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罵——我最恨後世把三國讀成鬥智的書

    我甘寧是個最另類的赳赳武夫。

    原來我在長江上遊幹剪徑劫船的營生,整天打山水遊擊。我一身刺青,腰係兩個銅鈴,鈴聲一響,江湖喪膽——小朋友們,其實三國人物最有型的是我哦。

    但我在殺人越貨,兩肋插刀的同時,也是寶馬輕裘,出則香車畫船,入則華仆靚婢,臭美得不得了。說了去哪個富豪家裏喝酒,人家還五裏遠,就得乖乖地給我掃好道路。我用漂亮的絲綢錦緞當纜繩係船,開船的時候就把綢緞劈了,留在岸上,見者有份,隨大家去搶。

    怎麽樣,我這樣的黑老大,夠新潮,夠酷,也夠荒唐吧?開始我玩的就是這個。

    後來我煩死了,就神使鬼差地也去讀諸子百家。一讀,的確眼睛一亮,覺得今非昔比,簡直文武雙全了。可最終也沒有一個人將我歸入三國“儒將”一類,像魯肅和周瑜老大,還有呂蒙、陸遜兩位,他們才是“四英將”。盡管我還幫孫權補充過魯肅的“榻上策”,可我的文化品味,好像公認還不如我後世的老鄉,如共和國的開國元帥劉伯承、陳毅他們。

    但我無所謂,我對自己就是一介武夫的角色很自豪。

    三國故事,《三國誌》也好,《三國演義》也好,本來就應該是我們軍方武將的群英譜,讓我們這些鐵血男兒在曆史的舞台上大放光芒,並普及大眾,深入人心。

    尤其是剛讀三國的小朋友們,他們最著迷的就是我們的武功等級,包括我們使用的兵器,胡子或沒有胡子的嘴臉,從鎧甲到坐騎的全副行頭,誰跟誰能大戰多少迴合之類。他們對我們魂牽夢繞,學舞台上和圖畫上的我們,裝模作樣,窮形盡相。末了他們還因為意見不一致,互相爭執不休,慪氣打鬧呢。

    可是非常遺憾,這些原來多麽可愛的小家夥,他們讀著讀著就拋棄了我們,把興趣轉移到了最奸詐的曹操,最神通的諸葛亮和最陰險的司馬懿他們身上。於是,力量讓位給權術,算計代替了打鬥,陰沉戰神了陽剛,暗箱操作擠兌了光明正大,小人之心排斥了英雄氣概,想來真是tmd讓人沒一點辦法。

    如果我是文人,我也要作“千年一歎”了,但既然我是粗人,我就隻有“千年一罵”。

    什麽“老不讀三國”,是不是說三國故事太老謀深算了,讓人越讀越險惡,越讀越失去青春,失去陽光?真這樣的話,中國人也真是tmd誤讀古書了。

    那麽,我甘寧還是寧可少讀點書,不當他什麽大不了的“儒將”也罷。

    ★可怎麽東吳的武將在三國也好像是弱勢群體?

    上麵周瑜引了兩句酸詩——“周瑜陸遜久寂寞,千年北客嘲吳語”,說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可依我看,不單是說周瑜、陸遜他們兩個,也是說我們的,東吳的文武全體。

    小朋友們喜歡像《說唐》(這本書是所有武俠作品中最弱智的一本,比如說唐太宗的老弟李元霸就是第一條好漢,一對八棱紫金錘重八百斤;宇文成都是第二條好漢,一把稀奇古怪的重鳳翅鎦金镋有400斤;而那麽帥的羅成隻有第七條好漢,秦叔寶、尉遲恭他們簡直就不算數了)一樣,給《三國演義》裏麵的武將按武功級數排座次。現代遊戲機裏的三國武將們也基本上要按這個級數去死上一萬迴。

    大家公認三國武功級數排在第一位的是“人中呂布”,他騎一匹“馬中赤兔”,他身高九尺,頭戴紫金冠,身披黃金鎖子甲,舞一支方天畫戟,天下無敵。最權威的級數換算來自“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實戰經典,你算一下,關張兩個合起來,都才剛剛跟他打個平手,他的武功級數當然是超一流了。

