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侯張信,這個人夏瑄當然知道,恐怕如今滿朝上下沒有人會不知道他的。
張信原本是鎮守邊關的一名小軍官,但是他精通兵法韜略,智勇雙全,在邊關屢立戰功,因而積功升至了都指揮僉事。他為人也很誠實謙恭,與軍中很多將領關係都很好。
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就有大臣向皇上推薦,說張信有勇有謀,可堪大用,因而建文帝將張信調任北平都司,掌管北平軍隊,監視燕王朱棣。
後來建文帝聽從了齊泰和黃子澄他們的意見,在削滅五藩王之後,決心對燕王朱棣動手。一麵秘密抓捕燕王麾下的大臣,嚴刑拷問所謂謀反實證,一麵下密詔給張信,讓他與當時北平布政司張昺和謝貴一道,起兵抓捕燕王朱棣和王府官屬。
張信自到北平之後,燕王待其不薄,所以接到密詔之後,他內心猶豫不決,恐懼不安。其母得知後勸告他說:“不可,燕王待我家不薄,汝父在世常言王氣在燕,背之恐遭滅族之禍。”張信聽從母親的話,於是前往燕王府告密。
燕王朱棣此時正在府中稱病避禍,加上張信並非燕王舊屬,是建文帝派來監視他的,因而張信求見三次,燕王朱棣都托病不見。
張信跪在王府門外,堅持求見,終於得以進入王府,到燕王病榻前拜見。張信取出密詔相告,燕王朱棣大懼而起,立即召集眾將商議,即刻起兵,攻取北平九門。
自此也就展開了近四年的靖難之役。
到最後燕軍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死,朱棣登基大寶,論功行賞,將張信晉升為都督僉事,封為隆平侯,世代襲爵。對張信的母親,朱棣也大加封賞。
朱棣對於張信當年的密報十分感激,常常在朝臣之前稱他為“恩張”,還想要納張信之女為妃,以示恩寵,卻被張信堅決地拒絕了。
有這樣傳奇一般的經曆,以及和皇上朱棣之間非同尋常的交情,隆平侯張信自然成為了朝野上下的名人。
不過夏瑄想不明白的是,這樣一個深受皇上寵信,名滿朝野的重臣,對於如今遠在千裏之外蘭州的危局,會有什麽幫助?
蹇義看著夏瑄一臉的迷茫,問道:“你對於隆平侯此人有什麽看法?”
夏瑄想了想,才鄭重地答道:“隆平侯固然功高,又得皇上寵信,不過此人行事頗有些恃寵而驕,多有不法之行。平素時常有聽聞攤入小利,強占民田之事。”
“小侄聽聞都禦史程瑛正在收集證據,準備上表彈劾他恣意貪汙,強占丹陽練湖八十餘裏,江陰官田七十餘頃。如今這位隆平侯隻怕是自顧不暇吧?”
蹇義笑了笑,問夏瑄:“依你之見,這次程瑛上奏彈劾,隆平侯會落得什麽下場?”
夏瑄猶豫
了一下,說道:“皇上最恨貪汙之人,如果程禦史的上奏彈劾一旦查實,縱使不會被削去爵位,也必然會遭到重罰,搞不好還要遭受牢獄之災。”
蹇義嗬嗬笑了起來,說道:“我可以打賭,程瑛所奏之事必然會查無實據,而隆平侯頂多會遭到皇上的申斥,連毛都不會少一根。”
夏瑄一驚,動容問道:“這卻是為何?”
蹇義嘿嘿一笑:“你有沒有想過,張信當年為人正直謙恭,大公無私,因而在軍中很有聲望,甚至在皇上登基之後,曾想要納其女為妃,以示恩寵,這是何等的殊榮?他卻誠惶誠恐的堅辭不受,因此皇上也更為看重他。這樣一個對名利地位淡薄無所求的人,到如今怎麽會變得恃寵而驕,為了些蠅頭小利橫行不法了呢?”
夏瑄聽了不覺一呆,也問道:“是啊,為什麽呢?”
