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友們,中秋快樂!縱橫網有中秋抽獎活動,新注冊用戶送幣送禮品送紅包~不容錯過喔~
******
自古以來,國都淪陷後伴隨而來的往往是群雄並起,尤其是國君還落入敵手的情況下。
或是各地有力的節度使趁機分割為據,自立為王,建一方小朝廷。或是旁係的宗親打著複國保皇的旗號,另擇國都延了帝裔。又或是那些尋常的農民百姓,口稱神教,聚眾成勢,見著哪裏空虛便打劫哪裏,四方流竄。
然而這些事在碧海國一概皆無。
這與其國製的特殊無不關係。在曆史上以商為盟,以盟合國雖然有過先例,卻極是少見,其中女帝承襲者更是絕無僅有。
碧海建國之前,島村自治,互不侵擾,已相安無事數百年。男不多壽,使得兵甲不盛,難成規模,相對地也就減少了紛爭的可能。建國後,初代明皇朱蘭淳集權於一身,雖有數州委任的節度使,但各自手中可動用的兵力至多不過數千。國都陷落之後,各方勢力即便想要擇機另立門戶,也沒有這個實力。
說到旁係的宗親,更是從一開始便被壓製得毫無出頭之日。朱蘭淳本身是朱氏嫡出的後代,對庶出的兄弟姐妹管教得極嚴厲,不是將他們當成聯姻的工具嫁往他國,就是賜婚於毫無實權的富貴名門,連飲食起居上都與皇室嫡係之間有著嚴格的區分,七角蘭花綴不綴邊一事,就可見一斑。如柳明嫣這般隨母入了南疆的,甚至連姓都須改了去,移花接木的念頭想都別想。
至於那些百姓們,長壽的是女人,許多漁村的祠堂中供奉母係的牌位要多過父係,一族之長中往往也是德高望重的女族長居多,這從家風治理上就比男人多了幾分安分守己的傳統。何況碧海人天生就比較安於現狀,隻要能吃飽喝足活到四十多歲無疾而終,何人稱王何人寇,是不大關心的。
所以這三分土七分水的碧海國,對伊穆蘭人能同仇敵愾的最多也就是三分土的這部分疆域中的百姓,那七分水域中偏遠一些的地區,甚至連國都淪陷的消息可能都還不知道。
以陸氏一族為首的碧海投誠派很快便得到了伊穆蘭人的認可,這其中固然有鴻臚寺卿陸文驥絕佳的口才起了作用,更主要的是以蘇佑為首的幾個重要人物對來降一事都顯得十分歡迎。
整場交涉順利得甚至讓陸文驥感到對方是不是有點守株待兔的意思……
多少官員來降,如何降,如何迎接伊穆蘭大軍入國都,陸文驥都準備得十分充分,麵對溫蘭的詢問也是對答如流。
隻有一件事,當陸文驥趁勢提出探望被關押的明皇時,也許是陸文驥那小小的忠誠心忽然觸發了一下,他看到明皇隻穿著粗布素衣時,懇請能否在入城時讓明皇改穿迴鳳袍,戴迴金冠,被溫蘭一口迴絕。
迴絕的理由是不需要的。人在我手裏,我說了算。
正當陸文驥的那點點忠誠心全然不夠抵擋溫蘭一迴合準備忍氣吞聲的時候,蘇佑卻喚過溫蘭
附耳了幾句。
“既然大巫神想要明皇頒旨退位,至少下旨之前還得給足她麵子,若就當成一尋常老嫗牽入城去,隻怕日後下了旨意也沒人當迴事了吧?”
溫蘭想了一會兒,便鬆了口,讓陸文驥迴頭便送一套明皇平日裏穿的行頭來。
“那麽敢問大巫神,我等何時能奉明皇陛下迴宮呢?”
