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安置工作在這些學員和教官的到來暫時走上了軌道,可語言問題還是得盡快解決,要不然這些德國人在這個陌生的國度根本無法正常生活,就算安置了崗位,和中國同事之間的交流同樣是緊迫的。
如果長期以往下去,這些德國人會有一種被排斥的感覺,本就是從萬裏之外的歐洲來到陌生的東方,人生地不熟的環境讓人產生孤獨感是顯而易見的,時間短了還好,時間一長德國人和中國人之間就會很自然地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這個結果是方子達絕對不願意看見的。
他需要這些德國人,無論是技術工人還是工程師,或者軍官和科學家,在短時間內和他們的中國同事打成一片,剔除膚色、種族的影響,成為一股讓國家發展起來的動力。所以,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是首要任務,方子達甚至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高素質的德國人中有一大部分能夠加入中國籍,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
就此,在安置工作進行時,方子達就把這事擺到了首要地位,趁著這些人員還有半個多月過渡期的機會,在各安置地點開設了中文強化培訓班,從各處調用了懂得德語的老師為這些德國人上課,別的不說,至少要在這個時間內讓德國人學會一些日常用語,能達到簡單交流的地步。
另外,除研究機構、軍隊中稍好些,其餘各企業方麵也開設了德語培訓班,讓將來和這些德國人公事的中國工人、技術人員等等也學會部分德語。雙管齊下,想來到時候有這些基礎,雙方的融合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隨著一批又批的德國人到來,這個程序逐漸成了正式規定。直到年末。政府幾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這上麵,直到首批德國人陸續走上他們的崗位,並開始和中國同事一起工作,這工作的強度才慢慢減弱。
1919年12月31日,這是這一年的最後一天,恰巧也是最後一批從歐洲來華人員抵達的日子。自此。由中國招募的,數量龐大的德國各方人員全部到位,而且隨著人員的抵達,同時還從歐洲運來了大批拆卸的工廠、設備等物資。
方子達計劃中的幾大工業城市也在幾月前開始興建,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5月左右就能部分投入。這麽快的速度還多虧了一些技術精湛、工作認真的德國人員,在他們的幫助和中國人的努力下,每當物資抵達口岸後,就根據早就做好的計劃分別運往目的。然後再安裝、保養、維護、調試……。在這其中,中國技工們也大長見識,要知道以前有些人雖然在洋人或者其他工廠裏幹過,可對於技術方麵工廠聘請的洋人技師總是藏藏掩掩,要想學到東西除了偷學或靠自己摸索外別無他法。而如今這些德國技師個個工藝高超,而且還肯傾囊相授,這讓中國工人們簡直欣喜若狂。
除了人員和物資(包括工廠、設備)外,德國的公海艦隊談判也有了成果。由於西方國家擔心中國的海軍實力在購入公海艦隊戰艦後導致遠東海洋勢力的平衡打破。而且又有日本在從中做梗,最終中國所取得的艦隻比預期中少了一些。
而且。在各國打壓下,德國公海艦隊的戰列艦一艘都沒給中國,要知道在日德蘭海戰中,號稱世界第一海軍的英國海軍在這場驚動世界的大海戰居然不敵德國公海艦隊,其雙方的損失比例達到了德國1比英國2的程度。雖說在後期德國公海艦隊被英國人封鎖在港口,但這是因為德皇威廉的錯誤指揮所導致。並不代表德國公海艦隊的實力和艦隊的差距。所以說,德國公海艦隊的艦隻無論從設計還是火力方麵,絲毫不亞餘最先進的英國皇家海軍。
這種情況下,一旦中國人全盤接收德國公海艦隊,甚至隻是接收部分公海艦隊的精華戰艦。對日本海軍的威脅是極其大的。日本人哪裏願意看見中國再度出現一個比當年北洋水師更有威脅力的海軍?所以阻攔是一定的,而且西方各國也有各自打算,同樣不想看見一個強大的海軍在遠東出現,因為這一樣會導致他們在遠東利益的受損。
