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沈幼安睜開眼,入眼的便是頭頂繡著五爪金龍圖案的床幔,她揉了揉有些發重的頭,微微閉上眼睛,突然覺得哪裏不對勁,五爪,金龍,這裏是......龍床,她一下子驚醒,睜開眼,坐起身看了眼周圍,然後確定這裏就是龍床,天哪,她雙手掩麵埋在膝蓋上,昨天到底發生什麽了,她知道自己喝醉了,因為她沒醉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喝醉,可是喝醉了之後呢,她怎麽會在龍床上呢?
她正在想著,耳邊傳來一聲驚喜的聲音,“碧彤姐姐,幼安姐姐醒了。”
她抬起臉,便見碧彤帶著幾個小宮人排成一排端著梳洗用品進來了,碧彤走到她跟前將紅漆木托盤放到小幾上,笑著說道;“醒了,你昨天是怎麽了,喝醉了抱著陛下也不撒手。”
“什麽,是我抱著陛下不撒手。”
沈幼安指著自己,一臉的不敢置信,她怎麽會做出這種事呢?
“不然你以為呢?”
碧彤反問道,沈幼安苦喪著臉道;“我不,我不知道啊,我喝醉了。”
“你還知道你喝醉了啊,昨天是陛下將你給背迴來的,可把我給嚇壞了,以為你受傷了呢,結果一問才知道,你居然在陛下麵前喝多了,還讓陛下將你背迴來,行了,快穿衣服,起床了。”
碧彤一邊說著,一邊將她的衣裳拿過來,要替她穿衣服,沈幼安連忙擺手道;“不用了,我自己來吧。”
“哎喲,祖宗哎,你這還是讓我們來吧,陛下走時特地吩咐讓我們伺候好你,你可別讓我們不好做。”
碧彤將她扶起來,拿著她的衣服就給她穿在了身上,沈幼安腦袋有些發蒙,也就隨她了,她梳洗過後,碧彤又命人給她準備了飯菜,這個點,連午飯都趕不上了,看著碧彤揶揄的目光,她不好意思的低著頭,她也不知道陛下會親自背她迴來啊,也不知道自己會睡那麽久啊。
沈幼安吃完飯後就坐在值房的窗戶旁,支著下巴努力的迴想著昨天後來到底發生了什麽,可惜,她一丁點都記不起來,她這邊還在糾結著自己昨日喝醉之後有沒有冒犯了陛下,卻不知外麵關於陛下昨日臨幸她的謠言已經傳的滿天飛了,昨日陛下背著個女人一路從攬月閣走到聖寧宮有不少宮人都見到了,雖說沈幼安的臉趴在齊景煥的背上看不見臉,可總有些宮人對陛下身邊的女官非常熟悉,光看背影就能看出來是沈幼安的,更何況這宮中本就沒什麽秘密,這聖寧宮的宮人嘴巴再嚴實,齊景煥的威嚴再大,那也管不了外麵的猜測啊,更何況,這次,齊景煥也壓根就沒打算要堵著她們的嘴,他敢這麽做,就不怕別人說,幼安那裏,自然有他保護著,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沈幼安是他的人,誰都別想欺負她。
外麵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宮人們都在猜測陛下臨幸了沈幼安後會給她一個什麽樣的位分,有的甚至還私下裏壓了賭注,都在興衝衝的等著陛下的封妃聖旨,卻不料這都快一天過去了,這封妃的聖旨連個影都沒有,這下子大家對沈幼安的目光從羨慕就變成了同情了,好歹伺候了陛下一場,怎麽連個位分都沒有,還以女官的身份伺候陛下呢?
