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建康已是和蕭綱進京之時的三月有所不同了。【零↑九△小↓說△網】
迎麵的微風吹來之時,感覺到的清爽少了,更多的是一絲的燥熱。
盛夏即將來臨了。
就在這個微風輕拂的清晨,晉安王府內的人卻是早早的就起了來。
“東西收拾好了沒有。”
“迴殿下,都已準備完畢。”
“好,那我們就出發吧。”
“是”
坐在離開建康的馬車之上,蕭綱一時間也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看著窗外稀疏的人群,蕭綱不禁感歎道。
“我進京之時,路上的行人便是如此,如今我要離去了,路上的行人依舊是如此呀。”
三月的早春,那時天色正亮,微風正好,路上行人稀稀拉拉,他蕭綱懷著對古中國的憧憬步入了這當時中國乃至於世界最繁華的城市--建康。
蕭綱至今也忘不了那時自己對著這陌生的世界到底懷揣著怎樣的熱情,他也忘不了這個他重生以來第一次進過的城市。
隻是如今,他要走了,他要離開這個令南朝之人魂牽夢繞的城市了,他不是不想留下來,隻是,他留不下來了。
與梁天子的戰爭,他贏了,也輸了。
他如今都還記得那一道聖旨,那就是他觸怒梁天子所付出的代價。
“父皇啊,兒臣不後悔。”
蕭綱喃喃自語道。
“因為至少,宗室之疾已除,無論父皇你忍不忍心,你都無法在偏袒於宗族了。”
想到這裏,蕭綱露出了一絲莫名的笑意。
“殿下,我們出了建康了。”
就在此時,張四修前來向蕭綱匯報道。
“這麽快就出來了嗎?我記得進京之時都沒有這麽快,看來就連老天都想要我快點遠離這個地方嗎?”
蕭綱苦澀的想到。
“殿下,現在是繼續趕路,還是先停下來。”
張四修問道。
“先停下來吧。”
蕭綱吩咐道。
“殿下有令先停止趕路。”
接到蕭綱的命令之後,張四修趕忙的就向著眾人喊道。
車隊停了下來以後,蕭綱下了馬車,向後眺望著這座建康城。
“昔我來思,楊柳依依;今我往矣,微風習習。”(為了應景,所以將此詩給改成這樣了,各位請不要糾結。)
蕭綱望著建康城,嘴裏不停的念叨著一些話語。
“殿下,請不要灰心,雖然陛下將殿下貶謫了,但殿下卻還是有機會迴來的。”
張四修見著自家殿下的如此模樣,趕緊在一邊勸道。
“本王沒有灰心,隻是想著就這麽走了也太沒有麵子了,所以本王想對著這建康城留下一句場麵話再走。”
蕭綱輕笑道。
“那不知殿下想留些什麽場麵話?”
“現在的本王灰溜溜的逃離了這京城,但本王一定會迴來的,待本王歸來之日,任何人都無法再讓本王妥協。”
蕭綱豪氣的說道。
“殿下,任何人嗎?”
“不錯”
“也包括?”
“也包括。”
見著如此的殿下,張四修的內心一時間也是生出了誓死效忠的感慨,雖然他本來就是誓死效忠於蕭綱的。
奴婢這一生見過許多次殿下意氣風發,但唯有那一次,奴婢終身難忘。
後來張四修對著自己的記述蕭綱生平的史官如此說道。
“好了,我們走吧。”
蕭綱吩咐道。
“晉安王殿下,是你嗎?是你的話就請等等在下。”
這時蕭綱的後方跑來了一個年輕士子。
蕭綱定晴一看,這不就是那李渝川嗎?
“星宇?竟是你,你為何知道本王會在此處?”
蕭綱對著李渝川問道。
“殿下,殿下。”
李渝川氣喘籲籲的說道。
“在下總算是追上你了,是太子殿下告知在下的。【零↑九△小↓說△網】”
“皇兄?”
