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可能。
東境,啞橋,望原城側橋頭堡,夜。
石頭壘成的堡壘觀察哨上,一位貴族打扮的胖子在牆邊踱步,向著啞橋的方向看去。
月光皎潔,如輕紗灑落在橋頭堡牆上;淺夜寂靜,唯腳步迴蕩於守衛者心中。
本來應該是一副相當有詩意的景象——如果說主角不是一位走路都要晃三晃的胖子的話。
周圍的人們則更加破壞意境;
在他的身邊,是幾十名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歪歪扭扭的民兵;
這種或倚或坐個別懶漢甚至直接躺在地上的情況在貴族的軍隊之中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
然而他們不是,他們隻不過是達布羅的私兵;達布羅特別允許這些人在休息的時候放鬆一些。
在這幾十個人之中,還是有幾個站得比較筆直的——現在輪到他們值崗,那就絕對不允許有半點的懈怠。
休息的時候不必在意那些繁文縟節,但正經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全神貫注。
民兵們都知道,這個看起來毫無架子的大胖子在該心狠的時候毫不手軟;
之前一個代號“長毛兔”的青年和他聊得很開,但後來討人喜歡的兔子卻被砍了腦袋;
原因是因為他在召開作戰會議的時候,達布羅明明讓所有人都保持安靜,而那個不識相的家夥卻插了嘴。
軍令如山。
半點違反都會導致這無比冰冷的機械土崩瓦解。
日常巡視相當重要,尤其是在這種“絕境”之中;
哪怕運動對於達布羅這種大胖子而言相當艱難,也必須堅持下去。
在之前的突襲之中,達布羅成功帶著兩千人拿下了望原城側的橋頭堡,震驚了整個四界河戰線;
莫爾侯爵沒想到達布羅居然真的能夠把橋頭堡——還是望原城那邊的——給打下來;
這個趁虛而入的時間拿捏得非常好;即使東境士氣再怎麽高昂防禦再怎麽嚴密,節日的時候更是會有所懈怠;
兩邊的橋頭堡防衛力量大致相等,更何況,那橋頭堡就在望原城附近,就算受到襲擊也能及時應對,可以說比中境側的橋頭堡更難打下來;
中境大軍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你一個貴族次子帶著幾百殘兵敗將和一千五百士兵,能打下來?
但人家達布羅偏偏就是打下來了。
貝克則是完全不能理解:你中境側的橋頭堡都沒打下來,打望原城這邊的做什麽!?
有什麽用嗎?即使打下來之後,你們不一樣過不來?
沒錯,中境側的橋頭堡依舊固若金湯,他們的防守沒有半點的空隙;
占領東境側的橋頭堡後,達布羅明明建議莫爾侯爵不要貿然發起攻擊,可惜後者求勝心切,並沒有接納這一建議;
萬名中境戰士拚命對橋頭堡發起進攻,從清晨打到傍晚,丟下了近兩千人的性命,然而依舊沒有將橋頭堡造成多大損傷——因為中境側橋頭堡的戰力基本沒受到影響。
達布羅很能理解莫爾侯爵的心態——手下立了功,自己要是毫無作為的話,不免惹人笑話;
然而,就因為這個愚蠢的決定,讓那麽多忠誠勇敢的戰士血灑疆場……
為將者,不謹則敗,少慎易亡。
結果這下子中境和東境在士兵數量上的損失又差不多了——甚至東境還要更少一些;
因為,駐守望原城側橋頭堡的兩千名士兵們,有五百餘人保住了性命。
達布羅特意吩咐自己的手下,盡可能多留一些活口,這將是維持接下來場麵的必要資源。
望原城的投石機幾乎就在橋頭堡的頭頂;要是想往裏扔石頭甚至是整個拆了的話,完全不是難事,隻不過是從早上拆到下午還是晚上的問題。
如果不留下一些俘虜作為人質的話,啥時候被石頭給埋了都不知道。
達布羅對於懷特家族略有一些研究;這個家族的人崇尚仁善慈愛坦坦蕩蕩,絕對不會做出對自己人下手的事情;
因此,隻要放出消息,證明橋頭堡之中有大量的東境士兵,那這裏就是安全的。
至於望原城主動發動攻擊?當然,那是肯定會有的,就在祭雨節過去的第二天,數千人的隊伍就從望原城殺了出來。
但他們比起中境軍少了一樣東西——攻城器械。
這也怪不得貝克,他們原本是守城的,預備那種東西幹什麽?
