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源年過五十,鬢髮微白,因是文臣從軍,身上亦頗有儒士之風。對於王玥這樣深得陛下恩寵的新任兵部侍郎,他始終維持著並無一絲熱度的禮貌。無外乎,彼此並非一黨。
君子朋而不黨,這話原是聖人的理想,然而千百年下來,理想卻很難在真實的世界裏得到實現。
連日來,我隨王玥到軍中大營,城外駐防關隘等地巡視,所見皆是精銳之師。
「這幾日下來,元承有何感受?」他問道。
我向他道出心中所想,「韓源未必不知你此行的目的,麵上看不出什麽問題。我也看過他近日拿來的帳冊,但看帳麵,空響的人數不過五千,這在哪個大營都說得過去,他也必然會有一番說辭。除非你一個個的點卯。一來這樣太過明顯,二來你不能突然襲擊,他照樣有備無患,大同府上下可都是他的人。」
他若有所思的點頭,又問我,「依你,接下來會怎麽做?」
我想了想,迴答,「令他放鬆防備,等他掉以輕心之時,再尋找機會。」
他一拍大腿,哈哈笑道,「果然兄弟同心。既然陛下也沒說讓咱們什麽時候迴去,索性就踏實的玩上一陣罷。走,隨哥哥策馬打獵去。」
此後數日,我和他幾乎踏遍了城外所有可以縱馬馳騁之地,甚至去了更遠些的雁門關。
到達雁門關當日,天高雲淡,南北往來的鴻雁,密如流雲,延綿不斷。遠處重巒疊嶂,群峰挺拔,雁門城關便夾在一片陡峭山勢之中。
他望著天際流雲問我,「元承可知雁門關因何得名?」
「太原誌中描述,雁門山高峻,鳥飛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入門,鴻雁便在此門中往返,故因此得名。」我迴答。
他緩緩頜首,一指遠處的關隘和烽火台,「這裏從秦朝就開始修築防禦工事,加固城牆,歷經千載,可是仍然大小戰事不斷,從未因此而擋住外寇入侵。可見能阻擋敵人的隻能是人,而不是那些磚牆。可惜人又是最不可靠的。元承,我總有個感覺,大魏朝有天會亡在自己人手裏,就是那些排除異己結黨營私的官吏。這些人已經混成精了,他們不關心百姓,不關心朝政,也不關心皇帝,誰來坐這個天下他們照樣做他們的貪官。反正哪個朝代都不能沒人來當官啊。」
我無奈的笑笑,心裏亦認同他說的話。但如果這是大勢所趨,即便暫時出現一兩個聖明的君主或者賢良的臣子,也終究無法力挽狂瀾。這樣想想,不由得更人覺得悽惶。
我們同望著徘徊往復的雁陣沉默不語,半晌,他忽然豪興大起對我說道,「元承許久沒有演練過箭術了罷?與兄比試一番如何?」
他吩咐隨從拿來弓箭,遞過一支給我。他引弓搭箭,須臾已經瞄準好,但聽的錚的一聲,一支羽箭疾飛而去,一隻大雁已應聲墜落在地。
隨從侍衛策馬去拾,片刻返迴呈上獵物道,「大人好箭法,射中的正是這隻雁的左眼。」
王玥朗朗笑道,「我這個師傅技藝還不算太壞,端看你這個徒弟的了。」
我亦笑著應他,「可惜沒說好彩頭,我若贏了師傅該討個什麽賞呢?」
他大笑,「想不到元承也有這般托大的時候,快快,讓師傅看看你的好本事。」
我不敢怠慢,其實也很想知道自己究竟能否一箭射中,畢竟飛翔的大雁不同於靜止不動的靶子。
我凝神靜氣,用力將弓扯滿,對準一隻久久盤旋的孤雁,待它翱翔之際才一箭射出。幸不辱命,那孤雁的喉嚨被利箭穿過,發出最後一聲哀鳴,緩緩跌落。
他拍掌大讚,「你果然出師了!我就說你天份好,學什麽都快,最重要是你守的住有耐性。」他望了一眼侍衛擎上來的獵物,好奇的笑問,「我以為你會射它的翅膀或是腿,卻沒想到你一箭封喉,倒不像你的性子。」
我擺首,「既然要射,還是一箭斃命的好。隻是射中翅膀和腿,使它不能飛翔,對於一隻鴻雁來說,或許是生不如死。」
他凝目看我,良久之後拍了拍我的肩膀,未再多言。
迴程已是傍晚時分,進入城門之時,一個侍衛官打馬迎來,見了王玥在馬上一揖,隨後並肩騎行之際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麽,王玥一壁頜首一壁麵露喜色,轉顧我道,「今兒晚上可有事做了,且先迴去洗去風塵,一會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我依言隨他前往他所謂的好地方,卻沒想到竟是城中一家新開的伎館,名為四海班,開在大同府中有名的花柳街上。周圍皆是各色的「閣」,「館」,「班」,「樓」。
我略一躑躅,王玥便拉住我低聲笑道,「別害臊,你全當來了解一下民情罷了。哥哥我自有打算,總之你信我,我不是那等靠不住的混人。」
我自然信他,否則他也沒必要拉上我來這個地方。他見我不再猶豫,遂指著各家伎館的牌匾問,「你一貫博學,可知道這裏頭的區別?怎麽有的叫閣有的叫班呢?」隨即又得意笑道,「這個你必不知道的。」
我略一垂目之後答他,「這是青樓行自己的叫法,一二等的名字以院,館,閣為主,三四等則多為班,室,樓,店。
他大為驚詫,「元承怎麽連這個都懂?」
