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裏齊瞻已經微微蹙眉。他皺眉的原因,是這個叫齊民的,有一種非常的自以為是,理所當然。
他自稱是齊家人,他奶奶是齊家太老爺的外室,問題是這一點還沒有確定呢,他來投奔已經是很唐突了,卻還能帶著這麽多不相幹的人。
那齊民還沒介紹完呢,最後指著那個老頭子和兩個五六歲,六七歲的男孩女孩兒:“這位是我奶奶的親弟弟,這是他的孫子和孫女。家裏頭也是沒有其他人了,到底活不下去了,便跟著我來認親。”
真是跟齊家完全不相幹。
齊瞻想了想道:“你們住在哪裏?”
齊民一聽苦笑:“這一路上風餐露宿的,哪裏有住的地方,這邊我們不認識其他的人,自然是更沒有住的地方了……”
齊瞻就道:“這樣吧,我看你領的這些大部分是女眷,老的老少的少的,其他的先不說,我先給你安頓了。你留在這裏,好好說說你的來曆。”
說著叫小廝進來,讓去請了莫媽媽過來,將這些人去安頓到斜角街去。
斜角街,是齊家出去之後往東走兩條街,有條斜角的胡同,那裏麵一排房子全都是齊家的,住的也都是來齊家打秋風的人。
齊家雖然會安頓這些人,但是不會讓人長久住在這裏,如果肯在齊家做事的,就按照規矩來,從開始領薪俸的頭一天就要從這裏搬出來了。如果是賣身的就和府裏下人一樣的安頓,不賣身的就自己賃房子去。
不過齊家薪俸高,在城裏或者城門口賃房子,完全也租得起。
先把那些婦人打發走了,齊瞻這才叫那個叫齊民的,詳細說情況。齊民還沒有張口,一個小廝從外麵跑著進來了,躬身迴稟:“老爺過來了。”
齊瞻忙站起來出去迎,看見不但是齊老爺,齊麓也跟這一塊兒過來。齊瞻專門往外走了走,離開屋門口。
齊老爺就道:“有小廝迴稟,說這邊來了一個自稱是什麽外室兒子的人?”
齊麓也道:“我早上出門的時候聽你嫂子說,有自稱本家的來投靠,原本沒當迴事,在父親那兒正說著話呢,聽見這麽一茬子,是你嫂子說的,昨天來的那什麽本家嗎?”
齊瞻道:“是。他自稱是爺爺在山東做生意的時候,納的一個外室的孫子。帶著他全家,他大姨子和五六個女兒,還有他自稱的那個外室的弟弟一家子。”
齊老爺氣的胡子都翹起來了:“什麽亂七八糟的!”
說著就要進去。
齊瞻忙拉住了輕聲道:“爹,您也別急,這種事查一查就清清楚楚的,如果是亂攀扯的,趕出去就完了,不用跟這種人生氣。”
齊麓也道:“是啊,先聽聽他怎麽說……也許是真的呢。”他說著就笑了起來。
齊老爺瞪了齊麓一眼,當先的進去了。齊瞻和齊麓忙跟在後麵。
小廝站在門口,所以那個齊民並不敢跟著出來,站在屋裏頭惴惴不安的等著,等看見一個穿著殷紅底五幅棒壽團花的玉綢長衫的老爺子走了進來,剛剛的齊五爺亦步亦趨跟在後麵,猜想就是齊五爺的父親,齊家的老爺子。
齊民很懂事,馬上跪下了:“見過齊老爺。”稱唿上,他倒是不先攀關係。
齊老爺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齊民。”
齊老爺一愣,轉頭看齊瞻:“齊敏?”
