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芩穀則是充分利用和發揮裏麵的藥性,同時讓藥效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而已。
滋補丸推出後,同樣大賣。
紫英藥坊的紅火惹來更多人眼紅,也有更多莫名其妙的事情發生。
比如作坊周圍有莫名其妙的人轉悠,一些員工家屬遇到陌生人拜訪詢問作坊裏的事情。
她們分別負責某個環節某種藥物的處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障眼法。若是她們能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芩穀定會重用,若是出賣了作坊的話,芩穀絕不姑息。
這些事情都很好處理。
眼下還有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市麵出現假藥。
有幾個吃了假藥身體出了問題,聯合起來狀告紫英藥坊謀財害命。
對簿公堂,芩穀直接將賬簿和分銷商往台麵上一放:一個月生產和銷售了多少一目了然,分銷商也有賬目可尋。
芩穀要求分銷商記下了誰在什麽時間買了多少,現在就派上了用場。
而那幾個聯合狀告的人卻並不在這賬冊上,一追問他們究竟在什麽地方購買的,都支支吾吾地說不清楚。
你都不在我和我經銷商手裏買,買到了假貨,我憑什麽要為你自己的錯誤買單?
最後事情就很簡單了,芩穀完勝。
這次時間在魯城鬧的沸沸揚揚,非但沒把紫英藥坊搞臭,反而名聲更響了。
除了芩穀未雨綢繆,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在這上麵省工序省銀子,所以不僅賬目清楚,還實實在在地納稅。
普通商戶都是抽二點到五點的稅,而她直接交十點,就是交易額的百分之十,這個比例很高了。
一個月下來僅交給官府的稅就交了數百兩之多,而且隨著新產品推出,數額還會增加。
除了官麵上的稅收,一些需要維護的關係人情往來芩穀也給了表示,比如縣衙裏的上上下下,包括賬簿先生都有表示。
總而言之,在她這裏,正常交稅不做假賬,“人情”她肯定會做好,該送禮絕不含糊。
自己把自己應該做的做到,但是如果要得寸進尺吃拿卡要,那就對不起,分分鍾便可以讓你當不了,換一個人上。
畢竟她有強大的手段做後盾,都識時務的話就是雙贏,否則她輕而易舉就能讓一個人悄無聲息地病倒。
如此,才有這樣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諧環境。
到第二年,紫英藥坊已經變成家喻戶曉的藥物作坊,紫英藥坊大當家於紫英的名字也傳遍了魯縣每個角落。
隨著聲望和資金如滾雪球一樣迅速積累,芩穀順勢推出了一款平民感冒藥散。
將作坊裏分隔出一邊,布置一番,成為一條新的生產線。
畢竟平民藥散才是她真正的目的,所以這條線的規模比較另外兩種藥丸占地總和還要寬。
因為紫英藥坊很有聲望,招工告示一貼出來,附近的民婦,還有魯城裏的婦人紛紛趕來。
芩穀一共雇傭了六十多個工人,待遇和之前一樣,試用期一個月,轉為正式工後看個人能力成為普通工或者熟練工。
芩穀當然沒把這種治療普通感冒的藥稱為“感冒”藥,而是叫做“風寒散”“風熱散”,對應風寒風熱之症,十個銅板一份,相當於一個療程的分量。
芩穀並不擔心這藥散推出會搶了別的藥店的生意,就像在其它小時空,各種感冒藥滿天飛,也不見得那些診所和醫院裏的病患少了啊。
第二年,芩穀隻是完善了作坊裏的布置,更規範了生產工序,修建了宿舍,沒有再繼續擴大生產。
因為她真正的目標是逐步引領這個小時空的女性從從屬的地位,一步步獲得社會地位——簡單來說就是工作。
她需要給更多女性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藥丸藥散的生產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掌握很多知識,不同藥物用量和配比都會對結果產生巨大變化。一時間很難培養出熟練工。
如果說先辦培訓班,芩穀耗不起那麽長時間,恐怕別人也不會花那麽多時間來學習。
再說,她生產藥丸藥散的借口是從邋遢道人那裏獲得的方子,除開之前給家廖櫻櫻的催子湯,現在又接連推出三款,總共四個方子。
人們早就懷疑了,敢情邋遢道人不僅是個高人,還是她的師尊吧。要不然怎麽會給她這麽多藥方?