蹇義滿麵狡猾之色低聲說道:“因為這些都是我教他的。”
夏瑄愣住了,疑惑不解地望著蹇義。
蹇義看他完全不明白,輕輕歎息了一聲說道:“當今皇上乃是起兵靖難才得的天下,他對於軍心兵權,自然看得是極重的。對於張信這樣在軍中聲望很高的將領,他真的會完全的放心,格外信任?”
“張信原本就不是燕王的舊部,當年北平告密一事雖說是奇功一件,但是也有可能是他迫於形勢,不得已的選擇。如今皇上得了天下,論功行賞,他卻處處小心謹慎,顯示自己淡泊名利,大公無私,你覺得皇上會怎麽想?”
夏瑄遲疑了一下沒有迴答,皇上的心思又豈是他這樣的年輕人所能妄自揣測的?
蹇義沒等他迴答,接著說道:“皇上這時候就會想,你並非我的舊部,算起來也隻能是背叛舊主,半道投誠過來的。如今已經身為侯爵,地位顯赫,卻還是處處小心,事事顯示自己的無私,這是為什麽?你越是表現得淡泊名利,沽名釣譽,皇上就越是疑心你背後所圖非小。加上張信素來在軍中的威望,怎能不招來皇上的猜忌?”
他看夏瑄聽得連連點頭,似乎有些明白了,又說道:“其實從張信堅辭皇上要納其女為妃的建議後,皇上對張信雖然表麵上沒有什麽變化,但是卻感覺有些日漸疏遠起來,而且暗中還密令錦衣衛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張信萬分驚懼之下,便來找我求一條保全自身的法子。想來想去,別無良策,我就給張信出了一條自汙的辦法。”
“自汙?”聽到這時,夏瑄基本上已經有些明白了。
蹇義說道:“皇上所疑心的,不過是張信沽名釣譽,所謀者大,要消除他的疑慮,就隻能往自己身上潑一些髒水。故意做出一副恃寵而驕的模樣,時不時的欺壓下百姓,為了蠅頭
小利強占下民田,幹些小小的不法之事。”
“其實我知道,張信欺壓的百姓,強占的民田,事後他都會用重金安撫,程瑛查到的那些所謂強占的官田,皇上一發話,退還便是,依律再罰上一些銀子,又能算得什麽大罪?”
“可是這些事情傳到皇上耳中,他就會想,原來你張信也不過是個鼠目寸光,見利起意,為了一些蠅頭小利仗勢欺人的小人而已。既然如此,還有什麽好猜疑的?”
夏瑄聽得滿臉恍然大悟的表情,不住的點頭,心裏卻暗道,果然隻有這隻老狐狸才能摸透皇上的心思。
蹇義看著他笑道:“所以我可以打賭,程瑛的彈劾奏本一上去,皇上不但不會重重處罰隆平侯,反而會為他多方開脫,因為皇上才不會願意為了這麽點小事落下個忘恩負義,殘害功臣的名聲。”
可是夏瑄還是不明白,對於此刻千裏之外蘭州的局勢,隆平侯張信能有什麽辦法?
蹇義似乎看穿了夏瑄的心思,又說道:“張信當年鎮守邊關之時,與軍中將領多有交情,尤其與西寧老侯爺宋晟關係最好,而且宋晟後來調任駐防西北邊境之時,帶去的部屬,有一大半先前都是張信的麾下。”
夏瑄隻覺得眼前一亮,脫口說道:“叔父的意思是隆平侯……”
蹇義點點頭說道:“小侯爺宋琥如果想要對付肅王殿下,必然會調動邊關駐軍,而朝中唯一能夠阻止邊關諸將的,非隆平侯張信莫屬!”
夏瑄道:“可是遠隔千裏,他能如何阻止?”
