是“三節兩壽”。而京官無“火耗”收入,隻能依靠地方官的饋贈,“冰敬”、“炭敬”就由此而來,此外最光明正大的收入,就是“三節兩壽”了。
申用懋家有良田萬畝,家資豪富,要說根本看不上“三節兩壽”收的禮,但這是官場慣例,他也不能獨身事外。破壞官場規則,隻會被人說成“假清高”、“假道學”。
從七月十九這天開始,王興就跟著申紹芳代師迎客。
先一天來送禮的,大多是外地人,主要是地方官派來的代表,當然,因為申用懋掌管兵部職方司,有些總兵、遊擊、將軍也悄悄地派了人來。
王興算是見識了官場的黑暗,那些地方大員送來的禮,沒有下三百兩的,尤其是武將,送的禮更重,僅遼東總兵李如柏就送來了黃金三百兩。
正日子還沒到,申用懋收禮折銀已超過萬兩。
這些重禮倒沒讓王興震驚,因為前世看過了太多這樣的事,有的官員年節收禮哪個不是幾十萬、上百萬?當然那是rmb,老師作為職方司郎中,相當於後世的正司局級,在目前尚書、侍郎領導班子配備不全的情況下,他這郎中地位實際還要高一些,收萬把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幾百萬,還算多嗎?
最讓他震驚的是一個人的到來。
當日晚,華燈初上,有一個人身著便服,在三個隨從的陪伴下來到申府。申紹芳一見那人,立即讓申誠去稟知父親親自來接,自己則趕緊迎上前去,王興自然緊緊跟隨。
就聽申紹芳上前拱手見禮,低聲道:“不知廠公駕到,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廠公?王興一愣,莫非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這麽晚了,他來幹什麽?給老師祝壽?似乎不大合理啊。
來人確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陳矩,他尖著嗓子說道:“咱家來給令尊大人祝壽。”
說完一揮手,旁邊一個小太監奉上一個銀封,申紹芳接過銀封,道了謝,交給一旁的申忠,然後在前領路,引著陳矩向正房走去。
王興沒有跟去,仍留在大門內,準備迎接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