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皇帝破天荒的上了早朝,眾大臣們對此驚奇不已。
讓他們更驚奇的,則是原本那位九千歲站著的位置,現在站的是那位的義子。
身穿蟒袍,神情倨傲。
簡直就是王權的翻版。
而他的名字也從小貴子,被皇帝賜名王貴。
很顯然,這九千歲的名頭,被他這位義子繼承了。
王貴至今不敢相信,他竟然會在義父走了之後,替代他坐上了這個位置。
這感覺就像是在做夢,還是一場醒不過來的美夢。
他一直跟隨在義父身邊,義父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吩咐他做事。
所以他接管了王權的職位,並不會手忙腳亂。
相反的,一切他都熟悉得很,接手過來後,處理得有條不紊。
皇帝很滿意,讓他接手王權的位置,同時也敲打了他一番。
“王權可是個極為聰明的人,他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心思可以有,什麽心思不能有。”
“別忘記你的權力是誰給你的,也別忘記你的主子該是誰。”
“去吧,好好替朕守好江山,朕可是看在你是王權義子的份兒上,才讓你接替了他的位置。”
“若是你做不好,也別怪朕送你下去伺候他。”
“他啊,最吃不得苦了。”
王貴此時學著義父的樣子,心裏卻不斷盤桓著皇帝那些話。
他曾經以為義父無限榮寵加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是何等的風光?
如今,他站在了義父站過的位置,看到了義父看到的風景。
可他的內心卻是一片悲涼。
原來一切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
大權看似落入了他手,可真的是如此嗎?
他不過是被推出來捧殺的提線木偶。
當初他有多羨慕義父,如今就多憐憫他,可憐他。
尤其義父人都死了,皇帝還在惦記著來世還讓他不得好死。
王貴不年輕了,本就看著比王權還老。
他的聰明也的確不比王權差,這才被王權看中。
如今想想當初義父那些看不懂的神情,他竟然像是醍醐灌頂,全都通透了。
也許隻有親身經曆過,才會看清一切吧?
王貴內心苦笑,麵上卻要盡量端住,要跟義父做到同等的神情。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堪大用,就會被處死,被皇帝送下去伺候義父。
雖然他的確挺想念義父的,為他的死而悲痛。
但大多數的想法,還是自己的靠山倒台了,他不知何去何從,前路迷茫。
他以為自己很快就會被國師的人清洗掉,這才越發的悲戚。
唯有給義父燒燒紙,想要義父保佑,他才能夠獲得一絲絲的安全感。
卻不想,他竟然能夠碰上皇帝前去,還被撞上他燒紙錢。
這一撞,他稀裏糊塗的成了義父的替身,成為了新一任的九千歲。
成了千夫所指的大奸臣。
他的願望實現了,他成了自己的靠山。
但他更加的驚惶。
他體會到了義父當初的如履薄冰。
可他沒了迴頭路,他隻能咬著牙向前。
前麵哪怕荊棘遍布,也可能還有一片坦途。
雖然最後的結局必不會是他想要的,也許會不得好死。
然他隻要退縮,哪怕露出了退縮的意思,他立馬就會血濺當場,再無活路。
王貴嘴裏發苦,看向跟皇帝一樣難得上朝的國師,心裏更苦。
隻有他知道,義父並非死於宰相之手。
而是國師。
是國師的人將義父從莊子抓走,也是國師的人把屍體拋到了宰相府。
可他知道也沒用。
他沒有鐵證。
國師做得滴水不漏。
他並不敢孤注一擲的告發國師,不敢替義父報仇。
王貴看向霍焰楓的時候,霍焰楓剛巧睜眼,那一雙無波無瀾仿若悲憫世人的眸子,卻是看得王貴渾身發寒。
他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那雙眼,怎滴會那麽的駭人?
他晃了下神,再看過去,那雙眼中的旋窩不見了,依舊是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奇了怪了。
見鬼了?