“不急。”
溫蘭不置可否,是因為心中早有打算。
太液城中的暗道不計其數,雖然自己這些年潛伏城中時探明了不少,可難保沒有遺漏的。放朱玉澹迴城便猶如縱虎歸山,想要再尋她可就未必尋得到了,怎麽也得讓她將退位詔書和締盟的國書就在城下全寫完了再說。
陸文驥見蘇佑身為國主年紀輕輕,不少事還要看溫蘭的臉色,暗忖這溫蘭的話多半才更頂事,便愈發不敢追問。他想著初次交涉既沒撕破臉,對方又同意納降一事,就是天大的功勞了,即便還有別的要求,也不該得寸進尺。於是挖空心思又搬出些恭維話稱頌了一番,順便還提到了代兄長吊唁金刃王一事。聽在蘇佑耳中,頗是眉頭一皺。
溫蘭見蘇佑臉色不喜,知曉他看不慣陸文驥這等不忠之臣。
看來慕雲佑的那套迂腐的陳詞濫調對蘇佑的影響不小。不忠之臣又如何?隻看為誰所用罷了。有了不忠,才有了兵不血刃。
想到這裏,溫蘭忍不住諷了一句:“大名鼎鼎的陸丞相現人在何處啊?”
隻是早料到會被問及的問題,陸文驥麵不改色,依然陪笑道:“家父已是近九十高齡,精神大不如前,於半年前就已辭官告老還鄉過一次。怎奈朝中無人,勉為其難才又出仕了數月,前幾日因風雪大盛,風濕又犯,便去南方養病去了。”
“哦?如此舉足輕重的元老,區區風濕就屈了膝了?國主,你信麽?”溫蘭嗤笑一聲,轉向蘇佑問道。
“畢竟年歲已高……”
“國主可還記得當日撫星台上?那陸行遠與國主唇槍舌劍間,哪裏有服老的模樣?這才不過一年,就老得連降的力氣都沒了?”
陸文驥聽得心中一震,他最怕伊穆蘭人揪著父親不降之事不放,眼下也隻好一口咬定是精神不濟,決不能露出半分不肯降的口風來。
溫蘭兀自說道:“其實陸行遠來不來降我倒不在乎,他若一心想就此養老,我願贈他千金作養老之資。就怕他說是去了南方,卻潛在了眼皮子底下想要伺機而動,那若是被我逮住了,隻怕大家麵子上都要不好看了。”
陸文驥忙擺手道:“不不不,決計不會的。家父前日裏已從落霞灣離了碼頭,此時早已離了國都數百裏,怎麽可能潛在城中。”
“哦?那若是萬一被真被我給逮到了,就地斬了首,你這個做兒子的會不會怪怨呢?”溫蘭湊近陸文驥,大有深意地看著他問了一句,臉上的神情猶如貓玩老鼠一般。
陸文驥被逼問得鼻尖冒汗,既不敢答是,又不敢答不是。
“溫蘭,何
須糾纏於這些口舌?不過一九旬老人,又有幾多時日?自古有言雲:子欲養而親不在。你這樣追問,縱然占了理,亦是陷他於兩難。他不去逼迫他父親與己同降,是想給他父親一個清淨,你明知如此,何苦逼他反了人倫呢?”
陸文驥心中“咦”了一聲,這個伊穆蘭國主對我南域的教化倒是很熟悉。
溫蘭不欲當著陸文驥的麵與蘇佑起了爭執,當下一笑,稱道:“也罷,國主仁厚,我就不多說了。你迴去後好生知曉其餘官員,既然有了降意,便須得一心一意,若有異心,除了自己遭殃不說,定會牽連到他人。倘若不信,大可放馬來一試。”
說得陸文驥汗流浹背,不敢正視,忙唯唯諾諾地應了聲,轉身逃出營去了。
蘇佑看著陸文驥離去,心裏越發不痛快起來。他現在越來越覺得,不管大事小事,溫蘭的言行與他日益不合。
他從小便學了葉知秋的隱忍,在同齡人中算是相當懂得收斂的性子了。然而在溫蘭的咄咄逼人之下,有時仍是忍不住會被激怒。
要不是為了小瀲……
蘇佑忍不住問道:“大巫神,國都也到了,兵也到了城下,究竟什麽時候才能把小瀲帶過來?”
