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因為石二哥懂藥材,因此種地的時候選的是種人參,房前屋後種了很多,順便在犄角旮旯種了幾株金銀花,如今泡茶用的就是金銀花。
李香坐下了就笑問道:“竹青姐,你見過吳遠沒有?好像說是鹹陽城那個鋪子就是吳遠管著呢,說不定以後吳遠兩口子要搬到鹹陽城去住。”說著用胳膊肘撞了一下石曉楠。
石曉楠頓時臉更紅了,使勁推了李香一下。
溫竹青又是驚訝又是笑的道:“這個我真不知道,這不挺好的?鹹陽這邊的生意若是做的好了,以後曉楠一家子就搬到了鹹陽來,我也有個伴了呢。”
李香嘻嘻笑著推石曉楠。 石曉楠漲紅了臉道:“別說我了,人家小二武哥也琢磨去鹹陽呢,武哥一家這兩年掙的錢全都存起來了,隻說到時候要去城裏開吃食鋪子,說不定就去鹹陽呢。”她紅著臉對李香道:“說不定你們兩口子
先搬去。”
李香也紅了臉。
溫竹青驚喜的笑道:“這是真的?”
鄉下人會做吃的,這一點都不稀奇,西北這邊的麵食很多,但麵皮一種,便有麵呱呱、切片、麵筋、烙麵皮等等好幾種,涼皮也很多種,羊肉泡饃、肉夾饃、拉麵、漿水麵等等更是不計其數。 武嬸子是從岐山那邊嫁過來的,她娘家的村子靠著官道,村裏很多人家都在官道邊做些小生意,大部分都是做這種吃食攤子,尤其是夏天,走在路上的行人累了,困了,渴了,就在這小攤子邊停下,
吃一碗漿水麵,簡直從頭清爽到尾。
武嬸子嫁過來之後,做的麵食在村裏也是數一數二的。
溫竹青還吃過武嬸子做的玉米麵糊糊。玉米是前朝才引進的糧食,現如今西北這邊已經是種的很普及了,鹹陽這邊有很多做法。
將玉米麵倒進水裏,加火燒開,用擀麵杖一直攪動,根據情況加玉米麵,一直到攪起來很費力了,這才停止加麵,依然是小火燒著,不停攪動。
差不多就關火,將玉米麵放在盤子裏,晾涼了用刀子化成四方塊,涼拌了很好吃。 還有一種是關火之後,趁熱將玉米糊糊放在漏勺上麵,下麵放個盆,盆裏倒上涼開水。用勺子將漏勺裏的玉米麵糊糊按壓,這樣玉米麵糊糊就會順著漏勺掉落到下麵的涼水盆中。而玉米麵糊糊已經變
成了一小坨一小坨的小魚兒狀。
這樣做出來的叫玉米麵小魚,也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吃食。
溫竹雨和溫竹風以前常來武家吃武嬸子做的飯菜。
武家開個吃食的小攤子,這想法也一直都有,隻是沒機會,可能之前也沒有那個本錢。 武家三個兒子兩個姑娘,人都叫大武哥,小武哥,最小的便成了小二武,便是李香的夫婿,姑娘大的已經出嫁了,二姑娘叫武玲,今年十二歲,倒是定的早,不過成親的日子還沒定,因著小可以慢慢
來,明年才商量。 “武嬸子開始想,每次趕集的時候去縣城擺個小攤好了,但是真的準備做起來,又實在麻煩。挑擔子擺攤其實很費事的,又是吃的,洗洗涮涮的要很多水,掙的錢不夠這折騰的。這不家裏頭有了點存錢
,便想幹脆在縣城開個鋪子。”石曉楠說著轉頭看李香:“是不是這樣?”
李香紅著臉,不過說的是正事,便也點頭:“大武哥的意思,要開就開個鋪子,而且直接去開在鹹陽去。武叔武嬸子覺著那樣太過了,家裏有幾個錢值得這樣的折騰?”
