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淑女的感覺。
常勇侯府距張府隻有三條街,坐車不過兩刻鍾就到了。月容她們的車從角門進去,坐了軟轎進了內院,跨出轎門,便看到劉暇微笑著站在二門邊上,看她停轎,急急奔了過來:“張姐姐,可把你盼來了!”突然一想這話不對,這不是盼著月容來道謝麽?一時麵紅耳赤。月容不以為意,拉住她的手,道:“劉妹妹,江口一別,我也很想你。”
常勇侯夫人程氏三十四五年紀,長得很美,保養得極好,是月容穿越以來見到的最美的女性。妖孽劉琨也不過承了她七八分顏色。月容給她行了禮,鄭重道了謝,又送上自己繡的一件炕屏,程氏笑呤呤接過,誇了她的繡工:“這炕屏的樣式我還是頭一迴見,張姑娘好繡技,巧心思。”
盡管程氏笑得很和美,不知為什麽,月容卻隱隱感覺到她對自己不喜,謹慎作答:“月容愚笨,當不得夫人誇獎,劉妹妹才是真正的心靈手巧。”
聽得誇獎女兒,程氏笑了:“她呀,從小被寵慣了,繡的東西哪裏拿得出手。”語氣卻是驕傲輕快的。又對劉暇道:“暇兒,帶你張姐姐逛逛咱門的園子吧!現今三月初了,園子裏該有不少花已經開了。”劉暇應了,和月容施禮退了出去。
待月容幾人出了院門,程氏身邊的嬤嬤輕聲道:“這位張姑娘倒是好相貌,行止也有度,難怪世子和五公子上心。”
程氏輕“哼”一聲:“不過一個孤女,什麽張姑娘!”
、婚訊
月容和劉暇兩人一邊逛劉府後園,一邊說些離別後的趣事,期間劉暇有些傷感,說明年過了十四之後就要離開帝京去西北了,西北苦寒,也不知有無春花。月容知道她這是要出嫁了。便道:“妹妹不必傷感,哪裏都有春天,隻是遲早而已。我聽說西北的大麗花開得特別豔麗呢。”
劉暇看著她,突然問道:“張姐姐,你喜歡江口多一點,還是喜歡京城多一點?”月容道:“我哪裏都喜歡,最好這一生能夠踏遍天下,春天在南邊看花開,夏天在北邊避暑,冬天……”
“張姐姐,你也在遊園!”月容的話被一個男聲打斷,月容迴頭,是劉玨。彎身福一禮,道:“打擾五公子賞花了。”
劉玨如今也有十一歲了,拱手迴禮不迭:“張姐姐客氣,不若玨領姐姐逛一逛這園子?三姐平時不大出門,恐不如玨熟悉呢。”月容婉拒:“我一會就得迴府,不麻煩五公子,五公子請自便。”說完讓開了道。
劉玨卻不走:“那玨就送一送張姐姐吧。”竟一直不遠不近跟著她們,劉暇沒有說話,月容也不好開口趕人,也隻得由他跟著。離後園門口半裏地時,卻碰上了劉琨,看他快步走過來,月容趕緊施禮,並再次感謝他上京一路護送:“世子安康,多謝前次護送之恩。”
劉琨看她一本正經的樣子,全不似在江口時的隨意,不禁輕輕皺眉,還了一禮:“張小姐客氣,舉手之勞,不必掛懷。”看到一旁的劉玨,眉皺的緊了一些:“五弟,父親晚上迴來,明早考校騎射,你還是早去做準備吧。”
劉玨本不願離開,看哥哥直直盯著他,不情不願轉身去了,臨走時對月容說:“張姐姐,過半月這園裏的花都開了,滿園芬芳,京城裏找不到第二處,到時你一定得再來。”月容微笑點頭,不答。
劉玨走了,劉暇突然一聲驚叫:“我的一隻耳環不見了!”月容想起剛才兩人曾在桃花樹下鬧了一會,估計落那了,便道:“我陪你去桃林找找。”劉暇婉拒,指著五丈外的亭子:“你也累了,且到那邊亭子歇歇,我帶著嬤嬤去就好。”
月容不好堅持,轉身朝亭子走去。連嬤嬤今天感了風寒,跟出來的是鄭嬤嬤和阿葵,鄭嬤嬤年紀大了,月容讓她歇在內院東廂與劉府的嬤嬤喝茶嘮嗑,現在身邊隻有阿椒一個。阿椒年紀小,看花看草的慢慢便落在了後麵。
月容以為劉琨隻是路過,也就不再搭理他,悶頭往亭子行去,不想他卻跟了上來,走到她身邊,沒頭沒腦的說:“鴻明兄他們到冀州城接未婚妻去了,你知道嗎?”
