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頭,張胖子又跑去看這個石室中石壁上麵的壁畫。


    這幅壁畫上畫的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引軍立於高處,身後的旗幟上大大的一個“王”字。在他麵前的山下,一座高牆大城卻正淹沒在洪水之中。


    這應該是描繪的秦王政二十二年,派遣名將王翦之子王賁領軍攻擊魏國,王賁用黃河之水水淹大梁城,城池盡毀,因而魏王投降,魏國滅亡。


    畫上的情景正是當年水淹大梁城的情形,雕刻壁畫的工匠技藝十分精湛,寥寥數筆,人物的神態以及當時大梁城在洪水之中的慘狀,呈現得栩栩如生,難以想象千年之前的秦人工匠竟然就能夠有如此高超的技藝。


    欣賞了一番壁畫之後,一行人準備繼續前行。雖然如同孫老二所說的,一連推開了幾扇石門都是布置得一模一樣的石室,裏麵都是大同小異的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陪葬品,而石壁之上也都雕刻著當年秦軍掃蕩六國,一統天下的豐功偉績。


    可是葉楓他們還是抱著一絲希望,眼前的石室再多,畢竟也會有個盡頭,隻要一直向前,始終還是可以走出去的。


    然而當他們準備再次推開那厚重的石門之時,腳下的地麵又感覺到了一陣顫動,連石室中的陪葬品也都被震動得左右搖晃起來,從地下又傳來了那種沉悶的響聲。


    與之前一樣,就在大家都在擔心這是地震的時候,忽然一切又恢複了平靜,不但地麵的震顫消失了,連地下的聲音也沒有了,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大家麵麵相覷,正不知發生了什麽事的時候,卻聽見一旁一直默默跟著大家的孫老二忽然哀歎了一聲,說道:“完了,隻怕我們很難再出去了。”


    大家都沒把他的話當迴事,這個老頭在二十年前便曾經被困在這裏過,因此留下了心理陰影,有些灰心喪氣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胖子對於他的哀歎更是不屑一顧,為了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張胖子返身推開了他們進來這間石室的那道石門,說道:“你看,即便前麵走不通,我們也可以順著來路原路返迴,反正每個石室都隻有一出一進兩道石門,又不會弄錯。”


    說話間,他掃了一眼他們之前的那間石室,忽然愣住了。


    他明明記得,剛才那間石室之中堆放的都是一些金銀器具,然而眼前的這間石室中央卻堆著滿滿的珍珠玉器!


    這是怎麽迴事?


    難道自己弄錯了?不可能,剛才明明就是從這道石門進來的,再說石室中根本也沒有其他的門戶了,怎麽會弄錯?


    那麽,是自己記錯了,先前那間石室中堆放的原本就不是金銀器具?一連穿過了好幾間石室,而且石室的大小,裏麵的布置全都是大同小異,非常相似,要說因為如此引起了自己記憶的混亂,一時記錯了也不是沒有可能。


    張胖子猶豫了一下,走進了先前的那間石室,去看那幅石壁之上的壁畫。


    這一看不要緊,他的臉色一下子大變,嘴裏喃喃的念叨著:“不對!這不可能!”


    葉楓他們見了張胖子的神情,情知有異,連忙快步跟了過去,定睛一看,這石室石壁之上的這幅壁畫,上麵卻是一個青年將領,指揮著眾多軍士與勞工,正在搬運巨石,修築城牆。


    一時之間,他們沒明白張胖子為何如此驚訝的原因。


    張胖子指著麵前的壁畫,滿臉驚訝的說道:“這,這幅壁畫上畫的是秦將蒙恬,帶兵修築長城的故事。”


    蒙恬,也是秦時的名將,其祖父蒙驁便是經曆過四代君王的元老大將,官拜上卿,其父蒙武也曾數度跟隨王翦出兵,大敗楚軍,終於滅掉了楚國,立下了不世戰功。


    在秦王政統一天下之後,命蒙恬帶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奪迴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並且他奉命督建長城,將原來的燕、趙、秦三國的長城連成一片,用以防禦北麵的匈奴來犯。他領兵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北方,令匈奴不敢南犯。


    蒙恬的事跡大家都曾經聽說過,不過卻還是不明白張胖子為何此刻會如此的吃驚。


    張胖子指著牆上的壁畫,連舌頭都有些打結了:“剛,剛才,我們在這個房間的時候,我明明記得牆上畫的是秦軍滅六國,統一天下的事跡,怎,怎麽會變成這一幅了呢?這,這不可能!”


    葉楓他們聽明白了,這一下,他們的臉色也全都變了。


    如果張胖子沒有記錯的話,牆上的壁畫自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就變了,唯一的解釋是,這個石室已經根本不是他們之前經過的那一個了!


    可是,剛才他們明明就是穿過了這個石室,推開那道石門走進下一間石室中去的,同樣的一道石門,為什麽再迴頭卻會出現完全不同的一間石室?


    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張胖子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這是怎麽一迴事,遇見這樣詭異的事情,他感覺快要抓狂了。


    他猛的轉身,再度沿著來時的方向推開了石門,不出所料,眼前出現的又是一間他們之前從沒到達過的石室,石壁之上雕刻著的,又是一幅他們從沒見過的壁畫。


    他們已經找不到來時的路了!


    就像孫老二所說的,他們如今已經完全被困在了這些石室當中。


    原以為,即便前行受阻,隻要沿著原路,他們自然可以返迴當初出發的那一間石室,想要脫困自然不成問題。


    因此,對於孫老二所說的他們在二十年前被困於這些石室之中的那一番話,葉楓他們一開始還是無法理解的。


    畢竟每間石室就隻有兩道石門,一出一進,怎麽會找不到來時之路?