蹇義淡淡一笑道:“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知道張信與他的舊部之間一直暗中保持著書信往來,你隻需悄悄前往他府上與他會麵,把當前的局勢告訴他,讓他修書一封,盡快送到軍前。”
“我料想宋琥無非是因為其父之死,聽信了流言,認為是肅王殿下所為,所以起兵意欲報仇雪恨而已。隻要隆平侯在書信中講明利害關係,宋琥乃是皇上的駙馬,又是新襲爵的西寧侯,必然不會受到重處。一旦兵禍發生,真正成為替罪羔羊的,一定是這些附逆的邊關守將。”
“隻要能勸服這些將軍不再被宋琥所掌握,宋琥無兵可調,蘭州城之危就自然解除了。稍後皇上一定會對西北邊防重新整頓,宋小侯爺也就不足為慮了。”更新最快手機端:https://
蹇義說得如此的胸有成竹,顯然是已經經過了深思熟慮的,這反而讓夏瑄心中疑惑起來,忍不住問道:“叔父既然已經算無遺策,早就想好了這個辦法,為什麽不直接去找隆平侯張信講明便可,何必要讓小侄代勞?”
蹇義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苦笑:“你是不知道,皇上對於我們這些文官重臣與軍中武將相互勾連是最為忌憚的,特別是像我這樣的
內閣首輔身份,身邊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都在盯著呢。我如果去隆平侯府,明天天一亮,禦史台的那些禦史老爺們彈劾我的奏本就會擺在皇上的龍案之上!”
夏瑄心中不由得一緊,說道:“那麽小侄前去,豈不也是……”
蹇義嗤之以鼻道:“像你這樣不入流的小吏前去,誰會注意到?隻要你別敲鑼打鼓的上門就是了。”
夏瑄有些羞慚的一笑,便要起身告辭。
蹇義卻攔住他問道:“剛才我講到教授張信自汙之法的時候,看你似乎神色有異,莫非你心中有所觸動?”
夏瑄不禁對於蹇義那驚人的觀察力感覺暗自心驚,當下不敢隱瞞,低頭說道:“小侄隻是想起了家父。”
蹇義沉吟了一下,問道:“你父親離京已經一月有餘了吧?”
夏瑄點頭道:“正是,父親奉了聖旨押運修建宮殿所需的木料和工人前去北平,離京已經一月有餘了。”
蹇義沉聲問道:“你在擔心什麽?”
夏瑄遲疑了一下,輕聲說道:“小侄聽完隆平侯之事,不由自主就聯想到了父親。聽說皇上此次為了怕工人偷懶,特意派錦衣衛負責押送,嚴加督促。父親為了怕那些工人們違反禁令而受罰,所以事先把他們聚集起來告誡之後才出發,所以大家都十分感激他。”
“還有之前父親負責治理浙西水患,安置流民,盡心盡力,毫無私心,朝野上下甚至連民間百姓都無不稱道,多有頌揚之詞。”
蹇義看著夏瑄問道:“這樣不好嗎?”
夏瑄歎息道:“小侄聽聞當年李斯為秦相之時,但凡有功,皆奉之於王,有過則歸之於自身,此誠為人臣子之道也。父親為人行事雖然毫無私心,可是都說這些是父親的功勞,卻絲毫沒有提及皇上的恩情。長此以往,恐非善事。加上剛才聽聞叔父講起隆平侯之事,故而心中不免為父親擔憂。”
蹇義看上去感覺有些意外,愣愣的看著夏瑄好一會,才說道:“小小年紀,懂得什麽!你父親之才能遠勝於你,豈能不知個中要害?不必擔心,還是速速去見隆平侯要緊。”
夏瑄心中也實在對遠在蘭州城中的三位兄弟很是擔心,於是應了一聲,趕忙起身告辭而去。
蹇義怔怔地看著他的背影,心中不禁暗暗歎道,夏原吉啊夏原吉,怎的生個兒子竟然如此聰明!不過可惜啊,這個兒子或許聰明遠勝於你,可是他將來的成就,卻未必能如你一般。
