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之殤(七)


    “老師,學生有一事不明,望您指教。”


    本來我打算先迴去辦公。但是看到朱允炆似乎還有一些事情想不通。我知道,剛才朱允炆是在顧慮朱元璋的話。


    本來我不太願意跟朱允炆多接觸。我深知麵前的少年,就是我最大的敵人。可是在跟朱允炆相處幾次,我的直覺告訴我。朱允炆卻是有朱標的影子。可以活脫脫的稱唿為朱標二世。


    看到朱允炆真心奉我為老師,那種恨我實在無法發作。


    我沉思片刻,最後喃喃的說道:“皇太孫,有何事不明,但講無妨。”


    朱允炆也沒有隱瞞,連忙問道:“老師,您認為現在大明何人能夠掌兵?”


    我一皺眉,一瞬間不明白朱允炆的意思。


    朱允炆說道:“宋太祖之所以黃袍加身,能建立宋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將士的支持。現在大明的老將,死的死、亡的亡。萬一國家遇難,何人可以擔當重任啊?”


    我雖然臉上沒有露出表情,但是內心卻非常佩服朱允炆。


    朱允炆今年才二十出頭,不過這一份老成和顧慮,絕對不是這個年齡應該想到的。由此可見,朱允炆每一天想的就是如何治理國家,保護大明的政權。


    我點頭說道:“皇太孫所言極是,確實當初追隨陛下的大將,死的死、亡的亡。”我猶豫了幾秒鍾,緩緩的迴答:“一時間,我也無法迴答你。”


    朱允炆說道:“我聽聞老師在南昌之時,兵不血刃就捉拿了南昌王。在成都指揮得當,剿滅了逆賊。如果老師執掌兵權,您看?”


    我瞬間就被嚇一個激靈。


    我連忙迴道:“皇太孫殿下,您說笑了。在南昌之時,我無非就是僥幸。而在成都,我身負重傷。統兵的將領乃是燕王。如果不是燕王指揮得當。或許在成都我等皆會死於非命。”


    畢竟那時候的朱允炆還小,根本不知道其中之事。但朱標事後也一定對朱允炆講過。所以朱允炆對我非常尊敬。


    我連忙想到了一個人,連忙說道:“皇太孫殿下,其實有一個人雖然沒有帶過兵,不過我看此人熟讀兵法。而且對兵法有著獨到的見解。”


    朱允炆眼前一亮,連忙問道:“是何人?”


    我笑道:“難道皇太孫天下不知道那人是誰?”


    我這麽一說,朱允炆卻是一愣。


    我迴道:“齊泰!”


    朱允炆聽到了答案,恍然大悟。


    朱允炆連忙問道:“老師,您認為齊泰可堪大任?”


    “當然了,我與齊泰共事這麽多年,齊泰的本領確實很多。皇太孫殿下,您看人還是比較準的。我本是布衣,哪裏懂得處理政事。若不是有您推薦的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為我幫忙。我早就給陛下丟透了人。”


    “老師,您過謙了。”


    我並沒有虛言,卻是方孝孺三人幫助我之後,我的就沒有那麽煩心。畢竟這三人都算是大才。瞬間幫助我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尤其是在我看到朱允炆那滿意的表情,我就知道。日後這三人,勢必會成為朱允炆的左右手。


    我們閑聊了幾句,便各自返迴各自的宮殿辦公。


    其實我現在也沒有多少公務需要處理,因為我身邊有三個能幹之人。邊學邊幹,也事半功倍許多。


    “天師大人!”“天師大人!”方孝孺等人來到了我的麵前。


    “今日所有的公務都處理完了。”方孝孺說道。


    “是嗎?三位都辛苦了。”我迴道。


    方孝孺迴道:“在天師大人賬下效勞,我等豈敢稱苦。”


    “三位先生,太過謙了。”


    我為人隨和,跟方孝孺三人共事,沒有鬧過紅臉。這幾年的相處,也算是感情頗深。


    黃子澄說道:“天師大人,三年一度的科考,不知道這一次的主考官,天師大人以為何人能夠擔任呢?”


    我摸了摸下巴,喃喃的說道:“不知道三位先生以為如何呢?”


    方孝孺說道:“我看不如由吏部尚書汪從文為主考官,不知道天師大人以為如何?”


