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宮,如雨如霧,籠罩著濃濃的悲愁!
當柴令武長樂公主踏入宮殿時,遠遠就看到一個老人在正殿門口等候。
仿佛一尊等了千年的古老雕像!
呈現在柴令武麵前的,不是大唐的開國皇帝,隻有一個骨瘦如柴的蒼老老人,他發須皆白,瘦骨嶙峋,麵色黃如金紙,沒有一絲血色,仿佛一個等待死神來臨的老人。
這一刻,柴令武和長樂公主心中竟有一種莫名的悸動,這就是一種風燭殘年,不知他是怎樣熬過這幾個春秋的!
看著倚門等待的老人,兩行淚水從長樂公主明媚的大眼睛裏流落了下來。
她記憶中的皇祖父穿著龍袍之時,威武雄壯,有著一股威嚴的氣概,穿著一身便服的時,身上也有著一股慈祥的貴氣,但現在與普通的老人沒什麽區別。
不!
比普通老人還有不如,普通老人至少還有著與天爭的氣魄。
但是她的皇祖父暮氣沉沉,他佝僂著腰,緊咬著那幹裂的嘴唇,在高大的殿門襯托下,顯得淒涼而孤獨。
“皇爺爺!”
終於!長樂公主再也克製不住內心的悲痛,提著長裙奔向李淵,一頭撲進了祖父的懷中,失聲哭了起來,她所學的喜怒要不形於色,也忘得幹幹淨淨。
李淵什麽都沒說,撫摸著長樂公主光滑的頭發,那種心中的歡喜溢於老樹一般的臉上。
柴令武安安靜靜的看著沉浸在天倫之樂中的祖孫二人,有種心碎的感動。
……
後世人評說李世民會發動玄武門之變,李淵要付起大部分責任,其實一點都沒有冤枉。
李淵給李世民的實權實在是太重了,天策上將太尉領司徒尚書令陝東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候大將軍上柱國秦王且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
總的來說,當年的李世民就是文官之首天下兵馬大元帥,而且擁有許自置官屬的權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朝廷。雖說名義上低於李建成一席,但所掌握的實權卻是李建成無數倍,如此一來,就嚴重的造成了“主弱從強”的形勢,這等形勢下,李世民沒有更進一步的野心才是怪哉了!
就算李世民沒有登基的野心,李建成也會因為李世民的實權名望而寢食難安,
就算兄弟二人相互信任,以他們為首的勢力集團,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也會推動他們走向對決,所以,兩人到了那一步,唯一的結果就是死一個。
至於一手製造了骨肉相殘的李淵對玄武門之變的無能為力的關鍵因素,即:李淵沒有真正的親信!關於這一點,有兩個細節值得關注。
第一,大唐江山是誰打下來的?坦率的說,主要是李世民李建成和平陽公主,當時,前二人代表秦王黨太子黨,平陽公主則是帝黨第一將,三個派係之間,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但關中大定後,李淵自斷其臂,卸下了平陽公主這個“外人”的兵權。
卸下平陽公主兵權後,帝黨之中再也沒有一個忠心耿耿威望素著的壓軸大將軍。更為重要的是,李淵本來有機會收很多武將之心,但他沒做好,比如懷疑李孝恭,不重用李靖李績李道宗張士貴等,從而讓武將們心灰意冷,寧願跟隨李建成李世民,也不想跟隨李淵這個皇帝。
第二手裏沒有具備真正權力,所以李淵玩平衡,即:放任李建成李世民爭權奪利!結果逼得文武大臣各自站隊,不是跟李世民,就是跟李建成,要麽保持中立,唯獨沒人跟李淵。原因很簡單,李淵如此行為,更讓大臣認為:李淵成了一個即將失去權力的皇帝!
李淵玩平衡,但對於二子無力掌控,因為他沒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籌碼!因此,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李淵也無可奈何,或許早就看透了,於是一點也不憤怒,隻是淡淡的對李世民說了十個字:“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從而徹底宣告投降認輸!同月,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李世民登基,李淵成為太上皇!