王貴再不敢去看國師。
他覺得這國師比之前還要邪門。
且這是連義父都沒鬥過的人,他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心裏有數。
他鬥不過國師。
霍焰楓見他收迴視線,又看了眼皇帝。
見皇帝沒什麽異常,他這才再度閉眼,盤坐在左位之首,手中的佛珠不急不緩的攆著。
仿若再做早課。
國師這般悠閑,無人敢有異議。
國師一直都是這般安靜的,別人不惹他,他也不會主動去招惹誰。
尤其現在又有個大奸臣站在了皇帝的身邊。
除了沒坐在那張龍椅上,基本就是跟皇帝平起平坐。
才死了個王權,大家還來不及慶祝,這就又出現了個王貴。
王貴還是王權的義子,這速度奇快的接手了王權的勢力,誰也不曾懷疑。
本來他還叫小貴子的時候,就是王權的左膀右臂,是王權最得力的助手。
眾臣憤憤不平的瞪視王權,恨鐵不成鋼的看著當今聖上。
皇權被架空了這麽久,眼下王權人死了,這麽好的機會,皇上怎麽就沒把權利收迴去呢?
這也太窩囊了,這樣的皇帝,還能要嗎?
眾大臣甚至開始碰眼神,在篩選皇子們,誰能堪當大用了。
之前,有王權壓著,大臣們不敢明確的站隊哪一位皇子。
被王權知曉,會被冠上各種罪名。
要麽發配偏遠窮苦之地。
要麽找齊一堆罪證,滿門抄斬。
滿門血洗殺雞儆猴的事情早有發生過。
所以哪怕朝堂上再亂,眾大臣再恨王權,忌憚國師,也沒人敢站隊皇子。
現如今,王權沒了,王貴的頂替,讓眾大臣們受了不小的刺激。
他們可不想看到朝堂上再出一個九千歲。
也不想在麵對第二個王權。
所以,他們打算先下手為強。
散朝後,投奔了國師的都悄咪咪去了國師府。
其他的都各自琢磨各位皇子,打算下注站隊,送皇子們登上朝堂爭權。
皇子們年歲,都差不多可以在朝堂領些職權曆練曆練了。
這事兒一直被王權壓著。
現如今皇帝臨朝,正好老生常談,舊事重提。
他們才不信,這個還沒站穩腳跟的王貴,敢當著皇上的麵阻攔。
他隻要敢,眾臣就有了直接鏟除他的理由!
朝堂再一次迎來了鬥爭風暴。
讓他們更驚奇的,則是原本那位九千歲站著的位置,現在站的是那位的義子。
身穿蟒袍,神情倨傲。
簡直就是王權的翻版。
而他的名字也從小貴子,被皇帝賜名王貴。
很顯然,這九千歲的名頭,被他這位義子繼承了。
王貴至今不敢相信,他竟然會在義父走了之後,替代他坐上了這個位置。
這感覺就像是在做夢,還是一場醒不過來的美夢。
他一直跟隨在義父身邊,義父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吩咐他做事。
所以他接管了王權的職位,並不會手忙腳亂。
相反的,一切他都熟悉得很,接手過來後,處理得有條不紊。
皇帝很滿意,讓他接手王權的位置,同時也敲打了他一番。
“王權可是個極為聰明的人,他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心思可以有,什麽心思不能有。”
“別忘記你的權力是誰給你的,也別忘記你的主子該是誰。”
“去吧,好好替朕守好江山,朕可是看在你是王權義子的份兒上,才讓你接替了他的位置。”
“若是你做不好,也別怪朕送你下去伺候他。”
“他啊,最吃不得苦了。”
王貴此時學著義父的樣子,心裏卻不斷盤桓著皇帝那些話。
他曾經以為義父無限榮寵加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是何等的風光?
如今,他站在了義父站過的位置,看到了義父看到的風景。
可他的內心卻是一片悲涼。
原來一切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
大權看似落入了他手,可真的是如此嗎?
他不過是被推出來捧殺的提線木偶。
當初他有多羨慕義父,如今就多憐憫他,可憐他。
尤其義父人都死了,皇帝還在惦記著來世還讓他不得好死。
王貴不年輕了,本就看著比王權還老。
他的聰明也的確不比王權差,這才被王權看中。
如今想想當初義父那些看不懂的神情,他竟然像是醍醐灌頂,全都通透了。
也許隻有親身經曆過,才會看清一切吧?
