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袁紫煙來意之後,沈光讓人將她帶去客房休息,自己則去尋找楊廣,向他匯報情況,並且拿出了偷襲船隊的主張。
楊廣沒有對沈光的作戰計劃作評論,而是沉思了起來。按照他們得到的情報,李淵三子皆非善類;李淵若死,李氏兄弟必因為皇位而發生衝突。這一亂象大隋來說,本來是百利而無一害。
但是他剛剛得到楊侗的親筆鷹信,說是要去高度上打吐蕃了。
楊廣沒有懷疑隋軍的戰力,隻是他當年差點凍死在青藏高原,現在對那古怪天氣尤是心有餘悸,大軍要是凍死在高原之上,那麽在以後的漫長日子裏,大隋為了一雪前恥、重塑大隋雄風,必須把重心放在高原之上。
也許會有人說楊侗不務正業,放著一統天下的正事不幹,而去域外作戰,可這其中絕對不包括當過皇帝的楊廣。
作為一個皇帝,楊侗不管是為了維護震懾四塞的聲望,還是鉗製如火如荼的吐蕃,這應該將吐蕃放在首要位置之上。否則的話,吐蕃朗日讚普不但會成功的吞並掉吐穀渾,還能踩著大隋威名,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整合內部,最終把一個四分五裂的部落製國家,變成一個上下一心的建製國家。這對大隋未來影響深遠。所以打吐蕃是為了大隋的長遠發展,是一個英明的決定。現在隻能說朗日讚普太過精明,出兵的時機實在太微妙、太刁鑽了。
而在這段時間內,要是因為李淵死了,一分為三偽唐極有完成整合。這就給隋朝統一大業構成極大麻煩,所以在楊侗尚未大勝之前,李淵還不能死。
想到這裏,楊廣說道:“李淵若亡,偽唐肯定就會陷入分裂。”
“這對我大隋是大好事啊。”沈光笑著說道。
楊廣沉聲道:“但時間不對。”
沈光十分疑惑,“怎麽不對?”
“剛剛得到鷹信,仁謹打吐蕃去了……”楊廣將自己的得到的情報,以及擔憂都說了一遍。
“原來如此……”聽完楊廣的表述,同樣參與隋擊吐穀渾之戰的楊義臣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對沈光說道:“沈將軍,高原八月飛雪是很正常的事情,吐蕃和吐穀渾人習慣那裏的天氣,但我們卻不能。”
“末將覺得袁紫煙的計劃很不錯,真是要說降了所有僚人,說不定我們自己就能滅了偽唐。”沈光很是遺憾的說道。
正所謂聽者有意,言者無心,沈光這話讓楊廣忽然有了新的思路,笑著說道:“你這話倒是提醒到我了。我們的兵力雖然不多,可要是說降了僚人,至少多出幾萬士兵,甚至十萬都不在話下。而且隋軍不止是仁謹那一路,如今隋唐邊境幾乎都有大軍存在,要是各軍能牽製李淵大量兵力,那我們就會輕鬆很多。若是一切勝利,便可一舉盡占益州南部,與李淵分庭相抗,就算滅不了偽唐,也可以引荊州那邊的軍隊入境。”
“家主是說,我們不用管外麵的事情,隻管悶頭打唐軍?”沈光領會了楊廣的意思,心中異常興奮,
“不錯。”楊廣點了點頭,說道:“剛才我犯了一個思維上的錯誤,總是把我們和隋軍聯係在了一起。如今經過你這一點醒,才發現我們自己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其實這也怪不得楊廣,這和他個人的經曆有關,所以考慮問題的時候,往往從大局去想,而忽略了眼前之事。
他不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人,以前有著強盛富饒的大隋江山為後盾,所以他打的都是堂堂正正的大戰役,動不動就以優勝的兵力碾壓而過,根本不需要搞什麽以小博大冒險戰法,這也使他考慮戰法的時候,總喜歡以大局出發,從而忽略了自身的實力,以及出其不意的作戰方式。
