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決戰前夕(五)
朱棣返迴行館之後,已經完全想通了。
早在朱允炆沒有登基之時,就已經有傳言,朱允炆會對各路藩王下手削藩。那時候的朱棣,也是半信半疑。現在看來,朱允炆是打算痛下殺手,對各路藩王,朱允炆的叔叔們下手了。
如果燕王妃徐氏沒有來到京都,朱棣自然不怕。朱棣雖然是粗人,不過想要離開京都,朱棣還是有辦法的。
現在身懷有孕的燕王妃徐氏,被扣留在京都。一下子就讓朱棣方寸大亂。
朱棣和徐氏結婚幾十年,二人非常恩愛。尤其現在徐氏還身懷有孕。朱棣又怎能放棄。
可現在朱棣猶如被困的蛟龍,在行館內外,都有著大量的人監視。隻要是有任何舉動,都會招來大量的錦衣衛出現。
在麟德殿內,朱允炆等四人正在開會,研究削藩。
“陛下,現在燕王已經被控製在京都,我看不如馬上下令削藩,第一個就拿燕王開刀。”黃子澄說道。
朱允炆很是猶豫。畢竟朱棣現在留在京都,而且朱棣還並未犯錯。一旦,先拿朱棣開刀,朱允炆始終感覺不妥。所以朱允炆久久沒有迴答。
朱允炆正在猶豫的時候,齊泰說道:“陛下,現在燕王每日都在行館之中不出來走動。不如現在陛下馬上發布削藩政令,在京都建造燕王府賜予燕王,讓燕王一家老小都留在京都享受榮華富貴。”
朱允炆擺手說道:“不急,燕王現在已經在京都,被爾等控製。朕相信隻要先把各路藩王製服,朕相信,最終燕王也不敢造次。”
朱允炆說話,誰人敢反抗。
朱允炆沉思了許久,喃喃說道:“朕看第一個削藩之人就是周王。”
周王朱橚,朱元璋第五子,是除了燕王、晉王之後,最大的藩王。周王朱橚的封地在河南開封。這是一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藩王。
所謂的中原大地,其實就是指河南省,所以朱允炆決定下手的第一人,就是周王朱橚。
朱允炆見方孝孺等三人並沒有反對,連忙說道:“三位愛卿,你們愛誰適合提朕,前去傳旨。”
方孝孺看了看黃子澄、黃子澄看著齊泰。三人沉默了一分鍾。最後還是由齊泰上前說道。
“臣,保舉一人,可為陛下解憂。”
朱允炆連忙問道:“誰?”
“曹國公李景隆。”
朱允炆一愣,瞬間想起了此人。
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從小就喜歡兵書,在小時候就深的朱元璋的喜愛。尤其是李景隆身材高大,眉目目秀,從外表上看,十足是一個帥氣逼人又能文能武的愛將。
朱允炆滿意的點頭道:“朕之周亞夫。朕之周亞夫也!”
方孝孺說道:“陛下,臣以為不如讓曹國公親率五萬大軍,前去開封傳旨。倘若周王奉旨,可在京都建造府邸賜予周王,若周王行不軌之事。臣以為,以曹國公的本領,必擒周王。”
“好!正如朕之心意。”
四個人最後敲定,決定就讓李景隆帶兵去緝拿周王。
當然了,削藩是重要的事情,絕對不能在早朝上公開發布。畢竟朝堂之上,人多口雜。誰能搞清楚,這其中有沒有周王的人。萬一走漏了風聲,周王做好了準備,那就麻煩多了。
所以就在當天,朱允炆召見了李景隆。
李景隆此時已經三十有二,三十多歲的男人,在古代雖然歲數已經不小,不過也正是最意氣風發的時候。
畢竟李景隆隻有爵位,沒有官職。所以好幾年都沒有上朝了。就算是朱允炆,也足足有四年沒有見過李景隆。
所以朱允炆在見到李景隆的時候,看到比自己年長的李景隆,顧盼偉然,雍容華貴。朱允炆就認定了,自己的周亞夫,就是李景隆。
“臣,拜見陛下!”
“曹國公請起。”
“謝陛下!”