“民,民間的民。”齊瞻笑著道。
齊民莫名其妙。
齊老爺就更不高興了,怎麽還跟自己女兒的名字混了?真是煩!臉上也不太好看,問道:“你說你奶奶是我爹的外室?哪一年的事?他去山東做什麽生意?山東哪裏?你們這些年跟齊家哪些人聯係過?你奶奶叫什麽名字,什麽時候生的你父親?你……”
“爹。”齊瞻笑著叫了一聲,終於將齊老爺的一連串問題打斷了。
齊老爺停下了,也知道自己這氣憤的語氣還是挺明顯的,頓了頓緩和了一點,道:“該說的總要說清楚。”
齊民就連聲的道:“是,是,該說的總得說清楚。原本我也知道,這樣冒昧的過來了,實在也是失禮,隻是……家裏頭遭災了,颶風把家裏房子都給刮沒了,水淹了整個宅子,實在是活不下去了……”
“行了,坐下慢慢說吧。”齊麓打斷了他的訴苦,
齊民坐下了,小廝給上了一杯茶,他就急忙的點頭示意著,端起來喝了一口,這才道:“我奶奶叫魏杏,家是青州府轄下薛集鎮。奶奶的父親是當地的鄉紳,也是管著當地特產,青州蜜桃的近三百畝桃園的主管。”
說到這裏解釋道:“那邊的桃園有兩百五十畝左右是當地的鄉紳的,還有五十畝是其他一些鎮上的人的,因為他們的少,每年蜜桃產了之後,就傍著鄉紳們的蜜桃一塊兒賣,這樣能賣上去價格,也不愁銷售。若是他們自己賣的話,因為少不太好賣,且價格也上不去。所以,這就需要有人統管一下,而我奶奶的爹就是統管這個的。”
也沒人問什麽,齊家父子三個,加上樓上的妯娌兩個,全都聽著。
齊民接著道:“應該是庚申年,爺爺到了薛集鎮,他是做的香料生意,當時薛集鎮有人出售龍涎香,還挺多的,很罕見。因為這個生意需要中間人,我奶奶的父親是當地的鄉紳,又是桃園主管,也懂生意上的事情,因此雙方找的他當這個中人。”
樓上,崔氏湊到了溫竹青的耳邊低聲道:“還挺囉嗦的。”
溫竹青點了點頭,她也有這種感覺,估計齊家父子三人聽著也有這種感覺。當然,齊民說的這麽清楚,應該是為了讓齊家人相信,他真的是府裏的親戚。
不過,溫竹青已經覺著有一點不太對勁的地方。
齊民看裝扮應該是鄉下人,但言談舉止卻又像是讀過書一樣,說起事情來也頭頭是道。
當然也許真的是讀過書的,小時候家境好的,長大了什麽緣故窮困了,這就看他這會兒說的家裏情況了。
他自稱是齊家人,他奶奶是齊家太老爺的外室,問題是這一點還沒有確定呢,他來投奔已經是很唐突了,卻還能帶著這麽多不相幹的人。
那齊民還沒介紹完呢,最後指著那個老頭子和兩個五六歲,六七歲的男孩女孩兒:“這位是我奶奶的親弟弟,這是他的孫子和孫女。家裏頭也是沒有其他人了,到底活不下去了,便跟著我來認親。”
真是跟齊家完全不相幹。
齊瞻想了想道:“你們住在哪裏?”
齊民一聽苦笑:“這一路上風餐露宿的,哪裏有住的地方,這邊我們不認識其他的人,自然是更沒有住的地方了……”
齊瞻就道:“這樣吧,我看你領的這些大部分是女眷,老的老少的少的,其他的先不說,我先給你安頓了。你留在這裏,好好說說你的來曆。”
說著叫小廝進來,讓去請了莫媽媽過來,將這些人去安頓到斜角街去。
斜角街,是齊家出去之後往東走兩條街,有條斜角的胡同,那裏麵一排房子全都是齊家的,住的也都是來齊家打秋風的人。
齊家雖然會安頓這些人,但是不會讓人長久住在這裏,如果肯在齊家做事的,就按照規矩來,從開始領薪俸的頭一天就要從這裏搬出來了。如果是賣身的就和府裏下人一樣的安頓,不賣身的就自己賃房子去。
不過齊家薪俸高,在城裏或者城門口賃房子,完全也租得起。
先把那些婦人打發走了,齊瞻這才叫那個叫齊民的,詳細說情況。齊民還沒有張口,一個小廝從外麵跑著進來了,躬身迴稟:“老爺過來了。”
齊瞻忙站起來出去迎,看見不但是齊老爺,齊麓也跟這一塊兒過來。齊瞻專門往外走了走,離開屋門口。
齊老爺就道:“有小廝迴稟,說這邊來了一個自稱是什麽外室兒子的人?”