“大武哥想去鹹陽開鋪子?”溫竹青驚訝的問道。 李香道:“大武哥說,陳倉縣城咱們沒什麽熟人,雖然有吳家,但之前關係也淡,有事人家未必幫忙。他常年在鹹陽城裏做工,好歹的對街麵熟悉。還有咱們村種的花花草草、進山采的藥材也都是送到
鹹陽城,隔三差五……不,幾乎是天天都有去鹹陽城的人,若是帶點什麽說什麽做什麽事,這都是方便。村裏人去鹹陽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小武哥也說,縣城到底小,雖然來往也有生意人,可大部分生意人到了這邊,願意落腳到鹹陽城裏去,大城市轉轉看看,吃點本地的特產啥的。縣城這邊趕集的都是本地的人,誰也不會為了吃一口麵
就專門的停下。生意上來說,到底是去鹹陽城好些。”
這話倒是有道理。
李香道:“不過鹹陽的鋪子貴,再說那樣的地界,鄉下人去了哪裏容易站穩腳跟,所以這事就一直這樣商量著,拖了下來。”
溫竹青點頭道:“鋪子我可以幫著問問,如果是小鋪子,不是特別好的街,一二兩的很多,若是開在菜市場那些地方,更便宜,一個月幾百文的都有。”
李香一聽有些驚訝:“一個月幾百文的鋪麵有嗎?” 溫竹青點頭:“有,菜市場裏麵兩三百文的都有。這種就和攤子一樣的,隻是周圍有些木板隔成一個個的單獨攤位。吃飯的大部分也都是菜市場裏麵的人,不管賣什麽的,總要吃飯啊,這些人也是客人
。菜市場靠外麵,攤位貴一點,五百文八百文的,鋪麵更好一些,那就是單獨的鋪子了,可以租那種,不像菜市場裏麵太過髒亂。”
李香臉蛋都有點紅,忙忙的點頭道:“等我跟武叔武嬸子說說,什麽時候進城去看看。”
溫竹青點頭:“進城了去找我,若是我出不來,也叫廖媽媽帶人領著去看,走門路什麽的,我找人出麵。”
李香忙忙的點頭。
在這邊說了一會兒話,竹風跑著來,說姐夫到處找姐姐呢,時辰差不多了,說該迴去了。
溫竹青便忙起身,從石家出來,又來到了喬大爺家。石曉楠和李香還很是舍不得,又跟著過來。 溫竹青和喬大爺說了一下,房院那塊地,看誰想買就賣掉好了,象征性收二兩銀子,過一下手續,自家那邊除了那塊藥園子移走了,其他都還是原樣留著。
李香坐下了就笑問道:“竹青姐,你見過吳遠沒有?好像說是鹹陽城那個鋪子就是吳遠管著呢,說不定以後吳遠兩口子要搬到鹹陽城去住。”說著用胳膊肘撞了一下石曉楠。
石曉楠頓時臉更紅了,使勁推了李香一下。
溫竹青又是驚訝又是笑的道:“這個我真不知道,這不挺好的?鹹陽這邊的生意若是做的好了,以後曉楠一家子就搬到了鹹陽來,我也有個伴了呢。”
李香嘻嘻笑著推石曉楠。 石曉楠漲紅了臉道:“別說我了,人家小二武哥也琢磨去鹹陽呢,武哥一家這兩年掙的錢全都存起來了,隻說到時候要去城裏開吃食鋪子,說不定就去鹹陽呢。”她紅著臉對李香道:“說不定你們兩口子
先搬去。”
李香也紅了臉。
溫竹青驚喜的笑道:“這是真的?”