    第二位說是典韋。他能趕虎過澗,一個人在十二級台風中拄著旗杆比插在大地上還穩。他的絡腮胡子比張飛的平順,不那麽毛糙,但好像更雄偉,張飛的就隻是胡亂、毛糙,跟鍾馗的一樣。典韋使的是比呂布更短的雙戟,雙戟被張繡藏起來後,他能把兩個人也舞得像風車一樣。

    第三位的至少是關羽,呂布的赤兔馬歸他了,他使一把八十三斤的青龍偃月刀,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神威凜凜,酷了斃了。其實,他戰鬥的轟轟烈烈,激動人心,跟呂布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武功風格最能體現“快準狠”三字訣,殺人如麻,像風卷殘雲。把關羽稱為“武聖”,我們武人也心服口服。

    其他的好像不好排名。比如還有使一柄丈八蛇矛,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黑張飛。還有白盔白甲,大鬧長阪坡的美將軍趙子龍。劉備的人馬中還有跟張飛戰成了平手,好像有趙子龍一樣帥的馬超;還有跟關羽戰成了平手的老將黃忠,他的箭術也是百步穿楊,還有一招拖刀計。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武功一流人物。羅貫中偏愛劉備,他手下的一流大將也最多。

    曹操方麵。除了典韋,接下來就是可以牽著兩根牛尾巴倒行百步,可以光著膀子,跟馬超挑燈夜戰,戰上三百迴合不分勝負的虎癡將軍許褚。還有馬超的舊部龐德,也是可以跟關羽戰平的一流人物。那個在關羽有箭傷的情況下,能掄著一把大斧跟關羽戰上八十迴合的徐晃,也讓人頗有好感。曹操一流的武將比劉備少得多,但還有能跟關羽戰上十幾個迴合,自己吞眼珠子的夏侯惇,有能跟趙子龍戰上十幾個迴合的原來袁紹的降將張頜,甚至關羽的好友張遼,都是讓人服氣的人物。

    可是,在三國鼎立三隻腳當中不可或缺的另一腳,東吳方麵,卻好像找不出一個武功級數一流的大將。黃蓋使一把最少見的單鞭,程普也使一把蛇茅,韓當也掄一把大刀,但在與人單挑的戰場上都沒有讓人叫好的表現。用槍的孫策和用雙戟的太史慈可能算是一流的檔次的吧,可隻是他們兩個人自己打來打去,難分難解。他們跟劉備和曹操的一流大將連交手的緣分都沒有。

    大家還不知道我用什麽兵器吧?我使的是一柄月牙形的大單刀。

    算起來,上麵的那麽多曹劉的一流高手,好像還真沒一個跟東吳叫得上名來的哪個武將見過高下。東吳的將領沒這個機會,好像還是他們的運氣好,因為即使沒交過手,也總讓人覺得東吳的武將都是二三流角色,真打起來哪裏會是人家的對手。

    時無英雄,遂使東吳立國——這是看《三國演義》的人一個很tmd錯覺。

    tmd!我又要千年一罵了。

    原因就在於他們是黃河係的,而我們是長江係的。

    想起這個,我甘寧就氣不打一處來。所以我在赤壁之戰就鉚足了一口氣,我不殺出點威風來,天下還真以為我東吳沒人了。

    ★但我這口鳥氣憋到赤壁也憋得太久了

    我是個四川佬,是東吳的第一號長江客。

    後來四川變成了蜀國,後期的蜀國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的人才荒,不知道劉備和諸葛亮在我老家是怎麽弄出來的。巴山蜀水,雖然沒有帝王之氣,但決不乏將相之才,我甘寧就是個例證。

    但我也實在是四川的逃兵。當了幾年隻能橫行州縣的地方小霸,通過讀諸子百家,我發覺,我不能再那樣混下去了。再也不能這樣過,再也不能那樣活,人生就該前思後想,想好了你才做。

    黑社會實在不登大雅之堂,而要從一個小地方的惡霸變成全天下的巨無霸,也不是想當然的,我甘寧有太多的先天不足。那麽,與其當一個打家劫舍的江湖老大,我不如投奔一方諸侯,當個名正言順地殺人越貨的將軍去。現在的天下諸侯才都是大強盜啊,我們竊鉤,他們是竊國。