至於李淵有機會殺而不殺李世民,顧念親情或許是其一,但根源還是在於不能殺不敢殺李世民!
這個問題可以歸結為:荊軻那一擊成功,荊軻能取代秦始皇嗎?趙高李斯殺了秦二世,自己能做皇帝嗎?
答案是不能。
因為權力源自基層,而不是頂層。李世民即使不兵變,李唐天下的功臣勳貴兵馬都在李世民手裏。大唐武將都有秦王的烙印,大唐軍隊隻認秦王,不認天子。若是李淵殺了李世民的話,其手下驕兵悍將謀臣能吏害怕遭到清理之下,必然要清君側造反,從而再一次造成天下大亂,到時候,天下是不是李家都不知道。
李淵既然無力改變李建成李世民之爭,又不願意李唐二世而滅,所以對於李建成李世民的爭鬥采取了默認的態度,兄弟二人鬥到那種你死我活的地步,必須要死一個,隻有他們死一個,大唐才能繼續走的下去,而不是內耗過渡,二世滅亡。
李淵恨李世民的原因,則是出於一個父親的親情角度,若是今天的貞觀帝是李建成,那麽,遭恨的就是李建成了!
但是比起痛恨李世民,李淵或許更恨自己多一些,因為玄武門之變的根源在於他對二子的放縱,在於他對李世民過於信任,而忽略掉人的野心會越著權柄的增加而加重!
可惜遺憾的是曆史上的李世民並沒有吃李淵這個教訓,他在未來的日子裏過度寵愛李泰,導致李泰以為自己有繼承皇位的機會,從而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發動了最鋒利的攻擊,李承乾當時的處境與李建成是何其相似?又因為李世民開創了武力奪嫡的先河,所以李承乾見樣學樣,準備造他老子的反。
李世民先後經曆了李佑謀反李承乾謀反案!想必那時候,他才能夠深刻體會到李淵的那種切膚之痛了吧。
當柴令武長樂公主踏入宮殿時,遠遠就看到一個老人在正殿門口等候。
仿佛一尊等了千年的古老雕像!
呈現在柴令武麵前的,不是大唐的開國皇帝,隻有一個骨瘦如柴的蒼老老人,他發須皆白,瘦骨嶙峋,麵色黃如金紙,沒有一絲血色,仿佛一個等待死神來臨的老人。
這一刻,柴令武和長樂公主心中竟有一種莫名的悸動,這就是一種風燭殘年,不知他是怎樣熬過這幾個春秋的!
看著倚門等待的老人,兩行淚水從長樂公主明媚的大眼睛裏流落了下來。
她記憶中的皇祖父穿著龍袍之時,威武雄壯,有著一股威嚴的氣概,穿著一身便服的時,身上也有著一股慈祥的貴氣,但現在與普通的老人沒什麽區別。
不!
比普通老人還有不如,普通老人至少還有著與天爭的氣魄。
但是她的皇祖父暮氣沉沉,他佝僂著腰,緊咬著那幹裂的嘴唇,在高大的殿門襯托下,顯得淒涼而孤獨。
“皇爺爺!”
終於!長樂公主再也克製不住內心的悲痛,提著長裙奔向李淵,一頭撲進了祖父的懷中,失聲哭了起來,她所學的喜怒要不形於色,也忘得幹幹淨淨。
李淵什麽都沒說,撫摸著長樂公主光滑的頭發,那種心中的歡喜溢於老樹一般的臉上。
柴令武安安靜靜的看著沉浸在天倫之樂中的祖孫二人,有種心碎的感動。
……
後世人評說李世民會發動玄武門之變,李淵要付起大部分責任,其實一點都沒有冤枉。
李淵給李世民的實權實在是太重了,天策上將太尉領司徒尚書令陝東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候大將軍上柱國秦王且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
總的來說,當年的李世民就是文官之首天下兵馬大元帥,而且擁有許自置官屬的權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朝廷。雖說名義上低於李建成一席,但所掌握的實權卻是李建成無數倍,如此一來,就嚴重的造成了“主弱從強”的形勢,這等形勢下,李世民沒有更進一步的野心才是怪哉了!
