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好友李景隆
按照道衍的提議,朱棣讓王妃裝病,自己在京城裏多呆了十幾天,而在這十幾天裏,他拜見了開國無鄖李文忠的兒子、世襲曹國公李景隆,戶部侍郎卓敬和兵部侍郎齊泰等一批重臣。
李景隆的曹國公府坐落在南京內城的東邊,一座高大雄偉的門樓聳立在街道邊上,紅漆大門一棵棵暴突著的銅釘就像一棵棵大眼珠子一樣緊緊地盯著過往的行人。燕王朱棣的車馬來到門前,馬三保上前做了通報,門人們立即一邊打開中門,一邊向內通報道:燕王來府。
這一聲喊從大門開始,一道門一道門的傳進去,不多時,曹國公李景隆已經匆匆的趕了出來。遠遠的就向燕王施了一禮道:不知燕王駕到,有失遠迎啊。
燕王朱棣這時也顯示出了很高的熱情,急步上前,與李景隆擁抱了一下,然後才一同向內堂大廳走去。
朱棣與李景隆是相當熟悉的,前些年,他們曾經一起討論兵法,一起學習排兵布陣。李景隆是將門弟子,其父的藏書也多是兵法之類,那時候,他們還都是一二十歲的年級,對兵法尤感興趣,而李景隆對兵書戰法可謂是嫻熟於心,各種兵法能倒背如流。那時,他是那樣的崇拜他。但在後來,當他在戰陣中求生避死、於未知中判斷敵情、當危機四伏中決策勝負時,他才發現,那些兵書戰法盡管有著一定的道理,卻並不萬能的。他自信這位胸懷百萬兵的將門後代,如果真的有一天在戰聲場上相見,他一定能打敗他。“兵以正和,以奇勝。”而李景隆的那些想法全都是很正統的打法。朱棣知道,那些所謂的兵法,大多都是以步兵為主的,而現在,麵對的蒙古大軍不是步兵而是騎兵,是快如閃電的馬隊,是唿嘯而來的長刀和踏向頭頂的馬蹄,在與韃靼兵的交鋒中,他深深的體會到,隻有騎兵的快速進攻,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先決條件。當然,騎兵隻是一種武器,同樣的武器用在不同人的手裏,所發揮出來的威力是大不相同的,同樣的一根狼牙棒,在那個韃靼兵的手裏並不怎麽厲害,但到了道衍的手裏,卻像是帶上了神力。
李景隆讓人給他們兩人沏了上好的明前一葉茶。這是采摘於清明之前的,所以叫明前茶。那時,茶樹剛剛冒出一點點嫩芽,被采下來的葉子,小小的葉片的梗上還帶著一個芽苞。
燕王細細的品了一口,那真是滿口的香啊。茶葉在北平,好像總是泡不出那個味來,但到了南京,就大不一樣了。
李景隆告訴燕王朱棣說:近幾年來,貪腐的人很多,好多大臣都被殺掉了。他們一起說起了其中的幾個,這些人他們原來都是很熟悉的,但不知道為什麽,會那樣的貪心。
這些年來,朱棣也在考慮這些問題,為什麽父皇製訂了如此強硬的懲治手段,可那些官員們還是不能自律呢,他們也都是熟讀聖人之書、深明為人道理的君子,可為什麽卻會前赴後繼地要去貪國家的錢財呢?
到底是製度的問題還是人心的問題,聽說元朝的時候,官員們就很貪,但那是一個不把國家當成自己家的一批人,就像一個強盜,走進了一座大院,總覺得這是別人的東西,如果不拿不搶,就不能變成自己的。於是,他們會不擇手段地去爭去搶,但現在,是漢人的天下了,掌權的自然也是漢人,可為什麽貪腐卻是日盛一日?有那麽多人被殺頭,那麽多人被充軍,那麽多的去坐牢,但卻是難以遏製,這到底是為什麽?
