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您在自責嗎?但這不是您的錯,它本來也是一樁美滿的婚事。]係統不解。
[不是自責。]謝相知沒有多解釋什麽。
係統對林璽和霍紜如懷抱有一種複雜的感情:[也許她們的靈魂註定了不容於時代。]
[不。]謝相知反駁它,[她們不是不容於時代,她們是後世的先驅者。]
作者有話要說:
女官製就寫到這裏啦,不喧賓奪主。
雖然是快穿文,但我還是想嚐試寫一點不是反派的配角,畢竟也不能讓知知和阿澤兩個人唱大戲,不知道你們會不會介意占篇幅(我第一次寫快穿,有點拿不準主角和配角的戲份比例)。當然,因為是快穿文,重心我還是會放在知知身上。希望大家繼續愛我鴨。
話說最近好多小可愛都開學了鴨,評論區少了好多熟悉的暱稱,讓我康康能不能抓住一隻可愛的讀者rua。
第73章 帝皇圖第十七
是年四月十七,清河公主、楚國女史霍紜如暗訪淳國王都,見淳國王後,密談後出。
五月初九,楚軍圍困淳國王都,淳王後盜兵符,開城門,迎楚軍鐵騎。淳國王族慌亂逃竄,卻也隻是垂死掙紮。
五月初十,楚王謝相知親入淳國王都。
五月十三,燕王裴淵率兵而至,出、燕王旗在風中獵獵招展,謝相知登上淳王都外的城牆,緋色規製禮服廣袖在冷風中振振,他將視線投向城牆之下,與馬背上的裴淵遙遙四目相對。
淳王都城門開,裴淵獨身策馬入內。
彼時初夏,桃花盡歸春去,亭亭芙蕖新上池,萬物太平。
後世對一段暗藏不知多少風雲變幻、凜冽殺機的歷史不過寥寥數字記載——初,帝親赴淳都,淳王後歸降,三日,燕王入城密談,俯首為臣,自此天下歸心。
謝相知攏了攏寬大的袍袖,對著裴淵淡淡勾了勾唇:「我贏了。」
他身後手執尖兵利刃、滿身血煞之氣的楚地士兵不動如山地列成一排,沉默巍峨,如一把把即將出鞘的利刃。
裴淵對這些人視若無睹,一步步朝謝相知走近,他神情溫和,並沒有因輸掉賭約而心生不甘。
北地燕國的君王站到他麵前,微微俯下身,宛如一個臣服的姿態。
「是的,你贏了。」
「……我的陛下。」
……
*
六月初六,諸事皆宜。
謝相知率軍至雍京,封閉三十餘年的煌煌盛世從這一刻起再度鋪開在世人眼中。
裴淵與他並肩同行。
然而開城門迎楚軍的並不是駐守雍京三十年的明王殿下,而是自稱是他外孫的一個很年輕的少年。他稚氣未脫,還未到及冠之齡,瞧著隻堪堪十五六的模樣。
惹眼的是他一身素白喪服。
「恭迎陛下。」
身著喪服的少年拱手恭敬行禮,神情淡淡,既不顯得諂媚,也不過分謙卑。
「陛下是先安整軍隊還是先去帝宮?」
謝相知翻身下馬:「先去見一見明王殿下。」
謝相知頓了頓,「明王殿下幾時去世的?」
明王已死這件事並不難猜,無論是少年身上的喪服還是這帝都中飄起的白幡,亦或者將士臉上悲痛的神色都在佐證這一點。
少年動了動唇,難掩悲痛之色:「昨天夜裏。外祖父是自盡而死的。他說他辜負先帝恩情,本就無以為報,更不能心安理得享受新朝榮華,唯有以死冥目於先帝九泉之下,並非陛下不仁不慈,而是他心中過意不去。至於信中……還請陛下按當初所應那樣一一做到。」
謝相知點了點頭,神情看不出喜怒:「明王殿下是個值得敬佩的人物,可惜與本王無緣。便按一品親王禮製下葬,允明王舊部著喪服三日,以示哀悼。」
「謝過陛下。」少年馬上俯首謝恩,掩下眼底一絲複雜。
「少君頗有明王殿下遺風,便由少君繼任明王殿下的爵位,恩襲三代。」
謝相知一邊朝前麵走一邊說道。
少年一驚。他來迎楚軍入都也是無奈之舉,幾個叔伯都不願承擔叛先主的罪名,一再推辭,隻能由他這個外姓出麵。
「這恐怕於禮不合。」少年擔憂道。
「有何不合?」問這話的不是謝相知,而是隨口插入話題之中的燕王裴淵。
「這……臣畢竟是外姓。」
裴淵不屑地從喉嚨擠出一聲輕蔑似的冷哼:「終歸一樣都是明王血脈,你那些表兄弟就可,你為何不可?」
謝相知淡淡含笑道:「燕王說的是。」
他沒有給少年拒絕的餘地。
明王府其實很簡陋,簡陋的不像一個親王宅邸。隻從外表上看著頗有氣勢,但走進內宅一看便知隻有個光鮮亮麗的架子。
畢竟若不是如此,明王也不會答應投降。
擺放棺槨的主堂幾乎都是明王的親眷兒孫。他們靜默地跪在一旁,有種作壁上觀的冷淡,隻有與明王相互扶持多年的明王妃當真是悲痛欲絕,憔悴的不成人形,連謝相知進來也沒有察覺到。
忽略明王府中那些心思否測的目光,謝相知取了一柱香規規矩矩拜祭明王,裴淵對明王倒是沒什麽感覺,他不欣賞愚忠之人,隻是見謝相知行動,便也拜了拜。