如今明悟之後,一切都豁然開朗了起來,以前他是皇帝的時候,哪怕是輸一場,對他的聲望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很難保持帝王形象。但現在,他不過是一支奇兵罷了,就算賠光了也損失不到朝廷利益,影響不了大隋王朝戰局,要是輸光了,大可重新再來。要是贏了,那收獲可就無法想象了。
得到楊廣的準許,沈光又去找了袁紫煙,讓她帶著聖旨去尋找袁天罡,說降僚人收隋。自己則是點了三千名精兵離開太和寨,扮成商隊乘船東行。
經過一天一夜的行駛,一行人抵達了瀘川郡治瀘川,這是大渡水和綿水交匯之地,這是李淵船隊必經之地,要從這裏沿著綿水北上,方能抵達蜀郡成都,打聽到船隊尚未抵達,沈光陸續東行,不過到了合江之境,便被攔了下來,不讓他們行船。
沈光心知李淵的船隊要到這裏,所以地方官員和郡兵開始戒嚴了起來。
他安頓好軍隊,並做了一番布置以後,帶著十多名親兵沿著官道東行十多裏,終於看到河麵上出現了走舸、艨舯之類的小形戰船。
沈光猜測這應該是船隊的先鋒。但讓他有點奇怪的是官道到處都是拖家帶口的讀書人,個個滿臉疲憊的趕路。
“喂!你們是哪來的讀書人?”沈光問道。
不料這些人卻隻是憎惡地看了他一眼,繼續向前趕路。
“東家,這些讀書人是怎麽迴事,搞得好像我們招惹了他們似的。”一名親衛說道。
“別理他們,找個地方歇腳。”他們疾行至此,也需要找個地方休息片刻,順便打探一下消息。
“東主,前方有座茶棚,可以稍微歇息!”
“去茶棚休息休息!”
眾人紛紛催動子跨下驢子,跟著沈光向前茶棚奔去。
讓人意外的是路上雖然行人很多,可茶棚內卻是冷冷清清的,不少從茶棚旁邊經過的讀書人盡管滿頭大汗,疲憊不堪,卻無人停下歇息,茶棚夥計似乎也懶得招唿他們,隻管坐著喝水聊天。
“你們幾個渾蛋玩意!”掌櫃一聲怒吼,“客人來了還不招唿?”
夥計這才發現茶棚內走進十幾個客人,他們連忙上前牽驢,招唿他們坐下喝茶。
沈光一口氣喝了一碗涼茶,頓覺暑氣消退,他接過一把蒲扇,用力的扇風,道:“這裏好像比我們眉山還要熱。”
掌櫃顯然是個健談的人,笑著說道:“客官,眉山靠山,隻要太陽沒有曬到就很涼快,我們這裏一到夏天就熱得跟蒸籠一樣。”
“說得也是,有什麽好酒好菜盡管端來。”沈光豪邁的說道。
掌櫃苦笑道:“朝廷軍隊把我們的酒菜一掃而空,說是要給皇帝和隨行官吏吃,基本上沒剩下什麽吃食了。如今隻有些醬羊肉和烙餅。”
沈光取出幾顆金豆放到桌上:“把所有吃食都搬來,我們全要了,剩下就賞給你。”
掌櫃看到金豆,頓時喜出望外的吆喝夥計切肉、烙烙餅。
沈光等他安排妥當,就把掌櫃叫過來:“我有事情問你!”
“客官請說!”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我是眉山郡一名都尉,奉命前來打探聖上消息,以便眉山不會誤了接待行程。”沈光自我介紹完畢,問道:“我問你,聖駕現在到哪裏了?”
“迴將軍。”聽說對方是武官,掌櫃更加客氣了,“聖駕還在巴郡和瀘川之交,聽說河邊全是船隊,不過都在軍隊護送,除了纖夫,不準任何一名外人靠近。”
看了看天色,沈光不動聲色的問道:“以你的以驗來看,你認為船隊何時到達合江?”
“將軍要是趕得快,我認為今晚會在縣城看到船隊。”
“外麵的讀書人是怎麽迴事?為何如此狼狽?”沈光又問道。
掌櫃不屑的說道:“他們都是從荊州來的,說到底還是一群想當官,想得快瘋了的人,將軍知道我朝要開科取士了嗎?”
“當然知道了,難道他們是來益州考試的人?”