鄉下人會做吃的,這一點都不稀奇,西北這邊的麵食很多,但麵皮一種,便有麵呱呱、切片、麵筋、烙麵皮等等好幾種,涼皮也很多種,羊肉泡饃、肉夾饃、拉麵、漿水麵等等更是不計其數。 武嬸子是從岐山那邊嫁過來的,她娘家的村子靠著官道,村裏很多人家都在官道邊做些小生意,大部分都是做這種吃食攤子,尤其是夏天,走在路上的行人累了,困了,渴了,就在這小攤子邊停下,
吃一碗漿水麵,簡直從頭清爽到尾。
武嬸子嫁過來之後,做的麵食在村裏也是數一數二的。
溫竹青還吃過武嬸子做的玉米麵糊糊。玉米是前朝才引進的糧食,現如今西北這邊已經是種的很普及了,鹹陽這邊有很多做法。
將玉米麵倒進水裏,加火燒開,用擀麵杖一直攪動,根據情況加玉米麵,一直到攪起來很費力了,這才停止加麵,依然是小火燒著,不停攪動。
差不多就關火,將玉米麵放在盤子裏,晾涼了用刀子化成四方塊,涼拌了很好吃。 還有一種是關火之後,趁熱將玉米糊糊放在漏勺上麵,下麵放個盆,盆裏倒上涼開水。用勺子將漏勺裏的玉米麵糊糊按壓,這樣玉米麵糊糊就會順著漏勺掉落到下麵的涼水盆中。而玉米麵糊糊已經變
成了一小坨一小坨的小魚兒狀。
這樣做出來的叫玉米麵小魚,也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吃食。
溫竹雨和溫竹風以前常來武家吃武嬸子做的飯菜。
武家開個吃食的小攤子,這想法也一直都有,隻是沒機會,可能之前也沒有那個本錢。 武家三個兒子兩個姑娘,人都叫大武哥,小武哥,最小的便成了小二武,便是李香的夫婿,姑娘大的已經出嫁了,二姑娘叫武玲,今年十二歲,倒是定的早,不過成親的日子還沒定,因著小可以慢慢
來,明年才商量。 “武嬸子開始想,每次趕集的時候去縣城擺個小攤好了,但是真的準備做起來,又實在麻煩。挑擔子擺攤其實很費事的,又是吃的,洗洗涮涮的要很多水,掙的錢不夠這折騰的。這不家裏頭有了點存錢
,便想幹脆在縣城開個鋪子。”石曉楠說著轉頭看李香:“是不是這樣?”
李香紅著臉,不過說的是正事,便也點頭:“大武哥的意思,要開就開個鋪子,而且直接去開在鹹陽去。武叔武嬸子覺著那樣太過了,家裏有幾個錢值得這樣的折騰?”
“大武哥想去鹹陽開鋪子?”溫竹青驚訝的問道。 李香道:“大武哥說,陳倉縣城咱們沒什麽熟人,雖然有吳家,但之前關係也淡,有事人家未必幫忙。他常年在鹹陽城裏做工,好歹的對街麵熟悉。還有咱們村種的花花草草、進山采的藥材也都是送到
鹹陽城,隔三差五……不,幾乎是天天都有去鹹陽城的人,若是帶點什麽說什麽做什麽事,這都是方便。村裏人去鹹陽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小武哥也說,縣城到底小,雖然來往也有生意人,可大部分生意人到了這邊,願意落腳到鹹陽城裏去,大城市轉轉看看,吃點本地的特產啥的。縣城這邊趕集的都是本地的人,誰也不會為了吃一口麵
就專門的停下。生意上來說,到底是去鹹陽城好些。”
這話倒是有道理。
李香道:“不過鹹陽的鋪子貴,再說那樣的地界,鄉下人去了哪裏容易站穩腳跟,所以這事就一直這樣商量著,拖了下來。”
溫竹青點頭道:“鋪子我可以幫著問問,如果是小鋪子,不是特別好的街,一二兩的很多,若是開在菜市場那些地方,更便宜,一個月幾百文的都有。”
李香一聽有些驚訝:“一個月幾百文的鋪麵有嗎?” 溫竹青點頭:“有,菜市場裏麵兩三百文的都有。這種就和攤子一樣的,隻是周圍有些木板隔成一個個的單獨攤位。吃飯的大部分也都是菜市場裏麵的人,不管賣什麽的,總要吃飯啊,這些人也是客人
。菜市場靠外麵,攤位貴一點,五百文八百文的,鋪麵更好一些,那就是單獨的鋪子了,可以租那種,不像菜市場裏麵太過髒亂。”
李香臉蛋都有點紅,忙忙的點頭道:“等我跟武叔武嬸子說說,什麽時候進城去看看。”
溫竹青點頭:“進城了去找我,若是我出不來,也叫廖媽媽帶人領著去看,走門路什麽的,我找人出麵。”
李香忙忙的點頭。
在這邊說了一會兒話,竹風跑著來,說姐夫到處找姐姐呢,時辰差不多了,說該迴去了。
溫竹青便忙起身,從石家出來,又來到了喬大爺家。石曉楠和李香還很是舍不得,又跟著過來。 溫竹青和喬大爺說了一下,房院那塊地,看誰想買就賣掉好了,象征性收二兩銀子,過一下手續,自家那邊除了那塊藥園子移走了,其他都還是原樣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