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之上廷議結束之後,沒有多久,張禦就收到了明周道人送來的玄廷報傳,告知他玄廷將會安排他與岑傳進行一場論法。
實則當首執身邊那位道童過來問詢,而他表示不願退讓之時,他便知道,兩人之間最後必然是要一論高低的。
他略作思忖,下來當是要為這一場鬥戰做準備了。
早在岑傳這個屬於正清一脈的修道人歸迴天夏後,他便翻閱過關於這一位的記述,不過守正宮中,關於此人的載錄卻是不多。
三百多年前,天夏占據了上層之後,那時候的局麵還非常不穩,主要壓力是來自於外間,需時時麵對侵入內層的上宸天修士和各種邪怪,可以說是無日不戰。
並且因為那時候玄法尚未扶持起來,修道人人數遠不如而今,也就沒有多餘的人手去維持其餘,那時候內部的矛盾都被外戰掩蓋下去了,所以對於每一個修道人的記述自然也很隨意。
何況這些東西還是岑傳自己親自書寫的,很難說這裏麵有多少真實性。
張禦明白,實際上這些東西就算都是真的,現在也是看看罷了,因為這是三百多年前的記載,現在的岑傳或許根本不是以往那個樣子了。
固然正清一脈也有其他人留下記述,但是這些修士雖說出自一門,可每一人所學的功法神通都不一樣,這或許是因為此輩師承古夏大能,師門之中功法眾多的緣故,所以總能學到最為契合自身的一門功法,想要從旁尋到印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尋思了一下,從岑傳以往戰績來看,其與上宸天修道人交手就從未敗過,便是難勝對手,每一次都能脫身而退。
而這位法力也是十分深厚,記載之中對於其法力的參考恐怕是最為有用的,以為其人這三百多年來絕了玄糧,法力便能有所提升,或能找到其他東西補益,當也是進境有限。
不過他自思若是對方,為了提升戰力,那一定會從別的地方想辦法,譬如說法器。畢竟一兩件上乘法器足以彌補修士自身鬥戰能力的不足,三百多年若專注於此,也足以將之祭煉完善。
與其人不同,這一戰因為他並非是以守正身份出戰,所以無法借用到任何法器,隻能依靠他此前祭煉的守禦道袍,還有兩把飛劍迎敵了。
正他在思量敵我優劣之時,忽然感到訓天道章之中有所感應,察辨了一下來人,發現傳言之人是戴恭瀚,心中微微一動,便將意念接引過來,道:“戴廷執有禮。”
戴恭瀚聲音傳來道:“張道友有禮。”頓了一下,他道:“我方才令弟子往守正宮送來一枚玉符,乃是此迴岑傳追逐上宸天某位修道人時留下的鬥戰拓影,其人出手不多,張守正可以參鑒一二。”
張禦一聽,道:“這卻謝過道友了。
戴恭瀚道:“不用謝我,岑傳此人太過偏執,或者說正清一脈都是如此,他們從未放下過過往,戴某亦是希望張守正能鎮守東陸。”他又提醒道:“隻是張道友與人鬥戰的拓影,相信岑傳也能拿到,此一場論法,道友也千萬小心了。”
張禦點了點頭,再是稱謝一聲,戴恭瀚客氣兩句之後,便即退去了。
張禦對這位能幫自己並不意外,其實廷上大部分人應該都清楚,岑傳其實從來沒有放棄廢玄興真的目的,而這裏廢玄不僅僅針對玄修,連渾修也是一並包含在內的,所以許多渾章修士其實也是不願意見到其人得勢的。
這時外麵有神人值司走了進來,雙手呈上一枚玉符,道:“守正,有人送來了一樣東西。”
張禦把那玉符憑空攝到近前,伸手將之拿住,關照道:“你去吧。”
神人值司躬身退去。
張禦正待觀看其中拓影,卻是又感訓天道章之上有意念傳至,他認得那個符印,卻是此前朱鳳留語所用,便將意念接引進來,卻得有怯怯聲音言道:“可是張守正麽?”
他道:“是我。”
那聲音道:“弟子是杜瀟瀟,乃是杜師弟子,老師想尋張守正說話,說是重要之事告知。”
張禦尋思了一下,道:“我知曉了,請迴複你師,說我稍候便至。”
杜瀟瀟忙是應下,隨後便退了去。
張禦沒有立刻動身,而是先把玉符之中的內容看過,這才起身出殿,到了外間,意念一轉,便落在了駐閣之外,朱鳳的道場如何尚在開辟之中,故是她仍舊停駐於此。
朱鳳親自自裏迎出,並將他客氣迎到了殿閣之內,請了他坐下後,寒暄兩句後,她便道:“聽聞張守正要與那岑傳一戰?”