月容一怔:“未婚妻,沒聽說過。”
“洪將軍上次黑山一戰拚死救了王大將軍,大將軍定下洪氏女兒作兒媳。”劉琨看她隻是覺得突然,並無其他情緒,接著道:“洪氏女居冀州,前幾天鴻明兄他們就是去接她迴榮城完婚的。”
“哦”,月容表示知道了,同時在心裏自嘲:義父他們都不告訴她,難道是怕自己傷心麽?也太過小題大做了。這世上,誰缺了誰還能活不下去,再說,她怎麽可能愛上年齡隻有自己一半的正太?月容覺得好笑之餘,也為義父對自己的愛護感動。現在想起,光元他們的親事應該是在江口搬家之前定下的吧。
可是,等等!大哥他們願意嗎?他們連對方的麵都沒見過呢?大哥從北疆探傷迴來,曾經對自己說“心很疼很疼”,那是不願意了!這個王大將軍,看來是亂點鴛鴦譜了,救了命便要以身相許,許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兒子,太
混賬了!月容為王氏三兄弟不值,麵上不禁帶出憤然來。
月容自顧自沉思,完全忘了邊上還有個劉琨。劉琨盯著她,不放過她臉上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他最終再次確定,月容有吃驚,或許還有一些憤怒,但絕對沒有一絲傷心。不由心裏長籲一口氣,臉上慢慢浮出笑容來,拱一拱手作別,也不管月容毫無反應,自顧自走了。
“小姐,我把帕子鋪好了,你坐下歇歇吧。”阿椒清脆的聲音把月容喚迴了神,月容木木坐下,一邊又開始想:那洪小姐長得美不美?如果太醜,豈不是更對不起三兄弟?性格不知怎麽樣,受得了光宇的別扭嗎……
迴到張府已是傍晚,月容換了衣服後,去給兩位長輩問安,卻發現老太爺有客人。月容本想退出來,老太爺卻叫住了她,指著一個中年男子,道:“月兒,這是你姑父,快過來見禮。”
姑父?月容一下便省到是光元他們的父親。抬頭看去,居然是一個中年美大叔,氣質很陽剛,正義凜然的樣子。月容想到光元三兄弟被他給賣了出去,對他便沒有什麽好感,再加上平日光宇對他表現出的憤恨,對這位姑父的感覺瞬時降為負數。不過還是規規矩矩的行了禮,隻是臉上呈現的是假笑罷了。張孝轅在一旁看得暗暗皺眉,別人不了解月容,他是看著她長大的,自然能看出她的不屑,一時又暗暗擔憂。
原來王大將軍昨天剛從北疆迴京,今天是來探望前老丈人來了,順便告知光元他們的婚約。兒女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太爺沒什麽意見,張孝轅雖麵上含笑道“恭喜”,心裏卻是一陣長歎。
卻說王大將軍,聽得老丈人讓月容拜見“姑父”,先是愣了一下,三兄弟哪來的表妹?看到月容盈盈拜倒,一下想起來她是小舅子認下的義女,而且小舅子還給自己兒子提過親的,不由多看了兩眼。
