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至於安北、西婆羅、蘇門答臘三省,自然環境和安西、爪哇等省相差不大。但是當地的原住民,並不像爪哇、安西兩省,全部遷移幹淨。所以外來族群的湧入,勢必會影響甚至妨礙到原住民的利益。再因生活習慣、信仰、語言等差異而造成的矛盾與誤會,又會加劇雙方的緊張關係。
因此在這些省份,人與人之間的問題,是決定新移民能否落地生根的主要原因。
並且這三個省份裏,安北省的安全風險,無疑是最高的。
因為安北省的食人族,至今沒有消滅幹淨。即使在大明的主導下,安北省已開發了五六年的時間。
但安北省的麵積太大了!
除了沿海二十公裏以內的台地、平原,以及內陸沿河低地得到開發外,其它地方,都還是無人涉足的原始林區。那些土生土長的食人族,便以此為藏身之地,不斷襲擊大明的定居點。
尤其是靠近內陸的沿河低地,襲擊事件的頻率是最高的。
也是新移民沿河向內陸擴展,越發擠壓食人族的生存空間。所以為了整個族群的生死存亡,食人族不惜以卵擊石,和大明硬抗。
不過他們的反擊,顯然是無用的。因為那些安置過來的新移民,並不是什麽良民。很多人,甚至是一個個被判勞改、罪無可恕的囚犯。
所以光憑襲擊,根本不可能把他們嚇退。
並且大明早就考慮到了這一問題!
便在建立定居點時,對新移民進行有針對性的軍事訓練。使得發生襲擊時,有一定的應對能力。再配上犀利的火槍,新移民的自保能力並不算差。
在曆來與食人族的爭鬥中,新移民總是敗少勝多。
如今安置到安北省的清國難民,就或多或少,是犯過事的。論適應能力,比那些良民要好上太多。
為了保險起見,大明在包括安北省在內的省份,都保留了成建製的軍隊。
隻要襲擊案件過於頻繁,軍隊就會介入進來。
要知道,這可不是普通的軍隊。而是大明為應付南洋地區的熱帶自然條件,而特意成立的山地部隊。能夠在自然條件惡劣、荊棘叢生、瘴氣彌漫的熱帶森林裏,保持最優等的作戰能力。
像偵查、襲擊、強攻、搜索等特殊兵種掌握的技能,山地部隊都會。
以致在他們手上,那些食人族、原住民都討不到什麽好處。
除此以外,為了彌補了兵力上的不足,大明還在日本擴招了死士部隊。
到底他們的傭金很低,作戰又比較勇猛。所以在嚐到甜頭後,大明就做出了擴大死士部隊編製的決定。很多日本武士,就這樣成了大明雇傭軍團,為大明出生入死。
但凡有高難度的任務、見不得光的惡事,大明都會指派他們、命令他們處理。
盡管傷亡率很高,但任務完成度,也是十分喜人的。
雖然在大明看來,他們的待遇是非常差的。但是在這些日本死士眼裏,大明的條件簡直好得不能再好了。因為但凡是戰死或是終身殘疾的,大明都會給予一筆優渥的撫恤金。其遺孀和子女,也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因傷退役的,也能在大明的安排下,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反正不會讓其流落街頭,活得像行屍走肉。
而在日本的時候,他們為各自的領主作戰時。死了或者傷了,根本沒人理會。所以對於大明能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心裏是非常感激的。
這就使得大明在日本招收死士部隊時,武士們總是爭相報名。就是那些平民,也都跟著眼紅心熱。
