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新鋪子
林母原先想著將玉蓮娘倆接到自己家裏過年來著,但是被玉蓮給婉拒了,隻說家裏過年的東西都預備好了,色色都是齊全的,就不去嬸嬸家添麻煩了。林母見她堅持,以前沒覺得她這樣要強啊,不過既然她這樣堅持,那就隨她的心意吧。林母心裏也知道要是悠然姐弟兩個都還沒成家的話,她許是願意過來,如今終究是有些不方便。
這個年總的來說過得有些平淡而寡味,不過轉過年去三月初就是春闈了,各地舉子在正月底下就紛紛從各地趕到了京城。尤其是沈家的宅子離文華書院和國子監都不遠,更是覺得周圍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沈家也有好幾個族人來京趕考,因著沈澤的宅子離貢院近便這附近也比國公府那清淨,幾人拜見過沈明昌夫婦後,便都來沈澤家裏住下了。
沈澤日常還要當值,悠然親自著人打理他們的衣食住行,務必要讓他們覺得舒適妥帖。也是來到古代以後,悠然才漸漸適應這個時代的人對家族的看重和歸屬感。這幾人知道悠然是前科狀元公的姐姐,還托她帶話,去拜訪了安然一番。悠然是盡心盡力的照顧了,但是春闈結果出來後,幾人都沒有考中,還是讓人頗有些失望的。不過悠然看那幾個族人自己都沒太放在心裏的樣子,倒是覺得自己倒是白緊張了。直到這幾年悠然才漸漸明白她的弟弟當初能考中狀元,真的不是單憑運道和韓帝師的麵子就可以的,還需要逆天的記憶力和悟性。
大康朝的科舉,與曆史上的科舉有些類似但又有其不同之處。拜穿越皇帝所賜,這裏的一個書生除了四書五經要考,算數、律法、農科等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說朝廷還是比較注重生員的實幹能力的。聽安然的說法,沈家的這幾個族人於四書五經上頭倒是無妨的,但是能考中舉人的家資都不會太薄,於這農科算數之上便差了些。如今大康朝承平日久,這次參加春闈的足有四千多人,而最後選中的也不過是三百人,十不選一,比悠然見識過的高考還要艱難的多。這還是朝廷控製了舉人的年齡,自前朝起朝廷就不允許超過四十五周歲的舉人參加會試,本朝也延續了這一規定,要不然來參加春闈的人怕是還要多上一倍。
不過借著這次春闈,悠然的私房銀子倒是又豐厚了許多。原來這幾年她自己的嫁妝田地和鋪子獲利都很豐厚,去年過了秋收後,悠然盤點了一下自己的私房,竟然比成親時多了兩千畝地和兩間鋪子不說,還落下了五千兩銀子。她想著這銀子放在手裏也沒什麽用處,不如再拿出去置些產業。她也是受到了玉蓮那處宅子的啟示,一個小小的一進宅子,買的時候不過二百兩銀子,租出去一年就能得三四十兩,不過五六年就能收迴本錢,還白落一宅子。這個時代有錢的話投資房產還是很靠譜的。
悠然原本是想著拿這些銀子再置辦個莊子的,隻是京郊附近的良田早都沒有了,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價倒是便宜,可是離得遠了,下頭的管事就容易出些幺蛾子。見了玉蓮那處宅子,悠然心裏倒是有了些想法,正好文華大街南頭那邊有一家酒樓因著經營不善要轉賣。因著酒樓年歲長有些破舊,加上它是連著後頭一大片院子賣的,因位置好要價不低。但是這房屋實在太破敗了些,要是買下來少不得還得重新修繕整改,也不是個小數目。再說這地方離貢院和國子監都有些遠了,坐車也要兩刻鍾,要是再往前二裏路,就是再破敗些這地方也早賣出去了。那天悠然偶然從那裏經過看到了,便讓管事去打聽了一下。後來又親自去看過一迴,覺得還可以入手,就花了三千兩銀子將這個酒樓和後頭的十來畝地一塊買下了。然後直接讓人將原本的房子推倒重新蓋的。隻是悠然沒有讓人蓋酒樓什麽的,而是蓋了二座二層小樓,一座用來經營一家書肆。另一座則開了一家綢緞鋪子,還兼賣一些成衣,二樓則雇了一些繡娘在這裏做活,而且這裏隻做男裝,確切的說是隻做讀書人的衣裳。
