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他問話,便微微抬起臉來,迴答是。豈知,趙循乍一看清我的臉,登時麵有不虞,盯著我上下打量了幾下,鼻子裏哼了兩聲,最終接過冠帽,拂袖而去。
我錯愕立於當下,旋即便想到,趙循大概以為我是建福宮的內侍,看了我的臉更推測我是以色侍公主之人,才有這般態度。我不由得一陣苦笑。
孫澤淳走上前拍了我肩膀,嗤笑道,「你就是好心,依著我讓那老頭丟了冠帽才好,他不是說咱們不成體統麽,他連朝服都不整,看看誰更不成體統。」
我微微一笑,不再接話,隻讓他快些迴去。孫澤淳於是轉身離去,走之前仍未忘記叮囑我,若是得意時不要忘記他這個朋友。
孫澤淳走後,我仍舊垂首站立於夾道一側,靜候公主。有朝臣路過時,我便微微躬身禮讓。不一會,就見內閣首輔秦太嶽緩步走了出來,看到我時,向我招了招手。
我忙走過去,躬身問安。秦太嶽見四下並無人,從袖中抽出一支捲筒,遞給我,低聲道,「把這個拿迴去交予殿下。」
我忙接過來,快速的放入自己袖中,目送秦太嶽離去。我隨後想到,這大約是公主讓我在此等候的用意,此類事情今後怕是會很常見。
又等了好一會,公主才扶了秋蕊出來,麵無表情的看了我一眼。
秋蕊卻心情大好,一路都在說笑,我聽她對公主說道,「您今兒把那位噎得夠嗆,那位說看在李誠戰功卓著的份兒上隻革職抄家就是懲處了,別說首輔禦史不答應,連陛下都覺得不妥,讓她成天裝仁善,這下裝過頭了。不過她說今年冬至要在宮裏辦的那個甲子宴,倒是討巧,既能彰顯國朝富裕又能體現天家風範,陛下未必不動心。芳蕊就是有一點不明白,您幹嘛這時候說要縮減宮內用度,連上元節燈火,花燈費都要免了,陛下會不會不高興啊?」
公主閑閑的聽著,略微側頭掃了一眼身後的我,「戶部收支早已入不敷出,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災,疆域兵事之變,拿什麽來支出。母親心裏明白的很,隻是這些年心境老了,越發愛熱鬧,不忍心年節之時宮裏太過悽惶,我不過是說出她心中所慮罷了,且也沒剋扣太多。」
「還是殿下高明,那位就隻曉得花錢,一點不知道外頭的艱難,真要是她當了家,還不把國庫造空了呢。」秋蕊恍然大悟般的說道,這些話原也是她真心稱讚公主的。
我聽到公主為了賑災和用兵的大事,肯提議在宮裏省儉用度,心裏亦有些感動。
第十章 同是廣寒宮裏客(一)
秋闈之後的一段時間,公主都過的很安靜。每日上朝之後,陛下若無事找她,她便在翠雲館抄寫道德經和莊子。
我已經可以很自如的模仿公主的筆跡了。這期間,我依舊充當重華宮和內閣首輔之間的信使,當然還有那位秦少爺,一想到這位素未謀麵的秦啟南少爺,我當真有種百味陳雜之感。公主拿了我寫的詞去給秦少爺唱和,每每念及此都會讓我尷尬的無地自容。我也曾鼓起勇氣勸說公主,此舉非常不妥,但公主對我的懇請始終無動於衷,通常隻有冷冷的兩個字,快寫。
一日,傍晚時分,重華宮迎來了司禮監掌印兼禦前總管高謙,他並不是來傳旨意的,隻是單獨來見公主。
公主並沒屏退我。高謙淡淡的掃了一眼我,徐徐道,「殿下今晚可做些準備,明日朝會後,陛下可能會詢問您關於大婚的人選。」
