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歡繼續問,「那淮州可有什麽人或事是與二殿下有關的?」
這麽一說,許從文突然想起什麽,「我到曾聽聞過一些密辛,不過時間太久了,也可能是謠言……」
「你說。」李承歡眼眸一亮,頓時催促。
許從文想了想措辭,說道:「據傳當今淑貴妃的母族林氏,原先是江南的望族,當年陛下還是太子時,曾路經淮州,遇著了當年豆蔻年華的林氏,與其互生情愫,並將其納為側妃。可是一直未曾將人帶迴京都,直到林氏誕下二殿下後,陛下才將林氏與二殿下一起帶迴京都。按理說陛下繼位後,淮州林氏該是一飛沖天的,可是卻奇怪的漸漸沒落,如今淮州已然沒有林氏這一姓了。」
「這是為何?」李承歡不解,他是知道當年的陛下確實是十分喜愛林氏的,可是如果當年的太子深愛林氏,後來又怎會將所愛之人的孩子丟到邊境那樣危險的地方參軍,以至於整個朝野都認為皇帝已經忘記了他第二個孩子,林氏家族更是低調的可怕,幾乎將所有的觸角都沒入了深深的地下,幾乎讓人忽略了他們的存在。也早在許多年前,宮裏就傳出淑貴妃失寵的傳聞。直至秦王凱旋迴京,眾人才突然再次看到了傳說中不得帝寵的二殿下。
「沒人知道,好似林家突然就從淮州搬走了,可是似林家那樣的大族怎會突然選擇拋卻根基,遷去異鄉呢?7道理上實在說不通,所以坊間大多認為此事乃是謠言,淮州根本不曾有過什麽林氏望族。」許從文分析道。
「這麽看卻是很像謠言,可是空穴不來風。」李承歡說道,恐怕殿下就是聽聞了此處的風聲,才將陸遷派來,順便查探一下詳情。
「這就不知啦!我在淮州任職近三載,也隻是略略聽到了些風聲而已。對了,師兄此次被調來淮州,當真是因為得罪了太子?」許從文憂慮。
李承歡也不避諱,點了點頭,「不知淮州可有太子門下?」
「這倒不曾聽說,淮州隻是江南道屬州,最大的官兒也不過從五品,太子恐怕是瞧不上眼,不過江南道布政使曹闊卻是太子門下。」
「你的頂頭上司?」李承歡看向他。
「哎。」許從文也看了看李承歡,從前太子籠絡李氏,曹闊自然對他頗為親近,現下李承歡轉投了睿親王,也不知曹闊會如何給他穿小鞋了。
「辛苦了,師弟。」李承歡拍拍許從文垮下來的肩,安慰道。
「……」
新任同知到任,自然是要與諸官會麵的。
時間安排在下午申時。
衙署會客大廳裏,坐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員,許從文坐在上位,李承歡與趙介各坐在許從文下手的左右兩邊。一眾三四十歲甚至四五十歲的淮州官員,偷摸摸的瞧著這位年輕的有些過分的新任同知,互相看看,滿眼驚嘆,心想,這位還真不愧「少年風流」這四個字。
上午城中的鬧劇眾人已經從各個渠道知曉,此時一看這位少年知州,頓時對號入座,準是這位沒錯了。
看到這位新長官的俊俏相貌,不免又要想到因為貌醜而被排擠出中樞的趙介趙通判,看他的眼神便更為古怪起來。有人閑的無聊,便想,當年的趙通判若是有李同知一半的好相貌,現在估計早在中樞站穩了腳跟,哪裏還需要在這小小淮州與許知州論長短。
「咳!這位便是新任的淮州同知李承歡,以後便要與我等共事,諸位莫要瞧李同知年少,他的才學卻是沒的說的。在座各位今後要好生任命,不可懈怠。」知州清清嗓子發話了。