李景隆還給朱棣講了很多他所不知道的朝庭內的人事升降情況,當然也談到了其他一些藩王的情況,這些人雖然都與朱棣是兄弟,但由於各自就藩在外,天南海北的多少年都難得見上一麵,就算有個書信來往,那也隻能是隻言片語,難以了解到他們的具體情況,而李景隆身在朝庭,由於與皇家的親姻關係,所以都有著較為密切的來往,他們進京後,也會經常互相拜訪,所以自然比朱棣知道的要多。從李景隆的嘴裏,朱棣知道了,其它藩王的兵並不多。
明朝時,朱元璋共分了自己的二十四個兒子為藩王,每個藩王都擁有三個護衛,當然,護衛是軍隊的建製而不是藩王的衛兵。每個護衛的兵力都不相等,有的一個護衛隻有幾千人,但有的卻擁有上萬人,而朱棣的每個護衛竟然有一萬兩千人,而這些護衛的人數都是由皇帝決定的,絕對不能隨意超編。
聽到這些,朱棣明白了,父皇對自己還是略有偏重的,在所有的藩王中,他自己的兵力最大。
聊完這些,李景隆說:我新近調教了一些樂女,他們的唱腔還不錯,不知道燕王可有雅興一觀?
朱棣喝了口茶說: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啊,我在北平,那是個風沙遍天的地方,也沒有什麽可欣賞的東西,雖然元朝建起大都近百年,但比起江南來,還是不可同日而語啊,就讓我開開眼吧。
於是,李景隆便吩咐了下去,不一會,十二個身著紗裙的女人各抱樂器如輕風送柳般的上得堂來。
李景隆又說,我新釀成的米酒還沒有開壇,今天就請燕王一起品嚐一下吧。說著,又吩咐人擺上果盤食盒,把米酒開了壇,熱了,一起送了上來。
南京的吃法喝法自然與北平不同,果盤是精致的景德鎮青花瓷,酒杯是玉石夜光杯,果品豐美,酒香迷人。而那些身形婀娜聲若銀鈴的樂女們更是美若天仙。這讓朱棣仿佛又迴來了十多年前,那時,他還在南京,在這個“柳弱風欲欺,花豔歌醉人”的溫柔鄉裏,與書聲為伴,與好友同行。但一晃之間,這些都已成了昨日遺夢,而整天伴著他的,卻是那些高大的戰馬和無盡的風沙。
這一場酒,一直喝到日落西山,又喝到初更敲響,才算結束。
按照道衍的提議,朱棣讓王妃裝病,自己在京城裏多呆了十幾天,而在這十幾天裏,他拜見了開國無鄖李文忠的兒子、世襲曹國公李景隆,戶部侍郎卓敬和兵部侍郎齊泰等一批重臣。
李景隆的曹國公府坐落在南京內城的東邊,一座高大雄偉的門樓聳立在街道邊上,紅漆大門一棵棵暴突著的銅釘就像一棵棵大眼珠子一樣緊緊地盯著過往的行人。燕王朱棣的車馬來到門前,馬三保上前做了通報,門人們立即一邊打開中門,一邊向內通報道:燕王來府。
這一聲喊從大門開始,一道門一道門的傳進去,不多時,曹國公李景隆已經匆匆的趕了出來。遠遠的就向燕王施了一禮道:不知燕王駕到,有失遠迎啊。
燕王朱棣這時也顯示出了很高的熱情,急步上前,與李景隆擁抱了一下,然後才一同向內堂大廳走去。
朱棣與李景隆是相當熟悉的,前些年,他們曾經一起討論兵法,一起學習排兵布陣。李景隆是將門弟子,其父的藏書也多是兵法之類,那時候,他們還都是一二十歲的年級,對兵法尤感興趣,而李景隆對兵書戰法可謂是嫻熟於心,各種兵法能倒背如流。那時,他是那樣的崇拜他。但在後來,當他在戰陣中求生避死、於未知中判斷敵情、當危機四伏中決策勝負時,他才發現,那些兵書戰法盡管有著一定的道理,卻並不萬能的。他自信這位胸懷百萬兵的將門後代,如果真的有一天在戰聲場上相見,他一定能打敗他。“兵以正和,以奇勝。”而李景隆的那些想法全都是很正統的打法。朱棣知道,那些所謂的兵法,大多都是以步兵為主的,而現在,麵對的蒙古大軍不是步兵而是騎兵,是快如閃電的馬隊,是唿嘯而來的長刀和踏向頭頂的馬蹄,在與韃靼兵的交鋒中,他深深的體會到,隻有騎兵的快速進攻,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先決條件。當然,騎兵隻是一種武器,同樣的武器用在不同人的手裏,所發揮出來的威力是大不相同的,同樣的一根狼牙棒,在那個韃靼兵的手裏並不怎麽厲害,但到了道衍的手裏,卻像是帶上了神力。
李景隆讓人給他們兩人沏了上好的明前一葉茶。這是采摘於清明之前的,所以叫明前茶。那時,茶樹剛剛冒出一點點嫩芽,被采下來的葉子,小小的葉片的梗上還帶著一個芽苞。
燕王細細的品了一口,那真是滿口的香啊。茶葉在北平,好像總是泡不出那個味來,但到了南京,就大不一樣了。
李景隆告訴燕王朱棣說:近幾年來,貪腐的人很多,好多大臣都被殺掉了。他們一起說起了其中的幾個,這些人他們原來都是很熟悉的,但不知道為什麽,會那樣的貪心。
這些年來,朱棣也在考慮這些問題,為什麽父皇製訂了如此強硬的懲治手段,可那些官員們還是不能自律呢,他們也都是熟讀聖人之書、深明為人道理的君子,可為什麽卻會前赴後繼地要去貪國家的錢財呢?
