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戰鬥中損失的士兵,對於蠻子的大軍而言就好像是撓癢癢一般。
魔獸們折騰了許多個來迴,隻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一方麵是沒有出動魔熊,另一方麵是作戰時間有限;逆戟鯨也並不準備在這個階段就打退敵人,要的就是挫一挫敵人的銳氣。
顯然,他已經達到了目標。
等到先鋒隊伍抵達坡道附近的時候,隊伍已經變得散漫了許多。
塔爾向著隊伍的後方看去:這會兒,敵人最後一批隊伍剛離開城池不久,主要是投石車還有負責護衛的重裝士兵——這才是能打穿暴風關的關鍵所在。
前麵的四萬多人,最終目的就是打開前往關下的道路;
坡頂上是五千名最為精銳的科瑞族戰士;如果能夠打垮他們,那整個作戰幾乎就成功了一半。
沒有挑釁,沒有辱罵,更沒有交流,雙方默默地按照作戰訓練之中所要求的那樣展開隊伍:
蠻子一方,健碩如牛的精銳持盾重甲士兵組成了第一橫列;他們雙手緊緊地擎著特製的、完全遮蔽自己的雙斜麵金屬大盾,步履踏實地向著坡道上方推進;
他們的隊列並不密集——人和人之間保持著大半丈的空隙,確保滾木、石塊落在盾牌上之後可以通過斜麵滾落下去、盡量減少對隊伍的損傷;
連這些人的戰靴都是特製的:可以在後腳跟上安裝上金屬的塊狀高跟作為支撐,專門應對陡坡地麵。
而其他士兵則躲避在盾牌的後方成列前進。
這坡道長度有百餘丈;坡頂相對平緩,能夠容納較多的人。
科瑞族的戰士們正在不斷地將滾木和石塊搬運到坡頂——當然,不是從暴風關那邊搬來的,逆戟鯨認為那樣在真正作戰的時候很有可能來不及;
道路上的阻擊點,其作戰物資是由隱匿在森林中的倉庫提供的;戰士們在平時砍伐過樹木之後就直接將它們堆積在那裏,到了打仗的時候省時又省力。
在那些重甲士兵們開始推進的同時,戰士們就開始將木頭石頭一股腦地推下去。
滾木翻騰,在山坡上發出接連不斷的沉悶響聲,在蠻子們的心目中它不亞於兇狠的魔獸;
直接被那至少和腰一樣粗的木頭命中的話,即使不當場死掉也會被帶著滾落山下,屆時就算能夠保住一條小命,也絕對沒有再爬起來作戰的力量;
石頭則比木頭更加兇險;它們之中大多數重量和滾木差不了多少,體積卻小了許多,敵人搬運起來也更為方便——這使得它來襲的頻率要遠遠高於滾木;它也不需要什麽太多準備,這兒的漫山遍野都是;
對於不斷前進的蠻子士兵而言,他們能夠依仗的就是最前方那些穩步前進的重甲士兵;這也正是後者能夠拿至少三倍的糧餉的原因。
第一批滾木開始和蠻子的陣線展開接觸:它們猛地撞擊在雙斜麵盾牌上,發出震耳的悶響;重甲士兵咬緊牙關努力承受下這一擊,然後向前推一下盾牌——這樣的話,木頭就會向著較長的一端滑落,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左右兩列的士兵還會幫忙踹上一腳、懟上一劍,讓它們可以更快地滑到坡下;
而在坡麵的底部,士兵們盡可能躲在隊列的後方,還有一些持盾士兵幫忙遮護,暫時沒有出現損傷。
滾木大多數都命中了盾牌,木頭和金屬撞擊發出的巨大聲響在陡坡上響個沒完;在遠處的暴風關或是臨界城的城牆上看去,仿佛有一個音樂水平蹩腳的巨人在活動著它那龐大的手指,隨意地敲打著那粗獷生硬的鋼鐵琴鍵——演奏出的樂章也讓所有人的內心越發慌張。
落石則應用於搬運滾木的間隙之中;戰士們將大小不一的石塊向著坡下推去,相比剛才的攻擊顯得更加雜亂——它們大多都順著隊伍的縫隙滾了下去;
但,僅僅是擊中的一小部分,就足夠他們受的了。
岩石和金屬碰撞的響聲要更加清脆,給予士兵們的壓力也更大一些;
經過了剛才那一波滾木襲擊之後,最前方的重甲士兵體力已經出現了不小的消耗;他們的身體開始搖晃,腳步也沒之前那麽穩重了;當岩石砸到盾牌上的時候,縱然他們壓低了身軀、盡可能穩固住態勢,但依舊有相對體弱或是倒黴的人感覺要遭不住了;
很快,第一個被擊倒的士兵就出現了;人太多了,總有那麽些個點背的。
盾牌上並沒有留出觀察的位置——士兵們不能躲閃,不然身後的戰友會遭殃;一位重甲士兵被比他小不了多少的一塊巨石正麵擊中,整個人當時就向後倒了下去、然後向著坡低翻滾;
巨石並沒有因此而碎裂,而是接著盾牌的斜麵略微彈跳起來,將附近隊列中幾個躲閃不及的士兵砸死。
失去保護的隊列在這坡上就是活靶子一樣的存在。戰士們紛紛向著鄰近的隊列靠攏,以圖庇護;
空位轉瞬就由新的重甲戰士補上;他們繼續高舉盾牌,向著坡頂邁進——但,即將被砸落的士兵肯定不止一個;新一批的滾木已經如同催命的妖魔一般襲來,盾牌後的士兵怒吼著死撐!