經過艱苦談判,中國政府最終隻取得了一艘毛奇號戰列巡洋艦,三艘輕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和五艘魚雷艇。其中毛奇號還是因為限製中國購得戰列艦的原因作為補償的,根據協約國的決定,本來還打算把幾艘鐵甲艦也給中國的,但被方子達拒絕了,這些鐵甲艦有些已經都到了退役時間,還有些以如今艦隻要求也落後許多,搞來後最多也隻能當廢品練鋼,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用處。
這個結果,雖然中國海軍部很不滿意,可方子達倒是覺得正好。這些艦隻在中國海軍的現在情況而言比較適合,而且其形成的軍力正好編製一個艦隊,又不會過分引起日本人的擔憂。再者,熟知往後海軍發展曆史的方子達清楚的知道,之後的時間戰列艦將逐漸退出海洋舞台,主導海洋的將是航空母艦、潛艇等,大炮巨艦的時代很快一去不複返了。
接收這些艦隻後,中國政府用最短時間就啟運迴國,同行的不僅有中國海軍,還有部分德國來華的海軍軍官甚至包括士官和技術人員。對於公海艦隊剩下來的精華,尤其是那些先進的皇帝級、國王級、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等,各國都是垂涎三尺,恨不能把它們全部收為己用。經過好幾日的爭吵,協約國各國最終拿出了個瓜分方案,可謂皆大歡喜。
但事情之後的轉折讓協約國各國目瞪口呆,就在協約國各國打算瓜分公海艦隊的時候,德國公海艦隊居然在英國斯卡帕灣全部自沉,這次行動在德國海軍內部稱之為“彩虹行動”,除去已經被中國政府接收並離開歐洲的幾艘艦隻外,其餘近40艘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巡洋艦、驅逐艦全部自沉於斯卡帕灣。
偷雞不著蝕把米,各國得到德國公海艦隊自沉的消息後臉色難看得如同死了老子一般簡直欲哭無淚,尤其是倒黴催的日本人,本來他們好不容易從英國人那邊得到許諾,將從公海艦隊裏分得兩艘戰列艦,但這麽一下雞打蛋飛,一切全成了泡影。
這些和中國人無關了,中國政府滿載著收獲而歸,當消息傳到中國時,方子達是笑得前赴後仰樂不可支,而那些因為被協議國打壓惋惜沒有獲得戰列艦的海軍高層們同樣樂開了懷,一掃之前的愁怒。
由於在歐洲的工作進行的差不多,歐洲遠征軍也開始陸續迴國。馮國鄣接到歸國命令後在隨第二批人員返迴,除留下一個師的駐軍外,至於1919年年末,遠征軍基本都返迴了國內。
馮國鄣歸國後卸任遠征軍總司令職務,同時接任參謀總部副總參謀長和廣*州軍區司令之職。同時其它幾大軍區也正式設立,其中吳佩孚當仁不讓地成為直隸軍區司令,並同樣掛了副總參謀長之職,這次軍區的設置正式宣布中央將對軍隊和地方的控製增強,和軍區設立一起進行的還有預備役、國防軍第二次整編和地方部隊改建的工作。
遠征軍大部歸國,歐洲的談判還在繼續。可方子達早就有談判破裂的準備,就連曹汝霖也被他早早招迴國內,歐洲那邊也隻留了外交部和司法部的一些中層人員跟各國磨嘴皮子。
12月中旬,最終談判結果出來了,法國用苛刻條件的條件搗鼓出了個《凡爾賽合約》,合約的內容不僅瓜分了德國部分領土,限製其軍力發展還要求德國政府對戰爭賠款130億英鎊,並且明確規定必須用黃金支付,另外還有審判戰犯等要求。這個合約幾乎把德國推向了深淵,德國臨時政府雖然暫時在國內壓力下頂著不肯簽約,但協約國方麵的壓力和最後通牒同樣令他們無法抉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德國人在合約上簽字隻是時間的問題,從此以後,強大的德國將被迫戴上沉重的鐐銬,背負著無比屈辱。
在巴黎,針對戰後情況,協約國為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以及奠定戰後的和平而召開了號稱巴黎和會的各國會議,其實說白了就是搶奪利益和瓜分勢力的分贓大會。這個會議方子達根本就沒多少興趣,因為無論是哪國都不會給予中國過多的利益和地位,作為一個弱國,在這種打醬油的場合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用處,方子達指示外交部隻需在其中盡力為中國政府爭取利益,至於其它的不用過於考慮,如果和會有損中國利益的話,政府授權外交部不需在和會上簽字,或者直接退出和會。
方子達並不在乎這個勞什子和會,簽不簽字對中國來說也沒多大區別。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是否有地位,是否有發言權,這不是個人或者在外交方麵努力就能獲取的,這是國家整體力量在國際上的體現,以中國如今情況雖比曆史上好了許多,可在西方國家眼裏依舊是個弱國,弱國無外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未完待續……)