“對,就是太子殿下。”
“皇兄為何會告知於你?”蕭綱問道。
“文會過後,在下便被太子殿下招入東宮,此次晉安王殿下所做之事,在下也聽太子殿下提起過,所以在下便專程來這裏等候著晉安王殿下。”李渝川答道。
“那你為何會來這裏候者本王?”蕭綱問道。
“殿下,王剛就是蕭綱,你可真是瞞的在下一等人好苦呀,實不相瞞,在下此次前來就是想追隨於殿下您的。”李渝川答道。
“你不是本王皇兄的幕僚嗎?”蕭綱問道。
“我雖是太子殿下的幕僚,但此次前來卻也是爭得了太子殿下的同意的。再者,在下相信,太子殿下不會因為少了在下一個幕僚便會如何,而相比於太子殿下,晉安王殿下您才是更加需要在下的。”
李渝川答道。
“你可知本王此次是前往何處嗎?”蕭綱又問道。
“在下當然知道。”李渝川答道。
“你可又知道,就是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中正嘲諷著本王呢。”蕭綱又問道。
“在下當然知道。”李渝川答道。
“那你還敢來追隨本王?”蕭綱問道。
“那殿下為何又敢觸怒陛下?”李渝川反問道。
“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本王身為皇子,怎能因自己的前途而棄我大梁的江山社稷於不顧?”蕭綱說道。
“殿下所說恰如在下所想,在下一介讀書之人,怎能因為功名利祿而棄明主。”李渝川堅定的答道。
聽著李渝川這話,蕭綱緊緊的盯著了李渝川的眼睛。
李渝川也毫不示弱,也對於蕭綱的注視寸步不讓,也是緊緊的盯著蕭綱。
注視了一會,也許是蕭綱體會到了李渝川的決心,又或者是什麽,蕭綱忽然叫到。
“好,星宇,本王就接受了你。”
“多謝殿下。”
李渝川對著蕭綱拱了拱手道。
“不知星宇可有要收拾的東西。”蕭綱對著李渝川問道。
“在下一身蓑衣足以,若是有其它所缺,不知殿下能否給在下提供?”李渝川對著蕭綱問道。
“當然可以。”蕭綱微笑著說道。
隨後,蕭綱和李渝川都坐到了馬車之上,隻不過蕭綱迴到了自己的座駕,李渝川卻是去和徐擒他們坐到了一起。
“殿下,這李公子為何會來這裏專程等候殿下?”
張四修疑惑的對著蕭綱說道。
看了一眼張四修,蕭綱微笑著對他說道。
“他呀!他是和本王一樣幼稚的人。”
見到蕭綱竟然用幼稚這樣的字眼,張四修卻是疑惑了起來。
“殿下為何會說自己幼稚?”
蕭綱微笑了一下繼續說道。
“難道本王算不上幼稚嗎?因為那吳公子強搶民女,所以本王便全然不顧得罪臨川王的風險將其依法審判;因為那臨川王有謀逆之意,本王便全然不顧觸怒父皇的風險,將其也依法捉拿了。”
“本王落到今日這種田地,不就是因為本王太過於幼稚了嗎?不就是因為本王全然不像一個成熟的政客嗎?若是那蕭綜再次,保不準他會怎麽嘲笑本王呢。”
“不隻是蕭綜,本王相信就再父皇懲戒本王的那日,這建康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嘲笑本王幼稚呢。”
“而這李渝川能夠這個在此時來到這裏找到本王,說明其必定在這裏等候多時了,本王一個失勢的皇子,卻令他如此的看中,若他還算不上是和本王一樣幼稚的人,那本王也不知道到底還有誰能夠算得上幼稚的人了。”
雖然說著自己遭到貶謫的遭遇,但蕭綱卻一點也沒有不好的意味,他的平淡仿佛不是在說著自己,若是另外一個人似的。
“殿下,若這算是幼稚的話,那麽奴婢希望殿下永遠幼稚下去。”
張四修在一旁說道。
“是呀,可惜在那些人看來,本王就是一個幼稚透頂的人。”
蕭綱帶著淡淡的嘲諷說道。
“殿下,你又何須在意旁人的眼光呢。”
張四修繼續說道。
“本王自不會在意那些人的眼光,隻要我大梁的江山社稷變得越發的穩固了起來,本王便覺得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蕭綱看著窗外的風景,幽幽的說道。
車隊不斷的行駛,窗外的風景也在不斷的變換之中。
隻是此次一去,又不知今夕是何夕了呀。
...........................
