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城被圍近一個月,民困兵乏、糧食告急!屈突通確認李淵之軍已去,命堯君素帶四千大軍去城北的虞鄉縣運糧,同時為了做固守的準備,他又派人到附近城鎮招募青壯。
而此時,扮作青壯百姓的獨孤懷恩被招募進城,他領了一副兵甲,成為一名守城兵。
三更時分,獨孤懷恩到副將桑顯和的營帳,他外麵的親兵道:“速稟報桑將軍,就說獨孤家來人。”
片刻,桑顯和親自出來接見:“是懷恩將軍嗎?怎麽這副打扮?”不等解釋,便拉著獨孤懷恩一把,“進帳來說!”
桑顯和官拜虎牙郎將,是一名老資格將領,他父親和叔父都是獨孤信的部將。父親陣亡後,桑顯和便由獨孤家撫養長大,後來又靠獨孤家的關係一步步升到今天的位置。
獨孤懷恩把家主獨孤整的書信遞給他。
桑顯和看了一遍,點頭道:“既然家主要我投降李大將軍,我自當從命。其實聖上自焚的消息傳來後,全軍上下都是各懷心思,真正效忠隋朝之人者,不過是屈突通和堯君素二人,堯君素目前正好去虞鄉押糧,隻可惜李大將軍已經走遠了,否則今晚就是破城的大好時機。”
獨孤懷恩大喜道:“其實大軍並沒有走遠,桑將軍可速派人去通報李大將軍。”
剛說完,帳外有親兵稟報,“桑將軍,將軍請您商議軍情。”
桑顯和點點頭,“懷恩稍坐,我去去就來。”
桑顯和向城頭而去,上了城,隻見屈突通站在城頭,凝望著黃河方向,河東城相距黃河隻有十多裏,如果是白天可以看見黃河渡口,但現在夜色昏暗,城外一片漆黑。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參見將軍!”桑顯和上前施一禮。
屈突通指著黃河方向道:“剛才斥候來報,說李淵兩萬軍隊準備渡河,這或許是一個戰機。”
桑顯和心頭一喜,但卻皺眉道:“堯將軍不在,本當是我出兵,但怎奈我不擅夜戰,怕誤了大事。”
屈突通明白他不願意去,不滿道:“那你守城,我去夜襲李淵。”
桑顯和連忙深施一禮,“我一定堅守城池,等將軍凱旋歸來。”
屈突通心知桑顯和才能平庸,卻不知桑顯和有異心,畢竟他跟自己守城這麽久,也很賣力,如果他想投降早就投降了,稍微一想便親點五千騎兵向黃河邊奔去!
屈突通率軍摸到李淵軍大帳前,也不急於進攻,而是觀察動靜,就這時,一名斥候急奔來稟報:“將軍,大事不好!南麵有數萬人殺了來。”
“不好!中了李淵奸計!”
屈突通話音剛落,對方大營亂箭齊發,數百騎兵措不及防,紛紛被射翻在地,屈突通臨危不懼,立刻下令退迴城池。
不多時大軍奔迴河東城,屈突通大喊:“我是屈突通,速開城門!”
桑顯和出現在了城頭上,冷笑道:“屈突將軍,隋朝大勢已去,我和將士們一致決定投降李大將軍,識時務者為俊傑,我勸將軍也投降吧!”
屈突通氣得暴跳如雷,指著城頭大罵道:“桑顯和,他日我必將你千刀萬剮!”
桑顯和一揮手,“放箭!”
城頭箭矢如雨,屈突通手下騎兵死傷無數,這時候南麵追兵殺到,而北麵也有數萬軍隊堵截。屈突通大敗,隻率數百親兵殺出重圍,向北而逃。
天漸漸亮了,屈突通隻得去虞鄉縣找堯君素,堯君素手下還有四千人,他們可以合兵一處,退守河內郡。
屈突通來到一座小山前,前方三裏外有一座小鎮,可以在那邊覓到食物,而就在這時,小山鼓聲大作,從山上衝下一支軍隊,又從山前山後各衝出一支軍隊,足有數萬人將屈突通團團包圍。
屈突通拔出刀大喊:“大丈夫將戰死沙場,報效朝廷!”