“正是這些人。”掌櫃歎息一聲道:“皇帝本來打算效仿隋朝開科取士,結果荊州卻沒了。所以打算到了成都以後再考。這些都是有考試資格的讀書人。隻不過益州大清洗過後,雖然出現些空缺,但益州就這麽大一點,哪有那麽多實缺可以分配?這些人真是瘋了。”
“全部是荊州讀書人嗎?”沈光又問。
“不是。”掌櫃滿臉無語的說道:“也有很多是益州人,他們先是聽說襄陽開科取士,所以近萬名益州人跑去了襄陽,結果荊州沒了,皇帝要在成都考,於是他們又跑了迴來。”
“這不是瞎折騰嗎?”沈光噴笑道。
“所以我才他們想當官想瘋了,他們不肯進來休息,也不是舍不得一點小錢,而是抓緊時間跑去成都找地方住下學習,想比別人多讀幾天書。生怕自己慢了一步就少學一點學識似的。我都聽後麵還有很多讀書人。”掌櫃歎息道:“還聽說不少人中暑死了呢,這些人也直是可悲。”
“難道朝廷不管他們嗎?”沈光心下一動。
掌櫃說道:“朝廷肯定是管了的,可下麵的人能不能執行就不知道了,反正皇帝也不知道。”
沈光笑了起來,說到底還是監管不力,不過這些都和他沒關係,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契機。
。。。。。。。。。。。。
黃昏時分,李淵的船隊終於抵達了瀘川合江縣一帶,此時太陽還沒有落山,照得寬闊的江山瑩瑩生輝。
薄薄的暮色中,由千多艘船隻組成的船隊落錨在長江麵麵上,占滿了整個江麵,遠遠望去,像是一座延綿數十裏的山巒,氣勢極為宏偉。
這時節的長江水流湍急,船隊逆流而上,本身沒有多少動力,這就需要纖夫拉動,由於這一次船隻太多,幾搬運的物資過多,因此光是纖夫就高達五萬餘眾。除此之外,還有元從禁軍為首的五萬名精兵護衛。
李淵的龍舟是一艘五牙戰船,高有三丈五尺,長約二十丈,上麵有五層,載重量可達萬石,船體飾以金粉,裝以金玉珠翠,雕鏤綺麗,奢華無比。
此時李淵負手站在五層甲板前,默默的望著江邊一眼望不見邊際大營。
這一路上,他所擔心的隋軍並沒有從南郡發動攻擊,顯然是嚴格的遵守了休戰協定,但他也不敢有絲毫大意,所以直到這裏,李淵緊張的情緒終於鬆了下來,隻要在這裏休整一晚,明天即可由綿水北上,直到蜀郡成都;而這一段路程都有軍隊在,且四野開闊,將不再擔心船隊受到襲擊。
不過益州境內雖然沒有隋軍,並不表示境內就會安寧,在這其中,還存在三大反唐勢力。
首先是以獨孤武都為首的獨孤派殘餘勢力,率領獨孤派的家兵依托山勢之險,在成都平原一帶作亂,關隴貴族在益州經營數十年,在民間的人脈極深,致使李元吉不僅不能殲滅,反而因為李唐國勢不振等等的緣故,其勢力大有星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之兆。
其次是太和軍,他們在眉山、犍為、越巂肆虐,阻斷了西南地區和成都的聯係,若不將之殲滅,那這三個僚人泛濫的益州之郡,不但不會給李唐王朝貢獻稅賦,反而因為長時間不受朝廷控製,慢慢脫離管製。
另外一個勢力便是人口高達百萬的僚人各個部落了。僚人本是東南地區的山民,他們從漢朝開始,陸陸續續遷入益州,最近一次大規模入蜀是在西晉末期,當時天災人禍橫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領袖李特率領難民起兵反晉,引幾十萬僚人從牂牁入蜀,充實因戰爭而荒蕪的城鎮,並將他們安置在眉山、犍為、越巂、瀘川等十四郡,說益州南部是僚人的天下毫不為過,他們曆來是蜀中大患。曆朝曆代的安撫益州舊事,大多是安撫僚人,一般先示之以威,後施之以恩,但是從來沒有哪一代皇帝真的讓他們心服口服過。