安置工作在這些學員和教官的到來暫時走上了軌道,可語言問題還是得盡快解決,要不然這些德國人在這個陌生的國度根本無法正常生活,就算安置了崗位,和中國同事之間的交流同樣是緊迫的。
如果長期以往下去,這些德國人會有一種被排斥的感覺,本就是從萬裏之外的歐洲來到陌生的東方,人生地不熟的環境讓人產生孤獨感是顯而易見的,時間短了還好,時間一長德國人和中國人之間就會很自然地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這個結果是方子達絕對不願意看見的。
他需要這些德國人,無論是技術工人還是工程師,或者軍官和科學家,在短時間內和他們的中國同事打成一片,剔除膚色、種族的影響,成為一股讓國家發展起來的動力。所以,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是首要任務,方子達甚至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高素質的德國人中有一大部分能夠加入中國籍,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
就此,在安置工作進行時,方子達就把這事擺到了首要地位,趁著這些人員還有半個多月過渡期的機會,在各安置地點開設了中文強化培訓班,從各處調用了懂得德語的老師為這些德國人上課,別的不說,至少要在這個時間內讓德國人學會一些日常用語,能達到簡單交流的地步。
另外,除研究機構、軍隊中稍好些,其餘各企業方麵也開設了德語培訓班,讓將來和這些德國人公事的中國工人、技術人員等等也學會部分德語。雙管齊下,想來到時候有這些基礎,雙方的融合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隨著一批又批的德國人到來,這個程序逐漸成了正式規定。直到年末。政府幾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這上麵,直到首批德國人陸續走上他們的崗位,並開始和中國同事一起工作,這工作的強度才慢慢減弱。
1919年12月31日,這是這一年的最後一天,恰巧也是最後一批從歐洲來華人員抵達的日子。自此。由中國招募的,數量龐大的德國各方人員全部到位,而且隨著人員的抵達,同時還從歐洲運來了大批拆卸的工廠、設備等物資。
方子達計劃中的幾大工業城市也在幾月前開始興建,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5月左右就能部分投入。這麽快的速度還多虧了一些技術精湛、工作認真的德國人員,在他們的幫助和中國人的努力下,每當物資抵達口岸後,就根據早就做好的計劃分別運往目的。然後再安裝、保養、維護、調試……。在這其中,中國技工們也大長見識,要知道以前有些人雖然在洋人或者其他工廠裏幹過,可對於技術方麵工廠聘請的洋人技師總是藏藏掩掩,要想學到東西除了偷學或靠自己摸索外別無他法。而如今這些德國技師個個工藝高超,而且還肯傾囊相授,這讓中國工人們簡直欣喜若狂。
除了人員和物資(包括工廠、設備)外,德國的公海艦隊談判也有了成果。由於西方國家擔心中國的海軍實力在購入公海艦隊戰艦後導致遠東海洋勢力的平衡打破。而且又有日本在從中做梗,最終中國所取得的艦隻比預期中少了一些。
而且。在各國打壓下,德國公海艦隊的戰列艦一艘都沒給中國,要知道在日德蘭海戰中,號稱世界第一海軍的英國海軍在這場驚動世界的大海戰居然不敵德國公海艦隊,其雙方的損失比例達到了德國1比英國2的程度。雖說在後期德國公海艦隊被英國人封鎖在港口,但這是因為德皇威廉的錯誤指揮所導致。並不代表德國公海艦隊的實力和艦隊的差距。所以說,德國公海艦隊的艦隻無論從設計還是火力方麵,絲毫不亞餘最先進的英國皇家海軍。
這種情況下,一旦中國人全盤接收德國公海艦隊,甚至隻是接收部分公海艦隊的精華戰艦。對日本海軍的威脅是極其大的。日本人哪裏願意看見中國再度出現一個比當年北洋水師更有威脅力的海軍?所以阻攔是一定的,而且西方各國也有各自打算,同樣不想看見一個強大的海軍在遠東出現,因為這一樣會導致他們在遠東利益的受損。
經過艱苦談判,中國政府最終隻取得了一艘毛奇號戰列巡洋艦,三艘輕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和五艘魚雷艇。其中毛奇號還是因為限製中國購得戰列艦的原因作為補償的,根據協約國的決定,本來還打算把幾艘鐵甲艦也給中國的,但被方子達拒絕了,這些鐵甲艦有些已經都到了退役時間,還有些以如今艦隻要求也落後許多,搞來後最多也隻能當廢品練鋼,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用處。