朱允炆看著李景隆,喃喃的說道:“曹國公,朕招你進攻,有一事需要曹國公為朕解憂。”
其實李景隆早就想出入朝堂,不過在朱元璋時代,朱元璋大肆殺功臣。而李文忠在洪武十七年病逝。接替李文忠成為曹國公的李景隆,還是比較聰明。先後去過湖南、陝西、河南等地的軍營曆練,在返迴京都之後,一直在家裏讀書。直到朱元璋去世,李景隆一直都沒有入朝。
所以在朱元璋死後,李景隆也想要入朝,行走於朝堂之上。
李景隆一聽到朱允炆有事安排他去做,李景隆的內心甭提多高興了。
“請陛下吩咐,臣李景隆萬死不辭。”
朱允炆微微一笑,連忙說道:“曹國公,其實朕聽聞你在河南訓練過新軍?”
“是的!臣在洪武二十五年,跟隨過大將軍耿炳文在河南右軍需練過兵。”
“好!太好了。”
周王朱橚就在河南開封,所以此時叫李景隆出馬,絕對是最佳選擇。
當朱允炆將所有事都講述給李景隆聽之後,李景隆整個人都愣住了。
李景隆為什麽會這樣?早在幾年前,李景隆就想過,朱元璋時代,李景隆不可能出人投天地了。第一,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小輩,雖然朱元璋很是喜歡李景隆。不過那都是小時候的事。第二,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小小年紀的李景隆知道。如果在朱元璋手底下幹,搞不好什麽事就激怒了朱元璋。朱元璋並不昏庸,但是朱元璋害怕手下的舊將權力過大。所以李景隆選擇隱忍。
那時候的朱元璋早已經身體虛弱。所以李景隆一直等待時機,希望新帝登基,自己入仕就有了希望,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景隆在家讀書之時,也不會忘記和一些朝中大臣子弟來往。所以朱允炆削藩,在坊間早有耳聞。或許說,早就是一個公開而又誰也不能說的秘密。
當李景隆聽到朱允炆所講,希望自己帶兵擒拿周王。
李景隆此時都明白了,朱允炆的削藩傳言,看來都是真的。
李景隆眼珠一轉,瞬間明白了。這是自己建功立業的最佳時機。
朱元璋一共二十六子,大概由幾位皇子以逝。還剩下十多位藩王。一旦朱允炆大力削藩,勢必會有幾個藩王不服,到那時候李景隆認為,他可以以武力平叛。到那時,李景隆的名聲,勢必會超過自己的父親李文忠。
當朱允炆的話音剛落,李景隆立刻跪倒在地,磕頭便拜。
“陛下,臣李景隆是受皇恩,多年來受到先帝和陛下的照顧。所以臣願意為陛下解憂。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人和人之間就是這麽奇怪。隻要是人和人之間看對了眼。不管說什麽,做什麽。就是感覺對的。
朱允炆在看到李景隆的第一眼,就感覺到李景隆就是自己的周亞夫。
尤其是李景隆拜道,肺腑的說著。朱允炆就更加歡喜。
“曹國公,快快請起!”
“謝陛下!”
朱允炆說道:“曹國公,由於此時不可宣揚,朕現在就命你,秘密趕往開封。人馬方麵,齊尚書會為你準備齊全。”
“陛下,請放心!臣自有學習兵馬,並非是紙上談兵。臣跟隨大將軍耿炳文五年。行軍布陣,臣了如於胸。”
“好!既然拿如此,曹國公。此時朕就交托於你了。”
“請陛下放心!”
