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事後
在隆德帝看來,這次的臨江王成不了大氣候,讓陳光北去也是為著壓一壓諸皇子的小心思。他嘴上不說不代表心裏不清楚皇子間的暗潮湧動,隻是隆德帝存了要磨一磨太子的心思,因此隻要不太出格,他對於某些事情向來是睜隻眼閉隻眼的。
禦林軍和巡防軍是拱衛紫禁城和京城治安的主要力量,如今一下子被敵人暗算了大半,隆德帝心裏不是不心疼的。他一邊派人從京師周圍的軍隊裏抽調精兵強將彌補空缺,一邊又提拔了一批新的將領。至於叛軍餘孽,自然是該清剿得的清剿。而對於有功之臣自然是要大力提拔的。
最先被恩賞的是軍隊,沈澤因功被提拔為正三品的禦林軍統領,方心簡成了禁衛軍副統領,就連沈英的夫君李羽也因抓住了淩思訓被提拔為正四品的禁軍少將。其他的一些有功之臣,也都得到了提拔,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倒是德寧大長公主身份高貴,已經是無爵可加,隻能是賞些東西。然後在皇後的提議下,恩澤了德寧唯一的血緣後人樂瑤縣主,將她的爵位升為了郡主。
有心人驚訝的發現,在這場事件之中,沈明昌雖然表現平平,但是忠國公府無疑是收獲最大的一家了。看看,外甥、侄子、女婿,不是禁衛軍就是禦林軍的,還都是中等以上的將領,沈家竟然不聲不響的就占據了京城衛軍的大半江山啊。
再想到這次老五兩口子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這一點讓楚王和吳王等人心裏非常不滿,總感覺要做點什麽才好。
雖然隆德帝等人沒什麽大的損傷,但是他的近身護衛折損了好幾十人。雖然聽上去傷亡不多,但是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放到站場上那是以一敵百的好手,一下子損失了這麽多讓皇帝心裏非常心痛。
而且,事後的排查表明,這次事件除了臨江王牽頭,靜陽長公主的夫家廣平候府、永康伯府,以及好幾個閑散宗室都參與了此次謀逆一事。
這一點讓隆德帝懊惱不已,自大康開朝以來雖然對於宗室的參政勸和軍權有所限製,但是在財物等方麵向來是大方的。好吃好喝的供著,沒想到竟然養出這麽一些白眼狼來。
天子一怒,浮屍千裏。雖然最終沒有這麽誇張,但是這次隆德帝絲毫沒有手軟,也不管什麽過年不過年了,凡是查出來和叛軍有勾結的宗親王公,俱都廢除封號、抄沒家產。該砍頭的砍頭,該流放的流放,絲毫沒有手軟。這鐵血手段一下子震懾了朝廷內外,一時間就連官場的風氣都清明了許多。
且不說隆德帝如何懊惱悔恨,又如何處理叛賊,隻說沈澤一下子又升到了正三品的禦林軍統領。悠然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自家相公這也升遷的太快了,像坐火箭似的,嗖嗖的。
當然老弟也不差,這次雖然品級沒升,但是卻被調至太子詹士府任少詹事。中書侍郎雖然是天子近臣,奈何手中沒有什麽實權啊,上麵又壓著好幾層上司,想要出頭也有的熬呢。但是少詹事是總管東宮內外庶務的,上麵除了太子就隻有一個詹士壓著,以安然的年紀等過些年太子即位了,自然少不了他的好處。
便是眼下,這個位子的油水也是異常豐厚啊,有多少土豪富商一擲千金隻是為了能給太子請個安,作為東宮辦事處的二把手,光明麵上的冰敬碳敬就足夠豐厚了。
但是悠然隱隱覺得隆德帝這樣的舉動似乎是別有深意啊。
沈國公似乎也猜到了這一點,以舊疾發作為名婉拒了隆德帝想要委派的實權。並且悄沒聲息的給沈蓮的夫婿鄭學文謀了山東地界上的濰縣知縣,隻等著過完年就去上任。山東雖比不得江南魚米之鄉的富庶繁華,但是也不算貧瘠。況且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文化底蘊雄厚,自古以來文人輩出,百姓受的教化也多,是個容易出政績的地方。
