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課,丁文江主要給學生們講講cad的應用曆史和國外的現狀,談一談精密製造的基礎就是計算機在工業上的應用。


    天陽冶院的學生倒也是血氣方剛,一聽自己學的是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再看看眼前擺著的最先進個人計算機,集體興奮。


    看起來這條路並不難,而且錢途遠大啊!


    cad製圖明顯要比手工製圖輕鬆,軟件裏有大量現成的零件庫,參數可調。即使畫錯了也可以簡單修改,不至於浪費大量時間。


    “告訴同學們一個好消息。”丁老爺子在下課時為激發學習熱情,故意透露些即將公開的信息。


    “‘聖光機械’的周總正在草擬文件,要將公司內所有管理和技術人員的薪資提升。


    比如像我,月薪會提到兩千。而你們如果學成上崗,月收入不會低於八百。”


    為應對通貨膨脹,九十年代初的工資在大幅提升。周青峰也算未雨綢繆,直接給職工加工資。


    哇哇的叫聲在教室內反複響起,一幫二十出頭的大學生高興的麵紅耳熱。這等收入等於讓他們直接步入高薪階層。


    相當於三十年後年入二十萬以上。


    丁文江望著學生們笑笑,帶上手邊的講義又暗暗歎了聲,走出電教室。


    周青峰要漲工資,給老專家和高級管理者的工資加倍。同時將中層技工的工資提升百分之五十。


    這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是好事。


    丁老爺子歎息的不是加工資,他知道周青峰有錢,也看到了周青峰的投資力度,但他卻對周青峰交給的任務倍感壓力。


    迴到教研室,幾個中年講師起身給丁文江端茶倒水。這些都是老丁從自己原單位拉來的,是他在過去幾十年培養的弟子。


    原國營單位給高階職稱的工資才那麽四五百,這點錢對普通人來說很高,但高級人才隻要出國能拿幾十倍的收入。


    外行領導還喜歡對科研人員指手畫腳,要經費買電腦扣扣索索,出國考察順帶旅遊倒是大手大腳。


    對於科研人員來說,這真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


    國營廠青黃不接,工資都發不出來,何必要在那裏等死?


    過去沒出路,大家被困在原地動彈不得。現在不一樣了......


    老丁打了一圈電話,就把自己多年培養的三四個中年徒弟外加十幾個年輕徒孫給帶到天陽。


    他甚至帶走了好多四級以上的高級技工,車削磨銑都有,讓原單位的生產徹底斷了。


    老丁拉人的時候,大家還忐忑,生怕前途不好還得迴原單位,實在臉麵無光。


    到了天陽,住宿條件是差了點,因為實在沒地方容納突然暴增的職工。但周總給的待遇實在沒話說。


    比如有個五十好幾的翻砂工,在原廠老實巴交幹了三十幾年,有一手精湛的翻砂鑄造本事,是模具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但因為沒文化沒關係,老翻砂工的工資還不如剛進廠的關係戶。


    翻砂工作太苦太累,汙染嚴重,粉塵超標,肺病是普遍現象。一般人根本不願意幹。


    老翻砂工到了天陽,當天就被送醫院去檢查。隔天就有不知名的神醫妙手迴春,把他多年的肺病治了個七八分。


    給錢多少就不提了,照顧家屬就業和孩子入學也不提,光是治病這一條就足以讓老工人死心塌地在天陽幹。


    跳出火坑的人們後來再打聽,得知原本還能堅持幾年的原廠半年後就破產倒閉,一個個開心大笑。


    有這麽多經驗豐富的人手,但大家麵對周青峰下達的要求還是愁眉苦臉。因為任務太難了。


    老丁在辦公桌後坐下,就朝附近的幾個講師問道:“新標準研究的怎麽樣?”


    講師們年齡也不小,最年輕也三十幾歲。他們正在苦心研讀cad軟件的說明文檔,越琢磨越覺著先進合理,可越琢磨越是為難。


    中國的技術體係師承蘇聯,現在‘改開’,又得掉頭學西方。


    西方有一套完全不同的技術標準,更加深入細化。他們的生產體係正轉向計算機接管,這是一套顛覆性的創新,舊體係被徹底拋棄了。


    老丁帶的團隊麵對的是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所有的東西都是新的。


    國內工程人員在學習和實踐中用的是蘇聯標準,現在九十年代被逼著想歐美轉向,也就是大名鼎鼎的iso標準。


    這涉及到管理,材料,品控的方方麵麵。尤其是人的思想要徹底扭轉過來,否則便是沙上建塔,白費功夫。


    iso標準好不好?


    非常好!


    但能不能用就兩說了。


    不是技術人員不想用,是現實有製約。


    周青峰跟老顧問們聊天,有人來自魔都640所,某些細節就很說明問題。


    比如‘運十’是七十年代由640所設計的,當時很超前的使用了美標做結構標準。


    比如機體大型鍛件用lc7標號的鋁合金,又薄又輕,可以大幅減重,提升飛機性能。


    可兔子是八十年代才引進技術,九十年代才搞定鷹醬五十年代的鋁合金材料lc7。等640所的設計完成,負責製造的5703廠就傻了眼。


    廠裏隻有蘇聯標準的lc4鋁合金。圖紙上的大鍛件隻能改成小鍛件拚湊焊接。性能不達標,機體超重,使用壽命還低的要死。


    如果是軍機,部隊隻能捏鼻子認了。可這造的是民航客機,這麽超前設計,野蠻製造是不行的。


    科技發展沒有捷徑。


    宣傳上經常有‘少花錢,多辦事’的調調,但這種不講科學規律的蠻幹必然會被科學懲罰。


    現在老丁的團隊,乃至‘聖光’請來的所有顧問團隊都在給周青峰做工業規劃。但所有聰明的大腦都得麵對自然規律。


    使用國外的高標準,國內的廠房,設備,材料,乃至人員往往就沒法用。


    將就國內的技術現狀,想要做出高標準的產品就必然不可能。


    麵對這種困境,中國的做法是‘引進’。


    就如同魔都的寶鋼,整個生產線從日本引進,人員送到日本‘新日鐵’去培訓。哪怕生產線建成,很多耗材還要從日本進口。


    全都要花外匯,被小日本宰了好多年的‘肥羊’。


    對於周青峰來說,這條路直接就被堵死了。他可沒那麽多人力物力引進國外的生產線,必須走一條自己的路。


    ‘聖光’招攬了幾百號高級工程技術人員,但幾乎所有人都問周青峰同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要走什麽樣的技術路線?


    走原來的老路?還是走國外的新路?


    肯定是要走新路的。


    但走新路,沒有配套的產業鏈配合,就跟水中撈月般隻會落得一場空。


    “能不能立足國內現有的技術水平,創立一套臨時性的標準?”


    周青峰也反問一句,“我們也不求大求全,就拿發動機外殼做個試驗項目。行不行?”


    自己搞一套先進點的標準湊合用?


    大家都覺著周總有點異想天開。這個工作量太大了,耗時耗力,要做大量的研究和測試,可不是幾百號人能搞定的。


    眾人還是搖頭,“周總,土法上馬行不通啊?不行的,真的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光騎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通吃道人.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通吃道人.QD並收藏聖光騎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