此時隊列已經向坡上推進了四分之一左右;士兵的隊列之中開始有大漢衝出、快步跑到重甲士兵的位置上,抓準攻擊的間隙將其頂替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支持不住、更換時出現失誤而被砸倒的士兵又有好幾個;一個的倒下,意味著整個隊伍的潰散——不趕緊躲一下,命就沒了!
當然,蠻子士兵也沒有在被動挨打;
在推進到長弓可以攻擊坡頂的距離之後,盾牌後麵的普通士兵們將箭上了弦——比起火焰魔法瓶來,這種古老的武器更能夠在這種距離大顯神威;
他們也不探出頭去瞄準,隻是向著坡頂的方向調整好角度後就鬆手發射了出去;
箭雨開始落在坡頂的陣地上;搬運滾木、落石的戰士們需要在同伴的皮盾遮護下才能繼續進行工作,速率放慢了許多;
關上的塔爾看了一眼身側精神高度集中的逆戟鯨;後者這會兒並沒有慌張的跡象。
塔爾又看了一眼蠻子的隊伍——他們依然有序地前進著。
雙方真正的殺器都還藏匿著。
魔獸們折騰了許多個來迴,隻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一方麵是沒有出動魔熊,另一方麵是作戰時間有限;逆戟鯨也並不準備在這個階段就打退敵人,要的就是挫一挫敵人的銳氣。
顯然,他已經達到了目標。
等到先鋒隊伍抵達坡道附近的時候,隊伍已經變得散漫了許多。
塔爾向著隊伍的後方看去:這會兒,敵人最後一批隊伍剛離開城池不久,主要是投石車還有負責護衛的重裝士兵——這才是能打穿暴風關的關鍵所在。
前麵的四萬多人,最終目的就是打開前往關下的道路;
坡頂上是五千名最為精銳的科瑞族戰士;如果能夠打垮他們,那整個作戰幾乎就成功了一半。
沒有挑釁,沒有辱罵,更沒有交流,雙方默默地按照作戰訓練之中所要求的那樣展開隊伍:
蠻子一方,健碩如牛的精銳持盾重甲士兵組成了第一橫列;他們雙手緊緊地擎著特製的、完全遮蔽自己的雙斜麵金屬大盾,步履踏實地向著坡道上方推進;
他們的隊列並不密集——人和人之間保持著大半丈的空隙,確保滾木、石塊落在盾牌上之後可以通過斜麵滾落下去、盡量減少對隊伍的損傷;
連這些人的戰靴都是特製的:可以在後腳跟上安裝上金屬的塊狀高跟作為支撐,專門應對陡坡地麵。
而其他士兵則躲避在盾牌的後方成列前進。
這坡道長度有百餘丈;坡頂相對平緩,能夠容納較多的人。
科瑞族的戰士們正在不斷地將滾木和石塊搬運到坡頂——當然,不是從暴風關那邊搬來的,逆戟鯨認為那樣在真正作戰的時候很有可能來不及;
道路上的阻擊點,其作戰物資是由隱匿在森林中的倉庫提供的;戰士們在平時砍伐過樹木之後就直接將它們堆積在那裏,到了打仗的時候省時又省力。
在那些重甲士兵們開始推進的同時,戰士們就開始將木頭石頭一股腦地推下去。
滾木翻騰,在山坡上發出接連不斷的沉悶響聲,在蠻子們的心目中它不亞於兇狠的魔獸;
直接被那至少和腰一樣粗的木頭命中的話,即使不當場死掉也會被帶著滾落山下,屆時就算能夠保住一條小命,也絕對沒有再爬起來作戰的力量;
石頭則比木頭更加兇險;它們之中大多數重量和滾木差不了多少,體積卻小了許多,敵人搬運起來也更為方便——這使得它來襲的頻率要遠遠高於滾木;它也不需要什麽太多準備,這兒的漫山遍野都是;