齊麓也道:“我早上出門的時候聽你嫂子說,有自稱本家的來投靠,原本沒當迴事,在父親那兒正說著話呢,聽見這麽一茬子,是你嫂子說的,昨天來的那什麽本家嗎?”
齊瞻道:“是。他自稱是爺爺在山東做生意的時候,納的一個外室的孫子。帶著他全家,他大姨子和五六個女兒,還有他自稱的那個外室的弟弟一家子。”
齊老爺氣的胡子都翹起來了:“什麽亂七八糟的!”
說著就要進去。
齊瞻忙拉住了輕聲道:“爹,您也別急,這種事查一查就清清楚楚的,如果是亂攀扯的,趕出去就完了,不用跟這種人生氣。”
齊麓也道:“是啊,先聽聽他怎麽說……也許是真的呢。”他說著就笑了起來。
齊老爺瞪了齊麓一眼,當先的進去了。齊瞻和齊麓忙跟在後麵。
小廝站在門口,所以那個齊民並不敢跟著出來,站在屋裏頭惴惴不安的等著,等看見一個穿著殷紅底五幅棒壽團花的玉綢長衫的老爺子走了進來,剛剛的齊五爺亦步亦趨跟在後麵,猜想就是齊五爺的父親,齊家的老爺子。
齊民很懂事,馬上跪下了:“見過齊老爺。”稱唿上,他倒是不先攀關係。
齊老爺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齊民。”
齊老爺一愣,轉頭看齊瞻:“齊敏?”
“民,民間的民。”齊瞻笑著道。
齊民莫名其妙。
齊老爺就更不高興了,怎麽還跟自己女兒的名字混了?真是煩!臉上也不太好看,問道:“你說你奶奶是我爹的外室?哪一年的事?他去山東做什麽生意?山東哪裏?你們這些年跟齊家哪些人聯係過?你奶奶叫什麽名字,什麽時候生的你父親?你……”
“爹。”齊瞻笑著叫了一聲,終於將齊老爺的一連串問題打斷了。
齊老爺停下了,也知道自己這氣憤的語氣還是挺明顯的,頓了頓緩和了一點,道:“該說的總要說清楚。”
齊民就連聲的道:“是,是,該說的總得說清楚。原本我也知道,這樣冒昧的過來了,實在也是失禮,隻是……家裏頭遭災了,颶風把家裏房子都給刮沒了,水淹了整個宅子,實在是活不下去了……”
“行了,坐下慢慢說吧。”齊麓打斷了他的訴苦,
齊民坐下了,小廝給上了一杯茶,他就急忙的點頭示意著,端起來喝了一口,這才道:“我奶奶叫魏杏,家是青州府轄下薛集鎮。奶奶的父親是當地的鄉紳,也是管著當地特產,青州蜜桃的近三百畝桃園的主管。”
說到這裏解釋道:“那邊的桃園有兩百五十畝左右是當地的鄉紳的,還有五十畝是其他一些鎮上的人的,因為他們的少,每年蜜桃產了之後,就傍著鄉紳們的蜜桃一塊兒賣,這樣能賣上去價格,也不愁銷售。若是他們自己賣的話,因為少不太好賣,且價格也上不去。所以,這就需要有人統管一下,而我奶奶的爹就是統管這個的。”
也沒人問什麽,齊家父子三個,加上樓上的妯娌兩個,全都聽著。
齊民接著道:“應該是庚申年,爺爺到了薛集鎮,他是做的香料生意,當時薛集鎮有人出售龍涎香,還挺多的,很罕見。因為這個生意需要中間人,我奶奶的父親是當地的鄉紳,又是桃園主管,也懂生意上的事情,因此雙方找的他當這個中人。”
樓上,崔氏湊到了溫竹青的耳邊低聲道:“還挺囉嗦的。”
溫竹青點了點頭,她也有這種感覺,估計齊家父子三人聽著也有這種感覺。當然,齊民說的這麽清楚,應該是為了讓齊家人相信,他真的是府裏的親戚。
不過,溫竹青已經覺著有一點不太對勁的地方。
齊民看裝扮應該是鄉下人,但言談舉止卻又像是讀過書一樣,說起事情來也頭頭是道。
當然也許真的是讀過書的,小時候家境好的,長大了什麽緣故窮困了,這就看他這會兒說的家裏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