麵對著紛紛亂亂的益州,李淵意識到益州也非善地,而李元吉的剿匪不力之舉,也讓他看到了宗族的無能,剿匪這種事情還須悍將來幹。隻是他手中的悍將大多與李世民這個逆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也讓李淵擔心這些大將借剿匪之名仗大自身,然後和李世民一南一北夾攻成都,所以他必須要選那些和李世民沒有關係的將領來剿土匪。
隻是他信任的大將都被分派在了各個都督府,要是將之抽迴,其他將領能夠抵擋得了來犯隋軍嗎?估計很難。這也意味著,他需要破格提拔一些有才華的異姓將領。
和獨孤武都、太和軍相比,人數眾多僚人反而比較好辦,因為這些人在意的最基本的生活資源,隻要照搬楊侗執行的‘羌人地羌人治’的民族政策,讓僚人成為中原王朝的人,享受漢人一樣的待遇,那麽僚人很快就能安定下來,畢竟
人往高處走,比起大山之中的朝不保夕,哪裏比得上城鎮的安逸安穩?而對於李唐王朝來說,現在缺少的就是人口和兵源,要是這些人能夠下山作戰,將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正思考間,有宦官在艙外稟報:“聖上,蕭相國求見。”
李淵道:“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蕭瑀匆匆忙忙而來,行禮道:“微臣參見聖上。”
“請坐!”
李淵又讓近侍送上一碗冰鎮酸梅湯,笑著說道:“最後天氣悶熱,蕭愛卿還要隨朕長途跋涉,實在是辛苦了。”
“多謝聖上關心,微臣不覺得辛苦,倒是聽說聖上每天處理公務很晚,希望聖上以龍體為重。”
李淵笑了笑:“朕自有分寸,蕭愛卿有事嗎?”
蕭瑀拱手道:“聖上,微臣是為那些參與科考的學子而來。”
“這是為何?”李淵有些不解地問,由於益州官場遭到了大清洗,所以出現了很多空缺,李淵本打算開科取士,可他倉促入蜀,時間上根本來不及,為了平衡益州本地勢力,所以他從襄陽帶來了一批精準出來的文士,準備讓他們填補空額。
“聖上,朝廷原本是決定到成都以後,再以科考的方式決出勝負,然後以能力高低給他們安排職務。隻是這些人拖家帶口,出行和食宿都極不方便。他們一路西來,聽到都有不少人中暑而死。”蕭瑀肅然說道。
“還有這種事,朕怎麽不知道。”李淵神色難看了起來,這些候補官員不僅是未來的官員,還是收攏益州寒士的榜樣,可蕭瑀如今卻說有人死在途中,這要是處理不當,恐怕會令好事變成壞事。
“聖上日理萬機,且大家都在水上,交流十分不便,聖上自然不能在第一時間知曉。”說到這裏,蕭瑀給出了自己的處理方案,“聖上,益州經過一番大清洗,各郡縣幾乎都有空額,依微臣之見,幹脆就近安排一些人好了,這樣既能讓學子們滿意,也能及時補充地方官員,還免去各郡縣無官治理的亂象。”
“蕭愛卿也知道,我們馬上要展開大唐第一場科舉考試,要是我們現在不考而任,翹首以待的益州文士又怎麽想?又怎麽看待朝廷?”李淵皺眉道:“關鍵是他們的能力高低朕都不知道,怎麽能夠胡亂任命呢?這要是出了亂子,朝廷又該怎麽向地方百姓交待?”