對於不斷前進的蠻子士兵而言,他們能夠依仗的就是最前方那些穩步前進的重甲士兵;這也正是後者能夠拿至少三倍的糧餉的原因。
第一批滾木開始和蠻子的陣線展開接觸:它們猛地撞擊在雙斜麵盾牌上,發出震耳的悶響;重甲士兵咬緊牙關努力承受下這一擊,然後向前推一下盾牌——這樣的話,木頭就會向著較長的一端滑落,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左右兩列的士兵還會幫忙踹上一腳、懟上一劍,讓它們可以更快地滑到坡下;
而在坡麵的底部,士兵們盡可能躲在隊列的後方,還有一些持盾士兵幫忙遮護,暫時沒有出現損傷。
滾木大多數都命中了盾牌,木頭和金屬撞擊發出的巨大聲響在陡坡上響個沒完;在遠處的暴風關或是臨界城的城牆上看去,仿佛有一個音樂水平蹩腳的巨人在活動著它那龐大的手指,隨意地敲打著那粗獷生硬的鋼鐵琴鍵——演奏出的樂章也讓所有人的內心越發慌張。
落石則應用於搬運滾木的間隙之中;戰士們將大小不一的石塊向著坡下推去,相比剛才的攻擊顯得更加雜亂——它們大多都順著隊伍的縫隙滾了下去;
但,僅僅是擊中的一小部分,就足夠他們受的了。
岩石和金屬碰撞的響聲要更加清脆,給予士兵們的壓力也更大一些;
經過了剛才那一波滾木襲擊之後,最前方的重甲士兵體力已經出現了不小的消耗;他們的身體開始搖晃,腳步也沒之前那麽穩重了;當岩石砸到盾牌上的時候,縱然他們壓低了身軀、盡可能穩固住態勢,但依舊有相對體弱或是倒黴的人感覺要遭不住了;
很快,第一個被擊倒的士兵就出現了;人太多了,總有那麽些個點背的。
盾牌上並沒有留出觀察的位置——士兵們不能躲閃,不然身後的戰友會遭殃;一位重甲士兵被比他小不了多少的一塊巨石正麵擊中,整個人當時就向後倒了下去、然後向著坡低翻滾;
巨石並沒有因此而碎裂,而是接著盾牌的斜麵略微彈跳起來,將附近隊列中幾個躲閃不及的士兵砸死。
失去保護的隊列在這坡上就是活靶子一樣的存在。戰士們紛紛向著鄰近的隊列靠攏,以圖庇護;
空位轉瞬就由新的重甲戰士補上;他們繼續高舉盾牌,向著坡頂邁進——但,即將被砸落的士兵肯定不止一個;新一批的滾木已經如同催命的妖魔一般襲來,盾牌後的士兵怒吼著死撐!
此時隊列已經向坡上推進了四分之一左右;士兵的隊列之中開始有大漢衝出、快步跑到重甲士兵的位置上,抓準攻擊的間隙將其頂替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支持不住、更換時出現失誤而被砸倒的士兵又有好幾個;一個的倒下,意味著整個隊伍的潰散——不趕緊躲一下,命就沒了!
當然,蠻子士兵也沒有在被動挨打;
在推進到長弓可以攻擊坡頂的距離之後,盾牌後麵的普通士兵們將箭上了弦——比起火焰魔法瓶來,這種古老的武器更能夠在這種距離大顯神威;
他們也不探出頭去瞄準,隻是向著坡頂的方向調整好角度後就鬆手發射了出去;
箭雨開始落在坡頂的陣地上;搬運滾木、落石的戰士們需要在同伴的皮盾遮護下才能繼續進行工作,速率放慢了許多;
關上的塔爾看了一眼身側精神高度集中的逆戟鯨;後者這會兒並沒有慌張的跡象。
塔爾又看了一眼蠻子的隊伍——他們依然有序地前進著。
雙方真正的殺器都還藏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