公主仿佛若有所思,眼睛隻盯著秋水篇中,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這一句,半晌才道,「高掌印以為如何?」
高謙笑意從容,「殿下可以直抒胸臆。」
沉默了片刻,高謙接著說道,「今日通政司嚴大人,大理寺袁大人又再度進諫陛下早日立儲,隻不過,他們提的是殿下您。」
公主輕輕笑道,「母親心裏也想問這個吧,高掌印的意思是?」
高謙輕輕搖頭,「還不是時候。」他身子略微往前靠了靠,好像在看書案上公主所臨的莊子,意態溫和地道,」殿下明日不妨請陛下看看您近日所練的書法。」
公主臉上浮現一絲笑意,點了點頭,對高謙道了聲多謝。高謙又閑話了兩句,便即告退。
公主扭頭對一旁侍立的我說道,「代我送送高掌印。」我忙答應了,與高謙一道退了出來。
我錯後一步走在高謙後麵,心中不免在想剛才他們二人的對話。高謙看我沉默不語,對我和煦的笑道,「在想適才的話麽?」
我迴過神來,遲疑了一下,道了聲是。他遂笑著問我,「你叫元承對麽,今年多大了,是哪裏人?」
我頜首道,「迴掌印大人,元承今年十六,京城人,祖籍原是淮陰。」
「好地方,淮陰侯韓信,那裏亦是出名將才子的地方。」
他的話讓我有點難以作答。無論名將還是才子,此生都不會和我有任何關係了,我不知道該說什麽,抿著嘴點了點頭。
他似看出了我的一絲尷尬,安慰道,「你還年輕,好好伺候殿下,將來未始沒有一番成就,我們這樣的人,雖隻能在深宮中度過一生,但如遇到聖主,自己又能盡力襄助一番的話,也一樣會有機會參與和見證一個煌煌盛世。這樣想,會不會讓你釋懷一些?」
我一怔,他話中蘊含的一抹溫情讓我覺得心裏暖融融的,我低下頭輕輕的笑了,沉吟了一陣,終於忍不住抬起頭問道,「元承鬥膽,請問掌印大人,為何殿下為朝廷盡忠效力,陛下卻遲遲不肯立她為儲君?」
</br>
我錯愕立於當下,旋即便想到,趙循大概以為我是建福宮的內侍,看了我的臉更推測我是以色侍公主之人,才有這般態度。我不由得一陣苦笑。
孫澤淳走上前拍了我肩膀,嗤笑道,「你就是好心,依著我讓那老頭丟了冠帽才好,他不是說咱們不成體統麽,他連朝服都不整,看看誰更不成體統。」
我微微一笑,不再接話,隻讓他快些迴去。孫澤淳於是轉身離去,走之前仍未忘記叮囑我,若是得意時不要忘記他這個朋友。
孫澤淳走後,我仍舊垂首站立於夾道一側,靜候公主。有朝臣路過時,我便微微躬身禮讓。不一會,就見內閣首輔秦太嶽緩步走了出來,看到我時,向我招了招手。
我忙走過去,躬身問安。秦太嶽見四下並無人,從袖中抽出一支捲筒,遞給我,低聲道,「把這個拿迴去交予殿下。」
我忙接過來,快速的放入自己袖中,目送秦太嶽離去。我隨後想到,這大約是公主讓我在此等候的用意,此類事情今後怕是會很常見。
又等了好一會,公主才扶了秋蕊出來,麵無表情的看了我一眼。
秋蕊卻心情大好,一路都在說笑,我聽她對公主說道,「您今兒把那位噎得夠嗆,那位說看在李誠戰功卓著的份兒上隻革職抄家就是懲處了,別說首輔禦史不答應,連陛下都覺得不妥,讓她成天裝仁善,這下裝過頭了。不過她說今年冬至要在宮裏辦的那個甲子宴,倒是討巧,既能彰顯國朝富裕又能體現天家風範,陛下未必不動心。芳蕊就是有一點不明白,您幹嘛這時候說要縮減宮內用度,連上元節燈火,花燈費都要免了,陛下會不會不高興啊?」