相比之下,他們撤退得顯然比中境那邊更快一些;
雙方撤退的原因都是因為承受不了損失;但很顯然,貝克比起莫爾侯爵來要心軟一些。
有的時候,心軟反而比較明智,因為就算繼續進攻也沒什麽用的;
那一千五百名正規士兵的戰鬥力可不虛;簡單地了解橋頭堡內的布防之後,這裏就和河對岸的堡壘一樣堅不可摧。
雙方似乎再次陷入到了僵持之中,都無法攻下近在眼前的橋頭堡。
但達布羅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簡單,等。
等就完事了。
目前這個情況下,達布羅處於被包圍的態勢——一側是敵人的橋頭堡,另一側則是大本營;
而中境那邊的橋頭堡也一樣;
換句話說,雙方現在,都沒有辦法得到及時的供給。
雙方目前箭矢石塊等作戰物資還算充足,但糧食就不一樣了。
達布羅自然不用說,一旦出堡就有投石機伺候,運糧隊想要從陸路或者水路運送都行不通;
中境那邊的橋頭堡情況也相當惡劣——陸地被中境大軍所封鎖,無法輸送糧食;
四界河河岸也被達布羅封鎖,一旦有船隻接近就會遭到弩箭的襲擊。
但達布羅有信心——敵人肯定會比自己先坐不住。
雙方都無法攻占橋頭堡的情況下,要比的就是橋頭堡內糧食的存量;誰先斷糧,誰就先崩潰。
而達布羅這邊的要更多一些——這還要感謝貝克。
其一,啞橋的糧食大多囤積在望原城這一側,以防在對岸陷落的時候損失過多的糧食;
其二,祭雨節的時候民眾送來了大量的糧食,而這些糧食幾乎都是送到“作戰前線”橋頭堡的。
由於這兩點,達布羅這邊的糧食是對方的數倍之多,而人數卻隻比對方多出一半左右。
再高的士氣,也比不過饑餓時候的幹糧……
東境,啞橋,望原城側橋頭堡,夜。
石頭壘成的堡壘觀察哨上,一位貴族打扮的胖子在牆邊踱步,向著啞橋的方向看去。
月光皎潔,如輕紗灑落在橋頭堡牆上;淺夜寂靜,唯腳步迴蕩於守衛者心中。
本來應該是一副相當有詩意的景象——如果說主角不是一位走路都要晃三晃的胖子的話。
周圍的人們則更加破壞意境;
在他的身邊,是幾十名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歪歪扭扭的民兵;
這種或倚或坐個別懶漢甚至直接躺在地上的情況在貴族的軍隊之中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
然而他們不是,他們隻不過是達布羅的私兵;達布羅特別允許這些人在休息的時候放鬆一些。
在這幾十個人之中,還是有幾個站得比較筆直的——現在輪到他們值崗,那就絕對不允許有半點的懈怠。
休息的時候不必在意那些繁文縟節,但正經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全神貫注。
民兵們都知道,這個看起來毫無架子的大胖子在該心狠的時候毫不手軟;
之前一個代號“長毛兔”的青年和他聊得很開,但後來討人喜歡的兔子卻被砍了腦袋;
原因是因為他在召開作戰會議的時候,達布羅明明讓所有人都保持安靜,而那個不識相的家夥卻插了嘴。
軍令如山。
半點違反都會導致這無比冰冷的機械土崩瓦解。
日常巡視相當重要,尤其是在這種“絕境”之中;
哪怕運動對於達布羅這種大胖子而言相當艱難,也必須堅持下去。
在之前的突襲之中,達布羅成功帶著兩千人拿下了望原城側的橋頭堡,震驚了整個四界河戰線;
莫爾侯爵沒想到達布羅居然真的能夠把橋頭堡——還是望原城那邊的——給打下來;
這個趁虛而入的時間拿捏得非常好;即使東境士氣再怎麽高昂防禦再怎麽嚴密,節日的時候更是會有所懈怠;
兩邊的橋頭堡防衛力量大致相等,更何況,那橋頭堡就在望原城附近,就算受到襲擊也能及時應對,可以說比中境側的橋頭堡更難打下來;
中境大軍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你一個貴族次子帶著幾百殘兵敗將和一千五百士兵,能打下來?
