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比想象的要順利簡單和容易。
其實芩穀很容易就能理解了,跟著她“造反”的基本上都是被子亥皂仁迫害過的,或者是正被針對的那一部分人和勢力。
如果他們不跟芩穀幹的話,他們要麽加入到起義叛軍中,要麽被子亥皂仁搞死…當然,即便加入起義叛軍,裏麵的勢力也是錯綜複雜,恐怕也沒啥好果子吃。
芩穀就像是一道曙光,不僅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還給了他們終於可以翻身做主的契機。
現在,就算是芩穀是一個傻子,他們都能把她宣揚成一個散發光輝的天選之子滴。
她當了皇帝,當然就要重新提拔自己的人,重新弄一個自己的統治班子……
所以,芩穀實際上就是這一撥人的利益代表。
芩穀不由得想到以前讀書時學的曆史,總覺得當皇帝就像是鬧著玩兒一樣:
或是把父親兄弟殺了自己就當了皇帝;
或是把哥哥殺了自己當太子然後當皇帝;
或是直接把皇帝一家子全部殺光,坐上皇位,仍舊有人磕頭口唿萬歲……
原來事實就是這樣,誰的拳頭大,誰的拳頭硬,誰掌控了朝廷中樞,誰能坐上皇帝寶座,誰就能當皇帝!
至於那些反對的……要麽安撫,要麽殺。不過如此。
若是幹的好,幾十年後,天下人已經換了代,也早已認同。曆史怎樣編寫,還不是看當政者的意思?!
芩穀上任第一天,就頒布了幾大法令。
首先是朝臣的任免,之前子亥皂仁提拔的那些都是其親信黨羽,一個都不能用。
所以芩穀重新提拔了跟被殘害的大臣們相關的人,當然,芩穀也會先考量他們的能力,隻要不是太差,都提拔上來。
這樣一方麵可以迅速補充空缺的官位,另一方麵也能利用他們對子亥皂仁的恨,更擁立自己……至少在短期內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重新梳理朝堂事物,芩穀接下來還有一個更為艱巨的任務——梳理國內形勢。
之前她隻在原主記憶中搜索到一些零星的片段,好像現在國內局勢並不太平,畢竟這是一個新興的王朝,是兼並了其它國家成立起來的。
就相當於你一個人把其餘人的飯碗裏的肉都弄到自己碗裏了,人家肯定要伺機找你麻煩啊。
有道是天下分久必合,天下一統,那一定是順應了曆史的潮流,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隻不過再“潮流”再“趨勢,統一仍舊觸動了很多貴族的利益。
他們被強大的武力征服,並不意味著他們熄滅了野心,和放棄奪迴自己權力和榮華富貴的機會。
現在,荊王朝因為朝廷之亂,吏治腐敗,外族虎視眈眈以及民怨四起之時,他們便趁機煽動,在全國各地四處煽風點火,或是加入叛軍或是領導叛軍,在原來就各個諸侯國的地方紛紛複國,割據稱王。
勢頭愈演愈烈。
……芩穀讓人把宮內所有的文件都弄到她的寢宮。
讓她倍感震驚的是,在子亥宮中隻收集到一些奏疏,但在皂仁的宅邸裏搜到了大量重要文件。
有一部分是還沒來得及處理的從邊關,從各地傳來的軍事情報!
據皂仁手下的人說,還有一部分機密文件已經被皂仁銷毀,目的就是為了掩蓋真相,欺上瞞下,這樣他才能在朝廷中獨掌大權。
芩穀聽了更是心驚,皂仁原本就是一個皇帝的內務管理,後來因為附著子亥登基有功而封為丞相。
沒想到竟有這般的手段,可謂是手眼通天。
芩穀對太監絕對沒有歧視的意思,畢竟她自己也當過太監,也不知道以後的任務還會不會有太監的角色。
而是覺得,皂仁這廝簡直就是喪心病狂,還很蠢的那種。
蠢?不對,能夠將皇帝,將整個朝堂都玩弄於股掌之間,殺害了那麽多的大臣功臣,害死了那麽多的皇子皇女……這樣的人是蠢的嗎?
他難道真的就不知道隱瞞戰報,貽誤軍情,錯誤判斷形勢會對整個國家帶來多麽大的影響嗎?