朱允炆看到李景隆非常的滿意,而李景隆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而且李景隆更加的清楚,朱允炆上台之後,勢必會有大動作。而朱允炆和朱元璋不一樣。朱允炆絕對不會是一個卸磨殺驢的皇帝,所以李景隆隻要好好為朱允炆辦事,那麽李景隆一定會飛黃騰達、名留青史。
話說我和來冠,自從我救下來冠之後,來冠的傷勢嚴重,又要躲避錦衣衛的追捕。我們耽誤了行程。一直到祭天大典的下午,我和來冠這才趕到了應天城。
就在祭天大典的當夜,我跑進了天壇之中。
我看著朱元璋的牌位,心裏百感交集。
實話實說,朱元璋心狠,但朱元璋絕對是一位好皇帝。這一點我必須承認。而且我也必須承認,朱元璋對我確實非常的好。
為什麽?朱元璋會對我非常的好。第一,在朱元璋的眼裏,我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而且我的本事,是超過朱元璋身邊所有的人。第二,也是最為重要的。那就是我沒有野心。我無時無刻都對朱元璋為什麽尊重。從來沒有想過追求權力。這也讓朱元璋看到了,一個有本事的人,還知進退。所以朱元璋沒有加害於我。
或許朱元璋在前期想過,我如果不為他所用,朱元璋就會除掉我。而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朱元璋想要除去我的想法完全消失。為什麽?那就是因為我知進退。
權力!從古到今,都是大部分人追求的東西。一個人在沒有權力的時候,沒有包袱,為了追求權力,所以無往不前。可在得到權力之後,更加看重權力,反而是一種負擔,或許也變成了一種負累。
權力大了,野心也就大了。權力大了,思想也就變了。
我怎麽都想不通,為何朱允炆會對我下手。如果朱允炆肯重用我,我勢必不會反他,反而因為朱元璋的關係,我會全心全力的輔佐他。
此時此刻已經花甲之年的我,我還能活幾年,我還有什麽可追求的。為了完成朱元璋對我的囑托。我就算是拚了命,也會保全朱允炆。
可現在,朱允炆害的我家人死了,朋友死了。如果沒有查理霸和燕王朱棣。或許我早就死在錦衣衛的大牢之中。
步入老年的我,本應該無欲無求的過完下半輩子。可是在我身上的慘事。讓我天天無法入睡。倘若我不報仇,我還算是人嗎?
每每想起宏覺、常明等人慘死,愛妻朱苓、義子李林自刎。我就全身顫抖。
我和來冠一直隱藏在應天城外東三十裏的雲間寺。雲間寺是一家小寺廟。雲間寺的主持悟法,曾經是一位難民,全家都死在饑荒之中。悟法被宏覺所救,就在三教堂期間,修習佛法。不過沒出嫁的悟法,是一個非常有誌向的青年。悟法曾向宏覺情願入空門,做三教堂的子弟。
不過宏覺趕到悟法是一位有才華之人,所以曾經推薦過我,希望我可以帶悟法入仕。
我也見過年輕的悟法,確實有點本事。隻不過參加科舉,悟法幾次不中。悟法第一深感慚愧,第二悟法確實於佛有緣。所以就在應天城外東三十裏,建造了雲間寺。
這一次我能隱藏在雲間寺,也是多虧了悟法。
這幾日來冠的傷勢,也已經完全康複,我返迴京都的目的,不是為了刺殺朱允炆。而是由其他的目的。
當我知道來冠的傷勢完全好了之後,我心頭的大石也算是完全放下。
悟法來到了我和來冠的房間送茶。而我也打算要對悟法講離開之事。
當悟法進入到房間。悟法剛要說話,就讓我按住。
因為我聽到在房頂之上似乎有聲音。
我和來冠都嚇的一激靈。畢竟這裏距離京都不遠。有錦衣衛發現我們,也是正常。
我抽出寶劍,來冠也抽出武器,這就打算玩命。
誰知道也就是幾分鍾的時間,我聽到從房頂上有人跳到院中。不過聽聲音,似乎隻有一個人。
我心裏暗道:怎麽這麽奇怪。
畢竟錦衣衛不會單獨行動,如果要抓捕我,必須也需要幾十人,才有可能抓捕成功。
就一個錦衣衛,那就是等於送死啊。
我正在疑惑之時,我順著窗口朝外偷看。隻見那個人的身影,感覺到無比的熟悉。
我還沒等認出來,就看到那個身穿夜行衣,頭戴麵紗之人,恭敬的衝著我的大門說道:“靠山公!燕王府總管馬三保求見。”