可惜大明隻和那些擁有領地的大名合作。即使招人,也都會讓他們幫忙招募。等人數差不多了,大明才進行統一篩選。剔除掉那些老弱病殘,剩下的就都是優質兵源。
也是現階段,隨著日本社會的發展,商人階層的崛起。幕府轄屬的各個大名,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落。在無力豢養家臣--武士的情況下,很多武士迫於生活,不得不從事搶劫之類的犯罪事件。
所以日本街頭,最常見的場景就是武士好勇鬥狠。
在幕府眼裏,他們也越來越成為妨礙社會安全與穩定的頑疾。
現在有地方能收留他們,幕府自然是歡喜不已。反正這樣一來,他們不僅解除了安全上的隱患,還能獲得一筆豐厚的介紹費。
如此好事,自然很努力的幫著大明招兵。
正是這個原因,大明才那麽順利的在招募到足夠的武士。死士部隊的戰鬥力,也因武士骨子裏的好勇鬥狠,而異常高昂。
當下將他們集中起來,按照大明的法子訓練。假以時日,就可以成為一把鋒利的尖刀。讓他們打哪兒,他們就去打哪兒。
但為了防止這把尖刀傷害到自身,大明對這死士部隊,也防範甚嚴。像大明所有連以上編製的部隊,就都配備了教導員。
平日裏,這教導員並不負責部隊的具體事務。像什麽行軍打仗、日常訓練、後勤糧草之類,就都不在他的管理範圍內。主要工作,就是經常性的給士兵們談心,講解大明實時政令。讓他們,設身處地的感受到大明的關懷。
潛移默化的,讓他們的三觀與大明趨同。
無形中,加深他們對人民軍,對大明的忠誠度。
另外教導員還兼負軍紀一類,雖沒有處罰權,但有向上一級報告的權利。軍官的功過,也都由他記載。
這和普通士兵的功過記錄方式,是不一樣的。
由於死士部隊的特殊性,大明規定,死士部隊連級以上的編製,都必須配備雙倍教導員。這和那些擁有正規番號、隸屬各大兵團的部隊相比,顯然要更加嚴格。
當今大明,就擁有五萬人的死士部隊。分別以兩千到一萬人不等的規模,駐守在安北、交趾、西婆羅、錫蘭、北馬等省份。他們在當地堅決執行大明的鐵血政策,極大的震懾住了當地的反明分子。保證了大明的長治久安,維護了大明的正當統治。
至於安北、西婆羅、蘇門答臘三省,自然環境和安西、爪哇等省相差不大。但是當地的原住民,並不像爪哇、安西兩省,全部遷移幹淨。所以外來族群的湧入,勢必會影響甚至妨礙到原住民的利益。再因生活習慣、信仰、語言等差異而造成的矛盾與誤會,又會加劇雙方的緊張關係。
因此在這些省份,人與人之間的問題,是決定新移民能否落地生根的主要原因。
並且這三個省份裏,安北省的安全風險,無疑是最高的。
因為安北省的食人族,至今沒有消滅幹淨。即使在大明的主導下,安北省已開發了五六年的時間。
但安北省的麵積太大了!
除了沿海二十公裏以內的台地、平原,以及內陸沿河低地得到開發外,其它地方,都還是無人涉足的原始林區。那些土生土長的食人族,便以此為藏身之地,不斷襲擊大明的定居點。
尤其是靠近內陸的沿河低地,襲擊事件的頻率是最高的。
也是新移民沿河向內陸擴展,越發擠壓食人族的生存空間。所以為了整個族群的生死存亡,食人族不惜以卵擊石,和大明硬抗。
不過他們的反擊,顯然是無用的。因為那些安置過來的新移民,並不是什麽良民。很多人,甚至是一個個被判勞改、罪無可恕的囚犯。
所以光憑襲擊,根本不可能把他們嚇退。
並且大明早就考慮到了這一問題!