所以,有這幾樣就差不多了。壯yang丸和滋補丸負責賺錢,而風熱散和風寒散負責“懸壺濟世”。
所以芩穀的想法是,現在有聲望和錢財,可以再創辦一個手工勞動者的作坊。
棉紡廠很快建了起來。
從選址,到手續辦理,到修建,前後不到三個月便進入生產階段。
招了一百多名工人,裏麵隻有幾個熟練工。
不是芩穀不想多招幾個熟練工,而是她與原本的那些紡織作坊的競爭關係,作坊主與工人之間往往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除非萬不得已,她們是絕對不會輕易離開原來的作坊。
即便這幾個熟練工也是因為年紀太大或者身上有些殘疾,被主家辭掉了,再迫於生計而應聘到芩穀的作坊。
芩穀沒有給她們安排什麽生產任務,隻讓她們教授其餘的人,給與很高的工資。
為了避免她們擔心以後“教會徒弟餓死師父”,芩穀還與她們簽訂了協議:凡在她的作坊裏供職三年以上的老員工,即便以後沒能力繼續幹下去了,也可以每個月領取兩百文的生活費。若是一直工作便會一直享受熟練工的待遇。
此一招,免去了大家的後顧之憂。甚至還帶動了更多女性前往芩穀的作坊,也讓之前應聘上的工人更加盡心、更加珍惜這個“鐵飯碗”。
當然,不管來多少人應聘工作,芩穀依舊會進行嚴格的篩選工作,那些不思上進渾水摸魚的堅決辭掉,絕不含糊。
她以後的設想的確是想搞慈善,但慈善麵對的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給那些有大把力氣大把生命卻偏偏想混吃等死的人。
經過半年時間的磨合,紡織作坊的工人培訓差不多,生產逐漸走上正軌。
滋補丸推出後,同樣大賣。
紫英藥坊的紅火惹來更多人眼紅,也有更多莫名其妙的事情發生。
比如作坊周圍有莫名其妙的人轉悠,一些員工家屬遇到陌生人拜訪詢問作坊裏的事情。
她們分別負責某個環節某種藥物的處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障眼法。若是她們能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芩穀定會重用,若是出賣了作坊的話,芩穀絕不姑息。
這些事情都很好處理。
眼下還有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市麵出現假藥。
有幾個吃了假藥身體出了問題,聯合起來狀告紫英藥坊謀財害命。
對簿公堂,芩穀直接將賬簿和分銷商往台麵上一放:一個月生產和銷售了多少一目了然,分銷商也有賬目可尋。
芩穀要求分銷商記下了誰在什麽時間買了多少,現在就派上了用場。
而那幾個聯合狀告的人卻並不在這賬冊上,一追問他們究竟在什麽地方購買的,都支支吾吾地說不清楚。
你都不在我和我經銷商手裏買,買到了假貨,我憑什麽要為你自己的錯誤買單?
