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寂寞」兩字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電影裏的女主角對男主角說「我很寂寞」。「寂寞」是甚麽?問問母親,她隻迴答說「自己一個人」。可是電影中女主角明明和男主角在一起,怎麽又會覺得寂寞呢?當時年紀小,沒有對母親的說話作任何反駁。到長大了,才發現根本不需要去深究寂寞,因為在成長中,就自自然然會經曆得到……
可是,迴到原點,「寂寞」究竟應怎麽形容?雖然自己經曆過、接觸過,但卻仍然是很難用文字去表達它,也可能每個人對「寂寞」也有不同的定義。翻開字典,「寂寞」是解作「冷靜無聊」,算是一個中性的定義吧。的確,寂寞並不一定是負麵的事,可以很淡然、很冷靜的去看待它;隻是,仍然很難把寂寞和正麵的事拉上關係……
一個人對「寂寞」的認識,除了來自個人的經驗外,還可以從別人的看法中去思考一下。
其中一位對寂寞有其感想的是陳之藩,讀他的《寂寞的畫廊》,看到他認為寂寞是人生的本質,是無處不在的,喜怒哀樂隻是心靈上種種臨時的色彩。而且寂寞不一定是灰色的,它可以是白色的、綠色的,有時候人甚至會在彩色的世界中感受到更為濃厚的寂寞。可以說,陳之藩眼中的「寂寞」是無盡的、是悲劇的。
但同時,又有另一位作家對「寂寞」說出另一種看法,梁實秋在其《寂寞》文中就說「寂寞是一種清福」,要好好去享受寂寞。
為甚麽兩人對「寂寞」的解釋截然不同?我認為,是跟兩人的想法有關。
事實上,陳之藩在1955年就離開台灣到美國留學,展開了他一段遊子的生涯,在異地生活的他可能因此感受到更深的寂寞。在《寂寞的畫廊》中,陳之藩提到了吳爾夫的《無家可迴》,應是確確實實的點中了他的心情,而且他在文中亦以「飄」形容他到了曼城,也看出他的無根。就因為如此,他可以在各種色彩中找到寂寞,在各項生活的細節中找到寂寞,他在《幾度夕陽紅》一文中就說過「人生的寂寞是不分東西的,人世的荒涼是不分今古的!」。
那麽梁實秋又如何呢?可以說,他和陳之藩是向著完全不同的方向走著,因為他對現實社會有著一些不滿,所以他求清靜,而他的「寂寞」就是內心清靜,一個人到達了空靈悠逸的境界。他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遊,所以他說「寂寞是一種清福」。對他來說,「寂寞」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法,是他所珍惜的。
說了這麽多,其實也是想帶出:寂寞是原於自己的想法,陳之藩遠在異鄉,覺得自己離家很遠,又看到和他同住的老太太的寂寞,於是覺得在他身邊的,都是寂寞;梁實秋想逃避現實,想在壓迫的現在中喘一口氣,因此他想活於自己自己的想法,亦所以他自願走進寂寞裏。
即是說,「寂寞」是唯心的。
我認同梁啟超所說:「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重點還是你自己怎樣去看待「寂寞」,你覺得它是苦的,它絕不會令你歡樂,同樣的,你認為它是清福,你就會去享受它。
但是有人會說,像《寂寞的畫廊》中的老太太,沒有了丈夫、兒女不太探視、對收到書信流露出羨慕,不就是寂寞是悲哀的體現嗎?怎麽正麵去看待它?沒錯,大多數人都害怕孤獨一人,認為那是可怕和苦悶,但想想莊子的思想,他認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陰柔與寧靜不是寂滅,是和大自然打成一片、沐浴在一片祥和寧靜的生命光輝。隻要意識到「物我無盡」這哲學思想,又怎會還是孤獨一人呢?
可是真的可以做到這麽正麵嗎?這隻是最理想的一種想法,世上有多少人可以體會到這種思想?大部分人,包括我,其實也化解不了寂寞所帶來的負麵情緒。結果,矛盾了。了解它,卻並不能解決它……說到這裏,才發現自己其實走不出「寂寞」的框框……
對我來說,包圍著我的「寂寞」其實隻得兩種。
第一種是我最先體會到的寂寞:小時候身邊沒有玩伴,隻留下自己孤獨一人。那時很害怕這種感覺,但現在反過來看,熱鬧就一定比孤獨好嗎?長大了的我是不同意的,我認為熱鬧和寂寞是相對的一種調和。即使繁華喧囂是多麽的好,也不可能永遠活在聲色犬馬的世界,那樣會使自己對很多東西都變得麻木和盲目,變成一個隻跟隨大隊、沒有思想的個體,所以總要把自己抽離出來,「寂寞」一下,然後完結孤獨的生活,重新走迴群體中。學懂這樣,在餘下一個人的時候,就發現孤獨的寂寞並不是那樣的可怕。
還有另一種寂寞:身邊都是朋友,但卻沒有一個人了解自己,甚至是連一個可訴說心事的人也沒有,簡單點說就是沒有知己。這種寂寞是難耐的,心底裏有想發泄出來的感情,卻偏偏沒有那個知己在身邊……周遭進進出出的途人不是自己想要一起的朋友,那種寂寥感比身邊並無一人更盛,沒有朋友,可以和大自然相伴,但大自然卻不會響應你,還是要保留著自己的心事……隻是,人越大,就開始不執著了,對喜怒哀樂都看開了點,知己也不是那麽重視了,一班朋友嘻嘻哈哈的過也很開心。雖還是寂寞,但同樣的,也不可怕。即使「寂寞」怎樣不停的框著自己,我們總可以在圍牆裏逃脫,繼續去尋找自己的路。人生從開始到結束都很短暫,放開點,不那麽執著,好好的享受人生就行了。
「寂寞」,算甚麽?