    然而到了現在,這石門之後的石室竟然會發生變化,這等詭異的事情自然是誰也想象不到的,如今既不知道有多少間這樣的石室,又不能找到來時的道路,豈不是隻有被活活被困死在這裏麵?


    張胖子哭喪著臉,像個沒頭蒼蠅一樣在石室裏原地打轉,嘴裏莫名其妙的念叨著:“鬼打牆,鬼打牆!”


    民間傳說中有惡鬼怨靈會迷惑人的思想,令人產生幻覺,失去方向感,被困在一個地方始終打轉,如同被看不見的牆封住了出口一般,一直走不出去,直到被困死為止,這就叫做“鬼打牆”。


    對於這些鬼啊神啊的事情,葉楓向來是不相信的,可是眼前這樣詭異的情形,除了這一種解釋之外,他也實在想不出來是怎麽迴事。


    這時候大家聽到張胖子這樣說,雖然心中有些不信,可是還是感覺到一陣陣的毛骨悚然,心中害怕了起來。


    葉楓轉頭看到孫老二和墨七重兩個老頭默默的坐在一旁,臉上帶著一絲苦笑冷眼看著這些和他們當年同樣陷入了絕境的這幫子後輩們,很明顯他們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無可奈何的。


    難道真的就隻能被困在這裏等死?


    不會!葉楓不相信。


    他想到了孫老二提到的,當年唐太公就曾經看破了其中的玄機,帶著大家幾經周折找到了出路。


    就算他們當年真的隻是僥幸而已,那也說明了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隻要還有一星半點的希望,就不可以放棄!


    葉楓強打起精神,一麵安慰自己,一麵掃視了一圈在場的眾人。


    這時候他發現,除了那兩個老頭子之外,連一直一副漠不關心表情的梅老頭此刻都顯得驚駭無比,卻還有一個人並沒有慌亂。


    這個人就是他的義兄,二哥解禎亮。


    解禎亮此時背靠著牆站在一旁,低垂著頭,似乎正在思索什麽緊要的事情,一副全神貫注,旁若無人的樣子。


    葉楓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難道自己這位不懂武功,手無縛雞之力的義兄竟然能夠看出些什麽門道來?


    ……


    就在葉楓他們在秦皇陵裏被“鬼打牆”困在了石室之中的時候,在秦皇陵外,驪山之下的封土堆之旁,卻悄悄的來了一彪人馬。


    這些人足有兩三千人之多,全副武裝,身披盔甲,分明是一支官軍部隊。


    而在這一支隊伍最前麵,騎在高頭大馬之上的人,赫然便是先前西安城中的那位知府大人,趙宗儒!


    此刻太陽已經西斜,金色的餘暉灑下來,有些刺眼。


    趙宗儒抬起頭眯縫著眼望了望天邊的夕陽,歎了口氣,低頭看向伏身跪在馬前的四個人。


    這四個人正是他之前派來跟隨協助葉楓他們的那四名軍士。


    趙宗儒搖了搖頭,語氣裏充滿了失望之情:“原本以為你們四人精明能幹,身手了得,又在大內供職多年,一向做事幹淨利落,不曾犯過錯,因此才派你們來盯住他,卻不想你們竟然如此大意,竟然中了他人的手段,完全失去了他們的下落,真是太令本官失望了。”


    那四名軍士似乎對於趙宗儒十分的懼怕,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連聲說道:“小人該死,一定是那個奇形怪狀的老頭子,勘破了屬下們的身份,因此在飲水之中下了藥,趁著屬下們昏睡之際出發離開了。屬下們有失職責,罪該萬死!”


    趙宗儒眨了眨眼,想了想又問道:“他們是何時出發的?”


    那四名軍士答道:“他們應該天不亮的時候就出發了,算起來應該已經進去一整日了。”


    趙宗儒點了點頭,喃喃自語的說道:“這麽說來,時間也差不多了,還是不知道他們在下麵能否按時到達啊?”


    四名軍士不明白他的話中之意,低著頭不敢接口。


    就在這時,夕陽的餘暉忽然間暗了下來,眾人抬頭望去,隻見有一片黑色的影子緩緩的遮擋住了金色的太陽。


    “天狗食日!天狗食日!”所有人全都麵色大變,驚唿不已。


    傳言中,出現天狗食日這樣的異相,主大兇之兆,天下必有禍事發生,所以軍士們全都驚懼不已。


    趙宗儒抬頭望著這一奇異的景象,臉上卻毫無驚訝的神情,而是心中默默的念道:“終於來了,看來七星連珠之日果然便是今日,但願他們在下麵能趕得上。”


    隨即,他轉頭大聲喝令,手下那數千軍士頓時散了開去,把整個小山丘一般的秦皇陵封土堆團團圍住,他們一個個都手持刀槍,如臨大敵一般。


    就在趙宗儒帶人圍住了封土堆的時候,遠在數千裏之外的京城,在金碧輝煌的金鑾寶殿前,朱棣倚靠著圍欄也抬頭正望著天上“天狗食日”的奇景。


    他的心裏忍不住有一些激動,天狗食日!看起來,解縉那個臭酸儒果然還是有些本事,竟然推算得一點不差,七星連珠便是在今日。


    等待了這麽多年,實在等得有些太久了,除了激動,朱棣心中甚至還感覺到了一絲疲憊。


    他在心中長歎了一聲:但願那個小子不要辜負了朕這麽多年來的苦心籌劃,千萬要挺住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龍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家太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家太公並收藏尋龍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