時間迴到太極殿之時。
但如果你們認為就如此輕鬆的就在朕的手上占得便宜的話,那朕現在就告訴你們,你們錯了。
天下治亂,在朕一人。
朕知道自己錯了,但朕卻絕對不會承認,朕會接受你們的建議,但這卻不代表朕會這麽輕易的妥協。
朕要讓你們知道,這天下終究還是朕的天下。
“你們這是在向朕逼宮嗎?”
梁天子寒聲的說道。
“父皇,並非如此呀,兒臣等隻是希望父皇能夠對宗族有所約束呀。”
蕭綱誠懇的說道。
“不是?哈哈哈,難道你們以為朕老了,不中用了,就敢來如此忽悠朕了嗎?”
梁天子繼續寒聲的說道。
“父皇,兒臣所說真的全是肺腑之言呐,望父皇明察呀。”
蕭綱繼續誠懇的說道。
“好好好,明察,明察”
梁天子在嘴裏念叨了一下。
“朕今日可以依了你們的意,但是,晉安王。”
梁天子又看向了蕭綱。
“兒臣在。”
“你迴京已有多久了。”
梁天子閉著眼睛問道。
“迴父皇,已有兩月了。”
“恩,兩月,已是不久了,晉安王,你迴京都這麽久了,該到了出藩的時候了。”
ps:下一卷廣州刺史,馬上開始。
迎麵的微風吹來之時,感覺到的清爽少了,更多的是一絲的燥熱。
盛夏即將來臨了。
就在這個微風輕拂的清晨,晉安王府內的人卻是早早的就起了來。
“東西收拾好了沒有。”
“迴殿下,都已準備完畢。”
“好,那我們就出發吧。”
“是”
坐在離開建康的馬車之上,蕭綱一時間也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看著窗外稀疏的人群,蕭綱不禁感歎道。
“我進京之時,路上的行人便是如此,如今我要離去了,路上的行人依舊是如此呀。”
三月的早春,那時天色正亮,微風正好,路上行人稀稀拉拉,他蕭綱懷著對古中國的憧憬步入了這當時中國乃至於世界最繁華的城市--建康。
蕭綱至今也忘不了那時自己對著這陌生的世界到底懷揣著怎樣的熱情,他也忘不了這個他重生以來第一次進過的城市。
隻是如今,他要走了,他要離開這個令南朝之人魂牽夢繞的城市了,他不是不想留下來,隻是,他留不下來了。
與梁天子的戰爭,他贏了,也輸了。
他如今都還記得那一道聖旨,那就是他觸怒梁天子所付出的代價。
“父皇啊,兒臣不後悔。”
蕭綱喃喃自語道。
“因為至少,宗室之疾已除,無論父皇你忍不忍心,你都無法在偏袒於宗族了。”
想到這裏,蕭綱露出了一絲莫名的笑意。
“殿下,我們出了建康了。”
就在此時,張四修前來向蕭綱匯報道。
“這麽快就出來了嗎?我記得進京之時都沒有這麽快,看來就連老天都想要我快點遠離這個地方嗎?”