這位內侄女果然是形容端麗、氣質絕佳,配自己兒子是綽綽有餘。想到兒子們的執著,不禁有些頭疼。再一想,不過也就是個女人罷了,三個小子或許一時想不開,待成了親有了自己的孩子,什麽都會看淡的。想通之後,王大將軍麵上笑容便很明朗,親自扶了月容起來,又送上小牛角雕成的一件小飾物。月容對他的人不怎麽感冒,對他的禮品倒是真心喜歡,王大將軍看在眼裏,不禁暗暗納罕。
月容迴到蘊園,先到東廂看了連嬤嬤,看她已變得精神多了,放下心來自去洗漱。
過得幾天,便不斷有女眷上門敘話,月容一個也不認識。
好在有連嬤嬤,她在京城住了幾十年,對各家親戚、權貴都有獨到的總結和見解,見縫插針一一對月容道來。月容歸納歸納、綜合綜合,也理出了一套應付的路數,任是誰上門來,均進退有度,絲毫不見慌亂。連嬤嬤看在眼裏,老懷大慰,不禁很是佩服張孝轅,自家二少爺雖然很不聽勸,但眼光獨到,確實撿了塊寶。一時又開始憂心月容的親事,不知二少爺最終會把小姐許給哪戶人家?馬上又想,許到哪戶人家都不妥當,招婿那是最好,最好還是把小小姐家的三位小公子招過來……連嬤嬤越想越高興,邊上的阿葵看她自顧自微笑,很是納悶。
可是連嬤嬤隻高興了一天,湯嬤嬤就上門了。兩人寒暄過後,連嬤嬤不由把自己的想法向湯嬤嬤賣弄了一迴,湯嬤嬤很同情的看著她,道:“老姐姐,大將軍已經幫小公子們定了冀州洪氏女,你以後萬不可在小姐麵前露出這樣的想法!”於是便把原委向連嬤嬤一一道了。末了感歎:“你的想法確是好的,把三位小公子招迴張家,對張府、對三位小公子再好不過。”
湯嬤嬤看了看連嬤嬤懵懂的樣子,下了決心發發牢騷:“以前姑爺對小小姐噓寒問暖,情真不是作假,我們都認為姑爺對小小姐是不同的。後來小小姐去了,三位小公子年幼,迎了薛氏迴來,姑爺對薛氏也是情真意切,跟對待小小姐一般無二。我們這才發覺原來姑爺竟是沒心的!以前小小姐抱怨姑爺隻是按規矩行事,並無半點夫妻意趣,我們還說她不懂事,現在想來我們確是愚鈍了。”
湯嬤嬤頓了頓,抿一口茶,又道:“薛氏進門,接連生了三兒一女。俗話說有了後媽就有後爹,姑爺倒不至如此,但是疼愛幼子確是人之常情。姑爺本是無心之人,對三位公子也不多加用心,薛氏一攛掇,說什麽好男兒誌在四方,祖籍多有和藹長輩,竟真把三位公子丟到楚郡七年!還好有咱們二公子跟著,三位小公子也爭氣,才不至長成潑皮。”
連嬤嬤道:“姑爺恐怕也有難處,薛氏父親做著兵部侍郎,將軍在外戍邊對其多有倚仗。”湯嬤嬤歎一口氣:“如今隻得希望那洪氏女是個明理的,三位小公子成了親,我和顧姐姐也可以歇一歇了。”
邊上阿薑插嘴:“那小姐怎麽辦?”
湯嬤嬤笑:“天下好男兒多的是,你家小姐那般品貌,還怕找不著夫婿?”頓一頓,睨著阿薑笑:“阿薑,你的嫁衣繡的如何了?好日子就在三月後了吧?三虎兄弟幾個,配我們阿薑那是剛剛好!”