這個聲音我太熟悉了。確實是馬三保。
我還是沒有動,還在偷偷觀察。
而馬三保似乎也發現了不對,連忙把臉上的麵紗摘下。就在月光之下,我看到非常清楚,那人不是別人,正是燕王府總管馬三保。
我心裏暗道:太好了。
其實我也打算去燕王行館主動找燕王,不過我發現燕王行館內外有著大量的錦衣衛。所以我沒敢冒入。一直等待時機。沒有想到,馬三保在沒有絲毫的線索之下,竟然能找到雲間寺。
難怪馬三保日後的名氣會那麽大,果然實至名歸。
朱棣返迴行館之後,已經完全想通了。
早在朱允炆沒有登基之時,就已經有傳言,朱允炆會對各路藩王下手削藩。那時候的朱棣,也是半信半疑。現在看來,朱允炆是打算痛下殺手,對各路藩王,朱允炆的叔叔們下手了。
如果燕王妃徐氏沒有來到京都,朱棣自然不怕。朱棣雖然是粗人,不過想要離開京都,朱棣還是有辦法的。
現在身懷有孕的燕王妃徐氏,被扣留在京都。一下子就讓朱棣方寸大亂。
朱棣和徐氏結婚幾十年,二人非常恩愛。尤其現在徐氏還身懷有孕。朱棣又怎能放棄。
可現在朱棣猶如被困的蛟龍,在行館內外,都有著大量的人監視。隻要是有任何舉動,都會招來大量的錦衣衛出現。
在麟德殿內,朱允炆等四人正在開會,研究削藩。
“陛下,現在燕王已經被控製在京都,我看不如馬上下令削藩,第一個就拿燕王開刀。”黃子澄說道。
朱允炆很是猶豫。畢竟朱棣現在留在京都,而且朱棣還並未犯錯。一旦,先拿朱棣開刀,朱允炆始終感覺不妥。所以朱允炆久久沒有迴答。
朱允炆正在猶豫的時候,齊泰說道:“陛下,現在燕王每日都在行館之中不出來走動。不如現在陛下馬上發布削藩政令,在京都建造燕王府賜予燕王,讓燕王一家老小都留在京都享受榮華富貴。”
朱允炆擺手說道:“不急,燕王現在已經在京都,被爾等控製。朕相信隻要先把各路藩王製服,朕相信,最終燕王也不敢造次。”
朱允炆說話,誰人敢反抗。
朱允炆沉思了許久,喃喃說道:“朕看第一個削藩之人就是周王。”
周王朱橚,朱元璋第五子,是除了燕王、晉王之後,最大的藩王。周王朱橚的封地在河南開封。這是一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藩王。
所謂的中原大地,其實就是指河南省,所以朱允炆決定下手的第一人,就是周王朱橚。
朱允炆見方孝孺等三人並沒有反對,連忙說道:“三位愛卿,你們愛誰適合提朕,前去傳旨。”
方孝孺看了看黃子澄、黃子澄看著齊泰。三人沉默了一分鍾。最後還是由齊泰上前說道。
“臣,保舉一人,可為陛下解憂。”
朱允炆連忙問道:“誰?”
“曹國公李景隆。”
朱允炆一愣,瞬間想起了此人。
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從小就喜歡兵書,在小時候就深的朱元璋的喜愛。尤其是李景隆身材高大,眉目目秀,從外表上看,十足是一個帥氣逼人又能文能武的愛將。
朱允炆滿意的點頭道:“朕之周亞夫。朕之周亞夫也!”
方孝孺說道:“陛下,臣以為不如讓曹國公親率五萬大軍,前去開封傳旨。倘若周王奉旨,可在京都建造府邸賜予周王,若周王行不軌之事。臣以為,以曹國公的本領,必擒周王。”
“好!正如朕之心意。”
四個人最後敲定,決定就讓李景隆帶兵去緝拿周王。
當然了,削藩是重要的事情,絕對不能在早朝上公開發布。畢竟朝堂之上,人多口雜。誰能搞清楚,這其中有沒有周王的人。萬一走漏了風聲,周王做好了準備,那就麻煩多了。
所以就在當天,朱允炆召見了李景隆。
李景隆此時已經三十有二,三十多歲的男人,在古代雖然歲數已經不小,不過也正是最意氣風發的時候。
畢竟李景隆隻有爵位,沒有官職。所以好幾年都沒有上朝了。就算是朱允炆,也足足有四年沒有見過李景隆。
所以朱允炆在見到李景隆的時候,看到比自己年長的李景隆,顧盼偉然,雍容華貴。朱允炆就認定了,自己的周亞夫,就是李景隆。
“臣,拜見陛下!”
“曹國公請起。”
“謝陛下!”