李承歡適時接口道,「承歡初來乍到,許多事情不懂,往後還請諸位多多照拂。」
諸官便說,「哪裏哪裏?大人客氣了。」
於是李承歡便開啟了無所事事,又稍微有些忙碌的地方官的生活。
因為同知大人總要出門「考察民情」,於是前期的時候差役們在城中四處宣告:看到同知大人,不許刻意聚集鬧事,違者罰款十貫。
於是城中閨秀們就都知道了那位俊俏的少年就是淮州新任的同知大人,由此也打聽到了這位同知大人乃是京都裏來的風流人物,少女們春心難抑,芳心暗許,淮州街頭逛街買花的女孩子漸漸多了起來,都想與這位勤快的同知大人來一場浪漫的邂逅。
這天,李承歡帶著陸遷子辛和一眾侍衛差役去調查一戶人家的失竊案,浩浩蕩蕩幾十人,蔚為壯觀。城中百姓都樂得看熱鬧,但是想到同知大人出行,不可聚眾,又紛紛安耐住好奇,隻敢遙遙探頭去看。隻見一路上無數伸長了脖子眺望遠方的民眾,也算一處奇觀了。
可能是因為李承歡相貌好,讓人天生會對他產生好感,也可能是因為自從這位大人任職後,每天兢兢業業,解決了無數積壓已久的陳年舊案,幫助了許多無處伸冤的苦主,也可能是凡是家有豆蔻年華少女的人家,每天總要聽自己的女兒誇讚那位少年官員。淮州百姓很快就接受了這位少年同知,並格外愛戴。
甚至有熱心的百姓會在宰了雞鴨牛羊後,分一部分送到衙署,給大人和那群看著兇巴巴卻總是整日穿街走巷幫助百姓解決麻煩的侍衛們改善改善夥食。這群人也是來者不拒,一片和樂融融。
李承歡不搞內部政治鬥爭,一心隻想在自己在任期間,為當地百姓解決些麻煩,謀求些安定幸福的生活,就如同當初蕭胤說的那樣,隻有成為國器,方能保護更多的人。
</br>
這麽一說,許從文突然想起什麽,「我到曾聽聞過一些密辛,不過時間太久了,也可能是謠言……」
「你說。」李承歡眼眸一亮,頓時催促。
許從文想了想措辭,說道:「據傳當今淑貴妃的母族林氏,原先是江南的望族,當年陛下還是太子時,曾路經淮州,遇著了當年豆蔻年華的林氏,與其互生情愫,並將其納為側妃。可是一直未曾將人帶迴京都,直到林氏誕下二殿下後,陛下才將林氏與二殿下一起帶迴京都。按理說陛下繼位後,淮州林氏該是一飛沖天的,可是卻奇怪的漸漸沒落,如今淮州已然沒有林氏這一姓了。」
「這是為何?」李承歡不解,他是知道當年的陛下確實是十分喜愛林氏的,可是如果當年的太子深愛林氏,後來又怎會將所愛之人的孩子丟到邊境那樣危險的地方參軍,以至於整個朝野都認為皇帝已經忘記了他第二個孩子,林氏家族更是低調的可怕,幾乎將所有的觸角都沒入了深深的地下,幾乎讓人忽略了他們的存在。也早在許多年前,宮裏就傳出淑貴妃失寵的傳聞。直至秦王凱旋迴京,眾人才突然再次看到了傳說中不得帝寵的二殿下。
「沒人知道,好似林家突然就從淮州搬走了,可是似林家那樣的大族怎會突然選擇拋卻根基,遷去異鄉呢?7道理上實在說不通,所以坊間大多認為此事乃是謠言,淮州根本不曾有過什麽林氏望族。」許從文分析道。
「這麽看卻是很像謠言,可是空穴不來風。」李承歡說道,恐怕殿下就是聽聞了此處的風聲,才將陸遷派來,順便查探一下詳情。
「這就不知啦!我在淮州任職近三載,也隻是略略聽到了些風聲而已。對了,師兄此次被調來淮州,當真是因為得罪了太子?」許從文憂慮。