後頭的那塊空地,她讓人蓋成了一座三進的院子,但是與一般住宅的格局不同,這裏麵分成了一個個的小院。每個小院的大小不一,最大的院子有五間正房帶著東西廂房各兩間,最小的院子則隻有兩間正房和一間偏房。不論大小,每個院子裏都有獨立的衛浴係統。院子前頭還有兩口水井,以供租客使用。蓋房子加上房間裏必備的一些家具和擺設,花了悠然一千多兩銀子。而那家書肆雖然看著不大卻是花了她近五千兩銀子,畢竟書本什麽的都是體積小價格貴的東西。還有文房四寶什麽的,一封不起眼的徽墨就要十幾兩銀子,這還是進價。所以說這書肆生意也不是誰都能做的。幸虧到了年底她又進了一筆收益,要不然私房銀子都不夠用了。
院子雖然在年前就建好了,但是悠然卻沒往外租房子。直到年後各地舉子紛紛趕來了,才綜合了一下這附近的房價,將小院一個個的租了出去。按著大小,這些院子每個月的租金從七八兩到二十兩不等。當然這是什麽也不提供的價格,如果你還想吃現成的飯菜的話,還要額外花費。按照葷素多少,每人每月一兩到六兩銀子不等。雖然聽著很貴,但是比貢院邊上的那些客棧可便宜多了。那些客棧的上等房這個時節一天就要七八兩銀子,一個月光租金就是二三十兩,加上夥食的話還要更貴。而悠然這裏最大的院子一個月租金雖然要二十兩,但是擠擠的話,四五個同鄉擠擠是不成問題的。雖說舉人的財政狀況比起秀才來定要好上許多,但是除非祖業豐厚,要不然手頭大多都不寬裕。畢竟大老遠的從外地趕來,最少要住兩三個月,除了吃住,同窗間要一起吃頓酒席互相交流一下經驗吧?好不容易來一趟京城,得買上幾本老家沒有的書籍吧?各地風俗不同,參加文會詩會什麽的總得做兩身京城流行的服飾吧?若是囊中有些餘錢,也得買些京城特產什麽的給家人帶迴去吧。再加上來迴路費,這一算,就是京城附近的舉人參加一迴會試至少也要二百兩銀子打底。那些路遠的,怕是光路費也不止這個數吧?
林母原先想著將玉蓮娘倆接到自己家裏過年來著,但是被玉蓮給婉拒了,隻說家裏過年的東西都預備好了,色色都是齊全的,就不去嬸嬸家添麻煩了。林母見她堅持,以前沒覺得她這樣要強啊,不過既然她這樣堅持,那就隨她的心意吧。林母心裏也知道要是悠然姐弟兩個都還沒成家的話,她許是願意過來,如今終究是有些不方便。
這個年總的來說過得有些平淡而寡味,不過轉過年去三月初就是春闈了,各地舉子在正月底下就紛紛從各地趕到了京城。尤其是沈家的宅子離文華書院和國子監都不遠,更是覺得周圍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沈家也有好幾個族人來京趕考,因著沈澤的宅子離貢院近便這附近也比國公府那清淨,幾人拜見過沈明昌夫婦後,便都來沈澤家裏住下了。
沈澤日常還要當值,悠然親自著人打理他們的衣食住行,務必要讓他們覺得舒適妥帖。也是來到古代以後,悠然才漸漸適應這個時代的人對家族的看重和歸屬感。這幾人知道悠然是前科狀元公的姐姐,還托她帶話,去拜訪了安然一番。悠然是盡心盡力的照顧了,但是春闈結果出來後,幾人都沒有考中,還是讓人頗有些失望的。不過悠然看那幾個族人自己都沒太放在心裏的樣子,倒是覺得自己倒是白緊張了。直到這幾年悠然才漸漸明白她的弟弟當初能考中狀元,真的不是單憑運道和韓帝師的麵子就可以的,還需要逆天的記憶力和悟性。
大康朝的科舉,與曆史上的科舉有些類似但又有其不同之處。拜穿越皇帝所賜,這裏的一個書生除了四書五經要考,算數、律法、農科等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說朝廷還是比較注重生員的實幹能力的。聽安然的說法,沈家的這幾個族人於四書五經上頭倒是無妨的,但是能考中舉人的家資都不會太薄,於這農科算數之上便差了些。如今大康朝承平日久,這次參加春闈的足有四千多人,而最後選中的也不過是三百人,十不選一,比悠然見識過的高考還要艱難的多。這還是朝廷控製了舉人的年齡,自前朝起朝廷就不允許超過四十五周歲的舉人參加會試,本朝也延續了這一規定,要不然來參加春闈的人怕是還要多上一倍。