阿薑跺跺腳,“哧溜”一下躥
出門去,兩位嬤嬤大笑。
、提親
轉眼又到了陽光明媚的四月,再過十幾天,月容就滿十三周歲了。前兩天張老太爺特意吩咐了連嬤嬤,連嬤嬤這幾天忙著接待金玉閣、霓裳軒的管事們,務必要給月容打幾套像樣的頭麵、裁幾身妥貼的夏裳。月容看連嬤嬤忙得容光煥發,也不多話,由著她折騰,隻是偶爾給上一點小意見。
生日那天,也沒有接待外人,也就是老太爺、義父加上月容三人和和美美的吃了一頓大餐。因了前一陣的交際,不少人家也知道月容的生辰,因此送禮的也有不少,卻被老爺子吩咐門房都擋了迴去,門房的管事阿山傳老太爺的話:“如今國家百廢待興,邊關戰火未息,大家的禮物心領了,我們府上為小姐辦生辰的銀錢已經買了米糧給軍爺,各位莫若也把生辰禮物折了銀錢買了米糧給軍爺,各自迴去吧。”誰還敢多話,都迴去了。
卻架不住第二天便有女眷陸續上門探話,言語之間不是提起自家或者親戚家的孩子如何能幹、有出息,就是暗示身家財產、或哪家婆婆好處,哪家小姑不易對付。月容隻裝作不懂。府裏沒有女性長輩,她們公關的對象不應該是自己,而應該是義父和老太爺才對。
事實上的確有人向老太爺提親,上門提親的是太夫人的娘家胞弟的兒子崔英,提親的對象是自己的三個兒子,太夫人娘家侄孫崔鵬三兄弟。崔家也是世家,張崔兩家本有世代聯姻的傳統,到得崔英這一代,表妹被賜婚給王大將軍,他們兄弟四人隻得娶了渤海高氏女兒。大表哥張孝軒看上了丞相女兒,鐵了心入贅,二表弟則立誓不娶,自己的妹妹崔蘭最後嫁了太原李氏。
老太爺本來也覺得這是一樁好姻緣,可是他曾經聽說崔鵬喜歡流連小官館,是個風流種子,他的那幾個兄弟,迄今也沒有一個中舉的。月容雖是養女,但聰明乖巧,很得小兒子的心,這樣的女婿,小兒子大約是不會喜歡的。心下有了計較,便對崔英言道:“承祖曾有言,他女兒的婚事由他做主,這樁婚事姑父不能貿然答應你,你還是去問問承祖的意思吧。”
崔英從小便怵張孝轅,蓋因自己偏好鬥雞走狗,樣樣不如這個二表弟,二表弟八年之前還做到了四品高官,自己迄今一事無成。繞過二表弟直找老太爺,本來就是想走捷徑,老太爺拒絕,便知道無望,也不敢去找二表弟,灰溜溜離府而去,一路又安慰自己:不過一個養女,不成也罷。
張孝轅那裏也不得閑,已經送走五波有意結親的人家了,都被他
以各種理由擋了迴去,無非是“小女年幼,要多留一陣”,“你家公子多才,小女愚鈍,高攀不起”之類,幾天下來,也是焦頭爛額。其實提親的人家裏,的確也有很相配的府第,但是張孝轅一概拒絕,私心裏,他還是有那麽一絲念想,希望光元他們的婚事不成,最好的月容,他想留給自己的外甥。
這一天午後,張孝轅迎來了兩個意想不到的人:劉琨父子。常勇侯劉戰一坐下,接了茶,也不客套,直接開口:“聞貴千金賢淑,特為犬子相求為婦,望通議斟酌。”劉戰稱唿的是張孝轅辭官之前的官職,通議大夫。
張孝轅一愣,他們居然也是上門提親的,不禁非常訝異。常勇侯貴為開國候,忠於皇室,世襲不衰,不管哪任皇上,都對他們禮遇有加。正因為如此,想跟常勇侯府聯姻的人比比皆是,劉琨貴為世子,何苦求一張府養女?不過又一想,以月容之品貌,配誰都不為過,況且,劉琨與月容自幼相識,對月容上心也是常理。自幼相識?張孝轅想到這,不禁皺了眉,月容看起來對自己三位外甥並無多少男女之情,難