“國主望眼欲穿的心情溫蘭明白,明日我便讓人將清洋公主送過來,可好?說起來,也是時候讓她們母女二人見上一麵了……”溫蘭若有所思,又道:“隻是這太液城雖然已在掌握之中,卻輕易不得放此二人入城,不然後患無窮。”
“為何?”蘇佑不解。
溫蘭剛想說湧金門內暗道無數,忽然轉念暗忖這若是告訴了他,會不會轉身反而讓他生了別的心思,不如瞞下不提。
“國主,咱們的大軍是駐紮於城外的,自然是離大軍越近越安全。太液城內情形複雜,非我等外族人輕易可控,不進也罷。”
蘇佑猜不透他的心思,但能感到他言辭閃爍。
“溫蘭,有些事我可以睜一眼閉一眼,惟獨小瀲,你最好讓我見到她毫發無傷,否則……”
蘇佑說這話時,雙手交於身後背對著溫蘭,說完便拂袖而去,是以溫蘭未能看到他的神情。
龍有逆鱗,觸之必怒。
溫蘭不再言語,他知道分寸。雖然他不覺得蘇佑當前有什麽能耐可以與自己相抗衡,但把一個國主弄成刺兒頭一樣卡在自己前麵顯然沒有半點好處。
但他也確實有些擔心商館那邊會出什麽岔子,畢竟他沒見到朱芷瀲的時日和蘇佑一樣長,所有的事都是全權委托給了弟弟溫和。且到現在為止溫和也好莫大虯也罷,都還沒有傳來一點點消息。這種沉默式的迴應有時就會讓人心生蹊蹺。
其實本來溫和早早地來到太液城本身就已經是蹊蹺了,溫蘭總覺得,弟弟似乎依然有一部分不想讓他知曉的眷戀藏在心裏。
可是,他的白牡丹不是已經枯死了麽?
人為什麽總是放著眼前的活色生香看不見,卻能一輩子牽掛那些死了的?
******
自古以來,國都淪陷後伴隨而來的往往是群雄並起,尤其是國君還落入敵手的情況下。
或是各地有力的節度使趁機分割為據,自立為王,建一方小朝廷。或是旁係的宗親打著複國保皇的旗號,另擇國都延了帝裔。又或是那些尋常的農民百姓,口稱神教,聚眾成勢,見著哪裏空虛便打劫哪裏,四方流竄。
然而這些事在碧海國一概皆無。
這與其國製的特殊無不關係。在曆史上以商為盟,以盟合國雖然有過先例,卻極是少見,其中女帝承襲者更是絕無僅有。
碧海建國之前,島村自治,互不侵擾,已相安無事數百年。男不多壽,使得兵甲不盛,難成規模,相對地也就減少了紛爭的可能。建國後,初代明皇朱蘭淳集權於一身,雖有數州委任的節度使,但各自手中可動用的兵力至多不過數千。國都陷落之後,各方勢力即便想要擇機另立門戶,也沒有這個實力。
說到旁係的宗親,更是從一開始便被壓製得毫無出頭之日。朱蘭淳本身是朱氏嫡出的後代,對庶出的兄弟姐妹管教得極嚴厲,不是將他們當成聯姻的工具嫁往他國,就是賜婚於毫無實權的富貴名門,連飲食起居上都與皇室嫡係之間有著嚴格的區分,七角蘭花綴不綴邊一事,就可見一斑。如柳明嫣這般隨母入了南疆的,甚至連姓都須改了去,移花接木的念頭想都別想。
至於那些百姓們,長壽的是女人,許多漁村的祠堂中供奉母係的牌位要多過父係,一族之長中往往也是德高望重的女族長居多,這從家風治理上就比男人多了幾分安分守己的傳統。何況碧海人天生就比較安於現狀,隻要能吃飽喝足活到四十多歲無疾而終,何人稱王何人寇,是不大關心的。