    我又朝著黃子澄和齊泰望去。


    黃子澄說道:“汪尚書為人正直,且文筆風流。黃某以為汪尚書正是最佳人選。”


    齊泰答曰:“齊某認同兩位大人的意見。”


    我滿意的點了點頭,連忙說道:“今日早朝陛下還讓我在三日後,對這一次的科考選拔主考官,沒有想到,今日三位就幫我解決問題。我在此謝過三位了。”


    “天師大人,這是哪裏話。”


    “我等皆在天師大人麾下效力,豈敢受謝。”


    寒暄幾句過後,也到了我們下班的時間。而我感覺到,有這三個人幫忙,卻是我的幸運。


    深夜,在東城的破廟中,三個穿著鬥篷、戴著麵罩的男人,聚在了破廟中。


    “你不是說我們複仇的機會到了嗎?怎麽?我看你是當官,當的舒服了。已經忘記了,我們當初合作的誓言了!”


    “沈公子,你這是何意?”


    “我已經找你很多次了。怎麽?如果你不願意合作?那麽我們就此終止合作。”


    “你應該知道李昊此人到底有多麽的狡猾。不過這些年來,我對李昊了解許多。李昊確實很難對付。”


    “是嗎?你天天和李昊接觸,如果你要對付李昊,那不是易如反掌?”


    “哪有那麽簡單。”


    “我看你現在就是做官做的舒服了。”


    一直都沒有說話的那個人見到兩個人要準備開始爭吵。連忙出來勸架。


    “好了!兩位不要吵了。我相信公孫先生,絕非背信棄義之人。當初我們三人對天盟誓。一定要報仇雪恨。如果咱們三人鬧紅臉,豈不對不起天地,又談何報仇。”


    “哼!我隻看他。”


    “沈公子,我已經說得非常清楚,除非李昊死去,大明滅亡,否則我一定與朱元璋、李昊二人不死不休。”


    “好!我就當你說得都是真話。”


    說著兩個人的目光都轉移到了最後一個人的身上。


    “今日你不是有好消息嗎?快快道來。”


    “如果我估計沒錯,朱元璋現在已經病入膏肓。斷則三月,慢則半年,朱元璋必死。”


    隻見第一個人,咬著牙狠狠的說道:“朱元璋就這麽死了,簡直就是太便宜他了。”


    “沒有辦法,若不是朱元璋每日都非常的謹慎,早七年前,我就有機會毒死朱元璋。現在朱元璋極為謹慎,所以我要出手,看來很難。”


    “這對於我來說,絕對不是好消息,而是一個壞消息。我一定要讓朱元璋痛苦一百倍,方能解我心頭之恨。”


    “不要說這些事了。今日來,我是打算為你們引薦一個朋友。這個跟你一樣,也是朱元璋的敵人。”


    “何人?”


    隻見第二個人,輕輕的拍了拍手說道:“您出來吧。”


    其餘的兩個人都在好奇,不知道那人所講何意。當話音剛落,不知道從哪裏突然間就出現了一個黑衣人。這個黑衣人到達了三個人的跟前。第一個人和第三個人全部都愣住了。


    “好厲害的功夫,我苦練功夫二十餘年,竟然沒有發現你就隱藏在我們身邊。這位兄台,你可告知在下,你到底是誰?”


    “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共、同、的、敵、人!”


    這個人一個字一個字的說,讓那兩個人都感覺到別扭。第二個人連忙解釋道:“我有一個計劃。”


    當第二個人開始說起計劃,第一個人和第三個人瞬間明白,此時此刻,機會到了。


    “公孫先生、不愧是公孫先生,果然機智過人。”


    “你小子可算是出了一個好主意。不過你有把握?”


    “應該是萬無一失。”


    “那好,我就再信你一次。如果這一次在失敗,那就我隻能用我自己的辦法對付朱元璋。”


    “放心吧,這一次萬無一失。”


    當一切都談論的差不多了,四個人開始分別離開破廟。不過第二個人和最後來到破廟的人並沒有各自離開,而是兩個人又在湖邊相遇。


    兩個人都解開了頭上的麵紗。第二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公孫羽。而最後一個人也不是別人,正是查理霸。


    公孫羽看著查理霸說道:“你的計劃非常不錯。不過我到現在始終都不相信,你會出賣朱元璋!”


    “怎麽?你跟我合作了紀念,莫非對我還有顧慮?”查理霸停頓了一下,喃喃的說道:“我和你說過了。害死南昌王的人,不是李昊,而是朱元璋。隻要你不對付李昊,其餘的人在我眼裏不過螻蟻。所以朱元璋有多少?無非也是孤魂野鬼一個。”


    公孫羽看了看查理霸說道:“真的不能對李昊出手?”