王貴內心苦笑,麵上卻要盡量端住,要跟義父做到同等的神情。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堪大用,就會被處死,被皇帝送下去伺候義父。
雖然他的確挺想念義父的,為他的死而悲痛。
但大多數的想法,還是自己的靠山倒台了,他不知何去何從,前路迷茫。
他以為自己很快就會被國師的人清洗掉,這才越發的悲戚。
唯有給義父燒燒紙,想要義父保佑,他才能夠獲得一絲絲的安全感。
卻不想,他竟然能夠碰上皇帝前去,還被撞上他燒紙錢。
這一撞,他稀裏糊塗的成了義父的替身,成為了新一任的九千歲。
成了千夫所指的大奸臣。
他的願望實現了,他成了自己的靠山。
但他更加的驚惶。
他體會到了義父當初的如履薄冰。
可他沒了迴頭路,他隻能咬著牙向前。
前麵哪怕荊棘遍布,也可能還有一片坦途。
雖然最後的結局必不會是他想要的,也許會不得好死。
然他隻要退縮,哪怕露出了退縮的意思,他立馬就會血濺當場,再無活路。
王貴嘴裏發苦,看向跟皇帝一樣難得上朝的國師,心裏更苦。
隻有他知道,義父並非死於宰相之手。
而是國師。
是國師的人將義父從莊子抓走,也是國師的人把屍體拋到了宰相府。
可他知道也沒用。
他沒有鐵證。
國師做得滴水不漏。
他並不敢孤注一擲的告發國師,不敢替義父報仇。
王貴看向霍焰楓的時候,霍焰楓剛巧睜眼,那一雙無波無瀾仿若悲憫世人的眸子,卻是看得王貴渾身發寒。
他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那雙眼,怎滴會那麽的駭人?
他晃了下神,再看過去,那雙眼中的旋窩不見了,依舊是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奇了怪了。
見鬼了?
王貴再不敢去看國師。
他覺得這國師比之前還要邪門。
且這是連義父都沒鬥過的人,他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心裏有數。
他鬥不過國師。
霍焰楓見他收迴視線,又看了眼皇帝。
見皇帝沒什麽異常,他這才再度閉眼,盤坐在左位之首,手中的佛珠不急不緩的攆著。
仿若再做早課。
國師這般悠閑,無人敢有異議。
國師一直都是這般安靜的,別人不惹他,他也不會主動去招惹誰。
尤其現在又有個大奸臣站在了皇帝的身邊。
除了沒坐在那張龍椅上,基本就是跟皇帝平起平坐。
才死了個王權,大家還來不及慶祝,這就又出現了個王貴。
王貴還是王權的義子,這速度奇快的接手了王權的勢力,誰也不曾懷疑。
本來他還叫小貴子的時候,就是王權的左膀右臂,是王權最得力的助手。
眾臣憤憤不平的瞪視王權,恨鐵不成鋼的看著當今聖上。
皇權被架空了這麽久,眼下王權人死了,這麽好的機會,皇上怎麽就沒把權利收迴去呢?
這也太窩囊了,這樣的皇帝,還能要嗎?
眾大臣甚至開始碰眼神,在篩選皇子們,誰能堪當大用了。
之前,有王權壓著,大臣們不敢明確的站隊哪一位皇子。
被王權知曉,會被冠上各種罪名。
要麽發配偏遠窮苦之地。
要麽找齊一堆罪證,滿門抄斬。
滿門血洗殺雞儆猴的事情早有發生過。
所以哪怕朝堂上再亂,眾大臣再恨王權,忌憚國師,也沒人敢站隊皇子。
現如今,王權沒了,王貴的頂替,讓眾大臣們受了不小的刺激。
他們可不想看到朝堂上再出一個九千歲。
也不想在麵對第二個王權。
所以,他們打算先下手為強。
散朝後,投奔了國師的都悄咪咪去了國師府。
其他的都各自琢磨各位皇子,打算下注站隊,送皇子們登上朝堂爭權。
皇子們年歲,都差不多可以在朝堂領些職權曆練曆練了。
這事兒一直被王權壓著。
現如今皇帝臨朝,正好老生常談,舊事重提。
他們才不信,這個還沒站穩腳跟的王貴,敢當著皇上的麵阻攔。
他隻要敢,眾臣就有了直接鏟除他的理由!
朝堂再一次迎來了鬥爭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