親兵們紛紛拔刀衝殺,山頂上的李淵下令道:“不準殺死,要捉活的!”屈突通是大隋名將,若得此人歸降,勝過十萬大軍。
屈突通渾身浴血,力竭被檎。
李淵笑道:“屈突公,此時不降還待何時?”
屈突通鬥誌喪失,向江都方麵再三跪拜,大哭道:“臣力盡兵敗,沒有辜負聖上,天地神祇,實所鑒察。”
李淵大喜道:“屈突公,我們同為隋臣,都是為了大隋啊。”
屈突通長歎一聲:“屈突通願為唐公效力!”
李淵解下自己戰袍給他披上,對旁人道:“我得屈突公,勝過十萬雄兵!”
李淵遂命他招降正在虞鄉縣押糧的堯君素。
堯君素看到屈突通,欷不自勝,屈突通也淚濕衣襟。他對堯君素說:“我軍已經失敗了,我們別無選擇!你也早些歸降為好。”
堯君素冷笑:“屈突通,你才華出眾,聖上對你也恩重有加!代王更是將關中門戶都托付給你。可你倒好,聖上才剛殉難不久,就背棄國家投降……居然還有臉替李淵作說客!你所乘之馬以及身上的鎧甲,就是代王賞賜的,何其之無恥啊你?”
屈突通羞愧道:“君素,我是力盡圖窮才來的!”
但堯君素不聽,冷笑道:“我早年隻是一個普通的小兵,是聖上把我一步步提到今天的位子。我才華不如你,但我比你忠誠!”
屈突通羞愧的下馬解甲,雙手空空的徒步而迴。
堯君素知道虞鄉縣城破舊低矮,擋不住李淵大軍,便放棄縣城,率四千騎軍逃往河內郡,投奔裴仁基。
卻說李淵的大軍攻下河東城後,非常信任的任命善守的屈突通為河東郡郡守,自己率領十幾萬軍隊調頭南下攻打潼關,守將劉綱拒城不出,率領一萬大軍堅守,最後慘遭身邊的竇氏家將出賣,使潼關告破。
李淵立刻率領十五萬大軍從潼關進入關中,向長安挺進,關中大亂,各世家大族紛紛組織武裝占領縣城,迎接李淵入關中。
陰世師被迫迴授京師,卻被李淵之女李秀寧的四萬義軍從後麵襲擊,陰世師軍敗退入長安!
而此時,扮作青壯百姓的獨孤懷恩被招募進城,他領了一副兵甲,成為一名守城兵。
三更時分,獨孤懷恩到副將桑顯和的營帳,他外麵的親兵道:“速稟報桑將軍,就說獨孤家來人。”
片刻,桑顯和親自出來接見:“是懷恩將軍嗎?怎麽這副打扮?”不等解釋,便拉著獨孤懷恩一把,“進帳來說!”
桑顯和官拜虎牙郎將,是一名老資格將領,他父親和叔父都是獨孤信的部將。父親陣亡後,桑顯和便由獨孤家撫養長大,後來又靠獨孤家的關係一步步升到今天的位置。
獨孤懷恩把家主獨孤整的書信遞給他。
桑顯和看了一遍,點頭道:“既然家主要我投降李大將軍,我自當從命。其實聖上自焚的消息傳來後,全軍上下都是各懷心思,真正效忠隋朝之人者,不過是屈突通和堯君素二人,堯君素目前正好去虞鄉押糧,隻可惜李大將軍已經走遠了,否則今晚就是破城的大好時機。”
獨孤懷恩大喜道:“其實大軍並沒有走遠,桑將軍可速派人去通報李大將軍。”
剛說完,帳外有親兵稟報,“桑將軍,將軍請您商議軍情。”
桑顯和點點頭,“懷恩稍坐,我去去就來。”
桑顯和向城頭而去,上了城,隻見屈突通站在城頭,凝望著黃河方向,河東城相距黃河隻有十多裏,如果是白天可以看見黃河渡口,但現在夜色昏暗,城外一片漆黑。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參見將軍!”桑顯和上前施一禮。
屈突通指著黃河方向道:“剛才斥候來報,說李淵兩萬軍隊準備渡河,這或許是一個戰機。”
桑顯和心頭一喜,但卻皺眉道:“堯將軍不在,本當是我出兵,但怎奈我不擅夜戰,怕誤了大事。”
屈突通明白他不願意去,不滿道:“那你守城,我去夜襲李淵。”
桑顯和連忙深施一禮,“我一定堅守城池,等將軍凱旋歸來。”
屈突通心知桑顯和才能平庸,卻不知桑顯和有異心,畢竟他跟自己守城這麽久,也很賣力,如果他想投降早就投降了,稍微一想便親點五千騎兵向黃河邊奔去!