蕭綱苦澀的想到。
“殿下,現在是繼續趕路,還是先停下來。”
張四修問道。
“先停下來吧。”
蕭綱吩咐道。
“殿下有令先停止趕路。”
接到蕭綱的命令之後,張四修趕忙的就向著眾人喊道。
車隊停了下來以後,蕭綱下了馬車,向後眺望著這座建康城。
“昔我來思,楊柳依依;今我往矣,微風習習。”(為了應景,所以將此詩給改成這樣了,各位請不要糾結。)
蕭綱望著建康城,嘴裏不停的念叨著一些話語。
“殿下,請不要灰心,雖然陛下將殿下貶謫了,但殿下卻還是有機會迴來的。”
張四修見著自家殿下的如此模樣,趕緊在一邊勸道。
“本王沒有灰心,隻是想著就這麽走了也太沒有麵子了,所以本王想對著這建康城留下一句場麵話再走。”
蕭綱輕笑道。
“那不知殿下想留些什麽場麵話?”
“現在的本王灰溜溜的逃離了這京城,但本王一定會迴來的,待本王歸來之日,任何人都無法再讓本王妥協。”
蕭綱豪氣的說道。
“殿下,任何人嗎?”
“不錯”
“也包括?”
“也包括。”
見著如此的殿下,張四修的內心一時間也是生出了誓死效忠的感慨,雖然他本來就是誓死效忠於蕭綱的。
奴婢這一生見過許多次殿下意氣風發,但唯有那一次,奴婢終身難忘。
後來張四修對著自己的記述蕭綱生平的史官如此說道。
“好了,我們走吧。”
蕭綱吩咐道。
“晉安王殿下,是你嗎?是你的話就請等等在下。”
這時蕭綱的後方跑來了一個年輕士子。
蕭綱定晴一看,這不就是那李渝川嗎?
“星宇?竟是你,你為何知道本王會在此處?”
蕭綱對著李渝川問道。
“殿下,殿下。”
李渝川氣喘籲籲的說道。
“在下總算是追上你了,是太子殿下告知在下的。【零↑九△小↓說△網】”
“皇兄?”
“對,就是太子殿下。”
“皇兄為何會告知於你?”蕭綱問道。
“文會過後,在下便被太子殿下招入東宮,此次晉安王殿下所做之事,在下也聽太子殿下提起過,所以在下便專程來這裏等候著晉安王殿下。”李渝川答道。
“那你為何會來這裏候者本王?”蕭綱問道。
“殿下,王剛就是蕭綱,你可真是瞞的在下一等人好苦呀,實不相瞞,在下此次前來就是想追隨於殿下您的。”李渝川答道。
“你不是本王皇兄的幕僚嗎?”蕭綱問道。
“我雖是太子殿下的幕僚,但此次前來卻也是爭得了太子殿下的同意的。再者,在下相信,太子殿下不會因為少了在下一個幕僚便會如何,而相比於太子殿下,晉安王殿下您才是更加需要在下的。”
李渝川答道。
“你可知本王此次是前往何處嗎?”蕭綱又問道。
“在下當然知道。”李渝川答道。
“你可又知道,就是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中正嘲諷著本王呢。”蕭綱又問道。
“在下當然知道。”李渝川答道。
“那你還敢來追隨本王?”蕭綱問道。
“那殿下為何又敢觸怒陛下?”李渝川反問道。
“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本王身為皇子,怎能因自己的前途而棄我大梁的江山社稷於不顧?”蕭綱說道。
“殿下所說恰如在下所想,在下一介讀書之人,怎能因為功名利祿而棄明主。”李渝川堅定的答道。
聽著李渝川這話,蕭綱緊緊的盯著了李渝川的眼睛。
李渝川也毫不示弱,也對於蕭綱的注視寸步不讓,也是緊緊的盯著蕭綱。
注視了一會,也許是蕭綱體會到了李渝川的決心,又或者是什麽,蕭綱忽然叫到。
“好,星宇,本王就接受了你。”
“多謝殿下。”
李渝川對著蕭綱拱了拱手道。
“不知星宇可有要收拾的東西。”蕭綱對著李渝川問道。
“在下一身蓑衣足以,若是有其它所缺,不知殿下能否給在下提供?”李渝川對著蕭綱問道。
“當然可以。”蕭綱微笑著說道。
隨後,蕭綱和李渝川都坐到了馬車之上,隻不過蕭綱迴到了自己的座駕,李渝川卻是去和徐擒他們坐到了一起。
“殿下,這李公子為何會來這裏專程等候殿下?”