常勇侯府距張府隻有三條街,坐車不過兩刻鍾就到了。月容她們的車從角門進去,坐了軟轎進了內院,跨出轎門,便看到劉暇微笑著站在二門邊上,看她停轎,急急奔了過來:“張姐姐,可把你盼來了!”突然一想這話不對,這不是盼著月容來道謝麽?一時麵紅耳赤。月容不以為意,拉住她的手,道:“劉妹妹,江口一別,我也很想你。”
常勇侯夫人程氏三十四五年紀,長得很美,保養得極好,是月容穿越以來見到的最美的女性。妖孽劉琨也不過承了她七八分顏色。月容給她行了禮,鄭重道了謝,又送上自己繡的一件炕屏,程氏笑呤呤接過,誇了她的繡工:“這炕屏的樣式我還是頭一迴見,張姑娘好繡技,巧心思。”
盡管程氏笑得很和美,不知為什麽,月容卻隱隱感覺到她對自己不喜,謹慎作答:“月容愚笨,當不得夫人誇獎,劉妹妹才是真正的心靈手巧。”
聽得誇獎女兒,程氏笑了:“她呀,從小被寵慣了,繡的東西哪裏拿得出手。”語氣卻是驕傲輕快的。又對劉暇道:“暇兒,帶你張姐姐逛逛咱門的園子吧!現今三月初了,園子裏該有不少花已經開了。”劉暇應了,和月容施禮退了出去。
待月容幾人出了院門,程氏身邊的嬤嬤輕聲道:“這位張姑娘倒是好相貌,行止也有度,難怪世子和五公子上心。”
程氏輕“哼”一聲:“不過一個孤女,什麽張姑娘!”
、婚訊
月容和劉暇兩人一邊逛劉府後園,一邊說些離別後的趣事,期間劉暇有些傷感,說明年過了十四之後就要離開帝京去西北了,西北苦寒,也不知有無春花。月容知道她這是要出嫁了。便道:“妹妹不必傷感,哪裏都有春天,隻是遲早而已。我聽說西北的大麗花開得特別豔麗呢。”
劉暇看著她,突然問道:“張姐姐,你喜歡江口多一點,還是喜歡京城多一點?”月容道:“我哪裏都喜歡,最好這一生能夠踏遍天下,春天在南邊看花開,夏天在北邊避暑,冬天……”
“張姐姐,你也在遊園!”月容的話被一個男聲打斷,月容迴頭,是劉玨。彎身福一禮,道:“打擾五公子賞花了。”
劉玨如今也有十一歲了,拱手迴禮不迭:“張姐姐客氣,不若玨領姐姐逛一逛這園子?三姐平時不大出門,恐不如玨熟悉呢。”月容婉拒:“我一會就得迴府,不麻煩五公子,五公子請自便。”說完讓開了道。
劉玨卻不走:“那玨就送一送張姐姐吧。”竟一直不遠不近跟著她們,劉暇沒有說話,月容也不好開口趕人,也隻得由他跟著。離後園門口半裏地時,卻碰上了劉琨,看他快步走過來,月容趕緊施禮,並再次感謝他上京一路護送:“世子安康,多謝前次護送之恩。”
劉琨看她一本正經的樣子,全不似在江口時的隨意,不禁輕輕皺眉,還了一禮:“張小姐客氣,舉手之勞,不必掛懷。”看到一旁的劉玨,眉皺的緊了一些:“五弟,父親晚上迴來,明早考校騎射,你還是早去做準備吧。”
劉玨本不願離開,看哥哥直直盯著他,不情不願轉身去了,臨走時對月容說:“張姐姐,過半月這園裏的花都開了,滿園芬芳,京城裏找不到第二處,到時你一定得再來。”月容微笑點頭,不答。
劉玨走了,劉暇突然一聲驚叫:“我的一隻耳環不見了!”月容想起剛才兩人曾在桃花樹下鬧了一會,估計落那了,便道:“我陪你去桃林找找。”劉暇婉拒,指著五丈外的亭子:“你也累了,且到那邊亭子歇歇,我帶著嬤嬤去就好。”
月容不好堅持,轉身朝亭子走去。連嬤嬤今天感了風寒,跟出來的是鄭嬤嬤和阿葵,鄭嬤嬤年紀大了,月容讓她歇在內院東廂與劉府的嬤嬤喝茶嘮嗑,現在身邊隻有阿椒一個。阿椒年紀小,看花看草的慢慢便落在了後麵。
月容以為劉琨隻是路過,也就不再搭理他,悶頭往亭子行去,不想他卻跟了上來,走到她身邊,沒頭沒腦的說:“鴻明兄他們到冀州城接未婚妻去了,你知道嗎?”