    “你也跟在李昊身邊那麽多年了。你感覺李昊為人如何?”


    公孫羽沉思了半天,最後喃喃的說道:“我隻能說李昊卻有大才,而且偽裝的很深。”


    “我不管你怎麽評價李昊,但是我要告訴你,當初我們所談的,始終未變。”


    “好!我隻是希望李昊不要破壞我們的計劃。”


    “放心吧!我已經想到辦法如何支開他了。”


    “好,全部聽你的。”


    今日我還為上早朝,就得到了齊泰的奏書。


    原來蒙古大軍被擊退到漠北之後,多年來一直都想著反撲中原。不過大小戰爭都打了幾十次,均以蒙古大軍潰敗為終。所以在蒙古內部,出現了兩派,一派以朵木爾為首,一直都主張收複中原,再創天可汗時期的輝煌。當然在朵木爾的眼裏,中原是他們的。而另外一派以倉頡順為首。倉頡順認為現在的蒙古早已不是當初天可汗,也就是成吉思汗那時候可比。多年來蒙古反撲中原,十有九死,蒙古的勢力早就已經破敗不堪。所以倉頡順提出以漠北根據地,發展國力,從長計議。


    結果雙方勢力大戰起來,最終以倉頡順失敗為告終。


    倉頡順被朵木爾擊敗之後,無法立足與漠北,所以投靠了北平的燕王。燕王雖然是藩王,但是朱元璋的大明之下,朱元璋大權獨攬,自然所有的事情,燕王都以上書朱元璋。


    燕王奏書上明確指出倉頡順誠信歸降大明,願意投降大明,願意居眾五千人馬,遠赴天朝,一切聽從朱元璋的指揮。而奏書的內容中,還有一個部分,那就是燕王提出,一個辦法。那就是和親。燕王指出倉頡順歸順大明,是對蒙古內部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如果大明以禮待之,以德服人。那麽漠北的蒙古,在看到倉頡順的事,或許會再一次分裂蒙古內部。所以燕王的奏書中,主張大明派遣一個公主和親王之女,與倉頡順和親。


    齊泰給我奏書,就詳細的說明此事。


    在早朝之前,方孝孺等人、還有皇太孫朱允炆,我們幾個人早就提前開啟了會議。


    “老師,您認為此事應當如何處理?”


    我一時間沒有了主意,而是朝著方孝孺等人望去。


    方孝孺說道:“自古以來,天朝都有和親這個政策。如果倉頡順是真心歸順大明,和親也未嚐不可。而且以夷製夷,方某以為這個辦法不錯。”


    黃子澄說道:“黃某不敢苟同。”


    方孝孺問道:“黃大人,方某請指教。”


    黃子澄說道:“倉頡順已是蒙古的殘黨,倉頡順的部族已經消失殆盡。僅僅幾千人,根本難成氣候。而且蒙古多變。黃某以為,倉頡順並非真心歸順大明,反倒是燕王,此人不可不除。”


    黃子澄的一句話,讓我們所有人都愣了。


    朱允炆問道:“黃大人你此話何意?”


    黃子澄施禮道:“當初陛下親封皇太孫,燕王等人一直都口服心不服。而且黃某得知,這些年來,燕王在北平城不斷積聚勢力。似乎燕王對儲君之位,依舊念念不忘。這一次燕王上書陛下,難道燕王不知道倉頡順早已是強如之末嗎?如果招攬倉頡順,勢必還會得到蒙古的仇視。根本做不到分化蒙古的作用。燕王之所以上書,就是為了他自身而表現出寬大和仁慈。”


    我就在旁邊不動聲色的聽著。


    我感覺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過按照我對朱元璋的了解,朱元璋恨透了蒙古。若不是漠北之地條件不好,再加上大明建國之後,需要很多事需要處理。要不然朱元璋早就派強兵悍將掃滅漠北的蒙古。


    所以我感覺燕王朱棣的上書,九成九朱元璋不可能允許的。


    而黃子澄和方孝孺兩個人的議論,話也越來越多。兩個人本來就是儒家學者,要是爭辯的話,誰都有各式各樣的話。


    看到兩個人越來越激烈。朱允炆順勢叫停了兩個人。


    朱允炆看著我說道:“老師,您認為呢。”


    而朱允炆的話,瞬間方孝孺和黃子澄都看向了我。


    而我搖頭苦笑道:“兩位說的都對,但是兩位都不了解陛下的心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智笨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笨笨阡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笨笨阡陌並收藏機智笨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