他肯定是知道的啊……知道還這樣做,那麽就隻有兩種可能:
一是:這就是他的動機,也就是說他做這一切目的就是為了報複,就是為了搞垮大荊王朝。
二是:他的個人權利欲望和扭曲的人格。
對於第二點,芩穀也能理解。她當時成為太監時,身邊就有一些太監人前人後完全兩麵,一方麵在主子麵前卑躬屈膝,如奴隸,而另一方麵則去虐待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做出很多令人發指的行為,嚴重的心理扭曲。
芩穀即便成了太監也不會心理扭曲,因為她隻是一個任務者啊,所以即便進入一個“不完整”的身體,她並沒有原主那樣切身去感受身體“失去”了很“重要”的部件的事情,且她的關注點完全放在怎樣完成任務上。
然而對於那種切身感受身體被人剝奪了很重要的部件,並且長期遭受別人如同對待牲畜一樣的態度和眼光,從而導致心理扭曲,想要報複,也就說得通了。
芩穀專注地看著這些文件,這個時空的文字大多寫在竹片或者木片上,極少數重要的文件寫在絹布或者獸皮上。
堆了幾乎半間屋子文件,芩穀隻用了一天時間便全部看完。
她總結出來幾點:
各地烽煙已起,並且在短時間內形成燎原之勢。
所有反對子亥和意圖上書皇帝處置皂仁的,統統遭到殘害。
除了都城兩萬多的禁衛軍,還有在進入都城唯一的齊安關的五千兵馬之外,還有鎮守邊北疆的三十萬大軍,以及被先皇派去開拓南疆的五十萬大軍。
前去鎮壓的兵力吃緊,傳來幾次戰敗的消息,叛軍已經快接近齊安關了。
但荊王朝並不是沒有兵力可用,北疆外有雖異族虎視眈眈,經常犯境尋釁,但卻能從三十萬中抽掉一部分。而南疆的五十萬大軍也能抽出一部分迴援。
現在的問題是,之前朝廷給北疆大軍的命令搖擺不定,一旦戰敗就可能被處死,所以他們遲遲不敢動作,一個不好不是被那些瘋狂的叛軍殺死,就是被朝廷殺死。
其實芩穀很容易就能理解了,跟著她“造反”的基本上都是被子亥皂仁迫害過的,或者是正被針對的那一部分人和勢力。
如果他們不跟芩穀幹的話,他們要麽加入到起義叛軍中,要麽被子亥皂仁搞死…當然,即便加入起義叛軍,裏麵的勢力也是錯綜複雜,恐怕也沒啥好果子吃。
芩穀就像是一道曙光,不僅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還給了他們終於可以翻身做主的契機。
現在,就算是芩穀是一個傻子,他們都能把她宣揚成一個散發光輝的天選之子滴。
她當了皇帝,當然就要重新提拔自己的人,重新弄一個自己的統治班子……
所以,芩穀實際上就是這一撥人的利益代表。
芩穀不由得想到以前讀書時學的曆史,總覺得當皇帝就像是鬧著玩兒一樣:
或是把父親兄弟殺了自己就當了皇帝;
或是把哥哥殺了自己當太子然後當皇帝;
或是直接把皇帝一家子全部殺光,坐上皇位,仍舊有人磕頭口唿萬歲……
原來事實就是這樣,誰的拳頭大,誰的拳頭硬,誰掌控了朝廷中樞,誰能坐上皇帝寶座,誰就能當皇帝!
至於那些反對的……要麽安撫,要麽殺。不過如此。
若是幹的好,幾十年後,天下人已經換了代,也早已認同。曆史怎樣編寫,還不是看當政者的意思?!