“微臣也知道聖上說得有道理,但總不能坐視不管吧……”蕭瑀說道。
李淵沉思片刻,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正因為官位得之不易,這些人才會懂得珍惜。愛卿可派人告訴他們,到了成都以後,朝廷便會開科取士。現在就讓他們辛苦趕路好了,餓其體膚、勞其筋骨對他們沒壞處。”
蕭瑀本打意是想說益州職位有限,可以先分出幾個郡縣職務給這些隨行文士爭取,隻需考一天就夠了,考不上的人就近安置為民即可,這樣就能平息隨行文人的怨氣。可是皇帝主意已定,蕭瑀隻能將到嘴的話收了迴去,迴去安撫隨行讀書人。
楊廣沒有對沈光的作戰計劃作評論,而是沉思了起來。按照他們得到的情報,李淵三子皆非善類;李淵若死,李氏兄弟必因為皇位而發生衝突。這一亂象大隋來說,本來是百利而無一害。
但是他剛剛得到楊侗的親筆鷹信,說是要去高度上打吐蕃了。
楊廣沒有懷疑隋軍的戰力,隻是他當年差點凍死在青藏高原,現在對那古怪天氣尤是心有餘悸,大軍要是凍死在高原之上,那麽在以後的漫長日子裏,大隋為了一雪前恥、重塑大隋雄風,必須把重心放在高原之上。
也許會有人說楊侗不務正業,放著一統天下的正事不幹,而去域外作戰,可這其中絕對不包括當過皇帝的楊廣。
作為一個皇帝,楊侗不管是為了維護震懾四塞的聲望,還是鉗製如火如荼的吐蕃,這應該將吐蕃放在首要位置之上。否則的話,吐蕃朗日讚普不但會成功的吞並掉吐穀渾,還能踩著大隋威名,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整合內部,最終把一個四分五裂的部落製國家,變成一個上下一心的建製國家。這對大隋未來影響深遠。所以打吐蕃是為了大隋的長遠發展,是一個英明的決定。現在隻能說朗日讚普太過精明,出兵的時機實在太微妙、太刁鑽了。
而在這段時間內,要是因為李淵死了,一分為三偽唐極有完成整合。這就給隋朝統一大業構成極大麻煩,所以在楊侗尚未大勝之前,李淵還不能死。
想到這裏,楊廣說道:“李淵若亡,偽唐肯定就會陷入分裂。”
“這對我大隋是大好事啊。”沈光笑著說道。
楊廣沉聲道:“但時間不對。”
沈光十分疑惑,“怎麽不對?”
“剛剛得到鷹信,仁謹打吐蕃去了……”楊廣將自己的得到的情報,以及擔憂都說了一遍。
“原來如此……”聽完楊廣的表述,同樣參與隋擊吐穀渾之戰的楊義臣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對沈光說道:“沈將軍,高原八月飛雪是很正常的事情,吐蕃和吐穀渾人習慣那裏的天氣,但我們卻不能。”
“末將覺得袁紫煙的計劃很不錯,真是要說降了所有僚人,說不定我們自己就能滅了偽唐。”沈光很是遺憾的說道。
正所謂聽者有意,言者無心,沈光這話讓楊廣忽然有了新的思路,笑著說道:“你這話倒是提醒到我了。我們的兵力雖然不多,可要是說降了僚人,至少多出幾萬士兵,甚至十萬都不在話下。而且隋軍不止是仁謹那一路,如今隋唐邊境幾乎都有大軍存在,要是各軍能牽製李淵大量兵力,那我們就會輕鬆很多。若是一切勝利,便可一舉盡占益州南部,與李淵分庭相抗,就算滅不了偽唐,也可以引荊州那邊的軍隊入境。”
“家主是說,我們不用管外麵的事情,隻管悶頭打唐軍?”沈光領會了楊廣的意思,心中異常興奮,
“不錯。”楊廣點了點頭,說道:“剛才我犯了一個思維上的錯誤,總是把我們和隋軍聯係在了一起。如今經過你這一點醒,才發現我們自己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其實這也怪不得楊廣,這和他個人的經曆有關,所以考慮問題的時候,往往從大局去想,而忽略了眼前之事。