“陛下,昭德娘娘突發疾病,已經沒了。”
齊景煥正在批閱奏折,外麵小太監慌慌張張的跑進來通報,他頓了一下,隨後輕輕地嗯了一聲,道;“朕知道了,下去吧。”
昭德娘娘,常氏靜蕾,他皇兄的原配發妻,前太子妃,皇兄走後,諡號昭德,後來他做了太子,眾人覺得再稱唿她太子妃容易引起誤會,便改口稱她昭德娘娘。
她一直住在他皇兄從前的別院裏,她曾經為他皇兄生了兩子一女,隻可惜,在那場爭鬥中,沒有一個活了下來,皇兄長他數歲,他十歲時皇嫂便嫁給了皇兄,這些年來待他一直都很好,皇兄死後,他有義務要照顧好她,照顧好她的家族,這是他欠皇兄的,也是欠她的,他登基之後待她一直都很好,她不願住在皇宮,便讓她一直住在別院裏,她沒有孩子,他便保她一世榮華,可是他沒有想過,正是他一心厚待的皇嫂,害了她最心愛的女人,是他傻,竟從未想過,安平王害死了她的夫君孩子,她又怎麽可能會輕易的放過他的女兒。
在這世上,知道安平王參與謀反的人除了他便隻有皇嫂了,前世,他剛拿到安平王參與謀反的證據時,皇嫂便說過,要將證據呈給父皇,可是他怎麽敢,若是讓父皇知道了,安平王府沒一個人能活下來,他那時雖恨幼安的無情,可也舍不得看著她去死啊,他跟皇嫂說,人死了有什麽意思,要讓她們活著,然後讓她們活在自己的陰影下,整日裏惶恐不安,許是對安平王的怨恨,向來溫婉大度的皇嫂同意了,就這樣,他保住了幼安,同樣,也保住了他的仇人,他明知安平王的真實麵目,明知皇兄是因安平王而死,卻不告訴任何人,於國,是不忠,於家,是不孝,是不義。
他安排人盡心的伺候皇嫂,何嚐又不是有監督的意思在,父皇在時,他日日都擔心皇嫂一個衝動便衝到父皇麵前揭露安平王的罪行,為了安撫皇嫂,他在朝中開始大肆打壓安平王府,可他沒想到,安平王居然死了,安平王死了,皇嫂不滿他死了還能享受王爺的殊榮,便提出要自己將安平王的罪行昭告天下,誅滅九族,他再一次騙了皇嫂,他說安平王最寵愛的便是沈幼安這個女兒,若是見到沈幼安受苦,那他必定在地下也不得安寧,隻是這樣的借口又能維持多久。
他以為他是皇帝了,即便是皇嫂對當初的做法有什麽不滿,他也有足夠的能力去保護她,折騰了那麽多年,他心中有恨,恨她的無情,恨她的自私,可也抵不過他愛她,所以他想算了吧,他後悔了,他後悔對她不好,他想同她好好的,他同皇嫂說,他要封沈幼安為後,他看見皇嫂一臉震驚的模樣,她質問他,為什麽要放棄皇兄的仇恨,為什麽要對皇兄仇人的女兒好,為什麽明明喜歡沈幼安,卻要敷衍她,她質問他,就是這麽對待寡嫂的嗎?