張禦道:“正是。”
朱鳳道:“我當年與元童、畢明二人離開天夏時,曾去往正清一脈立定的地界上拜訪過,當時正清意圖招攬我等,我等都是迴絕了,當時我三人與正清一脈有過一場論法。
正清功行深湛莫測,輕易便壓倒了畢明道友,元童則勝過了梅商,而我曾與岑傳一場論道,最後未能分出勝負,如此一勝一敗一合,我們才得以走脫,而我與岑傳一戰的詳情,或可供張守正參詳。”
張禦有些意外,不想朱鳳還與岑傳較量過,念頭一轉,道:“此事可有人知曉麽?”
朱鳳道:“這卻不知了。”她略作思索,“不過我等大戰動靜甚大,後來正清一脈又換了駐守地界,所以這場鬥戰倒很可能被玄廷所察知。”
張禦微微點頭,他也是聽說了,晁煥在廷上曾屢屢把朱鳳與岑傳放在一起比較,許也可能緣由就在這裏,他道:“多謝朱道友了。”
朱鳳抿嘴一笑,道:“道友不必相謝,若無道友,我此刻恐怕已被玄廷囚押了,而我現在在玄廷並無根基,以後許可能也有求助於道友的地方。”
說著,她伸手一指,霎時間,一道光影在堂內照了開來,而兩道身影也是在裏顯現出來,看去正遙遙對峙,這正兩百餘年前岑傳與朱鳳一戰的場景。
此時雲海另一端,沉勾道宮之中,武傾墟正在招待來他這裏的作客的魏濤化身。
魏濤外貌看去不過十七八歲,目中總有一種與身份不符的好奇光芒,看去像是一個性情跳脫之人,而不是一個能夠讓人信服的一洲玄首。
此時他負袖看著道宮後方湖泊之中翻騰的怪魚,見那黝黑巨大的脊背在深沉的湖麵上若隱若現,他頗有興趣道:“這東西就是‘權魚’了吧,聽說是武道兄早年親手從北方大湖之中捕捉來的,似是有翻卷諸陸之能?”
武傾墟道:“言語雖有所誇大,但也差之不遠。這東西之威能在於其所承載之水,水勢愈大,其能愈強,在這方湖泊之中,不過隻能覆一大舟罷了,而若任其入得汪洋之內,那麽當真有覆沒洲陸之能。”
魏濤笑道:“怪如此,人亦如此,有些人正如此魚一般,若是囿於池塘之中,其便騰躍不起,但入汪洋之中,便可得見其能。”
武傾墟看向他道:“魏道友,你便是如此之人。”
魏濤一聽,不由一咧嘴,連連擺手道:“武廷執,過譽了,過譽了,我可不當不起這誇讚,哈哈……”雖然他嘴上謙讓,可看那股得意勁卻是怎麽也遮掩不住。
武傾墟看他模樣,不由搖頭,不過他知道,雖然魏濤看著輕佻,可實際上,其人做事異常之沉穩,在擔憂玄首期間壓製了荊丘周圍的異神神怪,做事來也沒有出過任何紕漏。
魏濤道:“對了,我聽聞岑傳將與那位張守正一戰,以定東庭都護府之歸屬,未知首執原來屬意的是哪一位?”
武傾墟沒有立刻迴答,而是頓了一會兒,才道:“這兩位都是俊才,無論勝負如何,我等都可接受。”
魏濤卻道:“我看不見得,岑傳為人隻重結果,從不在意手段目的,他若鎮守都護府,縱然最後能達成所願,可都護府的子民怕要承負更多。”
武傾墟沉聲道:“可道友也知,他是玄修,如今上層有不少同道在提防戒備,首執所要考慮,也是更為長遠的東西。”
魏濤不以為然道:“真、玄皆是問道之人,對我輩而言,隻要道在哪裏便可,何須分清楚用何方法求道?”
武傾墟搖了搖頭,道:“世上之事,若真能這般簡單認定便好了。”
魏濤倒是無所謂這些,也不關心這個,饒有興趣道:“武廷執以為一戰勝負為何?”