卻說鄭學文成親以前一直住在朝廷的廉租房裏,成親時為了麵子好看便搬到了沈蓮名下的一座二進宅院裏。鄭學文是個有骨氣的,覺得一個大男人卻要住媳婦的嫁妝屋子,很是有些羞恥。但是鄭老太太看著屋子,卻有些不大滿意。放定的時候她是去過國公府的,她活了這麽大的歲數也是第一次見到那樣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的屋子。
鄭老太太覺得兒媳婦好歹是國公府的千金,怎麽不得陪嫁一套大三進的宅子?沒想到隻有這樣小小的二進宅子,總共也就十來間屋子。她又帶來了好幾家下人,除了前院留出來兩間客廳和兒子的一間書房,其餘的屋子都住得滿滿的。兒媳婦倒是把最好的正屋讓給了她住,自己和兒子住了後罩房,隻是鄭老太太總覺得不滿意。兒子成親的時候,老家來人都是借住在兒子的一個同僚家裏,便是鄭老太太想著留下娘家人多親香幾天都不能夠,這讓鄭老太太覺得很沒有麵子。
更讓她不滿的是自己幾次三番的明示暗示要幫兒媳婦管理她的嫁妝,兒媳婦都不搭茬。還將這事告訴了自己兒子,讓兒子將自己一通好說。
她原是要發作一番,好叫兒媳婦知道厲害的。隻是還沒等想出法子來,宮裏就出了事。然後在鄭老太太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就都塵埃落定了。兒媳婦的娘家人都在這場變故中立了功,連他們家也跟著沾了不少光,街坊鄰居的都帶了禮物前來慶賀。鄭老太太一時間忙著招唿客人,又見兒媳婦將客人們帶來的東西都先緊著她挑,心裏的不滿又壓下了去幾分。
這會子,兒子的老丈人又幫著謀了一個好差事,鄭老太太一時間便隻有滿意的份了。她雖然大字認不得幾個,但也聽說過“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啊。在鄭老太太的認知裏,什麽翰林院的差事再清貴,也比不上手握實權的地方官來得實惠。於是高高興興的收拾東西,預備著跟兒子去上任了。
聽說婆婆收拾東西去了,沈蓮心裏鬆了一口氣:這個老太太,雖然有些貪財,好在還是有幾分眼色的,算不得太難對付。想了一下,吩咐自己的丫鬟采菱道:“將我給老太太預備的大毛衣裳找出來,我過去一趟。”
在隆德帝看來,這次的臨江王成不了大氣候,讓陳光北去也是為著壓一壓諸皇子的小心思。他嘴上不說不代表心裏不清楚皇子間的暗潮湧動,隻是隆德帝存了要磨一磨太子的心思,因此隻要不太出格,他對於某些事情向來是睜隻眼閉隻眼的。
禦林軍和巡防軍是拱衛紫禁城和京城治安的主要力量,如今一下子被敵人暗算了大半,隆德帝心裏不是不心疼的。他一邊派人從京師周圍的軍隊裏抽調精兵強將彌補空缺,一邊又提拔了一批新的將領。至於叛軍餘孽,自然是該清剿得的清剿。而對於有功之臣自然是要大力提拔的。
最先被恩賞的是軍隊,沈澤因功被提拔為正三品的禦林軍統領,方心簡成了禁衛軍副統領,就連沈英的夫君李羽也因抓住了淩思訓被提拔為正四品的禁軍少將。其他的一些有功之臣,也都得到了提拔,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倒是德寧大長公主身份高貴,已經是無爵可加,隻能是賞些東西。然後在皇後的提議下,恩澤了德寧唯一的血緣後人樂瑤縣主,將她的爵位升為了郡主。
有心人驚訝的發現,在這場事件之中,沈明昌雖然表現平平,但是忠國公府無疑是收獲最大的一家了。看看,外甥、侄子、女婿,不是禁衛軍就是禦林軍的,還都是中等以上的將領,沈家竟然不聲不響的就占據了京城衛軍的大半江山啊。
再想到這次老五兩口子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這一點讓楚王和吳王等人心裏非常不滿,總感覺要做點什麽才好。
雖然隆德帝等人沒什麽大的損傷,但是他的近身護衛折損了好幾十人。雖然聽上去傷亡不多,但是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放到站場上那是以一敵百的好手,一下子損失了這麽多讓皇帝心裏非常心痛。
而且,事後的排查表明,這次事件除了臨江王牽頭,靜陽長公主的夫家廣平候府、永康伯府,以及好幾個閑散宗室都參與了此次謀逆一事。