他無言以對,都說長嫂如母,他雖生在皇族,可同皇兄感情好,皇嫂嫁給皇兄這麽多年,也算是看著自己長大,她的夫君,她的兒子女兒都因安平王而死,她想報仇,他理解,可是人都是自私的,即便那是他皇兄的妻子,是他的皇嫂,他也不允許她去傷害幼安。
皇嫂答應他了,放棄仇恨,不去找沈幼安的麻煩,他相信了,是他太自負,以為皇嫂不過是一個女人罷了,殺了皇兄的是安平王,與幼安無關啊,可他沒想到,皇嫂竟會那樣狠,她以為自己貪戀皇位,貪戀皇權,自心底裏對皇兄的死就不敢到悲傷,甚至打心底是高興的,因為若是皇兄不死,自己做不了這個皇帝,是的,皇兄若是還在,他做不了皇帝,可是他從未想過要做這個皇位,更從未想過要跟皇兄爭。
他至今記得前世皇嫂說過,男人永遠都沒有女人更懂女人,他沒想過皇嫂為了報複自己,居然將所有的一切都告訴了幼安,她跟幼安說,她的父王,陰險狡詐,妄圖謀朝篡位,那是她的最敬重的父王啊,她允許別人侮辱她,傷害她,卻不許任何人侮辱她的父王,他不知道皇嫂具體跟幼安說了些什麽,大概跟他也有關係吧,他隻知道,他去時,一切都已經無法挽迴了。
幼安親手殺了皇嫂,當最後一絲信念崩塌,她什麽都不怕了,她用她的發簪殺了皇嫂,他能理解,她那麽敬重她的父王,皇嫂不僅僅侮辱了她的父王,甚至還殺了她的父王,她怎麽可能不為她的父王報仇,隻是安平王的死與他終究也脫不了幹係,若不是他打壓安平王,憑皇嫂,憑常家,又怎麽能殺的了安平王,隻是她殺了皇嫂,卻沒有想過要殺了自己,她將那把帶血的簪子插向了自己的脖子,她後來才知道皇嫂那句話是什麽意思,多麽可笑,曾經他對皇嫂說,殺了一個人怎麽能讓他活著更痛苦呢?他同皇嫂說,要想報複安平王,就讓他在地底下看看,看看他最愛的女兒受折磨。
幼安想報複自己,報複自己害死了她的父王,她沒有殺了自己,她殺了她自己,殺了他最愛的女人,讓自己痛苦一輩子,他們果然是天生一對,連想到的報複一個人的方法都那麽的相似,如今皇嫂死了,一切都不會發生了,皇兄啊,你的皇弟是個自私的人,他為了自己,放棄了你的仇恨,害死了你的妻子,你若是要怪,便怪我一個人吧,一切都與幼安無關,她前世受的苦,你都看見了,你那麽善良,一定不舍得傷害無辜的人,所有的孽都是你疼愛的皇弟造的,我把皇嫂送去陪你了,你見著了她,你若是有什麽不滿,要發火,全都衝著我來吧,全衝著我一個人來吧。
想到這裏,他提筆,在那染了墨的奏折上輕輕的劃了一道。
諸餘罪中,殺業最重。
她正在想著,耳邊傳來一聲驚喜的聲音,“碧彤姐姐,幼安姐姐醒了。”
她抬起臉,便見碧彤帶著幾個小宮人排成一排端著梳洗用品進來了,碧彤走到她跟前將紅漆木托盤放到小幾上,笑著說道;“醒了,你昨天是怎麽了,喝醉了抱著陛下也不撒手。”
“什麽,是我抱著陛下不撒手。”
沈幼安指著自己,一臉的不敢置信,她怎麽會做出這種事呢?
“不然你以為呢?”