所以這三分土七分水的碧海國,對伊穆蘭人能同仇敵愾的最多也就是三分土的這部分疆域中的百姓,那七分水域中偏遠一些的地區,甚至連國都淪陷的消息可能都還不知道。
以陸氏一族為首的碧海投誠派很快便得到了伊穆蘭人的認可,這其中固然有鴻臚寺卿陸文驥絕佳的口才起了作用,更主要的是以蘇佑為首的幾個重要人物對來降一事都顯得十分歡迎。
整場交涉順利得甚至讓陸文驥感到對方是不是有點守株待兔的意思……
多少官員來降,如何降,如何迎接伊穆蘭大軍入國都,陸文驥都準備得十分充分,麵對溫蘭的詢問也是對答如流。
隻有一件事,當陸文驥趁勢提出探望被關押的明皇時,也許是陸文驥那小小的忠誠心忽然觸發了一下,他看到明皇隻穿著粗布素衣時,懇請能否在入城時讓明皇改穿迴鳳袍,戴迴金冠,被溫蘭一口迴絕。
迴絕的理由是不需要的。人在我手裏,我說了算。
正當陸文驥的那點點忠誠心全然不夠抵擋溫蘭一迴合準備忍氣吞聲的時候,蘇佑卻喚過溫蘭
附耳了幾句。
“既然大巫神想要明皇頒旨退位,至少下旨之前還得給足她麵子,若就當成一尋常老嫗牽入城去,隻怕日後下了旨意也沒人當迴事了吧?”
溫蘭想了一會兒,便鬆了口,讓陸文驥迴頭便送一套明皇平日裏穿的行頭來。
“那麽敢問大巫神,我等何時能奉明皇陛下迴宮呢?”
“不急。”
溫蘭不置可否,是因為心中早有打算。
太液城中的暗道不計其數,雖然自己這些年潛伏城中時探明了不少,可難保沒有遺漏的。放朱玉澹迴城便猶如縱虎歸山,想要再尋她可就未必尋得到了,怎麽也得讓她將退位詔書和締盟的國書就在城下全寫完了再說。
陸文驥見蘇佑身為國主年紀輕輕,不少事還要看溫蘭的臉色,暗忖這溫蘭的話多半才更頂事,便愈發不敢追問。他想著初次交涉既沒撕破臉,對方又同意納降一事,就是天大的功勞了,即便還有別的要求,也不該得寸進尺。於是挖空心思又搬出些恭維話稱頌了一番,順便還提到了代兄長吊唁金刃王一事。聽在蘇佑耳中,頗是眉頭一皺。
溫蘭見蘇佑臉色不喜,知曉他看不慣陸文驥這等不忠之臣。
看來慕雲佑的那套迂腐的陳詞濫調對蘇佑的影響不小。不忠之臣又如何?隻看為誰所用罷了。有了不忠,才有了兵不血刃。
想到這裏,溫蘭忍不住諷了一句:“大名鼎鼎的陸丞相現人在何處啊?”
隻是早料到會被問及的問題,陸文驥麵不改色,依然陪笑道:“家父已是近九十高齡,精神大不如前,於半年前就已辭官告老還鄉過一次。怎奈朝中無人,勉為其難才又出仕了數月,前幾日因風雪大盛,風濕又犯,便去南方養病去了。”
“哦?如此舉足輕重的元老,區區風濕就屈了膝了?國主,你信麽?”溫蘭嗤笑一聲,轉向蘇佑問道。
“畢竟年歲已高……”
“國主可還記得當日撫星台上?那陸行遠與國主唇槍舌劍間,哪裏有服老的模樣?這才不過一年,就老得連降的力氣都沒了?”
