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一戰導火索(中)


    倫敦會議於5月複會,交戰國簽訂和約。土耳其把依諾斯到,密土亞線以西的領土全部割給巴爾幹各國,隻保留伊斯坦布爾附近不大的地區。


    經過長期鬥爭的阿爾巴尼亞人民,終於獲得了獨立。


    利益分配


    巴爾幹同盟各國,在分配戰果時發生了分歧,爭吵隨之而起。由於保加利亞得到的土地最多,因此塞爾維亞要求,保加利亞劃出馬其頓的一部分給它。


    希臘則要求得到,馬其頓南部和西色雷斯,門的內哥羅也想從,保加利亞手中取得部分土地,連未參加同盟的羅馬尼亞,也向保加利亞索要南多布羅加,均被保拒絕。


    土耳其也想乘機,奪迴東色雷斯地區。結果這些有領土要求的國家,聯合起來對付保加利亞。


    同盟國竭力破壞巴爾幹同盟,協約國則公開站在希塞等國一邊。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和希臘簽訂反保同盟,接著羅馬尼亞也參加這個同盟。


    保加利亞為了先發製人,於6月29日首先向塞爾維亞宣戰。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不久也加入了反保戰爭,保加利亞在戰爭中遭到失敗。


    8月10日,雙方在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簽訂和約,羅馬尼亞獲得了南多布羅加,塞爾維亞獲得了馬其頓大部,希臘獲得了南部馬其頓、西色雷斯和裏克特島。


    土耳其利用巴爾幹國家的內訌,重占亞得裏亞堡。


    兩次巴爾幹戰爭,推動了奧匈統治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斯拉夫人的民族運動,他們要求和塞爾維亞合並,建立一個大塞爾維亞國家。


    奧匈帝國堅決反對,塞爾維亞的擴大,並決定吞並塞爾維亞。奧塞的衝突勢必引起奧俄的衝突,以及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衝突。


    巴爾幹已成為歐洲列強,矛盾的焦點和歐洲的火藥庫。


    事件被利用


    弗蘭茨?斐迪南在薩拉熱窩遇刺事件,被推動戰爭的兩大軍事集團所利用。奧匈的軍國主義者大肆叫嚷,“拔出寶劍,對準塞爾維亞”,徹底摧毀,奧匈稱霸巴爾幹的障礙。維也納一家報紙寫道:“六年來我們一直等待著,一切嚴重的緊張局勢最後爆發……我們要戰爭,因為這是我們人心的信念。


    我們的理想隻有通過一次戰爭,用激進的突然方式才能實現:這是一個強盛的奧匈帝國。”事件發生的次日,奧匈總參謀長,赫特岑多夫和外交大臣貝希多爾德,都認為:“解決塞爾維亞問題”的時機到了,要求立即進行軍事動員,對塞爾維亞宣戰。


    但他們也擔心俄國的幹預,於是就請求德皇威廉幫忙。


    戰爭時機


    德國渴求戰爭,認為1914年進行戰爭有利,1914年有兩件事促使德國力求速戰。一是6月間德國完成了,基爾運河的加寬工程,使新造的“無畏艦”能從北海通過運河直接駛入波羅的海,加速軍隊調動的靈活性。


    二是:4月份英國開始同俄國進行海軍談判,小毛奇獲知此事後,大為不安。6月1日,小毛奇對曾出使英國,多年的埃克哈德施泰因說:“我們已準備就緒,在我們是愈快愈好。”


    德國深知,如果戰爭拖至1917年發生,那時俄法兩國完成新的擴軍計劃,實力對比會起變化。德國外交大臣亞哥夫,在1914年7月寫給駐英大使的信中說:“1914年,俄國基本上尚未做好戰爭準備。


    法英兩國,也不願意1914年打仗。根據所有權威人士的推測,再過幾年,俄國就有戰鬥力了。


    到那時,它用自己士兵的數量,就能壓倒我們。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和戰略鐵路都將建成,然而我們的集團的力量,卻將日漸衰弱下去。


    ”德國人預感到俄國的力量,將日益增強,而現時貌似強大的奧匈帝國,將日趨衰落,因此希望,在實力對比有利的情況下發動戰爭。


    6月28日星期日下午,德皇在基爾海麵遊艇上,獲悉弗蘭茨?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停止瀏覽活動。


    他活像一個押下了賭注的賭徒一樣,不停地狂叫道:“1914年是千載一時的機會!”


    7月5日,奧匈駐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蘭茨.約瑟夫皇帝的親筆信呈交威廉二世。信上說:奧皇儲遇刺,“是俄國和塞爾維亞大斯拉夫主義者,直接鼓動的結果;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國同盟,分裂我的帝國…..。


    1914年7月5日和1914年7月6日,威廉二世接連召集高級將領和政府大臣,在波茨坦宮舉行會議。


    他把可能發生戰爭的信息,告訴自己的寵臣。將軍們迴答皇帝說,一切戰爭準備已經就緒。


    總參謀部的軍需部長,報告皇帝說:“在這次覲見後,我就沒有,什麽事情可以做了。動員計劃已在1914年3月31日完成。


    軍隊和往常一樣,都已做好準備。”於是德國作出了發動戰爭的決策。


    奧總參謀長,也於7月5日謁見奧皇,轉達了德國的答複。這位82歲的老皇帝喃喃地說:“1914年我們不能再迴頭了,將要有一場可怕的戰爭。”


    奧匈立即著手,準備挑動戰爭。在德奧準備發動戰爭的同時,俄法兩國也積極備戰。7月20日,法國總統彭加勒,和總理維維安尼訪問俄國。


    兩國相互保證說,一旦對德國開戰,兩國一定履行自己,作為盟國的義務,俄國過去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國際危機中,曾經三次讓步和退縮,1914年它決定這次絕不讓步和退縮了。


    俄法在兩國會談公報中,以及在公開的外交場合,都一再強調兩國“珍貴的友誼”,大肆渲染“親如兄弟的海陸軍力量”,並互相表示要“忠誠不懈地與它的盟邦合作”。


    兩國首腦會談期間,俄國在彼得堡冬宮,舉行了招待宴會。席間,彭加勒特地同奧匈大使交談,要大使轉告奧匈政府“應當特別慎重”處理對塞爾維亞的關係。


    戰爭準備


    英國也已經做好戰爭準備,並且認為遲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將對自己不利。因為英國看到德國的生產能力,比自己強大。


    在海軍造艦競賽中,將會很快趕上來,希望在1914年,仍保持海軍優勢的情況下,通過戰爭擊敗危險的競爭對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紅警在晚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炮愛好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炮愛好者並收藏我的紅警在晚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