公主閑閑的聽著,略微側頭掃了一眼身後的我,「戶部收支早已入不敷出,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災,疆域兵事之變,拿什麽來支出。母親心裏明白的很,隻是這些年心境老了,越發愛熱鬧,不忍心年節之時宮裏太過悽惶,我不過是說出她心中所慮罷了,且也沒剋扣太多。」
「還是殿下高明,那位就隻曉得花錢,一點不知道外頭的艱難,真要是她當了家,還不把國庫造空了呢。」秋蕊恍然大悟般的說道,這些話原也是她真心稱讚公主的。
我聽到公主為了賑災和用兵的大事,肯提議在宮裏省儉用度,心裏亦有些感動。
第十章 同是廣寒宮裏客(一)
秋闈之後的一段時間,公主都過的很安靜。每日上朝之後,陛下若無事找她,她便在翠雲館抄寫道德經和莊子。
我已經可以很自如的模仿公主的筆跡了。這期間,我依舊充當重華宮和內閣首輔之間的信使,當然還有那位秦少爺,一想到這位素未謀麵的秦啟南少爺,我當真有種百味陳雜之感。公主拿了我寫的詞去給秦少爺唱和,每每念及此都會讓我尷尬的無地自容。我也曾鼓起勇氣勸說公主,此舉非常不妥,但公主對我的懇請始終無動於衷,通常隻有冷冷的兩個字,快寫。
一日,傍晚時分,重華宮迎來了司禮監掌印兼禦前總管高謙,他並不是來傳旨意的,隻是單獨來見公主。
公主並沒屏退我。高謙淡淡的掃了一眼我,徐徐道,「殿下今晚可做些準備,明日朝會後,陛下可能會詢問您關於大婚的人選。」
公主仿佛若有所思,眼睛隻盯著秋水篇中,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這一句,半晌才道,「高掌印以為如何?」
高謙笑意從容,「殿下可以直抒胸臆。」
沉默了片刻,高謙接著說道,「今日通政司嚴大人,大理寺袁大人又再度進諫陛下早日立儲,隻不過,他們提的是殿下您。」
公主輕輕笑道,「母親心裏也想問這個吧,高掌印的意思是?」
高謙輕輕搖頭,「還不是時候。」他身子略微往前靠了靠,好像在看書案上公主所臨的莊子,意態溫和地道,」殿下明日不妨請陛下看看您近日所練的書法。」
公主臉上浮現一絲笑意,點了點頭,對高謙道了聲多謝。高謙又閑話了兩句,便即告退。
公主扭頭對一旁侍立的我說道,「代我送送高掌印。」我忙答應了,與高謙一道退了出來。
我錯後一步走在高謙後麵,心中不免在想剛才他們二人的對話。高謙看我沉默不語,對我和煦的笑道,「在想適才的話麽?」
我迴過神來,遲疑了一下,道了聲是。他遂笑著問我,「你叫元承對麽,今年多大了,是哪裏人?」
我頜首道,「迴掌印大人,元承今年十六,京城人,祖籍原是淮陰。」
「好地方,淮陰侯韓信,那裏亦是出名將才子的地方。」
他的話讓我有點難以作答。無論名將還是才子,此生都不會和我有任何關係了,我不知道該說什麽,抿著嘴點了點頭。
他似看出了我的一絲尷尬,安慰道,「你還年輕,好好伺候殿下,將來未始沒有一番成就,我們這樣的人,雖隻能在深宮中度過一生,但如遇到聖主,自己又能盡力襄助一番的話,也一樣會有機會參與和見證一個煌煌盛世。這樣想,會不會讓你釋懷一些?」
我一怔,他話中蘊含的一抹溫情讓我覺得心裏暖融融的,我低下頭輕輕的笑了,沉吟了一陣,終於忍不住抬起頭問道,「元承鬥膽,請問掌印大人,為何殿下為朝廷盡忠效力,陛下卻遲遲不肯立她為儲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