我輕輕苦笑一下,將我幼年往事並姐姐的遭遇簡述給他聽。他聽過垂目嘆息一陣,他並不擅長用言語關懷別人,遂拍著我的背以示安慰。
</br>
君子朋而不黨,這話原是聖人的理想,然而千百年下來,理想卻很難在真實的世界裏得到實現。
連日來,我隨王玥到軍中大營,城外駐防關隘等地巡視,所見皆是精銳之師。
「這幾日下來,元承有何感受?」他問道。
我向他道出心中所想,「韓源未必不知你此行的目的,麵上看不出什麽問題。我也看過他近日拿來的帳冊,但看帳麵,空響的人數不過五千,這在哪個大營都說得過去,他也必然會有一番說辭。除非你一個個的點卯。一來這樣太過明顯,二來你不能突然襲擊,他照樣有備無患,大同府上下可都是他的人。」
他若有所思的點頭,又問我,「依你,接下來會怎麽做?」
我想了想,迴答,「令他放鬆防備,等他掉以輕心之時,再尋找機會。」
他一拍大腿,哈哈笑道,「果然兄弟同心。既然陛下也沒說讓咱們什麽時候迴去,索性就踏實的玩上一陣罷。走,隨哥哥策馬打獵去。」
此後數日,我和他幾乎踏遍了城外所有可以縱馬馳騁之地,甚至去了更遠些的雁門關。
到達雁門關當日,天高雲淡,南北往來的鴻雁,密如流雲,延綿不斷。遠處重巒疊嶂,群峰挺拔,雁門城關便夾在一片陡峭山勢之中。
他望著天際流雲問我,「元承可知雁門關因何得名?」
「太原誌中描述,雁門山高峻,鳥飛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入門,鴻雁便在此門中往返,故因此得名。」我迴答。
他緩緩頜首,一指遠處的關隘和烽火台,「這裏從秦朝就開始修築防禦工事,加固城牆,歷經千載,可是仍然大小戰事不斷,從未因此而擋住外寇入侵。可見能阻擋敵人的隻能是人,而不是那些磚牆。可惜人又是最不可靠的。元承,我總有個感覺,大魏朝有天會亡在自己人手裏,就是那些排除異己結黨營私的官吏。這些人已經混成精了,他們不關心百姓,不關心朝政,也不關心皇帝,誰來坐這個天下他們照樣做他們的貪官。反正哪個朝代都不能沒人來當官啊。」
我無奈的笑笑,心裏亦認同他說的話。但如果這是大勢所趨,即便暫時出現一兩個聖明的君主或者賢良的臣子,也終究無法力挽狂瀾。這樣想想,不由得更人覺得悽惶。
我們同望著徘徊往復的雁陣沉默不語,半晌,他忽然豪興大起對我說道,「元承許久沒有演練過箭術了罷?與兄比試一番如何?」
他吩咐隨從拿來弓箭,遞過一支給我。他引弓搭箭,須臾已經瞄準好,但聽的錚的一聲,一支羽箭疾飛而去,一隻大雁已應聲墜落在地。
隨從侍衛策馬去拾,片刻返迴呈上獵物道,「大人好箭法,射中的正是這隻雁的左眼。」
王玥朗朗笑道,「我這個師傅技藝還不算太壞,端看你這個徒弟的了。」
我亦笑著應他,「可惜沒說好彩頭,我若贏了師傅該討個什麽賞呢?」
他大笑,「想不到元承也有這般托大的時候,快快,讓師傅看看你的好本事。」
我不敢怠慢,其實也很想知道自己究竟能否一箭射中,畢竟飛翔的大雁不同於靜止不動的靶子。
我凝神靜氣,用力將弓扯滿,對準一隻久久盤旋的孤雁,待它翱翔之際才一箭射出。幸不辱命,那孤雁的喉嚨被利箭穿過,發出最後一聲哀鳴,緩緩跌落。
他拍掌大讚,「你果然出師了!我就說你天份好,學什麽都快,最重要是你守的住有耐性。」他望了一眼侍衛擎上來的獵物,好奇的笑問,「我以為你會射它的翅膀或是腿,卻沒想到你一箭封喉,倒不像你的性子。」
我擺首,「既然要射,還是一箭斃命的好。隻是射中翅膀和腿,使它不能飛翔,對於一隻鴻雁來說,或許是生不如死。」
他凝目看我,良久之後拍了拍我的肩膀,未再多言。
迴程已是傍晚時分,進入城門之時,一個侍衛官打馬迎來,見了王玥在馬上一揖,隨後並肩騎行之際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麽,王玥一壁頜首一壁麵露喜色,轉顧我道,「今兒晚上可有事做了,且先迴去洗去風塵,一會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我依言隨他前往他所謂的好地方,卻沒想到竟是城中一家新開的伎館,名為四海班,開在大同府中有名的花柳街上。周圍皆是各色的「閣」,「館」,「班」,「樓」。
我略一躑躅,王玥便拉住我低聲笑道,「別害臊,你全當來了解一下民情罷了。哥哥我自有打算,總之你信我,我不是那等靠不住的混人。」
我自然信他,否則他也沒必要拉上我來這個地方。他見我不再猶豫,遂指著各家伎館的牌匾問,「你一貫博學,可知道這裏頭的區別?怎麽有的叫閣有的叫班呢?」隨即又得意笑道,「這個你必不知道的。」
我略一垂目之後答他,「這是青樓行自己的叫法,一二等的名字以院,館,閣為主,三四等則多為班,室,樓,店。
他大為驚詫,「元承怎麽連這個都懂?」
我輕輕苦笑一下,將我幼年往事並姐姐的遭遇簡述給他聽。他聽過垂目嘆息一陣,他並不擅長用言語關懷別人,遂拍著我的背以示安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