他不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人,以前有著強盛富饒的大隋江山為後盾,所以他打的都是堂堂正正的大戰役,動不動就以優勝的兵力碾壓而過,根本不需要搞什麽以小博大冒險戰法,這也使他考慮戰法的時候,總喜歡以大局出發,從而忽略了自身的實力,以及出其不意的作戰方式。
如今明悟之後,一切都豁然開朗了起來,以前他是皇帝的時候,哪怕是輸一場,對他的聲望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很難保持帝王形象。但現在,他不過是一支奇兵罷了,就算賠光了也損失不到朝廷利益,影響不了大隋王朝戰局,要是輸光了,大可重新再來。要是贏了,那收獲可就無法想象了。
得到楊廣的準許,沈光又去找了袁紫煙,讓她帶著聖旨去尋找袁天罡,說降僚人收隋。自己則是點了三千名精兵離開太和寨,扮成商隊乘船東行。
經過一天一夜的行駛,一行人抵達了瀘川郡治瀘川,這是大渡水和綿水交匯之地,這是李淵船隊必經之地,要從這裏沿著綿水北上,方能抵達蜀郡成都,打聽到船隊尚未抵達,沈光陸續東行,不過到了合江之境,便被攔了下來,不讓他們行船。
沈光心知李淵的船隊要到這裏,所以地方官員和郡兵開始戒嚴了起來。
他安頓好軍隊,並做了一番布置以後,帶著十多名親兵沿著官道東行十多裏,終於看到河麵上出現了走舸、艨舯之類的小形戰船。
沈光猜測這應該是船隊的先鋒。但讓他有點奇怪的是官道到處都是拖家帶口的讀書人,個個滿臉疲憊的趕路。
“喂!你們是哪來的讀書人?”沈光問道。
不料這些人卻隻是憎惡地看了他一眼,繼續向前趕路。
“東家,這些讀書人是怎麽迴事,搞得好像我們招惹了他們似的。”一名親衛說道。
“別理他們,找個地方歇腳。”他們疾行至此,也需要找個地方休息片刻,順便打探一下消息。
“東主,前方有座茶棚,可以稍微歇息!”
“去茶棚休息休息!”
眾人紛紛催動子跨下驢子,跟著沈光向前茶棚奔去。
讓人意外的是路上雖然行人很多,可茶棚內卻是冷冷清清的,不少從茶棚旁邊經過的讀書人盡管滿頭大汗,疲憊不堪,卻無人停下歇息,茶棚夥計似乎也懶得招唿他們,隻管坐著喝水聊天。
“你們幾個渾蛋玩意!”掌櫃一聲怒吼,“客人來了還不招唿?”
夥計這才發現茶棚內走進十幾個客人,他們連忙上前牽驢,招唿他們坐下喝茶。
沈光一口氣喝了一碗涼茶,頓覺暑氣消退,他接過一把蒲扇,用力的扇風,道:“這裏好像比我們眉山還要熱。”
掌櫃顯然是個健談的人,笑著說道:“客官,眉山靠山,隻要太陽沒有曬到就很涼快,我們這裏一到夏天就熱得跟蒸籠一樣。”
“說得也是,有什麽好酒好菜盡管端來。”沈光豪邁的說道。
掌櫃苦笑道:“朝廷軍隊把我們的酒菜一掃而空,說是要給皇帝和隨行官吏吃,基本上沒剩下什麽吃食了。如今隻有些醬羊肉和烙餅。”
沈光取出幾顆金豆放到桌上:“把所有吃食都搬來,我們全要了,剩下就賞給你。”
掌櫃看到金豆,頓時喜出望外的吆喝夥計切肉、烙烙餅。
沈光等他安排妥當,就把掌櫃叫過來:“我有事情問你!”
“客官請說!”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我是眉山郡一名都尉,奉命前來打探聖上消息,以便眉山不會誤了接待行程。”沈光自我介紹完畢,問道:“我問你,聖駕現在到哪裏了?”
“迴將軍。”聽說對方是武官,掌櫃更加客氣了,“聖駕還在巴郡和瀘川之交,聽說河邊全是船隊,不過都在軍隊護送,除了纖夫,不準任何一名外人靠近。”
看了看天色,沈光不動聲色的問道:“以你的以驗來看,你認為船隊何時到達合江?”
“將軍要是趕得快,我認為今晚會在縣城看到船隊。”
“外麵的讀書人是怎麽迴事?為何如此狼狽?”沈光又問道。
掌櫃不屑的說道:“他們都是從荊州來的,說到底還是一群想當官,想得快瘋了的人,將軍知道我朝要開科取士了嗎?”
“當然知道了,難道他們是來益州考試的人?”