不過借著這次春闈,悠然的私房銀子倒是又豐厚了許多。原來這幾年她自己的嫁妝田地和鋪子獲利都很豐厚,去年過了秋收後,悠然盤點了一下自己的私房,竟然比成親時多了兩千畝地和兩間鋪子不說,還落下了五千兩銀子。她想著這銀子放在手裏也沒什麽用處,不如再拿出去置些產業。她也是受到了玉蓮那處宅子的啟示,一個小小的一進宅子,買的時候不過二百兩銀子,租出去一年就能得三四十兩,不過五六年就能收迴本錢,還白落一宅子。這個時代有錢的話投資房產還是很靠譜的。
悠然原本是想著拿這些銀子再置辦個莊子的,隻是京郊附近的良田早都沒有了,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價倒是便宜,可是離得遠了,下頭的管事就容易出些幺蛾子。見了玉蓮那處宅子,悠然心裏倒是有了些想法,正好文華大街南頭那邊有一家酒樓因著經營不善要轉賣。因著酒樓年歲長有些破舊,加上它是連著後頭一大片院子賣的,因位置好要價不低。但是這房屋實在太破敗了些,要是買下來少不得還得重新修繕整改,也不是個小數目。再說這地方離貢院和國子監都有些遠了,坐車也要兩刻鍾,要是再往前二裏路,就是再破敗些這地方也早賣出去了。那天悠然偶然從那裏經過看到了,便讓管事去打聽了一下。後來又親自去看過一迴,覺得還可以入手,就花了三千兩銀子將這個酒樓和後頭的十來畝地一塊買下了。然後直接讓人將原本的房子推倒重新蓋的。隻是悠然沒有讓人蓋酒樓什麽的,而是蓋了二座二層小樓,一座用來經營一家書肆。另一座則開了一家綢緞鋪子,還兼賣一些成衣,二樓則雇了一些繡娘在這裏做活,而且這裏隻做男裝,確切的說是隻做讀書人的衣裳。
後頭的那塊空地,她讓人蓋成了一座三進的院子,但是與一般住宅的格局不同,這裏麵分成了一個個的小院。每個小院的大小不一,最大的院子有五間正房帶著東西廂房各兩間,最小的院子則隻有兩間正房和一間偏房。不論大小,每個院子裏都有獨立的衛浴係統。院子前頭還有兩口水井,以供租客使用。蓋房子加上房間裏必備的一些家具和擺設,花了悠然一千多兩銀子。而那家書肆雖然看著不大卻是花了她近五千兩銀子,畢竟書本什麽的都是體積小價格貴的東西。還有文房四寶什麽的,一封不起眼的徽墨就要十幾兩銀子,這還是進價。所以說這書肆生意也不是誰都能做的。幸虧到了年底她又進了一筆收益,要不然私房銀子都不夠用了。
院子雖然在年前就建好了,但是悠然卻沒往外租房子。直到年後各地舉子紛紛趕來了,才綜合了一下這附近的房價,將小院一個個的租了出去。按著大小,這些院子每個月的租金從七八兩到二十兩不等。當然這是什麽也不提供的價格,如果你還想吃現成的飯菜的話,還要額外花費。按照葷素多少,每人每月一兩到六兩銀子不等。雖然聽著很貴,但是比貢院邊上的那些客棧可便宜多了。那些客棧的上等房這個時節一天就要七八兩銀子,一個月光租金就是二三十兩,加上夥食的話還要更貴。而悠然這裏最大的院子一個月租金雖然要二十兩,但是擠擠的話,四五個同鄉擠擠是不成問題的。雖說舉人的財政狀況比起秀才來定要好上許多,但是除非祖業豐厚,要不然手頭大多都不寬裕。畢竟大老遠的從外地趕來,最少要住兩三個月,除了吃住,同窗間要一起吃頓酒席互相交流一下經驗吧?好不容易來一趟京城,得買上幾本老家沒有的書籍吧?各地風俗不同,參加文會詩會什麽的總得做兩身京城流行的服飾吧?若是囊中有些餘錢,也得買些京城特產什麽的給家人帶迴去吧。再加上來迴路費,這一算,就是京城附近的舉人參加一迴會試至少也要二百兩銀子打底。那些路遠的,怕是光路費也不止這個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