陸文驥聽得心中一震,他最怕伊穆蘭人揪著父親不降之事不放,眼下也隻好一口咬定是精神不濟,決不能露出半分不肯降的口風來。
溫蘭兀自說道:“其實陸行遠來不來降我倒不在乎,他若一心想就此養老,我願贈他千金作養老之資。就怕他說是去了南方,卻潛在了眼皮子底下想要伺機而動,那若是被我逮住了,隻怕大家麵子上都要不好看了。”
陸文驥忙擺手道:“不不不,決計不會的。家父前日裏已從落霞灣離了碼頭,此時早已離了國都數百裏,怎麽可能潛在城中。”
“哦?那若是萬一被真被我給逮到了,就地斬了首,你這個做兒子的會不會怪怨呢?”溫蘭湊近陸文驥,大有深意地看著他問了一句,臉上的神情猶如貓玩老鼠一般。
陸文驥被逼問得鼻尖冒汗,既不敢答是,又不敢答不是。
“溫蘭,何
須糾纏於這些口舌?不過一九旬老人,又有幾多時日?自古有言雲:子欲養而親不在。你這樣追問,縱然占了理,亦是陷他於兩難。他不去逼迫他父親與己同降,是想給他父親一個清淨,你明知如此,何苦逼他反了人倫呢?”
陸文驥心中“咦”了一聲,這個伊穆蘭國主對我南域的教化倒是很熟悉。
溫蘭不欲當著陸文驥的麵與蘇佑起了爭執,當下一笑,稱道:“也罷,國主仁厚,我就不多說了。你迴去後好生知曉其餘官員,既然有了降意,便須得一心一意,若有異心,除了自己遭殃不說,定會牽連到他人。倘若不信,大可放馬來一試。”
說得陸文驥汗流浹背,不敢正視,忙唯唯諾諾地應了聲,轉身逃出營去了。
蘇佑看著陸文驥離去,心裏越發不痛快起來。他現在越來越覺得,不管大事小事,溫蘭的言行與他日益不合。
他從小便學了葉知秋的隱忍,在同齡人中算是相當懂得收斂的性子了。然而在溫蘭的咄咄逼人之下,有時仍是忍不住會被激怒。
要不是為了小瀲……
蘇佑忍不住問道:“大巫神,國都也到了,兵也到了城下,究竟什麽時候才能把小瀲帶過來?”
“國主望眼欲穿的心情溫蘭明白,明日我便讓人將清洋公主送過來,可好?說起來,也是時候讓她們母女二人見上一麵了……”溫蘭若有所思,又道:“隻是這太液城雖然已在掌握之中,卻輕易不得放此二人入城,不然後患無窮。”
“為何?”蘇佑不解。
溫蘭剛想說湧金門內暗道無數,忽然轉念暗忖這若是告訴了他,會不會轉身反而讓他生了別的心思,不如瞞下不提。
“國主,咱們的大軍是駐紮於城外的,自然是離大軍越近越安全。太液城內情形複雜,非我等外族人輕易可控,不進也罷。”
蘇佑猜不透他的心思,但能感到他言辭閃爍。
“溫蘭,有些事我可以睜一眼閉一眼,惟獨小瀲,你最好讓我見到她毫發無傷,否則……”
蘇佑說這話時,雙手交於身後背對著溫蘭,說完便拂袖而去,是以溫蘭未能看到他的神情。
龍有逆鱗,觸之必怒。
溫蘭不再言語,他知道分寸。雖然他不覺得蘇佑當前有什麽能耐可以與自己相抗衡,但把一個國主弄成刺兒頭一樣卡在自己前麵顯然沒有半點好處。
但他也確實有些擔心商館那邊會出什麽岔子,畢竟他沒見到朱芷瀲的時日和蘇佑一樣長,所有的事都是全權委托給了弟弟溫和。且到現在為止溫和也好莫大虯也罷,都還沒有傳來一點點消息。這種沉默式的迴應有時就會讓人心生蹊蹺。
其實本來溫和早早地來到太液城本身就已經是蹊蹺了,溫蘭總覺得,弟弟似乎依然有一部分不想讓他知曉的眷戀藏在心裏。
可是,他的白牡丹不是已經枯死了麽?
人為什麽總是放著眼前的活色生香看不見,卻能一輩子牽掛那些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