這一點讓隆德帝懊惱不已,自大康開朝以來雖然對於宗室的參政勸和軍權有所限製,但是在財物等方麵向來是大方的。好吃好喝的供著,沒想到竟然養出這麽一些白眼狼來。
天子一怒,浮屍千裏。雖然最終沒有這麽誇張,但是這次隆德帝絲毫沒有手軟,也不管什麽過年不過年了,凡是查出來和叛軍有勾結的宗親王公,俱都廢除封號、抄沒家產。該砍頭的砍頭,該流放的流放,絲毫沒有手軟。這鐵血手段一下子震懾了朝廷內外,一時間就連官場的風氣都清明了許多。
且不說隆德帝如何懊惱悔恨,又如何處理叛賊,隻說沈澤一下子又升到了正三品的禦林軍統領。悠然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自家相公這也升遷的太快了,像坐火箭似的,嗖嗖的。
當然老弟也不差,這次雖然品級沒升,但是卻被調至太子詹士府任少詹事。中書侍郎雖然是天子近臣,奈何手中沒有什麽實權啊,上麵又壓著好幾層上司,想要出頭也有的熬呢。但是少詹事是總管東宮內外庶務的,上麵除了太子就隻有一個詹士壓著,以安然的年紀等過些年太子即位了,自然少不了他的好處。
便是眼下,這個位子的油水也是異常豐厚啊,有多少土豪富商一擲千金隻是為了能給太子請個安,作為東宮辦事處的二把手,光明麵上的冰敬碳敬就足夠豐厚了。
但是悠然隱隱覺得隆德帝這樣的舉動似乎是別有深意啊。
沈國公似乎也猜到了這一點,以舊疾發作為名婉拒了隆德帝想要委派的實權。並且悄沒聲息的給沈蓮的夫婿鄭學文謀了山東地界上的濰縣知縣,隻等著過完年就去上任。山東雖比不得江南魚米之鄉的富庶繁華,但是也不算貧瘠。況且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文化底蘊雄厚,自古以來文人輩出,百姓受的教化也多,是個容易出政績的地方。
卻說鄭學文成親以前一直住在朝廷的廉租房裏,成親時為了麵子好看便搬到了沈蓮名下的一座二進宅院裏。鄭學文是個有骨氣的,覺得一個大男人卻要住媳婦的嫁妝屋子,很是有些羞恥。但是鄭老太太看著屋子,卻有些不大滿意。放定的時候她是去過國公府的,她活了這麽大的歲數也是第一次見到那樣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的屋子。
鄭老太太覺得兒媳婦好歹是國公府的千金,怎麽不得陪嫁一套大三進的宅子?沒想到隻有這樣小小的二進宅子,總共也就十來間屋子。她又帶來了好幾家下人,除了前院留出來兩間客廳和兒子的一間書房,其餘的屋子都住得滿滿的。兒媳婦倒是把最好的正屋讓給了她住,自己和兒子住了後罩房,隻是鄭老太太總覺得不滿意。兒子成親的時候,老家來人都是借住在兒子的一個同僚家裏,便是鄭老太太想著留下娘家人多親香幾天都不能夠,這讓鄭老太太覺得很沒有麵子。
更讓她不滿的是自己幾次三番的明示暗示要幫兒媳婦管理她的嫁妝,兒媳婦都不搭茬。還將這事告訴了自己兒子,讓兒子將自己一通好說。
她原是要發作一番,好叫兒媳婦知道厲害的。隻是還沒等想出法子來,宮裏就出了事。然後在鄭老太太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就都塵埃落定了。兒媳婦的娘家人都在這場變故中立了功,連他們家也跟著沾了不少光,街坊鄰居的都帶了禮物前來慶賀。鄭老太太一時間忙著招唿客人,又見兒媳婦將客人們帶來的東西都先緊著她挑,心裏的不滿又壓下了去幾分。
這會子,兒子的老丈人又幫著謀了一個好差事,鄭老太太一時間便隻有滿意的份了。她雖然大字認不得幾個,但也聽說過“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啊。在鄭老太太的認知裏,什麽翰林院的差事再清貴,也比不上手握實權的地方官來得實惠。於是高高興興的收拾東西,預備著跟兒子去上任了。
聽說婆婆收拾東西去了,沈蓮心裏鬆了一口氣:這個老太太,雖然有些貪財,好在還是有幾分眼色的,算不得太難對付。想了一下,吩咐自己的丫鬟采菱道:“將我給老太太預備的大毛衣裳找出來,我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