便在建立定居點時,對新移民進行有針對性的軍事訓練。使得發生襲擊時,有一定的應對能力。再配上犀利的火槍,新移民的自保能力並不算差。
在曆來與食人族的爭鬥中,新移民總是敗少勝多。
如今安置到安北省的清國難民,就或多或少,是犯過事的。論適應能力,比那些良民要好上太多。
為了保險起見,大明在包括安北省在內的省份,都保留了成建製的軍隊。
隻要襲擊案件過於頻繁,軍隊就會介入進來。
要知道,這可不是普通的軍隊。而是大明為應付南洋地區的熱帶自然條件,而特意成立的山地部隊。能夠在自然條件惡劣、荊棘叢生、瘴氣彌漫的熱帶森林裏,保持最優等的作戰能力。
像偵查、襲擊、強攻、搜索等特殊兵種掌握的技能,山地部隊都會。
以致在他們手上,那些食人族、原住民都討不到什麽好處。
除此以外,為了彌補了兵力上的不足,大明還在日本擴招了死士部隊。
到底他們的傭金很低,作戰又比較勇猛。所以在嚐到甜頭後,大明就做出了擴大死士部隊編製的決定。很多日本武士,就這樣成了大明雇傭軍團,為大明出生入死。
但凡有高難度的任務、見不得光的惡事,大明都會指派他們、命令他們處理。
盡管傷亡率很高,但任務完成度,也是十分喜人的。
雖然在大明看來,他們的待遇是非常差的。但是在這些日本死士眼裏,大明的條件簡直好得不能再好了。因為但凡是戰死或是終身殘疾的,大明都會給予一筆優渥的撫恤金。其遺孀和子女,也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因傷退役的,也能在大明的安排下,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反正不會讓其流落街頭,活得像行屍走肉。
而在日本的時候,他們為各自的領主作戰時。死了或者傷了,根本沒人理會。所以對於大明能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心裏是非常感激的。
這就使得大明在日本招收死士部隊時,武士們總是爭相報名。就是那些平民,也都跟著眼紅心熱。
可惜大明隻和那些擁有領地的大名合作。即使招人,也都會讓他們幫忙招募。等人數差不多了,大明才進行統一篩選。剔除掉那些老弱病殘,剩下的就都是優質兵源。
也是現階段,隨著日本社會的發展,商人階層的崛起。幕府轄屬的各個大名,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落。在無力豢養家臣--武士的情況下,很多武士迫於生活,不得不從事搶劫之類的犯罪事件。
所以日本街頭,最常見的場景就是武士好勇鬥狠。
在幕府眼裏,他們也越來越成為妨礙社會安全與穩定的頑疾。
現在有地方能收留他們,幕府自然是歡喜不已。反正這樣一來,他們不僅解除了安全上的隱患,還能獲得一筆豐厚的介紹費。
如此好事,自然很努力的幫著大明招兵。
正是這個原因,大明才那麽順利的在招募到足夠的武士。死士部隊的戰鬥力,也因武士骨子裏的好勇鬥狠,而異常高昂。
當下將他們集中起來,按照大明的法子訓練。假以時日,就可以成為一把鋒利的尖刀。讓他們打哪兒,他們就去打哪兒。
但為了防止這把尖刀傷害到自身,大明對這死士部隊,也防範甚嚴。像大明所有連以上編製的部隊,就都配備了教導員。
平日裏,這教導員並不負責部隊的具體事務。像什麽行軍打仗、日常訓練、後勤糧草之類,就都不在他的管理範圍內。主要工作,就是經常性的給士兵們談心,講解大明實時政令。讓他們,設身處地的感受到大明的關懷。
潛移默化的,讓他們的三觀與大明趨同。
無形中,加深他們對人民軍,對大明的忠誠度。
另外教導員還兼負軍紀一類,雖沒有處罰權,但有向上一級報告的權利。軍官的功過,也都由他記載。
這和普通士兵的功過記錄方式,是不一樣的。
由於死士部隊的特殊性,大明規定,死士部隊連級以上的編製,都必須配備雙倍教導員。這和那些擁有正規番號、隸屬各大兵團的部隊相比,顯然要更加嚴格。
當今大明,就擁有五萬人的死士部隊。分別以兩千到一萬人不等的規模,駐守在安北、交趾、西婆羅、錫蘭、北馬等省份。他們在當地堅決執行大明的鐵血政策,極大的震懾住了當地的反明分子。保證了大明的長治久安,維護了大明的正當統治。