到底是製度的問題還是人心的問題,聽說元朝的時候,官員們就很貪,但那是一個不把國家當成自己家的一批人,就像一個強盜,走進了一座大院,總覺得這是別人的東西,如果不拿不搶,就不能變成自己的。於是,他們會不擇手段地去爭去搶,但現在,是漢人的天下了,掌權的自然也是漢人,可為什麽貪腐卻是日盛一日?有那麽多人被殺頭,那麽多人被充軍,那麽多的去坐牢,但卻是難以遏製,這到底是為什麽?
李景隆還給朱棣講了很多他所不知道的朝庭內的人事升降情況,當然也談到了其他一些藩王的情況,這些人雖然都與朱棣是兄弟,但由於各自就藩在外,天南海北的多少年都難得見上一麵,就算有個書信來往,那也隻能是隻言片語,難以了解到他們的具體情況,而李景隆身在朝庭,由於與皇家的親姻關係,所以都有著較為密切的來往,他們進京後,也會經常互相拜訪,所以自然比朱棣知道的要多。從李景隆的嘴裏,朱棣知道了,其它藩王的兵並不多。
明朝時,朱元璋共分了自己的二十四個兒子為藩王,每個藩王都擁有三個護衛,當然,護衛是軍隊的建製而不是藩王的衛兵。每個護衛的兵力都不相等,有的一個護衛隻有幾千人,但有的卻擁有上萬人,而朱棣的每個護衛竟然有一萬兩千人,而這些護衛的人數都是由皇帝決定的,絕對不能隨意超編。
聽到這些,朱棣明白了,父皇對自己還是略有偏重的,在所有的藩王中,他自己的兵力最大。
聊完這些,李景隆說:我新近調教了一些樂女,他們的唱腔還不錯,不知道燕王可有雅興一觀?
朱棣喝了口茶說: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啊,我在北平,那是個風沙遍天的地方,也沒有什麽可欣賞的東西,雖然元朝建起大都近百年,但比起江南來,還是不可同日而語啊,就讓我開開眼吧。
於是,李景隆便吩咐了下去,不一會,十二個身著紗裙的女人各抱樂器如輕風送柳般的上得堂來。
李景隆又說,我新釀成的米酒還沒有開壇,今天就請燕王一起品嚐一下吧。說著,又吩咐人擺上果盤食盒,把米酒開了壇,熱了,一起送了上來。
南京的吃法喝法自然與北平不同,果盤是精致的景德鎮青花瓷,酒杯是玉石夜光杯,果品豐美,酒香迷人。而那些身形婀娜聲若銀鈴的樂女們更是美若天仙。這讓朱棣仿佛又迴來了十多年前,那時,他還在南京,在這個“柳弱風欲欺,花豔歌醉人”的溫柔鄉裏,與書聲為伴,與好友同行。但一晃之間,這些都已成了昨日遺夢,而整天伴著他的,卻是那些高大的戰馬和無盡的風沙。
這一場酒,一直喝到日落西山,又喝到初更敲響,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