月容一怔:“未婚妻,沒聽說過。”
“洪將軍上次黑山一戰拚死救了王大將軍,大將軍定下洪氏女兒作兒媳。”劉琨看她隻是覺得突然,並無其他情緒,接著道:“洪氏女居冀州,前幾天鴻明兄他們就是去接她迴榮城完婚的。”
“哦”,月容表示知道了,同時在心裏自嘲:義父他們都不告訴她,難道是怕自己傷心麽?也太過小題大做了。這世上,誰缺了誰還能活不下去,再說,她怎麽可能愛上年齡隻有自己一半的正太?月容覺得好笑之餘,也為義父對自己的愛護感動。現在想起,光元他們的親事應該是在江口搬家之前定下的吧。
可是,等等!大哥他們願意嗎?他們連對方的麵都沒見過呢?大哥從北疆探傷迴來,曾經對自己說“心很疼很疼”,那是不願意了!這個王大將軍,看來是亂點鴛鴦譜了,救了命便要以身相許,許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兒子,太
混賬了!月容為王氏三兄弟不值,麵上不禁帶出憤然來。
月容自顧自沉思,完全忘了邊上還有個劉琨。劉琨盯著她,不放過她臉上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他最終再次確定,月容有吃驚,或許還有一些憤怒,但絕對沒有一絲傷心。不由心裏長籲一口氣,臉上慢慢浮出笑容來,拱一拱手作別,也不管月容毫無反應,自顧自走了。
“小姐,我把帕子鋪好了,你坐下歇歇吧。”阿椒清脆的聲音把月容喚迴了神,月容木木坐下,一邊又開始想:那洪小姐長得美不美?如果太醜,豈不是更對不起三兄弟?性格不知怎麽樣,受得了光宇的別扭嗎……
迴到張府已是傍晚,月容換了衣服後,去給兩位長輩問安,卻發現老太爺有客人。月容本想退出來,老太爺卻叫住了她,指著一個中年男子,道:“月兒,這是你姑父,快過來見禮。”
姑父?月容一下便省到是光元他們的父親。抬頭看去,居然是一個中年美大叔,氣質很陽剛,正義凜然的樣子。月容想到光元三兄弟被他給賣了出去,對他便沒有什麽好感,再加上平日光宇對他表現出的憤恨,對這位姑父的感覺瞬時降為負數。不過還是規規矩矩的行了禮,隻是臉上呈現的是假笑罷了。張孝轅在一旁看得暗暗皺眉,別人不了解月容,他是看著她長大的,自然能看出她的不屑,一時又暗暗擔憂。
原來王大將軍昨天剛從北疆迴京,今天是來探望前老丈人來了,順便告知光元他們的婚約。兒女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太爺沒什麽意見,張孝轅雖麵上含笑道“恭喜”,心裏卻是一陣長歎。
卻說王大將軍,聽得老丈人讓月容拜見“姑父”,先是愣了一下,三兄弟哪來的表妹?看到月容盈盈拜倒,一下想起來她是小舅子認下的義女,而且小舅子還給自己兒子提過親的,不由多看了兩眼。