李承歡也不避諱,點了點頭,「不知淮州可有太子門下?」
「這倒不曾聽說,淮州隻是江南道屬州,最大的官兒也不過從五品,太子恐怕是瞧不上眼,不過江南道布政使曹闊卻是太子門下。」
「你的頂頭上司?」李承歡看向他。
「哎。」許從文也看了看李承歡,從前太子籠絡李氏,曹闊自然對他頗為親近,現下李承歡轉投了睿親王,也不知曹闊會如何給他穿小鞋了。
「辛苦了,師弟。」李承歡拍拍許從文垮下來的肩,安慰道。
「……」
新任同知到任,自然是要與諸官會麵的。
時間安排在下午申時。
衙署會客大廳裏,坐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員,許從文坐在上位,李承歡與趙介各坐在許從文下手的左右兩邊。一眾三四十歲甚至四五十歲的淮州官員,偷摸摸的瞧著這位年輕的有些過分的新任同知,互相看看,滿眼驚嘆,心想,這位還真不愧「少年風流」這四個字。
上午城中的鬧劇眾人已經從各個渠道知曉,此時一看這位少年知州,頓時對號入座,準是這位沒錯了。
看到這位新長官的俊俏相貌,不免又要想到因為貌醜而被排擠出中樞的趙介趙通判,看他的眼神便更為古怪起來。有人閑的無聊,便想,當年的趙通判若是有李同知一半的好相貌,現在估計早在中樞站穩了腳跟,哪裏還需要在這小小淮州與許知州論長短。
「咳!這位便是新任的淮州同知李承歡,以後便要與我等共事,諸位莫要瞧李同知年少,他的才學卻是沒的說的。在座各位今後要好生任命,不可懈怠。」知州清清嗓子發話了。
李承歡適時接口道,「承歡初來乍到,許多事情不懂,往後還請諸位多多照拂。」
諸官便說,「哪裏哪裏?大人客氣了。」
於是李承歡便開啟了無所事事,又稍微有些忙碌的地方官的生活。
因為同知大人總要出門「考察民情」,於是前期的時候差役們在城中四處宣告:看到同知大人,不許刻意聚集鬧事,違者罰款十貫。
於是城中閨秀們就都知道了那位俊俏的少年就是淮州新任的同知大人,由此也打聽到了這位同知大人乃是京都裏來的風流人物,少女們春心難抑,芳心暗許,淮州街頭逛街買花的女孩子漸漸多了起來,都想與這位勤快的同知大人來一場浪漫的邂逅。
這天,李承歡帶著陸遷子辛和一眾侍衛差役去調查一戶人家的失竊案,浩浩蕩蕩幾十人,蔚為壯觀。城中百姓都樂得看熱鬧,但是想到同知大人出行,不可聚眾,又紛紛安耐住好奇,隻敢遙遙探頭去看。隻見一路上無數伸長了脖子眺望遠方的民眾,也算一處奇觀了。
可能是因為李承歡相貌好,讓人天生會對他產生好感,也可能是因為自從這位大人任職後,每天兢兢業業,解決了無數積壓已久的陳年舊案,幫助了許多無處伸冤的苦主,也可能是凡是家有豆蔻年華少女的人家,每天總要聽自己的女兒誇讚那位少年官員。淮州百姓很快就接受了這位少年同知,並格外愛戴。
甚至有熱心的百姓會在宰了雞鴨牛羊後,分一部分送到衙署,給大人和那群看著兇巴巴卻總是整日穿街走巷幫助百姓解決麻煩的侍衛們改善改善夥食。這群人也是來者不拒,一片和樂融融。
李承歡不搞內部政治鬥爭,一心隻想在自己在任期間,為當地百姓解決些麻煩,謀求些安定幸福的生活,就如同當初蕭胤說的那樣,隻有成為國器,方能保護更多的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