屈突通率軍摸到李淵軍大帳前,也不急於進攻,而是觀察動靜,就這時,一名斥候急奔來稟報:“將軍,大事不好!南麵有數萬人殺了來。”
“不好!中了李淵奸計!”
屈突通話音剛落,對方大營亂箭齊發,數百騎兵措不及防,紛紛被射翻在地,屈突通臨危不懼,立刻下令退迴城池。
不多時大軍奔迴河東城,屈突通大喊:“我是屈突通,速開城門!”
桑顯和出現在了城頭上,冷笑道:“屈突將軍,隋朝大勢已去,我和將士們一致決定投降李大將軍,識時務者為俊傑,我勸將軍也投降吧!”
屈突通氣得暴跳如雷,指著城頭大罵道:“桑顯和,他日我必將你千刀萬剮!”
桑顯和一揮手,“放箭!”
城頭箭矢如雨,屈突通手下騎兵死傷無數,這時候南麵追兵殺到,而北麵也有數萬軍隊堵截。屈突通大敗,隻率數百親兵殺出重圍,向北而逃。
天漸漸亮了,屈突通隻得去虞鄉縣找堯君素,堯君素手下還有四千人,他們可以合兵一處,退守河內郡。
屈突通來到一座小山前,前方三裏外有一座小鎮,可以在那邊覓到食物,而就在這時,小山鼓聲大作,從山上衝下一支軍隊,又從山前山後各衝出一支軍隊,足有數萬人將屈突通團團包圍。
屈突通拔出刀大喊:“大丈夫將戰死沙場,報效朝廷!”
親兵們紛紛拔刀衝殺,山頂上的李淵下令道:“不準殺死,要捉活的!”屈突通是大隋名將,若得此人歸降,勝過十萬大軍。
屈突通渾身浴血,力竭被檎。
李淵笑道:“屈突公,此時不降還待何時?”
屈突通鬥誌喪失,向江都方麵再三跪拜,大哭道:“臣力盡兵敗,沒有辜負聖上,天地神祇,實所鑒察。”
李淵大喜道:“屈突公,我們同為隋臣,都是為了大隋啊。”
屈突通長歎一聲:“屈突通願為唐公效力!”
李淵解下自己戰袍給他披上,對旁人道:“我得屈突公,勝過十萬雄兵!”
李淵遂命他招降正在虞鄉縣押糧的堯君素。
堯君素看到屈突通,欷不自勝,屈突通也淚濕衣襟。他對堯君素說:“我軍已經失敗了,我們別無選擇!你也早些歸降為好。”
堯君素冷笑:“屈突通,你才華出眾,聖上對你也恩重有加!代王更是將關中門戶都托付給你。可你倒好,聖上才剛殉難不久,就背棄國家投降……居然還有臉替李淵作說客!你所乘之馬以及身上的鎧甲,就是代王賞賜的,何其之無恥啊你?”
屈突通羞愧道:“君素,我是力盡圖窮才來的!”
但堯君素不聽,冷笑道:“我早年隻是一個普通的小兵,是聖上把我一步步提到今天的位子。我才華不如你,但我比你忠誠!”
屈突通羞愧的下馬解甲,雙手空空的徒步而迴。
堯君素知道虞鄉縣城破舊低矮,擋不住李淵大軍,便放棄縣城,率四千騎軍逃往河內郡,投奔裴仁基。
卻說李淵的大軍攻下河東城後,非常信任的任命善守的屈突通為河東郡郡守,自己率領十幾萬軍隊調頭南下攻打潼關,守將劉綱拒城不出,率領一萬大軍堅守,最後慘遭身邊的竇氏家將出賣,使潼關告破。
李淵立刻率領十五萬大軍從潼關進入關中,向長安挺進,關中大亂,各世家大族紛紛組織武裝占領縣城,迎接李淵入關中。
陰世師被迫迴授京師,卻被李淵之女李秀寧的四萬義軍從後麵襲擊,陰世師軍敗退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