世間往往就是這樣,越是聰明越是能看透一切的人,其成就卻往往不會很大,因為他們太聰明了,很難找到能讓他們為之投入為之犧牲的目標。
而真正能成事的人,卻常常是那些並不算聰明的認死理的癡人。
本章完
張信原本是鎮守邊關的一名小軍官,但是他精通兵法韜略,智勇雙全,在邊關屢立戰功,因而積功升至了都指揮僉事。他為人也很誠實謙恭,與軍中很多將領關係都很好。
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就有大臣向皇上推薦,說張信有勇有謀,可堪大用,因而建文帝將張信調任北平都司,掌管北平軍隊,監視燕王朱棣。
後來建文帝聽從了齊泰和黃子澄他們的意見,在削滅五藩王之後,決心對燕王朱棣動手。一麵秘密抓捕燕王麾下的大臣,嚴刑拷問所謂謀反實證,一麵下密詔給張信,讓他與當時北平布政司張昺和謝貴一道,起兵抓捕燕王朱棣和王府官屬。
張信自到北平之後,燕王待其不薄,所以接到密詔之後,他內心猶豫不決,恐懼不安。其母得知後勸告他說:“不可,燕王待我家不薄,汝父在世常言王氣在燕,背之恐遭滅族之禍。”張信聽從母親的話,於是前往燕王府告密。
燕王朱棣此時正在府中稱病避禍,加上張信並非燕王舊屬,是建文帝派來監視他的,因而張信求見三次,燕王朱棣都托病不見。
張信跪在王府門外,堅持求見,終於得以進入王府,到燕王病榻前拜見。張信取出密詔相告,燕王朱棣大懼而起,立即召集眾將商議,即刻起兵,攻取北平九門。
自此也就展開了近四年的靖難之役。
到最後燕軍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死,朱棣登基大寶,論功行賞,將張信晉升為都督僉事,封為隆平侯,世代襲爵。對張信的母親,朱棣也大加封賞。
朱棣對於張信當年的密報十分感激,常常在朝臣之前稱他為“恩張”,還想要納張信之女為妃,以示恩寵,卻被張信堅決地拒絕了。
有這樣傳奇一般的經曆,以及和皇上朱棣之間非同尋常的交情,隆平侯張信自然成為了朝野上下的名人。
不過夏瑄想不明白的是,這樣一個深受皇上寵信,名滿朝野的重臣,對於如今遠在千裏之外蘭州的危局,會有什麽幫助?
蹇義看著夏瑄一臉的迷茫,問道:“你對於隆平侯此人有什麽看法?”
夏瑄想了想,才鄭重地答道:“隆平侯固然功高,又得皇上寵信,不過此人行事頗有些恃寵而驕,多有不法之行。平素時常有聽聞攤入小利,強占民田之事。”
“小侄聽聞都禦史程瑛正在收集證據,準備上表彈劾他恣意貪汙,強占丹陽練湖八十餘裏,江陰官田七十餘頃。如今這位隆平侯隻怕是自顧不暇吧?”
蹇義笑了笑,問夏瑄:“依你之見,這次程瑛上奏彈劾,隆平侯會落得什麽下場?”
夏瑄猶豫
了一下,說道:“皇上最恨貪汙之人,如果程禦史的上奏彈劾一旦查實,縱使不會被削去爵位,也必然會遭到重罰,搞不好還要遭受牢獄之災。”
蹇義嗬嗬笑了起來,說道:“我可以打賭,程瑛所奏之事必然會查無實據,而隆平侯頂多會遭到皇上的申斥,連毛都不會少一根。”
夏瑄一驚,動容問道:“這卻是為何?”
蹇義嘿嘿一笑:“你有沒有想過,張信當年為人正直謙恭,大公無私,因而在軍中很有聲望,甚至在皇上登基之後,曾想要納其女為妃,以示恩寵,這是何等的殊榮?他卻誠惶誠恐的堅辭不受,因此皇上也更為看重他。這樣一個對名利地位淡薄無所求的人,到如今怎麽會變得恃寵而驕,為了些蠅頭小利橫行不法了呢?”
夏瑄聽了不覺一呆,也問道:“是啊,為什麽呢?”