這位內侄女果然是形容端麗、氣質絕佳,配自己兒子是綽綽有餘。想到兒子們的執著,不禁有些頭疼。再一想,不過也就是個女人罷了,三個小子或許一時想不開,待成了親有了自己的孩子,什麽都會看淡的。想通之後,王大將軍麵上笑容便很明朗,親自扶了月容起來,又送上小牛角雕成的一件小飾物。月容對他的人不怎麽感冒,對他的禮品倒是真心喜歡,王大將軍看在眼裏,不禁暗暗納罕。
月容迴到蘊園,先到東廂看了連嬤嬤,看她已變得精神多了,放下心來自去洗漱。
過得幾天,便不斷有女眷上門敘話,月容一個也不認識。
好在有連嬤嬤,她在京城住了幾十年,對各家親戚、權貴都有獨到的總結和見解,見縫插針一一對月容道來。月容歸納歸納、綜合綜合,也理出了一套應付的路數,任是誰上門來,均進退有度,絲毫不見慌亂。連嬤嬤看在眼裏,老懷大慰,不禁很是佩服張孝轅,自家二少爺雖然很不聽勸,但眼光獨到,確實撿了塊寶。一時又開始憂心月容的親事,不知二少爺最終會把小姐許給哪戶人家?馬上又想,許到哪戶人家都不妥當,招婿那是最好,最好還是把小小姐家的三位小公子招過來……連嬤嬤越想越高興,邊上的阿葵看她自顧自微笑,很是納悶。
可是連嬤嬤隻高興了一天,湯嬤嬤就上門了。兩人寒暄過後,連嬤嬤不由把自己的想法向湯嬤嬤賣弄了一迴,湯嬤嬤很同情的看著她,道:“老姐姐,大將軍已經幫小公子們定了冀州洪氏女,你以後萬不可在小姐麵前露出這樣的想法!”於是便把原委向連嬤嬤一一道了。末了感歎:“你的想法確是好的,把三位小公子招迴張家,對張府、對三位小公子再好不過。”
湯嬤嬤看了看連嬤嬤懵懂的樣子,下了決心發發牢騷:“以前姑爺對小小姐噓寒問暖,情真不是作假,我們都認為姑爺對小小姐是不同的。後來小小姐去了,三位小公子年幼,迎了薛氏迴來,姑爺對薛氏也是情真意切,跟對待小小姐一般無二。我們這才發覺原來姑爺竟是沒心的!以前小小姐抱怨姑爺隻是按規矩行事,並無半點夫妻意趣,我們還說她不懂事,現在想來我們確是愚鈍了。”
湯嬤嬤頓了頓,抿一口茶,又道:“薛氏進門,接連生了三兒一女。俗話說有了後媽就有後爹,姑爺倒不至如此,但是疼愛幼子確是人之常情。姑爺本是無心之人,對三位公子也不多加用心,薛氏一攛掇,說什麽好男兒誌在四方,祖籍多有和藹長輩,竟真把三位公子丟到楚郡七年!還好有咱們二公子跟著,三位小公子也爭氣,才不至長成潑皮。”
連嬤嬤道:“姑爺恐怕也有難處,薛氏父親做著兵部侍郎,將軍在外戍邊對其多有倚仗。”湯嬤嬤歎一口氣:“如今隻得希望那洪氏女是個明理的,三位小公子成了親,我和顧姐姐也可以歇一歇了。”
邊上阿薑插嘴:“那小姐怎麽辦?”
湯嬤嬤笑:“天下好男兒多的是,你家小姐那般品貌,還怕找不著夫婿?”頓一頓,睨著阿薑笑:“阿薑,你的嫁衣繡的如何了?好日子就在三月後了吧?三虎兄弟幾個,配我們阿薑那是剛剛好!”