就算李世民沒有登基的野心,李建成也會因為李世民的實權名望而寢食難安,
就算兄弟二人相互信任,以他們為首的勢力集團,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也會推動他們走向對決,所以,兩人到了那一步,唯一的結果就是死一個。
至於一手製造了骨肉相殘的李淵對玄武門之變的無能為力的關鍵因素,即:李淵沒有真正的親信!關於這一點,有兩個細節值得關注。
第一,大唐江山是誰打下來的?坦率的說,主要是李世民李建成和平陽公主,當時,前二人代表秦王黨太子黨,平陽公主則是帝黨第一將,三個派係之間,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但關中大定後,李淵自斷其臂,卸下了平陽公主這個“外人”的兵權。
卸下平陽公主兵權後,帝黨之中再也沒有一個忠心耿耿威望素著的壓軸大將軍。更為重要的是,李淵本來有機會收很多武將之心,但他沒做好,比如懷疑李孝恭,不重用李靖李績李道宗張士貴等,從而讓武將們心灰意冷,寧願跟隨李建成李世民,也不想跟隨李淵這個皇帝。
第二手裏沒有具備真正權力,所以李淵玩平衡,即:放任李建成李世民爭權奪利!結果逼得文武大臣各自站隊,不是跟李世民,就是跟李建成,要麽保持中立,唯獨沒人跟李淵。原因很簡單,李淵如此行為,更讓大臣認為:李淵成了一個即將失去權力的皇帝!
李淵玩平衡,但對於二子無力掌控,因為他沒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籌碼!因此,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李淵也無可奈何,或許早就看透了,於是一點也不憤怒,隻是淡淡的對李世民說了十個字:“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從而徹底宣告投降認輸!同月,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李世民登基,李淵成為太上皇!
至於李淵有機會殺而不殺李世民,顧念親情或許是其一,但根源還是在於不能殺不敢殺李世民!
這個問題可以歸結為:荊軻那一擊成功,荊軻能取代秦始皇嗎?趙高李斯殺了秦二世,自己能做皇帝嗎?
答案是不能。
因為權力源自基層,而不是頂層。李世民即使不兵變,李唐天下的功臣勳貴兵馬都在李世民手裏。大唐武將都有秦王的烙印,大唐軍隊隻認秦王,不認天子。若是李淵殺了李世民的話,其手下驕兵悍將謀臣能吏害怕遭到清理之下,必然要清君側造反,從而再一次造成天下大亂,到時候,天下是不是李家都不知道。
李淵既然無力改變李建成李世民之爭,又不願意李唐二世而滅,所以對於李建成李世民的爭鬥采取了默認的態度,兄弟二人鬥到那種你死我活的地步,必須要死一個,隻有他們死一個,大唐才能繼續走的下去,而不是內耗過渡,二世滅亡。
李淵恨李世民的原因,則是出於一個父親的親情角度,若是今天的貞觀帝是李建成,那麽,遭恨的就是李建成了!
但是比起痛恨李世民,李淵或許更恨自己多一些,因為玄武門之變的根源在於他對二子的放縱,在於他對李世民過於信任,而忽略掉人的野心會越著權柄的增加而加重!
可惜遺憾的是曆史上的李世民並沒有吃李淵這個教訓,他在未來的日子裏過度寵愛李泰,導致李泰以為自己有繼承皇位的機會,從而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發動了最鋒利的攻擊,李承乾當時的處境與李建成是何其相似?又因為李世民開創了武力奪嫡的先河,所以李承乾見樣學樣,準備造他老子的反。
李世民先後經曆了李佑謀反李承乾謀反案!想必那時候,他才能夠深刻體會到李淵的那種切膚之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