拜祭過後,兩人沒有多留。
</br>
[不是自責。]謝相知沒有多解釋什麽。
係統對林璽和霍紜如懷抱有一種複雜的感情:[也許她們的靈魂註定了不容於時代。]
[不。]謝相知反駁它,[她們不是不容於時代,她們是後世的先驅者。]
作者有話要說:
女官製就寫到這裏啦,不喧賓奪主。
雖然是快穿文,但我還是想嚐試寫一點不是反派的配角,畢竟也不能讓知知和阿澤兩個人唱大戲,不知道你們會不會介意占篇幅(我第一次寫快穿,有點拿不準主角和配角的戲份比例)。當然,因為是快穿文,重心我還是會放在知知身上。希望大家繼續愛我鴨。
話說最近好多小可愛都開學了鴨,評論區少了好多熟悉的暱稱,讓我康康能不能抓住一隻可愛的讀者rua。
第73章 帝皇圖第十七
是年四月十七,清河公主、楚國女史霍紜如暗訪淳國王都,見淳國王後,密談後出。
五月初九,楚軍圍困淳國王都,淳王後盜兵符,開城門,迎楚軍鐵騎。淳國王族慌亂逃竄,卻也隻是垂死掙紮。
五月初十,楚王謝相知親入淳國王都。
五月十三,燕王裴淵率兵而至,出、燕王旗在風中獵獵招展,謝相知登上淳王都外的城牆,緋色規製禮服廣袖在冷風中振振,他將視線投向城牆之下,與馬背上的裴淵遙遙四目相對。
淳王都城門開,裴淵獨身策馬入內。
彼時初夏,桃花盡歸春去,亭亭芙蕖新上池,萬物太平。
後世對一段暗藏不知多少風雲變幻、凜冽殺機的歷史不過寥寥數字記載——初,帝親赴淳都,淳王後歸降,三日,燕王入城密談,俯首為臣,自此天下歸心。
謝相知攏了攏寬大的袍袖,對著裴淵淡淡勾了勾唇:「我贏了。」
他身後手執尖兵利刃、滿身血煞之氣的楚地士兵不動如山地列成一排,沉默巍峨,如一把把即將出鞘的利刃。
裴淵對這些人視若無睹,一步步朝謝相知走近,他神情溫和,並沒有因輸掉賭約而心生不甘。
北地燕國的君王站到他麵前,微微俯下身,宛如一個臣服的姿態。
「是的,你贏了。」
「……我的陛下。」
……
*
六月初六,諸事皆宜。
謝相知率軍至雍京,封閉三十餘年的煌煌盛世從這一刻起再度鋪開在世人眼中。
裴淵與他並肩同行。
然而開城門迎楚軍的並不是駐守雍京三十年的明王殿下,而是自稱是他外孫的一個很年輕的少年。他稚氣未脫,還未到及冠之齡,瞧著隻堪堪十五六的模樣。
惹眼的是他一身素白喪服。
「恭迎陛下。」
身著喪服的少年拱手恭敬行禮,神情淡淡,既不顯得諂媚,也不過分謙卑。
「陛下是先安整軍隊還是先去帝宮?」
謝相知翻身下馬:「先去見一見明王殿下。」
謝相知頓了頓,「明王殿下幾時去世的?」
明王已死這件事並不難猜,無論是少年身上的喪服還是這帝都中飄起的白幡,亦或者將士臉上悲痛的神色都在佐證這一點。
少年動了動唇,難掩悲痛之色:「昨天夜裏。外祖父是自盡而死的。他說他辜負先帝恩情,本就無以為報,更不能心安理得享受新朝榮華,唯有以死冥目於先帝九泉之下,並非陛下不仁不慈,而是他心中過意不去。至於信中……還請陛下按當初所應那樣一一做到。」
謝相知點了點頭,神情看不出喜怒:「明王殿下是個值得敬佩的人物,可惜與本王無緣。便按一品親王禮製下葬,允明王舊部著喪服三日,以示哀悼。」
「謝過陛下。」少年馬上俯首謝恩,掩下眼底一絲複雜。
「少君頗有明王殿下遺風,便由少君繼任明王殿下的爵位,恩襲三代。」
謝相知一邊朝前麵走一邊說道。
少年一驚。他來迎楚軍入都也是無奈之舉,幾個叔伯都不願承擔叛先主的罪名,一再推辭,隻能由他這個外姓出麵。
「這恐怕於禮不合。」少年擔憂道。
「有何不合?」問這話的不是謝相知,而是隨口插入話題之中的燕王裴淵。
「這……臣畢竟是外姓。」
裴淵不屑地從喉嚨擠出一聲輕蔑似的冷哼:「終歸一樣都是明王血脈,你那些表兄弟就可,你為何不可?」
謝相知淡淡含笑道:「燕王說的是。」
他沒有給少年拒絕的餘地。
明王府其實很簡陋,簡陋的不像一個親王宅邸。隻從外表上看著頗有氣勢,但走進內宅一看便知隻有個光鮮亮麗的架子。
畢竟若不是如此,明王也不會答應投降。
擺放棺槨的主堂幾乎都是明王的親眷兒孫。他們靜默地跪在一旁,有種作壁上觀的冷淡,隻有與明王相互扶持多年的明王妃當真是悲痛欲絕,憔悴的不成人形,連謝相知進來也沒有察覺到。
忽略明王府中那些心思否測的目光,謝相知取了一柱香規規矩矩拜祭明王,裴淵對明王倒是沒什麽感覺,他不欣賞愚忠之人,隻是見謝相知行動,便也拜了拜。
拜祭過後,兩人沒有多留。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