芩穀上任第一天,就頒布了幾大法令。
首先是朝臣的任免,之前子亥皂仁提拔的那些都是其親信黨羽,一個都不能用。
所以芩穀重新提拔了跟被殘害的大臣們相關的人,當然,芩穀也會先考量他們的能力,隻要不是太差,都提拔上來。
這樣一方麵可以迅速補充空缺的官位,另一方麵也能利用他們對子亥皂仁的恨,更擁立自己……至少在短期內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重新梳理朝堂事物,芩穀接下來還有一個更為艱巨的任務——梳理國內形勢。
之前她隻在原主記憶中搜索到一些零星的片段,好像現在國內局勢並不太平,畢竟這是一個新興的王朝,是兼並了其它國家成立起來的。
就相當於你一個人把其餘人的飯碗裏的肉都弄到自己碗裏了,人家肯定要伺機找你麻煩啊。
有道是天下分久必合,天下一統,那一定是順應了曆史的潮流,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隻不過再“潮流”再“趨勢,統一仍舊觸動了很多貴族的利益。
他們被強大的武力征服,並不意味著他們熄滅了野心,和放棄奪迴自己權力和榮華富貴的機會。
現在,荊王朝因為朝廷之亂,吏治腐敗,外族虎視眈眈以及民怨四起之時,他們便趁機煽動,在全國各地四處煽風點火,或是加入叛軍或是領導叛軍,在原來就各個諸侯國的地方紛紛複國,割據稱王。
勢頭愈演愈烈。
……芩穀讓人把宮內所有的文件都弄到她的寢宮。
讓她倍感震驚的是,在子亥宮中隻收集到一些奏疏,但在皂仁的宅邸裏搜到了大量重要文件。
有一部分是還沒來得及處理的從邊關,從各地傳來的軍事情報!
據皂仁手下的人說,還有一部分機密文件已經被皂仁銷毀,目的就是為了掩蓋真相,欺上瞞下,這樣他才能在朝廷中獨掌大權。
芩穀聽了更是心驚,皂仁原本就是一個皇帝的內務管理,後來因為附著子亥登基有功而封為丞相。
沒想到竟有這般的手段,可謂是手眼通天。
芩穀對太監絕對沒有歧視的意思,畢竟她自己也當過太監,也不知道以後的任務還會不會有太監的角色。
而是覺得,皂仁這廝簡直就是喪心病狂,還很蠢的那種。
蠢?不對,能夠將皇帝,將整個朝堂都玩弄於股掌之間,殺害了那麽多的大臣功臣,害死了那麽多的皇子皇女……這樣的人是蠢的嗎?
他難道真的就不知道隱瞞戰報,貽誤軍情,錯誤判斷形勢會對整個國家帶來多麽大的影響嗎?
他肯定是知道的啊……知道還這樣做,那麽就隻有兩種可能:
一是:這就是他的動機,也就是說他做這一切目的就是為了報複,就是為了搞垮大荊王朝。
二是:他的個人權利欲望和扭曲的人格。
對於第二點,芩穀也能理解。她當時成為太監時,身邊就有一些太監人前人後完全兩麵,一方麵在主子麵前卑躬屈膝,如奴隸,而另一方麵則去虐待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做出很多令人發指的行為,嚴重的心理扭曲。
芩穀即便成了太監也不會心理扭曲,因為她隻是一個任務者啊,所以即便進入一個“不完整”的身體,她並沒有原主那樣切身去感受身體“失去”了很“重要”的部件的事情,且她的關注點完全放在怎樣完成任務上。
然而對於那種切身感受身體被人剝奪了很重要的部件,並且長期遭受別人如同對待牲畜一樣的態度和眼光,從而導致心理扭曲,想要報複,也就說得通了。
芩穀專注地看著這些文件,這個時空的文字大多寫在竹片或者木片上,極少數重要的文件寫在絹布或者獸皮上。
堆了幾乎半間屋子文件,芩穀隻用了一天時間便全部看完。
她總結出來幾點:
各地烽煙已起,並且在短時間內形成燎原之勢。
所有反對子亥和意圖上書皇帝處置皂仁的,統統遭到殘害。
除了都城兩萬多的禁衛軍,還有在進入都城唯一的齊安關的五千兵馬之外,還有鎮守邊北疆的三十萬大軍,以及被先皇派去開拓南疆的五十萬大軍。
前去鎮壓的兵力吃緊,傳來幾次戰敗的消息,叛軍已經快接近齊安關了。
但荊王朝並不是沒有兵力可用,北疆外有雖異族虎視眈眈,經常犯境尋釁,但卻能從三十萬中抽掉一部分。而南疆的五十萬大軍也能抽出一部分迴援。
現在的問題是,之前朝廷給北疆大軍的命令搖擺不定,一旦戰敗就可能被處死,所以他們遲遲不敢動作,一個不好不是被那些瘋狂的叛軍殺死,就是被朝廷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