朱允炆看著李景隆,喃喃的說道:“曹國公,朕招你進攻,有一事需要曹國公為朕解憂。”
其實李景隆早就想出入朝堂,不過在朱元璋時代,朱元璋大肆殺功臣。而李文忠在洪武十七年病逝。接替李文忠成為曹國公的李景隆,還是比較聰明。先後去過湖南、陝西、河南等地的軍營曆練,在返迴京都之後,一直在家裏讀書。直到朱元璋去世,李景隆一直都沒有入朝。
所以在朱元璋死後,李景隆也想要入朝,行走於朝堂之上。
李景隆一聽到朱允炆有事安排他去做,李景隆的內心甭提多高興了。
“請陛下吩咐,臣李景隆萬死不辭。”
朱允炆微微一笑,連忙說道:“曹國公,其實朕聽聞你在河南訓練過新軍?”
“是的!臣在洪武二十五年,跟隨過大將軍耿炳文在河南右軍需練過兵。”
“好!太好了。”
周王朱橚就在河南開封,所以此時叫李景隆出馬,絕對是最佳選擇。
當朱允炆將所有事都講述給李景隆聽之後,李景隆整個人都愣住了。
李景隆為什麽會這樣?早在幾年前,李景隆就想過,朱元璋時代,李景隆不可能出人投天地了。第一,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小輩,雖然朱元璋很是喜歡李景隆。不過那都是小時候的事。第二,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小小年紀的李景隆知道。如果在朱元璋手底下幹,搞不好什麽事就激怒了朱元璋。朱元璋並不昏庸,但是朱元璋害怕手下的舊將權力過大。所以李景隆選擇隱忍。
那時候的朱元璋早已經身體虛弱。所以李景隆一直等待時機,希望新帝登基,自己入仕就有了希望,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景隆在家讀書之時,也不會忘記和一些朝中大臣子弟來往。所以朱允炆削藩,在坊間早有耳聞。或許說,早就是一個公開而又誰也不能說的秘密。
當李景隆聽到朱允炆所講,希望自己帶兵擒拿周王。
李景隆此時都明白了,朱允炆的削藩傳言,看來都是真的。
李景隆眼珠一轉,瞬間明白了。這是自己建功立業的最佳時機。
朱元璋一共二十六子,大概由幾位皇子以逝。還剩下十多位藩王。一旦朱允炆大力削藩,勢必會有幾個藩王不服,到那時候李景隆認為,他可以以武力平叛。到那時,李景隆的名聲,勢必會超過自己的父親李文忠。
當朱允炆的話音剛落,李景隆立刻跪倒在地,磕頭便拜。
“陛下,臣李景隆是受皇恩,多年來受到先帝和陛下的照顧。所以臣願意為陛下解憂。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人和人之間就是這麽奇怪。隻要是人和人之間看對了眼。不管說什麽,做什麽。就是感覺對的。
朱允炆在看到李景隆的第一眼,就感覺到李景隆就是自己的周亞夫。
尤其是李景隆拜道,肺腑的說著。朱允炆就更加歡喜。
“曹國公,快快請起!”
“謝陛下!”
朱允炆說道:“曹國公,由於此時不可宣揚,朕現在就命你,秘密趕往開封。人馬方麵,齊尚書會為你準備齊全。”
“陛下,請放心!臣自有學習兵馬,並非是紙上談兵。臣跟隨大將軍耿炳文五年。行軍布陣,臣了如於胸。”
“好!既然拿如此,曹國公。此時朕就交托於你了。”
“請陛下放心!”
