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殺神白起


    “似乎不太順利。”老夫子見到這百餘人不到的魔種隊伍,心中便已知道答案。


    “魔種們的分歧很大,許多魔種不願意為人類而戰,現在已經離開了。”王小強說道。


    “為人類而戰?”老夫子無奈苦笑,“糊塗啊!這是為自由而戰,不止是為人類,也是為魔種自己。”


    “他們打算去哪裏?”莊周問道。


    “起源之地。”妲己迴答。


    “起源之地也在逐鹿地區,一旦稷下失守,起源之地沒有任何依仗,秦軍想要攻入,易如探囊取物。”趙雲看著桌麵上鋪展的地圖說道。


    “不錯。”莊周說道,“秦國並未有任何退兵的跡象,看來果然如我所料,魔種隻是一個發兵的借口罷了。”


    “如今魔種不願作戰,我們隻能去找其他盟友。”趙雲說道,“秦軍向稷下出兵,三分地和雲夢澤都有警惕,我們可向他們求援。我聽說魏國司馬懿、蜀國諸葛亮、元歌以及吳國周瑜,都曾是稷下學子,定不會袖手旁觀,坐視不理。”


    “如今雲夢澤楚漢爭雄,又有陰陽家謀權,自顧不暇。三分地魏、蜀、吳三足鼎立,隻怕也不會輕易出兵。” 莊周目光遊離在大陸地圖上,“況且秦國兵鋒直指稷下,顯然蓄謀已久,三分地當真出兵來援,隻怕正中嬴政下懷。”


    “如此說來,我們隻能孤軍奮戰?”趙雲問道。


    老夫子歎道,“恐怕確實如此。”


    正說話之間,外麵突然傳來號角之聲。


    莊周麵色微微一變,“秦軍發起進攻了!”


    眾人立刻攀上城牆,在城垛裏極目遠眺,隻見下方秦國大軍列成方陣,刀槍林立,旌旗飄揚,騎兵在前,步兵在後,步兵又有重甲兵、盾牌兵、長矛兵,弓箭手壓陣,另外還有各式攻城器械,飛行機關,隱天蔽日,殺氣衝霄。


    為首將領騎著一隻斑斕猛虎,渾身裹在銀色鎧甲之中,隻露出一雙血色眼瞳。身後猩紅披風被風揚起老高,仿佛是一片從天上落下的紅雲,烈烈作響。


    他身後背著一柄極大的鐮刀,刀刃雪亮鋒寒,即使距離遙遠,也讓人感受到一股滲入骨髓的寒意。


    “白起?”王小強眉角一挑,立刻認出來將。


    白起,《戰國策》作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出自羋姓,是楚國白公勝後裔,唐代許多白氏墓誌銘詳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孫白公勝。《新唐書宰相世係表》所載白乙丙之說已考證為以誤而錯。


    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後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


    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是繼中國曆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在真實曆史中,讓白起名聲大噪,名留青史的戰役,便是長平之戰。


    史載,趙國大將廉頗在長平布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是空倉嶺防線,第二道是丹河防線,第三道防線是百裏石長城。三道防線東西數十裏,星羅棋布,互相連接。秦軍與趙軍的第一次遭遇戰,發生在第一道防線以西的山穀。混戰中,秦軍斬殺趙國前鋒,突破空倉嶺,攻占趙軍前線重鎮光狼城。


    趙軍於空倉嶺陷落後,似乎曾作過加固南北兩翼以鉗製深入之敵的努力,所謂“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結果沒有成功,“秦又攻其壘……奪西壘壁”,終於空倉嶺南北幾十裏防線西壘壁完全陷落。


    秦軍攻勢銳不可當,趙軍連戰不利,損失很大。廉頗重新分析敵我態勢,在看到地形因素不利於趙軍,而秦國補給線遠比趙軍漫長,後勤保障比趙國困難,決心放棄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陣地,全軍收縮至丹河以東第二道防線,構築壁壘,決心以逸待勞,以圖挫動秦軍銳氣,堅守待變。