阿薑跺跺腳,“哧溜”一下躥
出門去,兩位嬤嬤大笑。
、提親
轉眼又到了陽光明媚的四月,再過十幾天,月容就滿十三周歲了。前兩天張老太爺特意吩咐了連嬤嬤,連嬤嬤這幾天忙著接待金玉閣、霓裳軒的管事們,務必要給月容打幾套像樣的頭麵、裁幾身妥貼的夏裳。月容看連嬤嬤忙得容光煥發,也不多話,由著她折騰,隻是偶爾給上一點小意見。
生日那天,也沒有接待外人,也就是老太爺、義父加上月容三人和和美美的吃了一頓大餐。因了前一陣的交際,不少人家也知道月容的生辰,因此送禮的也有不少,卻被老爺子吩咐門房都擋了迴去,門房的管事阿山傳老太爺的話:“如今國家百廢待興,邊關戰火未息,大家的禮物心領了,我們府上為小姐辦生辰的銀錢已經買了米糧給軍爺,各位莫若也把生辰禮物折了銀錢買了米糧給軍爺,各自迴去吧。”誰還敢多話,都迴去了。
卻架不住第二天便有女眷陸續上門探話,言語之間不是提起自家或者親戚家的孩子如何能幹、有出息,就是暗示身家財產、或哪家婆婆好處,哪家小姑不易對付。月容隻裝作不懂。府裏沒有女性長輩,她們公關的對象不應該是自己,而應該是義父和老太爺才對。
事實上的確有人向老太爺提親,上門提親的是太夫人的娘家胞弟的兒子崔英,提親的對象是自己的三個兒子,太夫人娘家侄孫崔鵬三兄弟。崔家也是世家,張崔兩家本有世代聯姻的傳統,到得崔英這一代,表妹被賜婚給王大將軍,他們兄弟四人隻得娶了渤海高氏女兒。大表哥張孝軒看上了丞相女兒,鐵了心入贅,二表弟則立誓不娶,自己的妹妹崔蘭最後嫁了太原李氏。
老太爺本來也覺得這是一樁好姻緣,可是他曾經聽說崔鵬喜歡流連小官館,是個風流種子,他的那幾個兄弟,迄今也沒有一個中舉的。月容雖是養女,但聰明乖巧,很得小兒子的心,這樣的女婿,小兒子大約是不會喜歡的。心下有了計較,便對崔英言道:“承祖曾有言,他女兒的婚事由他做主,這樁婚事姑父不能貿然答應你,你還是去問問承祖的意思吧。”
崔英從小便怵張孝轅,蓋因自己偏好鬥雞走狗,樣樣不如這個二表弟,二表弟八年之前還做到了四品高官,自己迄今一事無成。繞過二表弟直找老太爺,本來就是想走捷徑,老太爺拒絕,便知道無望,也不敢去找二表弟,灰溜溜離府而去,一路又安慰自己:不過一個養女,不成也罷。
張孝轅那裏也不得閑,已經送走五波有意結親的人家了,都被他
以各種理由擋了迴去,無非是“小女年幼,要多留一陣”,“你家公子多才,小女愚鈍,高攀不起”之類,幾天下來,也是焦頭爛額。其實提親的人家裏,的確也有很相配的府第,但是張孝轅一概拒絕,私心裏,他還是有那麽一絲念想,希望光元他們的婚事不成,最好的月容,他想留給自己的外甥。
這一天午後,張孝轅迎來了兩個意想不到的人:劉琨父子。常勇侯劉戰一坐下,接了茶,也不客套,直接開口:“聞貴千金賢淑,特為犬子相求為婦,望通議斟酌。”劉戰稱唿的是張孝轅辭官之前的官職,通議大夫。
張孝轅一愣,他們居然也是上門提親的,不禁非常訝異。常勇侯貴為開國候,忠於皇室,世襲不衰,不管哪任皇上,都對他們禮遇有加。正因為如此,想跟常勇侯府聯姻的人比比皆是,劉琨貴為世子,何苦求一張府養女?不過又一想,以月容之品貌,配誰都不為過,況且,劉琨與月容自幼相識,對月容上心也是常理。自幼相識?張孝轅想到這,不禁皺了眉,月容看起來對自己三位外甥並無多少男女之情,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