可是,迴到原點,「寂寞」究竟應怎麽形容?雖然自己經曆過、接觸過,但卻仍然是很難用文字去表達它,也可能每個人對「寂寞」也有不同的定義。翻開字典,「寂寞」是解作「冷靜無聊」,算是一個中性的定義吧。的確,寂寞並不一定是負麵的事,可以很淡然、很冷靜的去看待它;隻是,仍然很難把寂寞和正麵的事拉上關係……
一個人對「寂寞」的認識,除了來自個人的經驗外,還可以從別人的看法中去思考一下。
其中一位對寂寞有其感想的是陳之藩,讀他的《寂寞的畫廊》,看到他認為寂寞是人生的本質,是無處不在的,喜怒哀樂隻是心靈上種種臨時的色彩。而且寂寞不一定是灰色的,它可以是白色的、綠色的,有時候人甚至會在彩色的世界中感受到更為濃厚的寂寞。可以說,陳之藩眼中的「寂寞」是無盡的、是悲劇的。
但同時,又有另一位作家對「寂寞」說出另一種看法,梁實秋在其《寂寞》文中就說「寂寞是一種清福」,要好好去享受寂寞。
為甚麽兩人對「寂寞」的解釋截然不同?我認為,是跟兩人的想法有關。
事實上,陳之藩在1955年就離開台灣到美國留學,展開了他一段遊子的生涯,在異地生活的他可能因此感受到更深的寂寞。在《寂寞的畫廊》中,陳之藩提到了吳爾夫的《無家可迴》,應是確確實實的點中了他的心情,而且他在文中亦以「飄」形容他到了曼城,也看出他的無根。就因為如此,他可以在各種色彩中找到寂寞,在各項生活的細節中找到寂寞,他在《幾度夕陽紅》一文中就說過「人生的寂寞是不分東西的,人世的荒涼是不分今古的!」。
那麽梁實秋又如何呢?可以說,他和陳之藩是向著完全不同的方向走著,因為他對現實社會有著一些不滿,所以他求清靜,而他的「寂寞」就是內心清靜,一個人到達了空靈悠逸的境界。他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遊,所以他說「寂寞是一種清福」。對他來說,「寂寞」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法,是他所珍惜的。
說了這麽多,其實也是想帶出:寂寞是原於自己的想法,陳之藩遠在異鄉,覺得自己離家很遠,又看到和他同住的老太太的寂寞,於是覺得在他身邊的,都是寂寞;梁實秋想逃避現實,想在壓迫的現在中喘一口氣,因此他想活於自己自己的想法,亦所以他自願走進寂寞裏。
即是說,「寂寞」是唯心的。
我認同梁啟超所說:「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重點還是你自己怎樣去看待「寂寞」,你覺得它是苦的,它絕不會令你歡樂,同樣的,你認為它是清福,你就會去享受它。
但是有人會說,像《寂寞的畫廊》中的老太太,沒有了丈夫、兒女不太探視、對收到書信流露出羨慕,不就是寂寞是悲哀的體現嗎?怎麽正麵去看待它?沒錯,大多數人都害怕孤獨一人,認為那是可怕和苦悶,但想想莊子的思想,他認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陰柔與寧靜不是寂滅,是和大自然打成一片、沐浴在一片祥和寧靜的生命光輝。隻要意識到「物我無盡」這哲學思想,又怎會還是孤獨一人呢?
可是真的可以做到這麽正麵嗎?這隻是最理想的一種想法,世上有多少人可以體會到這種思想?大部分人,包括我,其實也化解不了寂寞所帶來的負麵情緒。結果,矛盾了。了解它,卻並不能解決它……說到這裏,才發現自己其實走不出「寂寞」的框框……
對我來說,包圍著我的「寂寞」其實隻得兩種。
第一種是我最先體會到的寂寞:小時候身邊沒有玩伴,隻留下自己孤獨一人。那時很害怕這種感覺,但現在反過來看,熱鬧就一定比孤獨好嗎?長大了的我是不同意的,我認為熱鬧和寂寞是相對的一種調和。即使繁華喧囂是多麽的好,也不可能永遠活在聲色犬馬的世界,那樣會使自己對很多東西都變得麻木和盲目,變成一個隻跟隨大隊、沒有思想的個體,所以總要把自己抽離出來,「寂寞」一下,然後完結孤獨的生活,重新走迴群體中。學懂這樣,在餘下一個人的時候,就發現孤獨的寂寞並不是那樣的可怕。
還有另一種寂寞:身邊都是朋友,但卻沒有一個人了解自己,甚至是連一個可訴說心事的人也沒有,簡單點說就是沒有知己。這種寂寞是難耐的,心底裏有想發泄出來的感情,卻偏偏沒有那個知己在身邊……周遭進進出出的途人不是自己想要一起的朋友,那種寂寥感比身邊並無一人更盛,沒有朋友,可以和大自然相伴,但大自然卻不會響應你,還是要保留著自己的心事……隻是,人越大,就開始不執著了,對喜怒哀樂都看開了點,知己也不是那麽重視了,一班朋友嘻嘻哈哈的過也很開心。雖還是寂寞,但同樣的,也不可怕。即使「寂寞」怎樣不停的框著自己,我們總可以在圍牆裏逃脫,繼續去尋找自己的路。人生從開始到結束都很短暫,放開點,不那麽執著,好好的享受人生就行了。
「寂寞」,算甚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