    但我沒辦法把自己賣給劉璋,這個昏庸懦弱,腐朽無能的漢室宗親,跟漢家天下一樣到了窮途末日。於是,我腰係銅鈴——這可是我的江湖招牌,帶著一群跟我一樣不要家,不要命的四川流氓,沿著長江,從上遊漂到了中遊,到了全天下最殷富的荊州,就不想再漂了,投奔荊州王劉表去吧。

    可見了劉表,我才發覺,漢朝劉氏家族的氣數的確算完了,劉表這個“漢室宗親”跟劉璋一樣不可救藥。如果說糊塗的劉璋還顯得有點仁厚,劉表則除了假仁假義的漂亮外表,實在是一個十足的草包管家。他以為全天下的人都要來投靠他似的,根本不拿我當迴事。但我想,劉表可能也是文人心性,跟我武人的水土不合。他手下的第一大將,鎮守江夏的大胡子黃祖,我當年的江湖朋友蘇飛就在他手下幹,據說很受重用。我索性去投黃祖,他總會對我另眼相待吧?於是我又去投黃祖。

    到了江夏,我才知道我又錯了,禰衡那個找死的瘋子罵得很對,黃祖是一尊毫不靈光的木雕菩薩,豬頭一個。正好碰上孫權引江東兵來犯江夏,勢不可擋,是我一箭射死了孫權的大將淩統的老爸淩操,孫權才退兵。但黃祖還不放心我,還對蘇飛說我是個臭名昭著江洋大盜,怎麽可以重用。

    我一怒之下,馬上離開江夏,直奔江東,通過呂蒙,投奔了孫權。孫權竟不念我殺他大將的舊惡,盛情接納了我。這迴我可是到了長江下遊了。整條長江,我從頭漂到尾,再漂下去就是太平洋,我真可以當海盜去了,但我不想再過那種日子。

    我投奔江東,獻給孫權的見麵禮,就是以一個長江老鬼和荊州過來人的身份痛告孫權,別等了,趁天下大亂,劉表昏庸,趕快先拿下江夏,占領整個荊州,再西進巴蜀,壟斷長江,跟曹操爭霸天下。尤其第一步取荊州的事,必須搶在曹操前麵,先下手為強。

    孫權說:“周瑜和魯肅也是這個意思,你今天的話讓我下了決心。”於是命周瑜為大都督,自領大軍,打了一場剿滅黃祖的江夏之戰。這是赤壁之戰那年的上半年。

    這場江夏之戰,我還是員副將,但我卻是東吳取勝的關鍵。我拚命三郎的名號跟我腰間的鈴聲一樣,一時傳遍了江東。

    我在江夏之戰中的戰功如下:首先,全軍退時我反進。黃祖的先鋒官鄧龍、陳就的大船弓弩齊發,江東船隊後退數裏。我卻喝住我的部隊,迅速組織反攻。

    其次,我采用以小搏大,精銳突擊的戰術,大顯神威。我選小船百餘隻,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撐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執銅刀,不避矢石,小船飛速直衝到對方大船邊,我們先砍斷大船連岸的大索,讓大船橫轉,我帶頭跳上大船,一刀砍死了鄧龍——人在江湖漂,誰能不挨刀啊?鄧龍兄弟,甘寧這廂有禮了!這是我獻給江東的第一刀。

    最後,我在夏口東門伏擊黃祖,算個正著,將他一箭射死。當然,這一箭也惱了程普,說我一個新人,也不懂謙讓,跟他東吳老將爭功,從此沒少給我小鞋穿。

    可是,這仗白打了,張昭勸說孫權收兵退迴了江東。

    我心裏窩著火,又跟江東一老一少結了仇。好在除了孫權,還有周瑜和呂蒙罩著我。尤其是周瑜,他對我當年當黑老大時玩酷的創意非常激賞,他說他要不是早跟了孫策,人在官府,身不由己,他也會那樣幹的。他認為東吳諸將,能玩轉整條長江的就是我,我大鬧長江的日子已經到了。士為知己者死,我先跟周瑜一起去鄱陽湖水軍軍官學校訓練水軍,當我的“魔鬼教頭”。

    九月份,曹操幾乎兵不血刃,輕而易舉地占領了荊州,我跟周瑜大眼瞪小眼。

    現在,周瑜終於讓孫權不再退縮,一劍劈下桌角,下了死戰的決心。

    我憋足的鳥氣終於要爆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群英爭說赤壁之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厘吹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厘吹水並收藏三國群英爭說赤壁之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