張四修疑惑的對著蕭綱說道。
看了一眼張四修,蕭綱微笑著對他說道。
“他呀!他是和本王一樣幼稚的人。”
見到蕭綱竟然用幼稚這樣的字眼,張四修卻是疑惑了起來。
“殿下為何會說自己幼稚?”
蕭綱微笑了一下繼續說道。
“難道本王算不上幼稚嗎?因為那吳公子強搶民女,所以本王便全然不顧得罪臨川王的風險將其依法審判;因為那臨川王有謀逆之意,本王便全然不顧觸怒父皇的風險,將其也依法捉拿了。”
“本王落到今日這種田地,不就是因為本王太過於幼稚了嗎?不就是因為本王全然不像一個成熟的政客嗎?若是那蕭綜再次,保不準他會怎麽嘲笑本王呢。”
“不隻是蕭綜,本王相信就再父皇懲戒本王的那日,這建康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嘲笑本王幼稚呢。”
“而這李渝川能夠這個在此時來到這裏找到本王,說明其必定在這裏等候多時了,本王一個失勢的皇子,卻令他如此的看中,若他還算不上是和本王一樣幼稚的人,那本王也不知道到底還有誰能夠算得上幼稚的人了。”
雖然說著自己遭到貶謫的遭遇,但蕭綱卻一點也沒有不好的意味,他的平淡仿佛不是在說著自己,若是另外一個人似的。
“殿下,若這算是幼稚的話,那麽奴婢希望殿下永遠幼稚下去。”
張四修在一旁說道。
“是呀,可惜在那些人看來,本王就是一個幼稚透頂的人。”
蕭綱帶著淡淡的嘲諷說道。
“殿下,你又何須在意旁人的眼光呢。”
張四修繼續說道。
“本王自不會在意那些人的眼光,隻要我大梁的江山社稷變得越發的穩固了起來,本王便覺得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蕭綱看著窗外的風景,幽幽的說道。
車隊不斷的行駛,窗外的風景也在不斷的變換之中。
隻是此次一去,又不知今夕是何夕了呀。
...........................
時間迴到太極殿之時。
但如果你們認為就如此輕鬆的就在朕的手上占得便宜的話,那朕現在就告訴你們,你們錯了。
天下治亂,在朕一人。
朕知道自己錯了,但朕卻絕對不會承認,朕會接受你們的建議,但這卻不代表朕會這麽輕易的妥協。
朕要讓你們知道,這天下終究還是朕的天下。
“你們這是在向朕逼宮嗎?”
梁天子寒聲的說道。
“父皇,並非如此呀,兒臣等隻是希望父皇能夠對宗族有所約束呀。”
蕭綱誠懇的說道。
“不是?哈哈哈,難道你們以為朕老了,不中用了,就敢來如此忽悠朕了嗎?”
梁天子繼續寒聲的說道。
“父皇,兒臣所說真的全是肺腑之言呐,望父皇明察呀。”
蕭綱繼續誠懇的說道。
“好好好,明察,明察”
梁天子在嘴裏念叨了一下。
“朕今日可以依了你們的意,但是,晉安王。”
梁天子又看向了蕭綱。
“兒臣在。”
“你迴京已有多久了。”
梁天子閉著眼睛問道。
“迴父皇,已有兩月了。”
“恩,兩月,已是不久了,晉安王,你迴京都這麽久了,該到了出藩的時候了。”
ps:下一卷廣州刺史,馬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