碧彤反問道,沈幼安苦喪著臉道;“我不,我不知道啊,我喝醉了。”
“你還知道你喝醉了啊,昨天是陛下將你給背迴來的,可把我給嚇壞了,以為你受傷了呢,結果一問才知道,你居然在陛下麵前喝多了,還讓陛下將你背迴來,行了,快穿衣服,起床了。”
碧彤一邊說著,一邊將她的衣裳拿過來,要替她穿衣服,沈幼安連忙擺手道;“不用了,我自己來吧。”
“哎喲,祖宗哎,你這還是讓我們來吧,陛下走時特地吩咐讓我們伺候好你,你可別讓我們不好做。”
碧彤將她扶起來,拿著她的衣服就給她穿在了身上,沈幼安腦袋有些發蒙,也就隨她了,她梳洗過後,碧彤又命人給她準備了飯菜,這個點,連午飯都趕不上了,看著碧彤揶揄的目光,她不好意思的低著頭,她也不知道陛下會親自背她迴來啊,也不知道自己會睡那麽久啊。
沈幼安吃完飯後就坐在值房的窗戶旁,支著下巴努力的迴想著昨天後來到底發生了什麽,可惜,她一丁點都記不起來,她這邊還在糾結著自己昨日喝醉之後有沒有冒犯了陛下,卻不知外麵關於陛下昨日臨幸她的謠言已經傳的滿天飛了,昨日陛下背著個女人一路從攬月閣走到聖寧宮有不少宮人都見到了,雖說沈幼安的臉趴在齊景煥的背上看不見臉,可總有些宮人對陛下身邊的女官非常熟悉,光看背影就能看出來是沈幼安的,更何況這宮中本就沒什麽秘密,這聖寧宮的宮人嘴巴再嚴實,齊景煥的威嚴再大,那也管不了外麵的猜測啊,更何況,這次,齊景煥也壓根就沒打算要堵著她們的嘴,他敢這麽做,就不怕別人說,幼安那裏,自然有他保護著,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沈幼安是他的人,誰都別想欺負她。
外麵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宮人們都在猜測陛下臨幸了沈幼安後會給她一個什麽樣的位分,有的甚至還私下裏壓了賭注,都在興衝衝的等著陛下的封妃聖旨,卻不料這都快一天過去了,這封妃的聖旨連個影都沒有,這下子大家對沈幼安的目光從羨慕就變成了同情了,好歹伺候了陛下一場,怎麽連個位分都沒有,還以女官的身份伺候陛下呢?
“陛下,昭德娘娘突發疾病,已經沒了。”
齊景煥正在批閱奏折,外麵小太監慌慌張張的跑進來通報,他頓了一下,隨後輕輕地嗯了一聲,道;“朕知道了,下去吧。”
昭德娘娘,常氏靜蕾,他皇兄的原配發妻,前太子妃,皇兄走後,諡號昭德,後來他做了太子,眾人覺得再稱唿她太子妃容易引起誤會,便改口稱她昭德娘娘。
她一直住在他皇兄從前的別院裏,她曾經為他皇兄生了兩子一女,隻可惜,在那場爭鬥中,沒有一個活了下來,皇兄長他數歲,他十歲時皇嫂便嫁給了皇兄,這些年來待他一直都很好,皇兄死後,他有義務要照顧好她,照顧好她的家族,這是他欠皇兄的,也是欠她的,他登基之後待她一直都很好,她不願住在皇宮,便讓她一直住在別院裏,她沒有孩子,他便保她一世榮華,可是他沒有想過,正是他一心厚待的皇嫂,害了她最心愛的女人,是他傻,竟從未想過,安平王害死了她的夫君孩子,她又怎麽可能會輕易的放過他的女兒。
在這世上,知道安平王參與謀反的人除了他便隻有皇嫂了,前世,他剛拿到安平王參與謀反的證據時,皇嫂便說過,要將證據呈給父皇,可是他怎麽敢,若是讓父皇知道了,安平王府沒一個人能活下來,他那時雖恨幼安的無情,可也舍不得看著她去死啊,他跟皇嫂說,人死了有什麽意思,要讓她們活著,然後讓她們活在自己的陰影下,整日裏惶恐不安,許是對安平王的怨恨,向來溫婉大度的皇嫂同意了,就這樣,他保住了幼安,同樣,也保住了他的仇人,他明知安平王的真實麵目,明知皇兄是因安平王而死,卻不告訴任何人,於國,是不忠,於家,是不孝,是不義。
他安排人盡心的伺候皇嫂,何嚐又不是有監督的意思在,父皇在時,他日日都擔心皇嫂一個衝動便衝到父皇麵前揭露安平王的罪行,為了安撫皇嫂,他在朝中開始大肆打壓安平王府,可他沒想到,安平王居然死了,安平王死了,皇嫂不滿他死了還能享受王爺的殊榮,便提出要自己將安平王的罪行昭告天下,誅滅九族,他再一次騙了皇嫂,他說安平王最寵愛的便是沈幼安這個女兒,若是見到沈幼安受苦,那他必定在地下也不得安寧,隻是這樣的借口又能維持多久。
他以為他是皇帝了,即便是皇嫂對當初的做法有什麽不滿,他也有足夠的能力去保護她,折騰了那麽多年,他心中有恨,恨她的無情,恨她的自私,可也抵不過他愛她,所以他想算了吧,他後悔了,他後悔對她不好,他想同她好好的,他同皇嫂說,他要封沈幼安為後,他看見皇嫂一臉震驚的模樣,她質問他,為什麽要放棄皇兄的仇恨,為什麽要對皇兄仇人的女兒好,為什麽明明喜歡沈幼安,卻要敷衍她,她質問他,就是這麽對待寡嫂的嗎?
