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賢哪裏肯放手,苦著一張臉迴去了,十分後悔來這江南一趟。
李承歡沒有在自己的屋子裏頹喪太久,下午時分便收拾好了心情,出去與周同和許從文等人一起商議賑災事宜,
因為得了充足的賑濟物資,一切事宜都進行的十分順利,少數幾處的暴亂也由黑甲尉迅速鎮壓下來。
因為此次水災的嚴重後果,江南路的官員,甚至朝廷都不得不開始重視江南水道的問題,周同將江南路的首首腦腦都匯聚一堂,打算議一議如何疏通一下江南大大小小各處水道,避免往後再次出現這樣嚴重的水災,江南路不比其他地域,一次就足夠朝廷承擔莫大的損失,若是再來一次,整個齊國都將麵臨巨大的危機,動盪國本不是能輕忽的事情。
江南路布政使曹闊很尷尬,他原本是江南路的頭把交椅,卻在這樣嚴重的災情裏,幾乎無所作為,待此事過後,不說官職是否能保住,往後前程都是生死難料。他此時雖然依然坐在上手的位置,但是眾人的目光皆都凝聚在周同的身上,現下江南的情形,隻要是個長了眼睛的,都知道周大人就要高升了,而他,隻等聖命一下,就該捲鋪蓋走人了。
官場上最是趨利避害,這個時節,哪還有人敢去親近曹闊。
不隻是周同,還有那李承歡,曹闊看向場中那個因過於年少,而顯得格外顯眼的少年官員。知道這就是那位自己彈劾卻反被將了一軍的小子。卻見他沉眉斂目,十分謙遜安靜的坐在周同一側,絲毫沒有少年人該有的張揚,即便此時他已然成了此次江南路裏功勞最盛的官員。
他暗嘆了口氣,隻覺得自己這遭輸的一敗塗地。
眾人商議間,蕭胤就坐在一側,他的目光偶爾看向李承歡,見李承歡隻是一直坐在那裏,手中提了一直毛筆,在鋪開的紙上寫寫畫畫,應當是在記錄眾人的提議與治水方略。
似乎根本沒有察覺到他的目光。
但蕭胤卻十分清楚李承歡的敏銳程度,需要淡淡掃一眼,也難逃脫李承歡的察覺。他毫無迴應,隻能說明,他並不想迴應。
蕭胤無奈,隻好將全部心神都投注在眾人的議論之中。
黃昏時,眾人都散了,各自迴府用晚膳,李承歡走出大門時,便看到不遠處停了輛黑色的馬車,馬車的車簾掀開小小的一角,李承歡隻是掃了一眼,便知道裏頭是誰。他眸光閃了閃,抱著一卷文書朝另一邊走去。
陸遷走到馬車邊,躬身行了一禮。
「你跟著他吧,下次見了我,不必特意前來行禮。」蕭胤,放下了車簾,吩咐車夫迴府。
陸遷看看駛離的馬車,又看了看李承歡的背影,砸了咂嘴,有些莫名其妙。
咋了呢這是?
前幾日不還蜜裏調油,天天膩在一塊兒呢。
陸遷搞不明白,隻好匆匆趕上李承歡。
「大人,你怎的不坐殿下的馬車迴去?走路多累呀。」陸遷明知故問。
李承歡瞟了他一眼,攏了攏懷中的文書,嘆了口氣,說道:「我見過真正的殿下了。」
陸遷一僵,頓時明白了前因後果。難怪了!
他咳了一嗓子,挽救道:「大人這話說的,殿下無論是怎樣的殿下,可對大人總是沒的說兒的,殿下待大人溫柔體貼,難道不好嗎?」
李承歡腳步一頓,突然轉頭看陸遷,「你怕殿下嗎?」
陸遷一慫,點了點頭。
又立馬解釋道:「卑下那是敬畏殿下,哪能說怕呢?殿下英明神武,我等皆願誓死追隨,自然敬重殿下。」
李承歡點點頭,覺得蕭胤果然禦下有術。
「大人,當真不理殿下了?」陸遷試探的問道。
李承歡苦笑,為何所有人都覺得是他辜負了蕭胤?
「下官豈敢?」
李承歡不鹹不淡的迴了一句,便不理陸遷了,徑直往自己的住處行去。
周同將江南路的大小事宜都寫了份章程,寄往京都,尤其著重提到了李承歡的作為,江南路的情況已然大好,重現往日繁華不過是時間問題。
淮州經過此次的洗禮,已然蛻變成江南首屈一指的繁榮州縣,無論是民生還是建築,經過改造之後,都顯出了蓬勃向上之態,李承歡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雖然已經不可動搖,許從文也較之以往更受愛戴。
皇帝收到周同的上奏後,很快便擬定了賞罰。
周同因此次救災造福天下生民,被加封少傅銜,李承歡功勳卓著,在此次水災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江南路的救災事宜能以如此快而有效的方式推進,李承歡功不可沒。被破格擢升,填補了兵部郎中的空缺。其他諸官各有封賞。
自然有賞便有罰,那些臨難私逃的官員皆被撤職流放三千裏,江南路布政使曹闊因為身居高位卻沒能第一時間控製災情,往後又無所建樹,任由受災百姓流離失所,暴起民變,也被撤職停用,等候後續發落。
李承歡與周同打算一同迴京述職,這段時日以來,這一老一少,已然成了忘年之交。周同欣賞李承歡的才能,李承歡敬重周同的愛民之心,二人一拍即合,就差沒拜把子了。
正當舉國歡慶之時,北方卻突然傳來噩耗。
戰厲南戰死了!