蹇義滿麵狡猾之色低聲說道:“因為這些都是我教他的。”
夏瑄愣住了,疑惑不解地望著蹇義。
蹇義看他完全不明白,輕輕歎息了一聲說道:“當今皇上乃是起兵靖難才得的天下,他對於軍心兵權,自然看得是極重的。對於張信這樣在軍中聲望很高的將領,他真的會完全的放心,格外信任?”
“張信原本就不是燕王的舊部,當年北平告密一事雖說是奇功一件,但是也有可能是他迫於形勢,不得已的選擇。如今皇上得了天下,論功行賞,他卻處處小心謹慎,顯示自己淡泊名利,大公無私,你覺得皇上會怎麽想?”
夏瑄遲疑了一下沒有迴答,皇上的心思又豈是他這樣的年輕人所能妄自揣測的?
蹇義沒等他迴答,接著說道:“皇上這時候就會想,你並非我的舊部,算起來也隻能是背叛舊主,半道投誠過來的。如今已經身為侯爵,地位顯赫,卻還是處處小心,事事顯示自己的無私,這是為什麽?你越是表現得淡泊名利,沽名釣譽,皇上就越是疑心你背後所圖非小。加上張信素來在軍中的威望,怎能不招來皇上的猜忌?”
他看夏瑄聽得連連點頭,似乎有些明白了,又說道:“其實從張信堅辭皇上要納其女為妃的建議後,皇上對張信雖然表麵上沒有什麽變化,但是卻感覺有些日漸疏遠起來,而且暗中還密令錦衣衛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張信萬分驚懼之下,便來找我求一條保全自身的法子。想來想去,別無良策,我就給張信出了一條自汙的辦法。”
“自汙?”聽到這時,夏瑄基本上已經有些明白了。
蹇義說道:“皇上所疑心的,不過是張信沽名釣譽,所謀者大,要消除他的疑慮,就隻能往自己身上潑一些髒水。故意做出一副恃寵而驕的模樣,時不時的欺壓下百姓,為了蠅頭
小利強占下民田,幹些小小的不法之事。”
“其實我知道,張信欺壓的百姓,強占的民田,事後他都會用重金安撫,程瑛查到的那些所謂強占的官田,皇上一發話,退還便是,依律再罰上一些銀子,又能算得什麽大罪?”
“可是這些事情傳到皇上耳中,他就會想,原來你張信也不過是個鼠目寸光,見利起意,為了一些蠅頭小利仗勢欺人的小人而已。既然如此,還有什麽好猜疑的?”
夏瑄聽得滿臉恍然大悟的表情,不住的點頭,心裏卻暗道,果然隻有這隻老狐狸才能摸透皇上的心思。
蹇義看著他笑道:“所以我可以打賭,程瑛的彈劾奏本一上去,皇上不但不會重重處罰隆平侯,反而會為他多方開脫,因為皇上才不會願意為了這麽點小事落下個忘恩負義,殘害功臣的名聲。”
可是夏瑄還是不明白,對於此刻千裏之外蘭州的局勢,隆平侯張信能有什麽辦法?
蹇義似乎看穿了夏瑄的心思,又說道:“張信當年鎮守邊關之時,與軍中將領多有交情,尤其與西寧老侯爺宋晟關係最好,而且宋晟後來調任駐防西北邊境之時,帶去的部屬,有一大半先前都是張信的麾下。”
夏瑄隻覺得眼前一亮,脫口說道:“叔父的意思是隆平侯……”
蹇義點點頭說道:“小侯爺宋琥如果想要對付肅王殿下,必然會調動邊關駐軍,而朝中唯一能夠阻止邊關諸將的,非隆平侯張信莫屬!”
夏瑄道:“可是遠隔千裏,他能如何阻止?”