他無言以對,都說長嫂如母,他雖生在皇族,可同皇兄感情好,皇嫂嫁給皇兄這麽多年,也算是看著自己長大,她的夫君,她的兒子女兒都因安平王而死,她想報仇,他理解,可是人都是自私的,即便那是他皇兄的妻子,是他的皇嫂,他也不允許她去傷害幼安。
皇嫂答應他了,放棄仇恨,不去找沈幼安的麻煩,他相信了,是他太自負,以為皇嫂不過是一個女人罷了,殺了皇兄的是安平王,與幼安無關啊,可他沒想到,皇嫂竟會那樣狠,她以為自己貪戀皇位,貪戀皇權,自心底裏對皇兄的死就不敢到悲傷,甚至打心底是高興的,因為若是皇兄不死,自己做不了這個皇帝,是的,皇兄若是還在,他做不了皇帝,可是他從未想過要做這個皇位,更從未想過要跟皇兄爭。
他至今記得前世皇嫂說過,男人永遠都沒有女人更懂女人,他沒想過皇嫂為了報複自己,居然將所有的一切都告訴了幼安,她跟幼安說,她的父王,陰險狡詐,妄圖謀朝篡位,那是她的最敬重的父王啊,她允許別人侮辱她,傷害她,卻不許任何人侮辱她的父王,他不知道皇嫂具體跟幼安說了些什麽,大概跟他也有關係吧,他隻知道,他去時,一切都已經無法挽迴了。
幼安親手殺了皇嫂,當最後一絲信念崩塌,她什麽都不怕了,她用她的發簪殺了皇嫂,他能理解,她那麽敬重她的父王,皇嫂不僅僅侮辱了她的父王,甚至還殺了她的父王,她怎麽可能不為她的父王報仇,隻是安平王的死與他終究也脫不了幹係,若不是他打壓安平王,憑皇嫂,憑常家,又怎麽能殺的了安平王,隻是她殺了皇嫂,卻沒有想過要殺了自己,她將那把帶血的簪子插向了自己的脖子,她後來才知道皇嫂那句話是什麽意思,多麽可笑,曾經他對皇嫂說,殺了一個人怎麽能讓他活著更痛苦呢?他同皇嫂說,要想報複安平王,就讓他在地底下看看,看看他最愛的女兒受折磨。
幼安想報複自己,報複自己害死了她的父王,她沒有殺了自己,她殺了她自己,殺了他最愛的女人,讓自己痛苦一輩子,他們果然是天生一對,連想到的報複一個人的方法都那麽的相似,如今皇嫂死了,一切都不會發生了,皇兄啊,你的皇弟是個自私的人,他為了自己,放棄了你的仇恨,害死了你的妻子,你若是要怪,便怪我一個人吧,一切都與幼安無關,她前世受的苦,你都看見了,你那麽善良,一定不舍得傷害無辜的人,所有的孽都是你疼愛的皇弟造的,我把皇嫂送去陪你了,你見著了她,你若是有什麽不滿,要發火,全都衝著我來吧,全衝著我一個人來吧。
想到這裏,他提筆,在那染了墨的奏折上輕輕的劃了一道。
諸餘罪中,殺業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