武傾墟沉思片刻,道:“我以為這一戰關鍵,取決於這兩位對於對手的了解。”
兩名修士的鬥戰,決定勝負因素的東西很多,彼此功行高低隻要不是差距太大,那麽便可以一戰,可毫無以問,誰更了解對手,誰就占更多的勝勢。
魏濤道:“這般看來,那位張守正可是要吃虧了一些。”
武傾墟點了點頭,讚同此見。
雖然這一戰表麵上是公平的較量,但世上哪有什麽真正公平可言?岑傳想要了解張禦,渠道有不少,畢竟張禦修道時日不長,許多記述仍在,而岑傳便就不同了,過去的記載隻有隻言片語,在被驅逐的三百多年後,誰也不知道他如今的實力究竟如何。
武傾墟沉聲道:“此一戰勝負,並非隻在麵對麵的較量,也在於鬥戰之外,誰能利用好這些,誰才更能承擔起重任。”
……
……
實則當首執身邊那位道童過來問詢,而他表示不願退讓之時,他便知道,兩人之間最後必然是要一論高低的。
他略作思忖,下來當是要為這一場鬥戰做準備了。
早在岑傳這個屬於正清一脈的修道人歸迴天夏後,他便翻閱過關於這一位的記述,不過守正宮中,關於此人的載錄卻是不多。
三百多年前,天夏占據了上層之後,那時候的局麵還非常不穩,主要壓力是來自於外間,需時時麵對侵入內層的上宸天修士和各種邪怪,可以說是無日不戰。
並且因為那時候玄法尚未扶持起來,修道人人數遠不如而今,也就沒有多餘的人手去維持其餘,那時候內部的矛盾都被外戰掩蓋下去了,所以對於每一個修道人的記述自然也很隨意。
何況這些東西還是岑傳自己親自書寫的,很難說這裏麵有多少真實性。
張禦明白,實際上這些東西就算都是真的,現在也是看看罷了,因為這是三百多年前的記載,現在的岑傳或許根本不是以往那個樣子了。
固然正清一脈也有其他人留下記述,但是這些修士雖說出自一門,可每一人所學的功法神通都不一樣,這或許是因為此輩師承古夏大能,師門之中功法眾多的緣故,所以總能學到最為契合自身的一門功法,想要從旁尋到印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尋思了一下,從岑傳以往戰績來看,其與上宸天修道人交手就從未敗過,便是難勝對手,每一次都能脫身而退。
而這位法力也是十分深厚,記載之中對於其法力的參考恐怕是最為有用的,以為其人這三百多年來絕了玄糧,法力便能有所提升,或能找到其他東西補益,當也是進境有限。
不過他自思若是對方,為了提升戰力,那一定會從別的地方想辦法,譬如說法器。畢竟一兩件上乘法器足以彌補修士自身鬥戰能力的不足,三百多年若專注於此,也足以將之祭煉完善。
與其人不同,這一戰因為他並非是以守正身份出戰,所以無法借用到任何法器,隻能依靠他此前祭煉的守禦道袍,還有兩把飛劍迎敵了。
正他在思量敵我優劣之時,忽然感到訓天道章之中有所感應,察辨了一下來人,發現傳言之人是戴恭瀚,心中微微一動,便將意念接引過來,道:“戴廷執有禮。”
戴恭瀚聲音傳來道:“張道友有禮。”頓了一下,他道:“我方才令弟子往守正宮送來一枚玉符,乃是此迴岑傳追逐上宸天某位修道人時留下的鬥戰拓影,其人出手不多,張守正可以參鑒一二。”
張禦一聽,道:“這卻謝過道友了。
戴恭瀚道:“不用謝我,岑傳此人太過偏執,或者說正清一脈都是如此,他們從未放下過過往,戴某亦是希望張守正能鎮守東陸。”他又提醒道:“隻是張道友與人鬥戰的拓影,相信岑傳也能拿到,此一場論法,道友也千萬小心了。”
張禦點了點頭,再是稱謝一聲,戴恭瀚客氣兩句之後,便即退去了。
張禦對這位能幫自己並不意外,其實廷上大部分人應該都清楚,岑傳其實從來沒有放棄廢玄興真的目的,而這裏廢玄不僅僅針對玄修,連渾修也是一並包含在內的,所以許多渾章修士其實也是不願意見到其人得勢的。
這時外麵有神人值司走了進來,雙手呈上一枚玉符,道:“守正,有人送來了一樣東西。”
張禦把那玉符憑空攝到近前,伸手將之拿住,關照道:“你去吧。”
神人值司躬身退去。
張禦正待觀看其中拓影,卻是又感訓天道章之上有意念傳至,他認得那個符印,卻是此前朱鳳留語所用,便將意念接引進來,卻得有怯怯聲音言道:“可是張守正麽?”
他道:“是我。”
那聲音道:“弟子是杜瀟瀟,乃是杜師弟子,老師想尋張守正說話,說是重要之事告知。”
張禦尋思了一下,道:“我知曉了,請迴複你師,說我稍候便至。”
杜瀟瀟忙是應下,隨後便退了去。
張禦沒有立刻動身,而是先把玉符之中的內容看過,這才起身出殿,到了外間,意念一轉,便落在了駐閣之外,朱鳳的道場如何尚在開辟之中,故是她仍舊停駐於此。
朱鳳親自自裏迎出,並將他客氣迎到了殿閣之內,請了他坐下後,寒暄兩句後,她便道:“聽聞張守正要與那岑傳一戰?”