最後事情就很簡單了,芩穀完勝。
這次時間在魯城鬧的沸沸揚揚,非但沒把紫英藥坊搞臭,反而名聲更響了。
除了芩穀未雨綢繆,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在這上麵省工序省銀子,所以不僅賬目清楚,還實實在在地納稅。
普通商戶都是抽二點到五點的稅,而她直接交十點,就是交易額的百分之十,這個比例很高了。
一個月下來僅交給官府的稅就交了數百兩之多,而且隨著新產品推出,數額還會增加。
除了官麵上的稅收,一些需要維護的關係人情往來芩穀也給了表示,比如縣衙裏的上上下下,包括賬簿先生都有表示。
總而言之,在她這裏,正常交稅不做假賬,“人情”她肯定會做好,該送禮絕不含糊。
自己把自己應該做的做到,但是如果要得寸進尺吃拿卡要,那就對不起,分分鍾便可以讓你當不了,換一個人上。
畢竟她有強大的手段做後盾,都識時務的話就是雙贏,否則她輕而易舉就能讓一個人悄無聲息地病倒。
如此,才有這樣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諧環境。
到第二年,紫英藥坊已經變成家喻戶曉的藥物作坊,紫英藥坊大當家於紫英的名字也傳遍了魯縣每個角落。
隨著聲望和資金如滾雪球一樣迅速積累,芩穀順勢推出了一款平民感冒藥散。
將作坊裏分隔出一邊,布置一番,成為一條新的生產線。
畢竟平民藥散才是她真正的目的,所以這條線的規模比較另外兩種藥丸占地總和還要寬。
因為紫英藥坊很有聲望,招工告示一貼出來,附近的民婦,還有魯城裏的婦人紛紛趕來。
芩穀一共雇傭了六十多個工人,待遇和之前一樣,試用期一個月,轉為正式工後看個人能力成為普通工或者熟練工。
芩穀當然沒把這種治療普通感冒的藥稱為“感冒”藥,而是叫做“風寒散”“風熱散”,對應風寒風熱之症,十個銅板一份,相當於一個療程的分量。
芩穀並不擔心這藥散推出會搶了別的藥店的生意,就像在其它小時空,各種感冒藥滿天飛,也不見得那些診所和醫院裏的病患少了啊。
第二年,芩穀隻是完善了作坊裏的布置,更規範了生產工序,修建了宿舍,沒有再繼續擴大生產。
因為她真正的目標是逐步引領這個小時空的女性從從屬的地位,一步步獲得社會地位——簡單來說就是工作。
她需要給更多女性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藥丸藥散的生產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掌握很多知識,不同藥物用量和配比都會對結果產生巨大變化。一時間很難培養出熟練工。
如果說先辦培訓班,芩穀耗不起那麽長時間,恐怕別人也不會花那麽多時間來學習。
再說,她生產藥丸藥散的借口是從邋遢道人那裏獲得的方子,除開之前給家廖櫻櫻的催子湯,現在又接連推出三款,總共四個方子。
人們早就懷疑了,敢情邋遢道人不僅是個高人,還是她的師尊吧。要不然怎麽會給她這麽多藥方?
所以,有這幾樣就差不多了。壯yang丸和滋補丸負責賺錢,而風熱散和風寒散負責“懸壺濟世”。
所以芩穀的想法是,現在有聲望和錢財,可以再創辦一個手工勞動者的作坊。
棉紡廠很快建了起來。
從選址,到手續辦理,到修建,前後不到三個月便進入生產階段。
招了一百多名工人,裏麵隻有幾個熟練工。
不是芩穀不想多招幾個熟練工,而是她與原本的那些紡織作坊的競爭關係,作坊主與工人之間往往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除非萬不得已,她們是絕對不會輕易離開原來的作坊。
即便這幾個熟練工也是因為年紀太大或者身上有些殘疾,被主家辭掉了,再迫於生計而應聘到芩穀的作坊。
芩穀沒有給她們安排什麽生產任務,隻讓她們教授其餘的人,給與很高的工資。
為了避免她們擔心以後“教會徒弟餓死師父”,芩穀還與她們簽訂了協議:凡在她的作坊裏供職三年以上的老員工,即便以後沒能力繼續幹下去了,也可以每個月領取兩百文的生活費。若是一直工作便會一直享受熟練工的待遇。
此一招,免去了大家的後顧之憂。甚至還帶動了更多女性前往芩穀的作坊,也讓之前應聘上的工人更加盡心、更加珍惜這個“鐵飯碗”。
當然,不管來多少人應聘工作,芩穀依舊會進行嚴格的篩選工作,那些不思上進渾水摸魚的堅決辭掉,絕不含糊。
她以後的設想的確是想搞慈善,但慈善麵對的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給那些有大把力氣大把生命卻偏偏想混吃等死的人。
經過半年時間的磨合,紡織作坊的工人培訓差不多,生產逐漸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