朱允炆看到李景隆非常的滿意,而李景隆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而且李景隆更加的清楚,朱允炆上台之後,勢必會有大動作。而朱允炆和朱元璋不一樣。朱允炆絕對不會是一個卸磨殺驢的皇帝,所以李景隆隻要好好為朱允炆辦事,那麽李景隆一定會飛黃騰達、名留青史。
話說我和來冠,自從我救下來冠之後,來冠的傷勢嚴重,又要躲避錦衣衛的追捕。我們耽誤了行程。一直到祭天大典的下午,我和來冠這才趕到了應天城。
就在祭天大典的當夜,我跑進了天壇之中。
我看著朱元璋的牌位,心裏百感交集。
實話實說,朱元璋心狠,但朱元璋絕對是一位好皇帝。這一點我必須承認。而且我也必須承認,朱元璋對我確實非常的好。
為什麽?朱元璋會對我非常的好。第一,在朱元璋的眼裏,我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而且我的本事,是超過朱元璋身邊所有的人。第二,也是最為重要的。那就是我沒有野心。我無時無刻都對朱元璋為什麽尊重。從來沒有想過追求權力。這也讓朱元璋看到了,一個有本事的人,還知進退。所以朱元璋沒有加害於我。
或許朱元璋在前期想過,我如果不為他所用,朱元璋就會除掉我。而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朱元璋想要除去我的想法完全消失。為什麽?那就是因為我知進退。
權力!從古到今,都是大部分人追求的東西。一個人在沒有權力的時候,沒有包袱,為了追求權力,所以無往不前。可在得到權力之後,更加看重權力,反而是一種負擔,或許也變成了一種負累。
權力大了,野心也就大了。權力大了,思想也就變了。
我怎麽都想不通,為何朱允炆會對我下手。如果朱允炆肯重用我,我勢必不會反他,反而因為朱元璋的關係,我會全心全力的輔佐他。
此時此刻已經花甲之年的我,我還能活幾年,我還有什麽可追求的。為了完成朱元璋對我的囑托。我就算是拚了命,也會保全朱允炆。
可現在,朱允炆害的我家人死了,朋友死了。如果沒有查理霸和燕王朱棣。或許我早就死在錦衣衛的大牢之中。
步入老年的我,本應該無欲無求的過完下半輩子。可是在我身上的慘事。讓我天天無法入睡。倘若我不報仇,我還算是人嗎?
每每想起宏覺、常明等人慘死,愛妻朱苓、義子李林自刎。我就全身顫抖。
我和來冠一直隱藏在應天城外東三十裏的雲間寺。雲間寺是一家小寺廟。雲間寺的主持悟法,曾經是一位難民,全家都死在饑荒之中。悟法被宏覺所救,就在三教堂期間,修習佛法。不過沒出嫁的悟法,是一個非常有誌向的青年。悟法曾向宏覺情願入空門,做三教堂的子弟。
不過宏覺趕到悟法是一位有才華之人,所以曾經推薦過我,希望我可以帶悟法入仕。
我也見過年輕的悟法,確實有點本事。隻不過參加科舉,悟法幾次不中。悟法第一深感慚愧,第二悟法確實於佛有緣。所以就在應天城外東三十裏,建造了雲間寺。
這一次我能隱藏在雲間寺,也是多虧了悟法。
這幾日來冠的傷勢,也已經完全康複,我返迴京都的目的,不是為了刺殺朱允炆。而是由其他的目的。
當我知道來冠的傷勢完全好了之後,我心頭的大石也算是完全放下。
悟法來到了我和來冠的房間送茶。而我也打算要對悟法講離開之事。
當悟法進入到房間。悟法剛要說話,就讓我按住。
因為我聽到在房頂之上似乎有聲音。
我和來冠都嚇的一激靈。畢竟這裏距離京都不遠。有錦衣衛發現我們,也是正常。
我抽出寶劍,來冠也抽出武器,這就打算玩命。
誰知道也就是幾分鍾的時間,我聽到從房頂上有人跳到院中。不過聽聲音,似乎隻有一個人。
我心裏暗道:怎麽這麽奇怪。
畢竟錦衣衛不會單獨行動,如果要抓捕我,必須也需要幾十人,才有可能抓捕成功。
就一個錦衣衛,那就是等於送死啊。
我正在疑惑之時,我順著窗口朝外偷看。隻見那個人的身影,感覺到無比的熟悉。
我還沒等認出來,就看到那個身穿夜行衣,頭戴麵紗之人,恭敬的衝著我的大門說道:“靠山公!燕王府總管馬三保求見。”
這個聲音我太熟悉了。確實是馬三保。
我還是沒有動,還在偷偷觀察。
而馬三保似乎也發現了不對,連忙把臉上的麵紗摘下。就在月光之下,我看到非常清楚,那人不是別人,正是燕王府總管馬三保。
我心裏暗道:太好了。
其實我也打算去燕王行館主動找燕王,不過我發現燕王行館內外有著大量的錦衣衛。所以我沒敢冒入。一直等待時機。沒有想到,馬三保在沒有絲毫的線索之下,竟然能找到雲間寺。
難怪馬三保日後的名氣會那麽大,果然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