張禦道:“正是。”
朱鳳道:“我當年與元童、畢明二人離開天夏時,曾去往正清一脈立定的地界上拜訪過,當時正清意圖招攬我等,我等都是迴絕了,當時我三人與正清一脈有過一場論法。
正清功行深湛莫測,輕易便壓倒了畢明道友,元童則勝過了梅商,而我曾與岑傳一場論道,最後未能分出勝負,如此一勝一敗一合,我們才得以走脫,而我與岑傳一戰的詳情,或可供張守正參詳。”
張禦有些意外,不想朱鳳還與岑傳較量過,念頭一轉,道:“此事可有人知曉麽?”
朱鳳道:“這卻不知了。”她略作思索,“不過我等大戰動靜甚大,後來正清一脈又換了駐守地界,所以這場鬥戰倒很可能被玄廷所察知。”
張禦微微點頭,他也是聽說了,晁煥在廷上曾屢屢把朱鳳與岑傳放在一起比較,許也可能緣由就在這裏,他道:“多謝朱道友了。”
朱鳳抿嘴一笑,道:“道友不必相謝,若無道友,我此刻恐怕已被玄廷囚押了,而我現在在玄廷並無根基,以後許可能也有求助於道友的地方。”
說著,她伸手一指,霎時間,一道光影在堂內照了開來,而兩道身影也是在裏顯現出來,看去正遙遙對峙,這正兩百餘年前岑傳與朱鳳一戰的場景。
此時雲海另一端,沉勾道宮之中,武傾墟正在招待來他這裏的作客的魏濤化身。
魏濤外貌看去不過十七八歲,目中總有一種與身份不符的好奇光芒,看去像是一個性情跳脫之人,而不是一個能夠讓人信服的一洲玄首。
此時他負袖看著道宮後方湖泊之中翻騰的怪魚,見那黝黑巨大的脊背在深沉的湖麵上若隱若現,他頗有興趣道:“這東西就是‘權魚’了吧,聽說是武道兄早年親手從北方大湖之中捕捉來的,似是有翻卷諸陸之能?”
武傾墟道:“言語雖有所誇大,但也差之不遠。這東西之威能在於其所承載之水,水勢愈大,其能愈強,在這方湖泊之中,不過隻能覆一大舟罷了,而若任其入得汪洋之內,那麽當真有覆沒洲陸之能。”
魏濤笑道:“怪如此,人亦如此,有些人正如此魚一般,若是囿於池塘之中,其便騰躍不起,但入汪洋之中,便可得見其能。”
武傾墟看向他道:“魏道友,你便是如此之人。”
魏濤一聽,不由一咧嘴,連連擺手道:“武廷執,過譽了,過譽了,我可不當不起這誇讚,哈哈……”雖然他嘴上謙讓,可看那股得意勁卻是怎麽也遮掩不住。
武傾墟看他模樣,不由搖頭,不過他知道,雖然魏濤看著輕佻,可實際上,其人做事異常之沉穩,在擔憂玄首期間壓製了荊丘周圍的異神神怪,做事來也沒有出過任何紕漏。
魏濤道:“對了,我聽聞岑傳將與那位張守正一戰,以定東庭都護府之歸屬,未知首執原來屬意的是哪一位?”
武傾墟沒有立刻迴答,而是頓了一會兒,才道:“這兩位都是俊才,無論勝負如何,我等都可接受。”
魏濤卻道:“我看不見得,岑傳為人隻重結果,從不在意手段目的,他若鎮守都護府,縱然最後能達成所願,可都護府的子民怕要承負更多。”
武傾墟沉聲道:“可道友也知,他是玄修,如今上層有不少同道在提防戒備,首執所要考慮,也是更為長遠的東西。”
魏濤不以為然道:“真、玄皆是問道之人,對我輩而言,隻要道在哪裏便可,何須分清楚用何方法求道?”
武傾墟搖了搖頭,道:“世上之事,若真能這般簡單認定便好了。”
魏濤倒是無所謂這些,也不關心這個,饒有興趣道:“武廷執以為一戰勝負為何?”
武傾墟沉思片刻,道:“我以為這一戰關鍵,取決於這兩位對於對手的了解。”
兩名修士的鬥戰,決定勝負因素的東西很多,彼此功行高低隻要不是差距太大,那麽便可以一戰,可毫無以問,誰更了解對手,誰就占更多的勝勢。
魏濤道:“這般看來,那位張守正可是要吃虧了一些。”
武傾墟點了點頭,讚同此見。
雖然這一戰表麵上是公平的較量,但世上哪有什麽真正公平可言?岑傳想要了解張禦,渠道有不少,畢竟張禦修道時日不長,許多記述仍在,而岑傳便就不同了,過去的記載隻有隻言片語,在被驅逐的三百多年後,誰也不知道他如今的實力究竟如何。
武傾墟沉聲道:“此一戰勝負,並非隻在麵對麵的較量,也在於鬥戰之外,誰能利用好這些,誰才更能承擔起重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