這個結果,雖然中國海軍部很不滿意,可方子達倒是覺得正好。這些艦隻在中國海軍的現在情況而言比較適合,而且其形成的軍力正好編製一個艦隊,又不會過分引起日本人的擔憂。再者,熟知往後海軍發展曆史的方子達清楚的知道,之後的時間戰列艦將逐漸退出海洋舞台,主導海洋的將是航空母艦、潛艇等,大炮巨艦的時代很快一去不複返了。
接收這些艦隻後,中國政府用最短時間就啟運迴國,同行的不僅有中國海軍,還有部分德國來華的海軍軍官甚至包括士官和技術人員。對於公海艦隊剩下來的精華,尤其是那些先進的皇帝級、國王級、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等,各國都是垂涎三尺,恨不能把它們全部收為己用。經過好幾日的爭吵,協約國各國最終拿出了個瓜分方案,可謂皆大歡喜。
但事情之後的轉折讓協約國各國目瞪口呆,就在協約國各國打算瓜分公海艦隊的時候,德國公海艦隊居然在英國斯卡帕灣全部自沉,這次行動在德國海軍內部稱之為“彩虹行動”,除去已經被中國政府接收並離開歐洲的幾艘艦隻外,其餘近40艘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巡洋艦、驅逐艦全部自沉於斯卡帕灣。
偷雞不著蝕把米,各國得到德國公海艦隊自沉的消息後臉色難看得如同死了老子一般簡直欲哭無淚,尤其是倒黴催的日本人,本來他們好不容易從英國人那邊得到許諾,將從公海艦隊裏分得兩艘戰列艦,但這麽一下雞打蛋飛,一切全成了泡影。
這些和中國人無關了,中國政府滿載著收獲而歸,當消息傳到中國時,方子達是笑得前赴後仰樂不可支,而那些因為被協議國打壓惋惜沒有獲得戰列艦的海軍高層們同樣樂開了懷,一掃之前的愁怒。
由於在歐洲的工作進行的差不多,歐洲遠征軍也開始陸續迴國。馮國鄣接到歸國命令後在隨第二批人員返迴,除留下一個師的駐軍外,至於1919年年末,遠征軍基本都返迴了國內。
馮國鄣歸國後卸任遠征軍總司令職務,同時接任參謀總部副總參謀長和廣*州軍區司令之職。同時其它幾大軍區也正式設立,其中吳佩孚當仁不讓地成為直隸軍區司令,並同樣掛了副總參謀長之職,這次軍區的設置正式宣布中央將對軍隊和地方的控製增強,和軍區設立一起進行的還有預備役、國防軍第二次整編和地方部隊改建的工作。
遠征軍大部歸國,歐洲的談判還在繼續。可方子達早就有談判破裂的準備,就連曹汝霖也被他早早招迴國內,歐洲那邊也隻留了外交部和司法部的一些中層人員跟各國磨嘴皮子。
12月中旬,最終談判結果出來了,法國用苛刻條件的條件搗鼓出了個《凡爾賽合約》,合約的內容不僅瓜分了德國部分領土,限製其軍力發展還要求德國政府對戰爭賠款130億英鎊,並且明確規定必須用黃金支付,另外還有審判戰犯等要求。這個合約幾乎把德國推向了深淵,德國臨時政府雖然暫時在國內壓力下頂著不肯簽約,但協約國方麵的壓力和最後通牒同樣令他們無法抉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德國人在合約上簽字隻是時間的問題,從此以後,強大的德國將被迫戴上沉重的鐐銬,背負著無比屈辱。
在巴黎,針對戰後情況,協約國為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以及奠定戰後的和平而召開了號稱巴黎和會的各國會議,其實說白了就是搶奪利益和瓜分勢力的分贓大會。這個會議方子達根本就沒多少興趣,因為無論是哪國都不會給予中國過多的利益和地位,作為一個弱國,在這種打醬油的場合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用處,方子達指示外交部隻需在其中盡力為中國政府爭取利益,至於其它的不用過於考慮,如果和會有損中國利益的話,政府授權外交部不需在和會上簽字,或者直接退出和會。
方子達並不在乎這個勞什子和會,簽不簽字對中國來說也沒多大區別。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是否有地位,是否有發言權,這不是個人或者在外交方麵努力就能獲取的,這是國家整體力量在國際上的體現,以中國如今情況雖比曆史上好了許多,可在西方國家眼裏依舊是個弱國,弱國無外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