蹇義淡淡一笑道:“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知道張信與他的舊部之間一直暗中保持著書信往來,你隻需悄悄前往他府上與他會麵,把當前的局勢告訴他,讓他修書一封,盡快送到軍前。”
“我料想宋琥無非是因為其父之死,聽信了流言,認為是肅王殿下所為,所以起兵意欲報仇雪恨而已。隻要隆平侯在書信中講明利害關係,宋琥乃是皇上的駙馬,又是新襲爵的西寧侯,必然不會受到重處。一旦兵禍發生,真正成為替罪羔羊的,一定是這些附逆的邊關守將。”
“隻要能勸服這些將軍不再被宋琥所掌握,宋琥無兵可調,蘭州城之危就自然解除了。稍後皇上一定會對西北邊防重新整頓,宋小侯爺也就不足為慮了。”更新最快手機端:https://
蹇義說得如此的胸有成竹,顯然是已經經過了深思熟慮的,這反而讓夏瑄心中疑惑起來,忍不住問道:“叔父既然已經算無遺策,早就想好了這個辦法,為什麽不直接去找隆平侯張信講明便可,何必要讓小侄代勞?”
蹇義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苦笑:“你是不知道,皇上對於我們這些文官重臣與軍中武將相互勾連是最為忌憚的,特別是像我這樣的
內閣首輔身份,身邊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都在盯著呢。我如果去隆平侯府,明天天一亮,禦史台的那些禦史老爺們彈劾我的奏本就會擺在皇上的龍案之上!”
夏瑄心中不由得一緊,說道:“那麽小侄前去,豈不也是……”
蹇義嗤之以鼻道:“像你這樣不入流的小吏前去,誰會注意到?隻要你別敲鑼打鼓的上門就是了。”
夏瑄有些羞慚的一笑,便要起身告辭。
蹇義卻攔住他問道:“剛才我講到教授張信自汙之法的時候,看你似乎神色有異,莫非你心中有所觸動?”
夏瑄不禁對於蹇義那驚人的觀察力感覺暗自心驚,當下不敢隱瞞,低頭說道:“小侄隻是想起了家父。”
蹇義沉吟了一下,問道:“你父親離京已經一月有餘了吧?”
夏瑄點頭道:“正是,父親奉了聖旨押運修建宮殿所需的木料和工人前去北平,離京已經一月有餘了。”
蹇義沉聲問道:“你在擔心什麽?”
夏瑄遲疑了一下,輕聲說道:“小侄聽完隆平侯之事,不由自主就聯想到了父親。聽說皇上此次為了怕工人偷懶,特意派錦衣衛負責押送,嚴加督促。父親為了怕那些工人們違反禁令而受罰,所以事先把他們聚集起來告誡之後才出發,所以大家都十分感激他。”
“還有之前父親負責治理浙西水患,安置流民,盡心盡力,毫無私心,朝野上下甚至連民間百姓都無不稱道,多有頌揚之詞。”
蹇義看著夏瑄問道:“這樣不好嗎?”
夏瑄歎息道:“小侄聽聞當年李斯為秦相之時,但凡有功,皆奉之於王,有過則歸之於自身,此誠為人臣子之道也。父親為人行事雖然毫無私心,可是都說這些是父親的功勞,卻絲毫沒有提及皇上的恩情。長此以往,恐非善事。加上剛才聽聞叔父講起隆平侯之事,故而心中不免為父親擔憂。”
蹇義看上去感覺有些意外,愣愣的看著夏瑄好一會,才說道:“小小年紀,懂得什麽!你父親之才能遠勝於你,豈能不知個中要害?不必擔心,還是速速去見隆平侯要緊。”
夏瑄心中也實在對遠在蘭州城中的三位兄弟很是擔心,於是應了一聲,趕忙起身告辭而去。
蹇義怔怔地看著他的背影,心中不禁暗暗歎道,夏原吉啊夏原吉,怎的生個兒子竟然如此聰明!不過可惜啊,這個兒子或許聰明遠勝於你,可是他將來的成就,卻未必能如你一般。
世間往往就是這樣,越是聰明越是能看透一切的人,其成就卻往往不會很大,因為他們太聰明了,很難找到能讓他們為之投入為之犧牲的目標。
而真正能成事的人,卻常常是那些並不算聰明的認死理的癡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