“正是這些人。”掌櫃歎息一聲道:“皇帝本來打算效仿隋朝開科取士,結果荊州卻沒了。所以打算到了成都以後再考。這些都是有考試資格的讀書人。隻不過益州大清洗過後,雖然出現些空缺,但益州就這麽大一點,哪有那麽多實缺可以分配?這些人真是瘋了。”
“全部是荊州讀書人嗎?”沈光又問。
“不是。”掌櫃滿臉無語的說道:“也有很多是益州人,他們先是聽說襄陽開科取士,所以近萬名益州人跑去了襄陽,結果荊州沒了,皇帝要在成都考,於是他們又跑了迴來。”
“這不是瞎折騰嗎?”沈光噴笑道。
“所以我才他們想當官想瘋了,他們不肯進來休息,也不是舍不得一點小錢,而是抓緊時間跑去成都找地方住下學習,想比別人多讀幾天書。生怕自己慢了一步就少學一點學識似的。我都聽後麵還有很多讀書人。”掌櫃歎息道:“還聽說不少人中暑死了呢,這些人也直是可悲。”
“難道朝廷不管他們嗎?”沈光心下一動。
掌櫃說道:“朝廷肯定是管了的,可下麵的人能不能執行就不知道了,反正皇帝也不知道。”
沈光笑了起來,說到底還是監管不力,不過這些都和他沒關係,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契機。
。。。。。。。。。。。。
黃昏時分,李淵的船隊終於抵達了瀘川合江縣一帶,此時太陽還沒有落山,照得寬闊的江山瑩瑩生輝。
薄薄的暮色中,由千多艘船隻組成的船隊落錨在長江麵麵上,占滿了整個江麵,遠遠望去,像是一座延綿數十裏的山巒,氣勢極為宏偉。
這時節的長江水流湍急,船隊逆流而上,本身沒有多少動力,這就需要纖夫拉動,由於這一次船隻太多,幾搬運的物資過多,因此光是纖夫就高達五萬餘眾。除此之外,還有元從禁軍為首的五萬名精兵護衛。
李淵的龍舟是一艘五牙戰船,高有三丈五尺,長約二十丈,上麵有五層,載重量可達萬石,船體飾以金粉,裝以金玉珠翠,雕鏤綺麗,奢華無比。
此時李淵負手站在五層甲板前,默默的望著江邊一眼望不見邊際大營。
這一路上,他所擔心的隋軍並沒有從南郡發動攻擊,顯然是嚴格的遵守了休戰協定,但他也不敢有絲毫大意,所以直到這裏,李淵緊張的情緒終於鬆了下來,隻要在這裏休整一晚,明天即可由綿水北上,直到蜀郡成都;而這一段路程都有軍隊在,且四野開闊,將不再擔心船隊受到襲擊。
不過益州境內雖然沒有隋軍,並不表示境內就會安寧,在這其中,還存在三大反唐勢力。
首先是以獨孤武都為首的獨孤派殘餘勢力,率領獨孤派的家兵依托山勢之險,在成都平原一帶作亂,關隴貴族在益州經營數十年,在民間的人脈極深,致使李元吉不僅不能殲滅,反而因為李唐國勢不振等等的緣故,其勢力大有星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之兆。
其次是太和軍,他們在眉山、犍為、越巂肆虐,阻斷了西南地區和成都的聯係,若不將之殲滅,那這三個僚人泛濫的益州之郡,不但不會給李唐王朝貢獻稅賦,反而因為長時間不受朝廷控製,慢慢脫離管製。
另外一個勢力便是人口高達百萬的僚人各個部落了。僚人本是東南地區的山民,他們從漢朝開始,陸陸續續遷入益州,最近一次大規模入蜀是在西晉末期,當時天災人禍橫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領袖李特率領難民起兵反晉,引幾十萬僚人從牂牁入蜀,充實因戰爭而荒蕪的城鎮,並將他們安置在眉山、犍為、越巂、瀘川等十四郡,說益州南部是僚人的天下毫不為過,他們曆來是蜀中大患。曆朝曆代的安撫益州舊事,大多是安撫僚人,一般先示之以威,後施之以恩,但是從來沒有哪一代皇帝真的讓他們心服口服過。