    從堅守的戰術目的來看,廉頗是成功的,秦軍無論怎麽攻打都突破不了丹河防線,秦趙兩軍形成對峙局麵,戰爭持續了三年,秦軍損兵折將。


    從堅守的戰術目的來看,廉頗是成功的,秦軍無論怎麽攻打都突破不了丹河防線,秦趙兩軍形成對峙局麵,戰爭持續了三年,秦軍損兵折將。


    長平之戰的第一個階段,是相持三年的消耗戰。


    《戰國策·齊策二》載:“秦攻趙長平,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戰略相持趙國無法繼續支撐下去,趙國的糧食產量隻有秦國的三分之一,戰爭相持三年,二十萬大軍的巨額消耗使得趙國經濟實力不濟的弱點完全暴露,更急於結束戰爭。


    加之閼與之戰,趙奢大敗秦軍,使得趙國心存僥幸心理,如果集中兵力決一死戰,或許秦國並不是不能戰勝,所以改變了堅守的策略,用趙括替換了廉頗。


    這位趙括,便是大名鼎鼎“紙上談兵”那位趙括。


    趙國更換主將對抗秦軍的同時,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奔赴前線領軍。


    白起麵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決定采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


    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趙軍吸引進秦軍主力構築的袋形埋伏圈;然後從側翼派出兩支奇兵,一支為輕兵兩萬五千人,長途跋涉,繞到趙軍背後,奇襲了趙軍的最後一道防線百裏石長城。


    百裏石長城所在的山脈突兀橫亙於平原之上,一邊通往長平前線,另一邊通往趙國大後方。


    趙軍由於一味進攻,重兵集結前線,導致後方兵力空虛,秦軍趁趙軍沒有防備,將其奪占,使得長平的趙軍與後方斷絕,這是趙軍陷入危機的開端。


    秦軍出其不意的穿插到趙軍背後,襲占百裏石長城防線,反應出白起一貫的戰術風格,深藏不露,避實擊虛。


    在秦軍奇襲百裏石長城的同時,長平的正麵戰場秦軍卻一副節節敗退的樣子。


    八月,一心尋求決戰的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采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敗走,暗中張開兩翼設奇兵脅製趙軍,楔入趙軍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括完全沒有意識到在他前麵,有一個巨大的口袋型的秦軍預設陣地,此時白起派出另一支奇兵,突然出現在趙軍背後,利用地形將整個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趙軍陷入包圍。


    趙括連殺八名都尉以穩定軍心,命令數十萬趙軍從各個方向衝擊秦軍壁壘,卻始終不得突圍。白起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


    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騷擾趙軍。趙軍的戰勢危急,隻得構築壘壁堅守,以待救兵。


    秦昭襄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下達全國動員令,征調秦國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應戰,加封應征者爵位一級,他親赴河內督戰,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


    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饑餓不堪,軍心動搖,甚至自相殺食。


    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軍大敗,四十萬趙兵投降。


    白起與部下計議說:“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複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


    於是使詐,把趙降卒40萬全部坑殺,隻留下240個年紀小的士兵迴趙國報信。


    長平之戰,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45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一舉坑殺四十萬趙軍,白起名聲大噪,被後世尊為“千古第一殺神”。


    可能正是因為白起造成的殺孽太多,是以最後結局淒涼。


    當年九月,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


    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校(一校約為8000人)秦軍。


    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對秦昭襄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


    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


    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範雎請求,仍稱病不起。


    由於病體不便,白起並未立即啟程。三月後,秦軍戰敗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於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隻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秦昭襄王與範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歎:“我對上天有什麽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


    時為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


    另有一說白起抗命不遵原因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趙,換來的將是趙國全國的抵抗。因為長平之後趙國深恨白起,所以昭王再次攻趙時,白起應該是最不適合當統帥的人選。


    他為秦國橫掃六合立下赫赫戰功,可惜最後卻仍死於秦君之手,實在令人覺得諷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界之大佬都是我兒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開局一支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開局一支筆並收藏萬界之大佬都是我兒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