在上一次的衝突中,戰厲南帶傷上陣,與北涼的三王子在戰陣中衝殺數個迴合後,最終因傷勢復發,被挑落馬下,後被馬蹄踩踏致死,死狀極慘。
</br>
李承歡沒有在自己的屋子裏頹喪太久,下午時分便收拾好了心情,出去與周同和許從文等人一起商議賑災事宜,
因為得了充足的賑濟物資,一切事宜都進行的十分順利,少數幾處的暴亂也由黑甲尉迅速鎮壓下來。
因為此次水災的嚴重後果,江南路的官員,甚至朝廷都不得不開始重視江南水道的問題,周同將江南路的首首腦腦都匯聚一堂,打算議一議如何疏通一下江南大大小小各處水道,避免往後再次出現這樣嚴重的水災,江南路不比其他地域,一次就足夠朝廷承擔莫大的損失,若是再來一次,整個齊國都將麵臨巨大的危機,動盪國本不是能輕忽的事情。
江南路布政使曹闊很尷尬,他原本是江南路的頭把交椅,卻在這樣嚴重的災情裏,幾乎無所作為,待此事過後,不說官職是否能保住,往後前程都是生死難料。他此時雖然依然坐在上手的位置,但是眾人的目光皆都凝聚在周同的身上,現下江南的情形,隻要是個長了眼睛的,都知道周大人就要高升了,而他,隻等聖命一下,就該捲鋪蓋走人了。
官場上最是趨利避害,這個時節,哪還有人敢去親近曹闊。
不隻是周同,還有那李承歡,曹闊看向場中那個因過於年少,而顯得格外顯眼的少年官員。知道這就是那位自己彈劾卻反被將了一軍的小子。卻見他沉眉斂目,十分謙遜安靜的坐在周同一側,絲毫沒有少年人該有的張揚,即便此時他已然成了此次江南路裏功勞最盛的官員。
他暗嘆了口氣,隻覺得自己這遭輸的一敗塗地。
眾人商議間,蕭胤就坐在一側,他的目光偶爾看向李承歡,見李承歡隻是一直坐在那裏,手中提了一直毛筆,在鋪開的紙上寫寫畫畫,應當是在記錄眾人的提議與治水方略。
似乎根本沒有察覺到他的目光。
但蕭胤卻十分清楚李承歡的敏銳程度,需要淡淡掃一眼,也難逃脫李承歡的察覺。他毫無迴應,隻能說明,他並不想迴應。
蕭胤無奈,隻好將全部心神都投注在眾人的議論之中。
黃昏時,眾人都散了,各自迴府用晚膳,李承歡走出大門時,便看到不遠處停了輛黑色的馬車,馬車的車簾掀開小小的一角,李承歡隻是掃了一眼,便知道裏頭是誰。他眸光閃了閃,抱著一卷文書朝另一邊走去。
陸遷走到馬車邊,躬身行了一禮。
「你跟著他吧,下次見了我,不必特意前來行禮。」蕭胤,放下了車簾,吩咐車夫迴府。
陸遷看看駛離的馬車,又看了看李承歡的背影,砸了咂嘴,有些莫名其妙。
咋了呢這是?
前幾日不還蜜裏調油,天天膩在一塊兒呢。
陸遷搞不明白,隻好匆匆趕上李承歡。
「大人,你怎的不坐殿下的馬車迴去?走路多累呀。」陸遷明知故問。
李承歡瞟了他一眼,攏了攏懷中的文書,嘆了口氣,說道:「我見過真正的殿下了。」
陸遷一僵,頓時明白了前因後果。難怪了!
他咳了一嗓子,挽救道:「大人這話說的,殿下無論是怎樣的殿下,可對大人總是沒的說兒的,殿下待大人溫柔體貼,難道不好嗎?」
李承歡腳步一頓,突然轉頭看陸遷,「你怕殿下嗎?」
陸遷一慫,點了點頭。
又立馬解釋道:「卑下那是敬畏殿下,哪能說怕呢?殿下英明神武,我等皆願誓死追隨,自然敬重殿下。」
李承歡點點頭,覺得蕭胤果然禦下有術。
「大人,當真不理殿下了?」陸遷試探的問道。
李承歡苦笑,為何所有人都覺得是他辜負了蕭胤?
「下官豈敢?」
李承歡不鹹不淡的迴了一句,便不理陸遷了,徑直往自己的住處行去。
周同將江南路的大小事宜都寫了份章程,寄往京都,尤其著重提到了李承歡的作為,江南路的情況已然大好,重現往日繁華不過是時間問題。
淮州經過此次的洗禮,已然蛻變成江南首屈一指的繁榮州縣,無論是民生還是建築,經過改造之後,都顯出了蓬勃向上之態,李承歡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雖然已經不可動搖,許從文也較之以往更受愛戴。
皇帝收到周同的上奏後,很快便擬定了賞罰。
周同因此次救災造福天下生民,被加封少傅銜,李承歡功勳卓著,在此次水災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江南路的救災事宜能以如此快而有效的方式推進,李承歡功不可沒。被破格擢升,填補了兵部郎中的空缺。其他諸官各有封賞。
自然有賞便有罰,那些臨難私逃的官員皆被撤職流放三千裏,江南路布政使曹闊因為身居高位卻沒能第一時間控製災情,往後又無所建樹,任由受災百姓流離失所,暴起民變,也被撤職停用,等候後續發落。
李承歡與周同打算一同迴京述職,這段時日以來,這一老一少,已然成了忘年之交。周同欣賞李承歡的才能,李承歡敬重周同的愛民之心,二人一拍即合,就差沒拜把子了。
正當舉國歡慶之時,北方卻突然傳來噩耗。
戰厲南戰死了!
在上一次的衝突中,戰厲南帶傷上陣,與北涼的三王子在戰陣中衝殺數個迴合後,最終因傷勢復發,被挑落馬下,後被馬蹄踩踏致死,死狀極慘。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