麵對著紛紛亂亂的益州,李淵意識到益州也非善地,而李元吉的剿匪不力之舉,也讓他看到了宗族的無能,剿匪這種事情還須悍將來幹。隻是他手中的悍將大多與李世民這個逆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也讓李淵擔心這些大將借剿匪之名仗大自身,然後和李世民一南一北夾攻成都,所以他必須要選那些和李世民沒有關係的將領來剿土匪。
隻是他信任的大將都被分派在了各個都督府,要是將之抽迴,其他將領能夠抵擋得了來犯隋軍嗎?估計很難。這也意味著,他需要破格提拔一些有才華的異姓將領。
和獨孤武都、太和軍相比,人數眾多僚人反而比較好辦,因為這些人在意的最基本的生活資源,隻要照搬楊侗執行的‘羌人地羌人治’的民族政策,讓僚人成為中原王朝的人,享受漢人一樣的待遇,那麽僚人很快就能安定下來,畢竟
人往高處走,比起大山之中的朝不保夕,哪裏比得上城鎮的安逸安穩?而對於李唐王朝來說,現在缺少的就是人口和兵源,要是這些人能夠下山作戰,將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正思考間,有宦官在艙外稟報:“聖上,蕭相國求見。”
李淵道:“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蕭瑀匆匆忙忙而來,行禮道:“微臣參見聖上。”
“請坐!”
李淵又讓近侍送上一碗冰鎮酸梅湯,笑著說道:“最後天氣悶熱,蕭愛卿還要隨朕長途跋涉,實在是辛苦了。”
“多謝聖上關心,微臣不覺得辛苦,倒是聽說聖上每天處理公務很晚,希望聖上以龍體為重。”
李淵笑了笑:“朕自有分寸,蕭愛卿有事嗎?”
蕭瑀拱手道:“聖上,微臣是為那些參與科考的學子而來。”
“這是為何?”李淵有些不解地問,由於益州官場遭到了大清洗,所以出現了很多空缺,李淵本打算開科取士,可他倉促入蜀,時間上根本來不及,為了平衡益州本地勢力,所以他從襄陽帶來了一批精準出來的文士,準備讓他們填補空額。
“聖上,朝廷原本是決定到成都以後,再以科考的方式決出勝負,然後以能力高低給他們安排職務。隻是這些人拖家帶口,出行和食宿都極不方便。他們一路西來,聽到都有不少人中暑而死。”蕭瑀肅然說道。
“還有這種事,朕怎麽不知道。”李淵神色難看了起來,這些候補官員不僅是未來的官員,還是收攏益州寒士的榜樣,可蕭瑀如今卻說有人死在途中,這要是處理不當,恐怕會令好事變成壞事。
“聖上日理萬機,且大家都在水上,交流十分不便,聖上自然不能在第一時間知曉。”說到這裏,蕭瑀給出了自己的處理方案,“聖上,益州經過一番大清洗,各郡縣幾乎都有空額,依微臣之見,幹脆就近安排一些人好了,這樣既能讓學子們滿意,也能及時補充地方官員,還免去各郡縣無官治理的亂象。”
“蕭愛卿也知道,我們馬上要展開大唐第一場科舉考試,要是我們現在不考而任,翹首以待的益州文士又怎麽想?又怎麽看待朝廷?”李淵皺眉道:“關鍵是他們的能力高低朕都不知道,怎麽能夠胡亂任命呢?這要是出了亂子,朝廷又該怎麽向地方百姓交待?”
“微臣也知道聖上說得有道理,但總不能坐視不管吧……”蕭瑀說道。
李淵沉思片刻,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正因為官位得之不易,這些人才會懂得珍惜。愛卿可派人告訴他們,到了成都以後,朝廷便會開科取士。現在就讓他們辛苦趕路好了,餓其體膚、勞其筋骨對他們沒壞處。”
蕭瑀本打意是想說益州職位有限,可以先分出幾個郡縣職務給這些隨行文士爭取,隻需考一天就夠了,考不上的人就近安置為民即可,這樣就能平息隨行文人的怨氣。可是皇帝主意已定,蕭瑀隻能將到嘴的話收了迴去,迴去安撫隨行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