但人家達布羅偏偏就是打下來了。
貝克則是完全不能理解:你中境側的橋頭堡都沒打下來,打望原城這邊的做什麽!?
有什麽用嗎?即使打下來之後,你們不一樣過不來?
沒錯,中境側的橋頭堡依舊固若金湯,他們的防守沒有半點的空隙;
占領東境側的橋頭堡後,達布羅明明建議莫爾侯爵不要貿然發起攻擊,可惜後者求勝心切,並沒有接納這一建議;
萬名中境戰士拚命對橋頭堡發起進攻,從清晨打到傍晚,丟下了近兩千人的性命,然而依舊沒有將橋頭堡造成多大損傷——因為中境側橋頭堡的戰力基本沒受到影響。
達布羅很能理解莫爾侯爵的心態——手下立了功,自己要是毫無作為的話,不免惹人笑話;
然而,就因為這個愚蠢的決定,讓那麽多忠誠勇敢的戰士血灑疆場……
為將者,不謹則敗,少慎易亡。
結果這下子中境和東境在士兵數量上的損失又差不多了——甚至東境還要更少一些;
因為,駐守望原城側橋頭堡的兩千名士兵們,有五百餘人保住了性命。
達布羅特意吩咐自己的手下,盡可能多留一些活口,這將是維持接下來場麵的必要資源。
望原城的投石機幾乎就在橋頭堡的頭頂;要是想往裏扔石頭甚至是整個拆了的話,完全不是難事,隻不過是從早上拆到下午還是晚上的問題。
如果不留下一些俘虜作為人質的話,啥時候被石頭給埋了都不知道。
達布羅對於懷特家族略有一些研究;這個家族的人崇尚仁善慈愛坦坦蕩蕩,絕對不會做出對自己人下手的事情;
因此,隻要放出消息,證明橋頭堡之中有大量的東境士兵,那這裏就是安全的。
至於望原城主動發動攻擊?當然,那是肯定會有的,就在祭雨節過去的第二天,數千人的隊伍就從望原城殺了出來。
但他們比起中境軍少了一樣東西——攻城器械。
這也怪不得貝克,他們原本是守城的,預備那種東西幹什麽?
相比之下,他們撤退得顯然比中境那邊更快一些;
雙方撤退的原因都是因為承受不了損失;但很顯然,貝克比起莫爾侯爵來要心軟一些。
有的時候,心軟反而比較明智,因為就算繼續進攻也沒什麽用的;
那一千五百名正規士兵的戰鬥力可不虛;簡單地了解橋頭堡內的布防之後,這裏就和河對岸的堡壘一樣堅不可摧。
雙方似乎再次陷入到了僵持之中,都無法攻下近在眼前的橋頭堡。
但達布羅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簡單,等。
等就完事了。
目前這個情況下,達布羅處於被包圍的態勢——一側是敵人的橋頭堡,另一側則是大本營;
而中境那邊的橋頭堡也一樣;
換句話說,雙方現在,都沒有辦法得到及時的供給。
雙方目前箭矢石塊等作戰物資還算充足,但糧食就不一樣了。
達布羅自然不用說,一旦出堡就有投石機伺候,運糧隊想要從陸路或者水路運送都行不通;
中境那邊的橋頭堡情況也相當惡劣——陸地被中境大軍所封鎖,無法輸送糧食;
四界河河岸也被達布羅封鎖,一旦有船隻接近就會遭到弩箭的襲擊。
但達布羅有信心——敵人肯定會比自己先坐不住。
雙方都無法攻占橋頭堡的情況下,要比的就是橋頭堡內糧食的存量;誰先斷糧,誰就先崩潰。
而達布羅這邊的要更多一些——這還要感謝貝克。
其一,啞橋的糧食大多囤積在望原城這一側,以防在對岸陷落的時候損失過多的糧食;
其二,祭雨節的時候民眾送來了大量的糧食,而這些糧食幾乎都是送到“作戰前線”橋頭堡的。
由於這兩點,達布羅這邊的糧食是對方的數倍之多,而人數卻隻比對方多出一半左右。
再高的士氣,也比不過饑餓時候的幹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